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领克在柏林惊艳亮相时,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强调,领克将占吉利汽车2020年200万辆目标的30%-40%。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一个诞生才四年的全新品牌被寄予厚望。但在2018、2019年中国汽车下滑的大趋势下,目前领克的销量确实在下滑。由于种种因素,7月8日,中国品牌汽车的旗帜吉利在半年度业绩公告中将2019年的销量目标下调了10%,至136万辆。所以有人质疑,曾经“红红火火”的吉利怎么了?接班人弱吗?7月30日,杭州,在吉利高层媒体见面会上,当智库君把2020目标是否动摇的问题抛给安聪慧时,他的回答是肯定的。“截至今天,虽然2019年的销售目标下调了10%,但我们没有动摇,没有调整,以实现明年的2020战略。对于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来说,200万辆是基本的分界线,我们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达到200万辆。”毫无疑问,安聪慧此时的媒体见面会,对于稳定军心,化解汽车行业和投资者对吉利的误解和质疑,是非常重要的。“汽车市场环境发展严峻,原因复杂,但我们必须接受挑战,同时也要自省和改变。”“逆境”中,吉利选择审时度势。在安聪慧看来,挑战蕴含着更大的机遇;改变,只为更好的发展。吉利也正在经历第四次战略调整期。此前16年,吉利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成功进行了三次大调整。每一次调整后,吉利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幅下滑。吉利选择投资数亿元对工厂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并宣布自主研发。除了李霞,自由舰成为第一个拥有数万辆汽车的自主品牌车型。2007 -2008年,基于对当时汽车发展方向的判断,吉利提出战略转型,发布《宁波宣言》,明确提出不打价格战,打技术战、质量战、品牌战、服务战、道德战,从“低价战略”向“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转型,从容应对全球经济。2013 -2014年,吉利针对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进行了积极的战略调整,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战略,将新时代的品牌使命定义为“为所有人打造精品汽车”。然而,面对当前不乐观的经济形势和汽车行业,吉利的第四次调整尤为严峻。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吉利目前在一系列调整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安聪慧看来,前几轮调整其实都是有周期性和可预见性的。今天的调整面临不确定性,不知道底部在哪里。“对于未来,不乐观;但对于吉利人来说,并不悲观。“安聪慧是这么说的,但他必须解决和回答一个问题。吉利下一步发展的动力在哪里?除了继续坚持2008年提出的——整体跟进、局部超越、重点突破、广纳贤才、联合连横,吉利提出了“战略决心。”对于现在的吉利来说,企业的战略实力尤为重要。但战略不是挂在墙上,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现在吉利的战略很明确,有前瞻性,有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要不断打好基础,练好内功,一步步实现战略。“在汽车市场沉浮多年的吉利深知,‘打基础,练内功’是最好的破局之道。”目前汽车行业处于调整阶段,吉利汽车也在快速自我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车企、行业、市场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最终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螺旋式上升的。”安聪慧这样说道。林克是怎么破局的?智库君:2016年领克在柏林上市时,您说过吉利2020年的目标是200万辆,其中领克将占30%到40%。考虑到这两年汽车市场的下滑,这个战略目标会不会有一些变化?领克上半年的销量不是很理想。下半年会有更好的表现吗?安聪慧:吉利在2016年提出了2020的战略,2020年年销量要达到200万辆。时至今日,虽然2019年的销售目标下调了10%,但我们没有动摇,没有调整,以实现明年的2020战略。作为吉利控股或者吉利汽车集团非常重要的品牌,领克是中国品牌向上挑战的重要一步。柯灵品牌拥有同级别中最好的残值率和最高的二手车保值率,也是唯一一个一年多没有调价的中国品牌。也许经销商在中国还有其他促销活动,我相信柯灵下半年肯定会比上半年好。智库君:Link 01推出的时候,定价其实很明确,但是从02到03,性价比就没那么突出了。瑞克的下一步策略是什么?