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期,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频发,引起了行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为切实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于6月17日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督促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开展我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知》指出,重点排查已售车辆和存量车辆、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零部件、易损件等安全隐患。同时,企业应检查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企业监控平台应实行7×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并设置故障处理联系人。并要求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2019年10月底前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并形成书面报告。《通知》原文如下: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各相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为切实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工信部发〔2016〕377号)和《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洛鸣发〔2019〕138号)及相关政策要求,要求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本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要求(一)车辆安全排查重点是对已售车辆和存量车辆、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零部件和易损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前期已经排查过的车辆不得再次排查。1.对于使用强度较高的营运车辆,如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公交车等,应根据行驶里程和监控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设定筛选比例。驾驶10万公里以下的调查比例不低于5%,驾驶10-20万公里的调查比例不低于10%,驾驶20万公里以上的调查比例不低于20%。动力电池故障较多的车辆要适当增加。2.对于私家车,厂家应该明确告知用户车辆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返店保养。触发条件应包括:车辆正常行驶里程或使用寿命区间,车辆碰撞、浸水等事故,车辆仪表严重故障报警信号(如电池、过压、超温、绝缘低、充电插座超温等。).生产企业通过监控数据发现车辆符合上述触发条件时,应当通过电话、短信、车辆报警等方式及时提醒用户回店检查维修。生产企业应将上述触发条件、通知方式和记录、返店维修事项等纳入年度报告并存档备查。3.企业应对各地区售后服务机构进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的配置和应用能力、防雨防雷防水条件、专用维修设备和工具、绝缘防护、技术人员的维修防护能力等。有问题就要积极整改。建议的检查包括目视检查、软件诊断和……密封性检查、开箱检查和动力电池更换(检查内容和相关要求见附件1)。其中,发生碰撞、水淹等安全事故以及软件诊断的温度、绝缘性能异常的车辆应进行开箱检查,开箱后修复的应进行气密性检测。其他车辆,企业应结合电池设计方案和以往情况,决定是否开箱检验。该调查可以与车辆维护一起进行。对发现的问题车辆,要立即组织人员采取一切措施,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消除安全隐患。㈡企业监测平台1。企业应当检查安全监控系统功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车辆安全信息是否及时反馈,对整车、动力电池等关键系统发现的运行状态异常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2.企业监控平台应实行7×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并设置故障处理联系人。对于三级故障报警的车辆,应及时告知用户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1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至地方和国家监管平台。对于一天内多次出现三级故障报警的车辆,应安排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在五天内将结果反馈给地方和国家监管平台。请于6月21日前通过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系统提交故障处理联系回执(见附件2)。3.企业应确保监测平台持续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及时处理相关预警信息。严格按照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跟踪记录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情况,分析总结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技术状况、故障和主要问题,编写年度报告。4.装备中心将会同相关单位对企业监控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效率进行抽查,并将结果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二。排查报告:请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于2019年10月底前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形成书面报告,如实向装备中心报送安全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操作人员配合情况、存在问题及问题处理情况,并填写《新能源汽车安全排查统计表》(见附件3)。对未按要求开展调查、虚报、瞒报等问题的企业,视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公开通报、责令限期改正、暂停或取消企业和产品公告、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删除等措施。三是新能源汽车火灾燃烧事故调查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安全负第一责任。发生火灾、燃烧事故,企业应及时开展事故调查,生产企业应在12小时内(如造成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将事故基本信息和48小时内事故详细信息上报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牵头部门和装备中心。装备中心将联合相关单位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起火燃烧等安全事故,并根据事故严重程度联合相关单位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并将事故调查结果上报工信部进行处理。如有隐瞒信息、不配合事故调查等行为,设备中心将按照相关规定上报工信部进行处罚。产品缺陷在哪里……确实存在的,生产企业应当主动向主管部门提出召回。装备中心开通了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系统。企业应及时登录系统,注册后按平台要求如实上报事故信息和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系统的网址是:http://www.miit-eidc.org.cn/gxapp/gx/bulletin/supvis/login.四。联系方式电话:010-68200282/68200281;电子邮件:xuchuankang@eidc.org.cn;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100086)。附件1: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检验参考表附件2:故障处理联系回执表附件3: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统计表近期,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频发,引起了行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为切实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于6月17日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督促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开展我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通知》指出,重点排查已售车辆和存量车辆、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零部件和易损件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同时,企业应检查安全监控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确保企业监控平台应实行7×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并设置故障处理联系人。并要求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2019年10月底前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并形成书面报告。《通知》原文如下: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各相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为切实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工信部发〔2016〕377号)和《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洛鸣发〔2019〕138号)及相关政策要求,要求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本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要求(一)车辆安全排查重点是对已售车辆和存量车辆、高压线束、车辆碰撞、车载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池箱、机械零部件和易损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前期已经排查过的车辆不得再次排查。1.对于使用强度较高的营运车辆,如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车、公交车等,应根据行驶里程和监控平台的数据分析结果设定筛选比例。驾驶10万公里以下的调查比例不低于5%,驾驶10-20万公里的调查比例不低于10%,驾驶20万公里以上的调查比例不低于20%。动力电池故障较多的车辆要适当增加。2.对于私家车,厂家应该明确告知用户车辆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返店保养。触发条件应包括:车辆正常行驶里程或使用寿命区间,车辆碰撞、浸水等事故,车辆仪表严重故障报警信号(如电池、过压、超温、绝缘低、充电插座超温等。).生产企业通过监控数据发现车辆符合上述触发条件时,应当通过电话、短信、车辆报警等方式及时提醒用户回店检查维修。生产企业应将上述触发条件、通知方式和记录、返店维修事项等纳入年度报告并存档备查。3.企业应调查各地区的售后服务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的配置和应用能力,防雨、防雷、防水条件,专用维修设备和工具,绝缘防护,技术人员的维修和防护能力等。有问题就要积极整改。建议检查包括外观检查、软件诊断、气密性检查、开箱检查和动力电池更换(检查内容和相关要求见附件1)。其中,发生碰撞、水淹等安全事故以及软件诊断的温度、绝缘性能异常的车辆应进行开箱检查,开箱后修复的应进行气密性检测。其他车辆,企业应结合电池设计方案和以往情况,决定是否开箱检验。该调查可以与车辆维护一起进行。对发现的问题车辆,要立即组织人员采取一切措施,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消除安全隐患。㈡企业监测平台1。企业应当检查安全监控系统功能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车辆安全信息是否及时反馈,对整车、动力电池等关键系统发现的运行状态异常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2.企业监控平台应实行7×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并设置故障处理联系人。对于三级故障报警的车辆,应及时告知用户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1日内将处理结果反馈至地方和国家监管平台。对于一天内多次出现三级故障报警的车辆,应安排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并在五天内将结果反馈给地方和国家监管平台。请于6月21日前通过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系统提交故障处理联系回执(见附件2)。3.企业应确保监测平台持续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及时处理相关预警信息。严格按照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跟踪记录新能源汽车的维修保养情况,分析总结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技术状况、故障和主要问题,编写年度报告。4.装备中心将会同相关单位对企业监控平台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效率进行抽查,并将结果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二。排查报告:请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于2019年10月底前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形成书面报告,如实向装备中心报送安全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操作人员配合情况、存在问题及问题处理情况,并填写《新能源汽车安全排查统计表》(见附件3)。对未按要求开展调查、虚报、瞒报等问题的企业,视问题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公开通报、责令限期改正、暂停或取消企业和产品公告、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删除等措施。三是新能源汽车火灾燃烧事故调查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安全负第一责任。发生火灾、燃烧事故,企业应及时开展事故调查,生产企业应在12小时内(如造成死亡或重大社会影响)将事故基本信息和48小时内事故详细信息上报新能源汽车联席会议牵头部门和装备中心。装备中心将会同相关单位继续关注新能源汽车着火、燃烧等安全事故,并根据事故严重程度,会同相关单位成立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调查并上报……事故调查结果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处理。如有隐瞒信息、不配合事故调查等行为,设备中心将按照相关规定上报工信部进行处罚。产品确实存在缺陷的,生产企业应当主动向主管部门提出召回。装备中心开通了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系统。企业应及时登录系统,注册后按平台要求如实上报事故信息和安全隐患排查情况。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专项排查系统的网址是:http://www.miit-eidc.org.cn/gxapp/gx/bulletin/supvis/login.四。联系方式电话:010-68200282/68200281;电子邮件:xuchuankang@eidc.org.cn;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100086)。附件1: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检验参考表附件2:故障处理联系回执表附件3: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统计表

