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主场作战的奔驰展出了帅气的远景EQS概念车,纯电动MPV奔驰EQV,奔驰B 250 e,奔驰A250 e等多款电动车型。阵容可谓相当强大。
并且在品牌发布会现场,康宋林还指出,到2030年,奔驰电动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50%以上;到2039年,奔驰将致力于在乘用车新产品阵容中实现碳中和。更重要的是,它还表示,电动化是奔驰的核心业务,未来的车辆架构从一开始就将基于电动出行来开发,并且会有其相应的电动平台,因此可以想象,未来街上的电动奔驰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从德国汽车杂志《auto motor sport》上获得一篇关于戴姆勒暂停研发内燃机的文章后,国外主流媒体纷纷引用这篇文章的节选,称内容为“奔驰宣布放弃内燃机,专注于纯电动技术研发”,大多数人也选择相信。
此外,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第一时间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转发了TESLARATI网站的内容,并发帖称,未来属于电动汽车,恭喜戴姆勒!
随后戴姆勒官方名称也做出了回应。在两家公司开始了礼貌的业务交流之后,曾经因为发明了现代汽油发动机的雏形而受到赞誉的戴姆勒不再研发内燃机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就在大家都喜闻乐见这个大新闻的时候,国内的戴姆勒分公司迅速发布辟谣声明,称我们并没有决定停止燃油发动机的研发,仍然会三管齐下研发燃油、混合动力(包括插电式)和纯电动汽车。
对于这样一个乌龙新闻,虽然有些吃瓜群众可能会怀念内燃机时代什么的,难免会有些担忧,但是对于那些电动车企业来说却是一针强心剂(从马斯克的回应可以看出他有多开心.....),也让多年前模糊的电动车市场变得清晰。从戴姆勒的传闻来看,其并未正式宣布停止内燃机的研发。最多只是暂停了燃油发动机,测试纯电水。目前还处于战略转型期,因为内燃机的未来还不能完全确定,走着看也是正常的选择。然而,戴姆勒新任首席执行官康·宋林·奥拉·卡莱纽斯(Kang manuel Ola kallenius)今年宣布的一项名为“雄心2039”的项目,计划在未来20年内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旨在应对全球变暖和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再加上“2030年电动车销量占比超过50%”的目标,考虑到奔驰的销量,这足以震惊汽车行业,所以人们才会愿意选择相信这个乌龙消息。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减少内燃机的数量,增加纯电动汽车的数量。目前的现实是,戴姆勒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在燃油车型的全球销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近,首席执行官康·宋林·奥拉·卡莱尼乌斯称赞了欧洲柴油车销量的增长,这可以增加15%-20%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也低于欧洲标准。所以从利益的角度来说,戴姆勒并没有太多的动力去停止内燃机的研发——此时放弃内燃机,就意味着放弃了未来巨大的市场份额。显然,在内燃机和纯电动之间,奔驰也很纠结。然而,由于政策的限制,这些老牌奢侈品牌不得不做出选择。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法国已经宣布计划在2040年底前全面禁止销售汽油和柴油动力汽车。甚至还有包括挪威和荷兰在内的国家,在2030年和2025年左右“激进”地设定了燃油车限制。
这些政策和法规正迫使像大众汽车和戴姆勒这样的跨国汽车制造商重新考虑投资动力总成开发的可行性和意义。例如,奥迪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推出30多款电动汽车,其中包括20款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加起来可以为品牌贡献超过40%的全球销量。
宝马计划到2025年发布25款电动汽车,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15%-25%的份额。因此,考虑到内燃机的开发需要较长的周期和巨大的成本,一些规则和政策的约束可能会使投资变得毫无价值。我们可以预测,未来愿意投资内燃机研发的车企只会越来越少。尽管电动汽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这并不能阻止它很快将取代内燃机的事实。2018年,在全球所有乘用车销量中,混合动力和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大致为3%。今年1-8月销量车型占比大致相当,燃油车依然是绝对主力。反映在国内市场就更有意思了。随着下半年部分城市放开限购,燃油车销量逐渐回暖,但一直上涨的电动车销量却直线下降。原因是新能源补贴下降,消费者在选择电动车时变得更加谨慎。可见,电动汽车在中国仍然主要依靠政策推动来保持“热度”。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大众对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稳定的表现心存疑虑,另一方面是传统汽车厂商对待纯电车的犹豫不决。说白了,消费者还是不信任电动车。