安聪慧:中国品牌要清醒,性价比不能丢弃。虽然Link价格高了一点,但是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未来,中国品牌要想越来越有竞争力,就必须在性价比上有竞争力。真正的性价比是技术和质量比别人好,价格比别人低,所以会有机会。总之机会是有的,性价比一定是中国品牌取胜的根本。智库君:今年行情不好,林克坚持不降价。是出于什么考虑?安聪慧:保持价格和打造品牌真的太难了。一个汽车企业一定要有高端品牌,一定要往上走,否则没有竞争力,得不到可持续发展和生存。一个高端品牌不一定能带来高利润,但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自领克品牌诞生以来,吉利也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当然,它的成就也是有的。比如领克01平均售价17万,这是中国品牌从来不敢想的。Link的品牌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和反思。LinkedIn上市两年了,我们一直没动价格。你以为我们不难吗?太难了。没那么容易。接下来就是打一场“持久战”,可能会更激烈,但只要熬过去了,收益会更好,这也是品牌的溢价。智库君:未来领克的品牌如何打造?安聪慧:面对目前的形势,吉利正在努力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基础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建立品牌需要时间和坚持。我们还是要一步一步来,脚踏实地。LinkedIn有几个数据可以分享。一个是它的客户满意度最高,推荐率远高于其他品牌的车,充分体现了消费者的高水平。坏的一面也可以告诉你,p……现在ularity不高,知道品牌的人太少,这是最大的软肋。很多人知道领克,可能对领克有很深的了解,但真正的消费者对领克这个品牌还不清楚。我们都说用户年轻化,但往往是父母出钱买车,父母往往不了解雷克萨斯。但是一旦你拥有了这辆车,你的满意度和推荐率是非常高的。我认为这很重要。就品牌而言,领克的定位非常明确,我们产品的开发也是按照欧美标准设计的。因为Link品牌本身就是国际品牌,欧洲设计,欧洲研发,全球制造,全球销售,全球品牌。到现在,我们都没有改变。未来领克一定会进军欧洲。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进入欧洲真的很有挑战性。如何找到合适的方式是非常关键的。吉利的对手是谁?智库君:吉利如何与合资品牌竞争?如何看待当前外资、合资品牌以价换量求生存?安聪慧:2017年之前,吉利很多实际对标和分析对象都是以头部自主品牌为主,合资品牌为辅。2017年开始,开始以全品牌为标杆,开始全面与合资企业竞争。吉利现在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合资品牌。但是不确定性是可怕的。前几轮调整其实是周期性的、可预期的,但今天的调整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6月份,销量行业数据不错。其实这是一个假象,完全透支了销量。当然也和国家政策的变化有关。企业完全靠价格求数量,不符合整个市场的发展规律。对未来不乐观,但对吉利人不悲观。对整个市场和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们还是有一定能力的。每一个调整阶段之后,都要有一个大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是螺旋式的。吉利率先调整了我们上半年的销售目标,降低了10%。这也能体现出吉利对整个发展趋势的把握,在这个时期更需要冷静。我们一定要确保我们的合作伙伴不能受到太大的影响,通过我们的主动调整和改变,把伤害降到最低。智库君:在这样的经济调整周期中,吉利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机遇有哪些?安聪慧:合资企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肯定要和他们有正面的竞争,这是必然的。吉利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就是要真正和这些国外主流品牌竞争。只有这样,它才能生存和发展。中国品牌未来仍有机会。吉利第四次调整期还有一个很大的机会,就是新四化。吉利有信心在这方面实现超越。我们在底盘架构、安全、NVH等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并在新能源领域与合资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可以很自信的说,吉利和大众跟丰田差别不大。在车载互联方面,中国互联网汽车的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当然,新四化对中国品牌来说有很好的技术条件,但要看谁能抓住机遇,而新四化的基础也要建立在传统技术上,这很重要。过去吉利做了很多并购和合作。其实根本问题是快速提升吉利在汽车领域的基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智库君:新能源方面,吉利在纯电、混动甚至甲醇方面都有布局。