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海外媒体称,捷豹路虎将在未来两年内推出5款新车型。除了仍然搭载内燃机的MHEV和PHEV车型,捷豹路虎的XJ、发现和其他车型将首次基于新的MLA平台推出纯电动版本。不仅如此,捷豹和路虎还将分别推出J-PACE和路虎车型。前者将成为捷豹品牌的旗舰SUV,后者的定位将介于现款极光和揽胜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外媒称捷豹路虎已获得英国政府5亿英镑的贷款担保,不仅将用于布罗姆维奇堡工厂转型生产MLA平台车型,还将帮助哈姆斯霍尔工厂生产电驱动系统。1.2020年开始布局的5款车型
综合外媒报道,新一代路虎卫士车型将于今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期间正式亮相。新款车型可能会提供三种不同的轴距车型,即“90”、“110”、“130”,并有望推出软顶版。动力方面,将搭载Ingenium系列汽油和柴油发动机,PHEV版也在计划中。但目前并未透露新一代卫士是否会提供纯电动汽车。
捷豹的新XJ计划于2020年上市。虽然新车的测试照片尚未曝光,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MLA平台打造的新XJ将提供包括MHEV、PHEV和纯电动汽车在内的多种动力组合。同时,这款车型也标志着捷豹正式进军高端电动车市场。
2021年,捷豹J-PACE和路虎将正式上市。作为揽胜的兄弟,全尺寸SUV J-PACE将成为捷豹品牌的旗舰SUV。届时,车辆将搭载Ingenium系列3.0T发动机,并将推出轻混动和插电式混动系统。与此同时,外媒称,到2025年,汽油和柴油版本的Ingenium 3.0T发动机将上市,将分别占JLR全球销量的49%和12%。路虎,定位于极光和揽胜银河之间,不仅是揽胜家族的新成员,更注重公路驾驶性能和PHEV动力总成,这将有助于加速路虎的电气化和减排进程。预计还将推出该车型的纯电动版本。
最后,还有第五代揽胜车型将于2022年初亮相。据外媒报道,迭代的揽胜车型也将基于MLA平台打造。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路虎来说,揽胜可谓是其销量支柱车型,但近期销量的下滑也成为了这款车型升级换代的动力。如何诠释奢华,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是设计团队的一大任务,PHEV版也将保留。2.流行OTA据外媒报道,基于MLA平台打造的车型将支持SOTA功能,即在线软件升级,使车辆电气架构中的14个“模块”实现联网功能。捷豹路虎官方表示,SOTA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召回”,并使在线车辆支付成为可能。同时,捷豹路虎希望将收集到的车辆相关数据用于未来新产品的研发。车云总结:从外媒曝光的捷豹路虎“两年”战略不难发现,基于新平台的车型将成为捷豹路虎向电动化转型的有力载体。虽然MHEV和PHEV仍是主力,但新一代XJ等车型将会领先,而纯电动版也将在捷豹路虎的产品阵营中普及。关键是,在加速电击的同时,SOTA功能也将助推JLR在……的发展速度智能和网络。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捷豹路虎已宣布与宝马合作,共同开发下一代电动驱动装置(EDU)。捷豹路虎在伍尔弗汉普顿的发动机工厂也将转型生产edu,该公司表示,工厂可以从制造Ingenium汽油和柴油发动机无缝转移到制造edu。然而,这个令人愉快的计划也充满了困难。一方面,车市经济放缓成为全球性问题,逆风压力不小;另一方面,Ralf Speth表示,电池占电动汽车成本的40%。如果电池生产不能在英国进行,车辆生产可能会转移到海外,这表明“英国退出欧盟”已经成为英国汽车品牌的不稳定因素。
不仅如此,捷豹I-PACE最近在美国也遇到了“库存”问题。作为捷豹和JLR的首款纯电动车型,I-PACE的销量下滑不仅仅是因为全球经济放缓,也是捷豹路虎所有车型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这样看来,触电和互联网连接的发展方向是对的,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基于排放标准提高、各地限行限牌政策等用车环境的变化,近些年来,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所占份额节节攀升。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提升,与之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8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有媒体对全球民众网络搜索频次最高的十款电动汽车进行了盘点,以下是文章摘译:1、特斯拉ModeModel3,
1900/1/1 0:00:008月5日,滴滴自动驾驶业务独立,由部门升级为公司,滴滴出行CTO张博兼任CEO。这一趴,滴滴走出了科技巨头的步子。
1900/1/1 0:00:008月7日,比亚迪发布销量快报显示,今年7月比亚迪共销售新能源车16567辆,同比下降1184,其中乘用车16010辆,包括9515辆纯电动车型和6495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车型。
1900/1/1 0:00:00日前,有消息称,著名音频公司Dirac与哈曼国际共同为Polestar2设计出一套全新的车载音频系统,从而为该车带来更出色的听音体验。其中Dirac公司负责有源声学处理,哈曼国际提供扬声器系统。
1900/1/1 0:00:00“未来三到四年,将是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7月29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下称“协会”)针对国内动力电池发展趋势作出如此判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