标签:发现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共享汽车"押金门"不断 盼达用车被诉押金难退

继途歌之后,共享汽车品牌盼达用车眼下正因“押金难退”遭大量用户声讨。“早知道这样,真不该用什么共享汽车。”家住广州的朱明(化名)因盼达用车迟迟不退押金而恼火。

1900/1/1 0:00:00
高速抛锚、夜间爆燃,新能源汽车种种“焦虑”如何解?

高速路上抛锚、夜间车库爆燃,新能源汽车近来一再成为议论的热点。再加上其里程焦虑、安全焦虑、价格焦虑、补贴焦虑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种种焦虑,不仅困扰着用户,而且也让车企倍感焦灼。

1900/1/1 0:00:00
“误读”新能源车购置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7月实施购置税新规新能源汽车不再免税。”“7月1日后,购买新能源车型,同样需要支付10的汽车购置税。

1900/1/1 0:00:00
当CEO还要倒贴?马斯克称去年薪酬“净额是负值”

北京时间5月30日早间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表示,他去年在特斯拉收到的薪酬“净额是负值”,原因是他自己支付了跟公司有关的多数费用。

1900/1/1 0:00:00
边陲小市忽建多个加氢站,这家企业靠几台车加氢就能日进斗金?

记者在5月30日实地走访的一个小时里,没有一辆车来此加氢气。31日下午身在加氢站的王红飞在给记者视频展示加氢站现场时,记者也未看到有社会车辆在此加气。

1900/1/1 0:00:00
图说《长三角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创新白皮书》

随着今年两会把加氢站建设计划提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9年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掀起了新的发展热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