从企业投资和成本的角度,是如何考虑的?安聪慧:对于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大众和丰田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两个汽车集团。他们在纯电动上的战略规划非常激进,投资也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但是吉利绝对不逊色于他们,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有一些领先优势。从后年开始,包括平台在内的传统汽车企业纯电动产品将全面投入市场。这一轮的竞争可能会更多……紧张,这也将验证传统车和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上谁更有优势。吉利的纯电动也在顺利推进,吉利将会超越,成为新能源和纯电动领域的领跑者和引领者。智库君:新能源未来的成本优势什么时候才能显现,什么条件下才能显现?安聪慧:这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新能源的成本在下降。随着未来纯电车成本的下降,其实和燃油车的成本差不多。纯电动车我觉得未来可以不追求能量密度,但是安全是第一位的。智库君:现在低端产品的需求下降非常快。吉利如何提升星月品牌?战略战术对策有哪些?安聪慧:吉利今年的产品均价从5年前的7.7万元增长到了12.3万元,占比超过71%。吉利应该在每个细分市场都有产品,每个细分市场都有明星车型,这就是吉利的整个R&D战略。现在也在研发如何实现7万的成本,让消费者体验到10万15万的价值。吉利在很多方面都有过剩的问题。中国品牌都是靠过剩的东西和别人竞争,但不能太多,否则肯定不行。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很难,但花更少的钱做出更有竞争力的客户体验,建立更好的模式,也是一种挑战。然而,品牌建设不是暂时的。需要从具体实施方面进一步扩大星悦的销量,让更多的客户认识和了解星悦,让购买过星悦汽车的车主有更高的满意度和推荐率。这就是品牌推广。重压之下的一场“持久战”智库:从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来看,如何验证吉利的战略定力取得成效?安聪慧:战略定力的成果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上半年吉利的表面数据下滑很多,但要关注终端销量。1-6月,我们内部数据不降反升,还有小幅增长。第二,我们的市场份额没有下降。今年1-6月市场份额为6.5%,高于去年的6.3%。第三,过去几年吉利的大增速是站在比较低的基数上的。去年吉利实现150万辆,基数一直比较高。在基数较高的前提下,吉利依然保持终端销量持平,市场份额并未下降。第四,从产品结构来看,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8万元以上产品销量占比超过71.3%,产品终端零售均价五年间从7.7万元增长到12.3万元。第五,购买吉利汽车的消费者中,90后、95后占比超过51%,成为主力人群。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达到5.76万辆,同比增长301.06%。智库君:你怎么看今年的市场环境?安聪慧:最大的问题是不确定性。现在整个行业,整个大的经济环境叠加在一起。汽车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到了调整期,加速了整个汽车企业的一些变化。现在中国的汽车企业仍然过剩。短期甚至中期来看,未来总量不会增加,但股市结构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强者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弱者越来越少,这一定是一个规律。我们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仍然充满信心。
2016年10月,领克在柏林惊艳亮相时,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安聪慧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强调,领克将占吉利汽车2020年200万辆目标的30%-40%。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一个诞生才四年的全新品牌被寄予厚望。但在2018、2019年中国汽车下滑的大趋势下,目前领克的销量确实在下滑。由于种种因素,7月8日,吉利这面中国品牌汽车的旗帜,低调了……在半年度业绩公告中,将2019年的销售目标下调10%,至136万辆。所以有人质疑,曾经“红红火火”的吉利怎么了?接班人弱吗?7月30日,杭州,在吉利高层媒体见面会上,当智库君把2020目标是否动摇的问题抛给安聪慧时,他的回答是肯定的。“截至今天,虽然2019年的销售目标下调了10%,但我们没有动摇,没有调整,以实现明年的2020战略。对于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来说,200万辆是基本的分界线,我们完全有信心也有能力达到200万辆。”