以及如何快速让消费者打消对电动车的顾虑?当然,正是这些拥有庞大用户群的老牌车企加入这个领域,尤其是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豪华品牌,一定会对电动车市场有所提升。
所以,虽然豪华品牌的加入会让这个新能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毫无疑问,消费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对电动车的顾虑。到时候那些电动车企业就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想怎么把消费者从燃油车阵营拉过来了,这对他们的长远发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的。虽然这个乌龙新闻源于媒体的过度解读和误传,但吃瓜群众之所以选择相信这样的信息,也是因为戴姆勒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肌肉”足够强壮,战略规划深入人心。其实纵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虽然还处于市场培育期,但跨国车企已经基本完成了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奔驰、宝马、大众、丰田、日产、通用、福特等大车企都已经公布了自己的电动战略。
一方面,这些内燃机时代的领导者希望尽可能延长燃油车的销售周期,以充分实现其在燃油车时代巨大的产业和市场投入所产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布局未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这无疑是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让他们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这样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下,曾经模糊的电动化时代似乎变得越来越清晰。在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主场作战的奔驰展出了帅气的远景EQS概念车,纯电动MPV奔驰EQV,奔驰B 250 e,奔驰A250 e等多款电动车型。阵容可谓相当强大。
并且在品牌发布会现场,康宋林还指出,到2030年,奔驰电动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50%以上;到2039年,奔驰将致力于在乘用车新产品阵容中实现碳中和。更重要的是,它还表示,电动化是奔驰的核心业务,未来的车辆架构从一开始就将基于电动出行来开发,并且会有其相应的电动平台,因此可以想象,未来街上的电动奔驰将会越来越多。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从德国汽车杂志《auto motor sport》上获得一篇关于戴姆勒暂停研发内燃机的文章后,国外主流媒体纷纷引用这篇文章的节选,称内容为“奔驰宣布放弃内燃机,专注于纯电动技术研发”,大多数人也选择相信。
此外,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人物,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第一时间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转发了TESLARATI网站的内容,并发帖称,未来属于电动汽车,恭喜戴姆勒!
随后戴姆勒官方名称也做出了回应。在两家公司开始了礼貌的业务交流之后,曾经因为发明了现代汽油发动机的雏形而受到赞誉的戴姆勒不再研发内燃机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就在大家都喜闻乐见这个大新闻的时候,国内的戴姆勒分公司迅速发布辟谣声明,称我们并没有决定停止燃油发动机的研发,仍然会三管齐下研发燃油、混合动力(包括插电式)和纯电动汽车。
对于这样一个乌龙新闻,虽然有些吃瓜群众可能会怀念内燃机时代什么的,难免会有些担忧,但是对于那些电动车企业来说却是一针强心剂(从马斯克的回应可以看出他有多开心.....),也让多年前模糊的电动车市场变得清晰。从戴姆勒的传闻来看,其并未正式宣布停止内燃机的研发。最多只是暂停了燃油发动机,测试纯电水。目前还处于战略转型期,因为内燃机的未来还不能完全确定,走着看也是正常的选择。然而,戴姆勒新任首席执行官康·宋林·奥拉·卡莱纽斯(Kang manuel Ola kallenius)今年宣布的一项名为“雄心2039”的项目,计划在未来20年内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旨在应对全球变暖和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再加上“2030年电动车销量占比超过50%”的目标,考虑到奔驰的销量,这足以震惊汽车行业,所以人们才会愿意选择相信这个乌龙消息。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减少内燃机的数量,增加纯电动汽车的数量。目前的现实是,戴姆勒集团旗下的汽车品牌,在燃油车型的全球销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近,首席执行官康·宋林·奥拉·卡莱尼乌斯称赞了欧洲柴油车销量的增长,这可以增加15%-20%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氮氧化物排放量也低于欧洲标准。所以从利益的角度来说,戴姆勒并没有太多的动力去停止内燃机的研发——此时放弃内燃机,就意味着放弃了未来巨大的市场份额。显然,在内燃机和纯电动之间,奔驰也很纠结。然而,由于政策的限制,这些老牌奢侈品牌不得不做出选择。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法国已经宣布计划在2040年底前全面禁止销售汽油和柴油动力汽车。甚至还有包括挪威和荷兰在内的国家,在2030年和2025年左右“激进”地设定了燃油车限制。