毫无疑问,安聪慧此时的媒体见面会,对于稳定军心,化解汽车行业和投资者对吉利的误解和质疑,是非常重要的。“汽车市场环境发展严峻,原因复杂,但我们必须接受挑战,同时也要自省和改变。”“逆境”中,吉利选择审时度势。在安聪慧看来,挑战蕴含着更大的机遇;改变,只为更好的发展。吉利也正在经历第四次战略调整期。此前16年,吉利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成功进行了三次大调整。每一次调整后,吉利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幅下滑。吉利选择投资数亿元对工厂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并宣布自主研发。除了李霞,自由舰成为第一个拥有数万辆汽车的自主品牌车型。2007 -2008年,基于对当时汽车发展方向的判断,吉利提出战略转型,发布《宁波宣言》,明确提出不打价格战,打技术战、质量战、品牌战、服务战、道德战,从“低价战略”向“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转型,从容应对全球经济。2013 -2014年,吉利针对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进行了积极的战略调整,发布了全新的品牌战略,将新时代的品牌使命定义为“为所有人打造精品汽车”。然而,面对当前不乐观的经济形势和汽车行业,吉利的第四次调整尤为严峻。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吉利目前在一系列调整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安聪慧看来,前几轮调整其实都是有周期性和可预见性的。今天的调整面临不确定性,不知道底部在哪里。“对于未来,不乐观;但对于吉利人来说,并不悲观。“安聪慧是这么说的,但他必须解决和回答一个问题。吉利下一步发展的动力在哪里?除了继续坚持2008年提出的——整体跟进、局部超越、重点突破、广纳贤才、联合连横,吉利提出了“战略决心。”对于现在的吉利来说,企业的战略实力尤为重要。但战略不是挂在墙上,而是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现在吉利的战略很明确,有前瞻性,有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要不断打好基础,练好内功,一步步实现战略。“在汽车市场沉浮多年的吉利深知,‘打基础,练内功’是最好的破局之道。”目前汽车行业处于调整阶段,吉利汽车也在快速自我调整。在这个过程中,车企、行业、市场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最终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螺旋式上升的。”安聪慧这样说道。林克是怎么破局的?智库君:2016年领克在柏林上市时,您说过吉利2020年的目标是200万辆,其中领克将占30%到40%。考虑到这两年汽车市场的下滑,这个战略目标会不会有一些变化?领克上半年的销量不是很理想。下半年会有更好的表现吗?安聪慧:吉利在2016年提出了2020的战略,2020年年销量要达到200万辆。时至今日,虽然2019年的销售目标下调了10%,但我们没有动摇,没有调整,以实现明年的2020战略。作为吉利控股或者吉利汽车集团非常重要的品牌,领克是中国品牌向上挑战的重要一步。柯灵品牌拥有同级别中最好的残值率和最高的二手车保值率,也是唯一一个一年多没有调价的中国品牌。也许经销商在中国还有其他促销活动,我相信柯灵下半年肯定会比上半年好。智库君:Link 01推出的时候,定价其实很明确,但是从02到03,性价比就没那么突出了。瑞克的下一步策略是什么?安聪慧:中国品牌要清醒,性价比不能丢弃。虽然Link价格高了一点,但是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未来,中国品牌要想越来越有竞争力,就必须在性价比上有竞争力。真正的性价比是技术和质量比别人好,价格比别人低,所以会有机会。总之机会是有的,性价比一定是中国品牌取胜的根本。智库君:今年行情不好,林克坚持不降价。是出于什么考虑?安聪慧:保持价格和打造品牌真的太难了。一个汽车企业一定要有高端品牌,一定要往上走,否则没有竞争力,得不到可持续发展和生存。一个高端品牌不一定能带来高利润,但对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自领克品牌诞生以来,吉利也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当然,它的成就也是有的。比如领克01平均售价17万,这是中国品牌从来不敢想的。Link的品牌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总结和反思。LinkedIn上市两年了,我们一直没动价格。你以为我们不难吗?太难了。没那么容易。接下来就是打一场“持久战”,可能会更激烈,但只要熬过去了,收益会更好,这也是品牌的溢价。智库君:未来领克的品牌如何打造?安聪慧:面对目前的形势,吉利正在努力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好基础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建立品牌需要时间和坚持。我们还是要一步一步来,脚踏实地。LinkedIn有几个数据可以分享。一个是它的客户满意度最高,推荐率远高于其他品牌的车,充分体现了消费者的高水平。坏的一面也可以告诉你,p……现在ularity不高,知道品牌的人太少,这是最大的软肋。很多人知道领克,可能对领克有很深的了解,但真正的消费者对领克这个品牌还不清楚。我们都说用户年轻化,但往往是父母出钱买车,父母往往不了解雷克萨斯。但是一旦你拥有了这辆车,你的满意度和推荐率是非常高的。我认为这很重要。就品牌而言,领克的定位非常明确,我们产品的开发也是按照欧美标准设计的。因为Link品牌本身就是国际品牌,欧洲设计,欧洲研发,全球制造,全球销售,全球品牌。到现在,我们都没有改变。未来领克一定会进军欧洲。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进入欧洲真的很有挑战性。如何找到合适的方式是非常关键的。吉利的对手是谁?智库君:吉利如何与合资品牌竞争?如何看待当前外资、合资品牌以价换量求生存?安聪慧:2017年之前,吉利很多实际对标和分析对象都是以头部自主品牌为主,合资品牌为辅。2017年开始,开始以全品牌为标杆,开始全面与合资企业竞争。吉利现在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合资品牌。但是不确定性是可怕的。前几轮调整其实是周期性的、可预期的,但今天的调整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6月份,销量行业数据不错。其实这是一个假象,完全透支了销量。当然也和国家政策的变化有关。企业完全靠价格求数量,不符合整个市场的发展规律。对未来不乐观,但对吉利人不悲观。对整个市场和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们还是有一定能力的。每一个调整阶段之后,都要有一个大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是螺旋式的。吉利率先调整了我们上半年的销售目标,降低了10%。这也能体现出吉利对整个发展趋势的把握,在这个时期更需要冷静。我们一定要确保我们的合作伙伴不能受到太大的影响,通过我们的主动调整和改变,把伤害降到最低。智库君:在这样的经济调整周期中,吉利面临的竞争压力和机遇有哪些?安聪慧:合资企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于自主品牌来说,肯定要和他们有正面的竞争,这是必然的。吉利在进入汽车行业之前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就是要真正和这些国外主流品牌竞争。只有这样,它才能生存和发展。中国品牌未来仍有机会。吉利第四次调整期还有一个很大的机会,就是新四化。吉利有信心在这方面实现超越。我们在底盘架构、安全、NVH等方面有很好的基础。,并在新能源领域与合资品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可以很自信的说,吉利和大众跟丰田差别不大。在车载互联方面,中国互联网汽车的应用走在世界前列。当然,新四化对中国品牌来说有很好的技术条件,但要看谁能抓住机遇,而新四化的基础也要建立在传统技术上,这很重要。过去吉利做了很多并购和合作。其实根本问题是快速提升吉利在汽车领域的基础,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智库君:新能源方面,吉利在纯电、混动甚至甲醇方面都有布局。从企业投资和成本的角度,是如何考虑的?安聪慧:对于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大众和丰田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两个汽车集团。他们在纯电动上的战略规划非常激进,投资也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但是吉利绝对不逊色于他们,甚至在很多方面都有一些领先优势。从后年开始,包括平台在内的传统汽车企业纯电动产品将全面投入市场。这一轮的竞争可能会更多……紧张,这也将验证传统车和新势力在新能源汽车上谁更有优势。吉利的纯电动也在顺利推进,吉利将会超越,成为新能源和纯电动领域的领跑者和引领者。智库君:新能源未来的成本优势什么时候才能显现,什么条件下才能显现?安聪慧:这需要一个过程。现在新能源的成本在下降。随着未来纯电车成本的下降,其实和燃油车的成本差不多。纯电动车我觉得未来可以不追求能量密度,但是安全是第一位的。智库君:现在低端产品的需求下降非常快。吉利如何提升星月品牌?战略战术对策有哪些?安聪慧:吉利今年的产品均价从5年前的7.7万元增长到了12.3万元,占比超过71%。吉利应该在每个细分市场都有产品,每个细分市场都有明星车型,这就是吉利的整个R&D战略。现在也在研发如何实现7万的成本,让消费者体验到10万15万的价值。吉利在很多方面都有过剩的问题。中国品牌都是靠过剩的东西和别人竞争,但不能太多,否则肯定不行。在技术上取得突破很难,但花更少的钱做出更有竞争力的客户体验,建立更好的模式,也是一种挑战。然而,品牌建设不是暂时的。需要从具体实施方面进一步扩大星悦的销量,让更多的客户认识和了解星悦,让购买过星悦汽车的车主有更高的满意度和推荐率。这就是品牌推广。重压之下的一场“持久战”智库:从上半年的销量数据来看,如何验证吉利的战略定力取得成效?安聪慧:战略定力的成果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上半年吉利的表面数据下滑很多,但要关注终端销量。1-6月,我们内部数据不降反升,还有小幅增长。第二,我们的市场份额没有下降。今年1-6月市场份额为6.5%,高于去年的6.3%。第三,过去几年吉利的大增速是站在比较低的基数上的。去年吉利实现150万辆,基数一直比较高。在基数较高的前提下,吉利依然保持终端销量持平,市场份额并未下降。第四,从产品结构来看,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8万元以上产品销量占比超过71.3%,产品终端零售均价五年间从7.7万元增长到12.3万元。第五,购买吉利汽车的消费者中,90后、95后占比超过51%,成为主力人群。新能源和电动汽车累计销量达到5.76万辆,同比增长301.06%。智库君:你怎么看今年的市场环境?安聪慧:最大的问题是不确定性。现在整个行业,整个大的经济环境叠加在一起。汽车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到了调整期,加速了整个汽车企业的一些变化。现在中国的汽车企业仍然过剩。短期甚至中期来看,未来总量不会增加,但股市结构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强者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弱者越来越少,这一定是一个规律。我们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仍然充满信心。智库君:如何看待后年的市场环境?安聪慧:大家都觉得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我觉得只是汽车行业的洗牌速度,或者说优胜劣汰的速度加快了。还没凶。中国汽车行业50%破产后,剩下的50%大概就是激烈的竞争了。我们必须保持我们的战略力量。我们还在打基础,练内功,真的是把基础工作做好了。没有别的办法,也没有别的捷径。我们仍然需要建立明星模型,以产品为导向……王,提高客户满意度。我们要继续投资技术,这也是基础。吉利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我对短期内整个经济形势的走势还是不乐观,但也不能悲观。机会同时存在。比如这个时期就是团结连横的最好时机。总之一定要打持久战,坚持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脚踏实地,没有捷径。智库君:如何看待后年的市场环境?安聪慧:大家都觉得汽车行业竞争激烈。我觉得只是汽车行业的洗牌速度,或者说优胜劣汰的速度加快了。还没凶。中国汽车行业50%破产后,剩下的50%大概就是激烈的竞争了。我们必须保持我们的战略力量。我们还在打基础,练内功,真的是把基础工作做好了。没有别的办法,也没有别的捷径。我们还是要打造明星车型,以产品为王,提高客户满意度。我们要继续投资技术,这也是基础。吉利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充分准备。我对短期内整个经济形势的走势还是不乐观,但也不能悲观。机会同时存在。比如这个时期就是团结连横的最好时机。总之一定要打持久战,坚持打好基础,练好内功,脚踏实地,没有捷径。
4年前的北京车展,北京现代请代言人韩星金秀贤到场,整个北京车展现场门外挤满了人群,现场媒体日的车展门票一度被炒到了800块一张,翻了整整八倍。而北京现代所在的展馆,因为人数过多,一度暂停了开放。
1900/1/1 0:00:00近期,北京市科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城管委、市交通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北京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管理办法》的通知,宣布取消纯电动汽车市级财政补助。
1900/1/1 0:00:008月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的公告,此次公布的候选人共181人,
1900/1/1 0:00:00丰田,这家因过于谨慎而被戏称为“太极选手”的车市巨头,突然在中国打了一套超快的“咏春”组合拳,让人颇不适应。
1900/1/1 0:00:00“其实氢能面临的挑战比燃料电池电池本身的挑战要大得多。”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曾多次在采访中反复指出当前发展燃料电池汽车面临的一大困境储氢技术仍面临重大挑战。
1900/1/1 0:00:00本文来自未来汽车日报,作者:程潇熠近日,多名蔚来汽车离职员工向未来汽车日报透露,蔚来汽车正陆续裁员。一名离职员工表示,7月底其在职员工约8400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