这些政策和法规正迫使像大众汽车和戴姆勒这样的跨国汽车制造商重新考虑投资动力总成开发的可行性和意义。例如,奥迪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推出30多款电动汽车,其中包括20款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加起来可以为品牌贡献超过40%的全球销量。
宝马计划到2025年发布25款电动汽车,占据全球电动汽车市场15%-25%的份额。因此,考虑到内燃机的开发需要较长的周期和巨大的成本,一些规则和政策的约束可能会使投资变得毫无价值。我们可以预测,未来愿意投资内燃机研发的车企只会越来越少。尽管电动汽车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这并不能阻止它很快将取代内燃机的事实。2018年,在全球所有乘用车销量中,混合动力和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大致为3%。今年1-8月销量车型占比大致相当,燃油车依然是绝对主力。反映在国内市场就更有意思了。随着下半年部分城市放开限购,燃油车销量逐渐回暖,但一直上涨的电动车销量却一落千丈。原因是新能源补贴下降,消费者在选择电动车时变得更加谨慎。可见,电动汽车在中国仍然主要依靠政策推动来保持“热度”。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大众对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稳定的表现心存疑虑,另一方面是传统汽车厂商对待纯电车的犹豫不决。说白了,消费者还是不信任电动车。
以及如何快速让消费者打消对电动车的顾虑?当然,正是这些拥有庞大用户群的老牌车企加入这个领域,尤其是那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豪华品牌,一定会对电动车市场有所提升。
所以,虽然豪华品牌的加入会让这个新能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毫无疑问,消费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对电动车的顾虑。到时候那些电动车企业就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想怎么把消费者从燃油车阵营拉过来了,这对他们的长远发展肯定是利大于弊的。虽然这个乌龙新闻源于媒体的过度解读和误传,但吃瓜群众之所以选择相信这样的信息,也是因为戴姆勒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肌肉”足够强壮,战略规划深入人心。其实纵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虽然还处于市场培育期,但跨国车企已经基本完成了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奔驰、宝马、大众、丰田、日产、通用、福特等大车企都已经公布了自己的电动战略。
一方面,这些内燃机时代的领导者希望尽可能延长燃油车的销售周期,以充分实现其在燃油车时代巨大的产业和市场投入所产生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布局未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这无疑是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让他们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汽车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在这样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下,曾经模糊的电动化时代似乎变得越来越清晰。
“或许,自主品牌纯电动车明年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在驾驶着北京现代昂希诺纯电动从上海经县道、国道、高速一路开到杭州之后,我对于合资品牌新能源产品的实力有了新的认识。
1900/1/1 0:00:00日前,德国在首都柏林推出了一条自动驾驶实测路段,该路段位于柏林市中心地区,全长36公里,双向三车道,拥有两个环形交叉路口及15个交通信号灯,每日通行车辆可达6万辆。
1900/1/1 0:00:00世界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捷豹,诞生于1935年,悠久的底蕴及历史不亚于如今的一线豪华品牌奔驰、宝马、奥迪。
1900/1/1 0:00:00由于各种因素,纯电动汽车在乘用车市场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新势力造车品牌想趁此机会对传统车企实现“弯道超车”,但是要想实现这个“梦想”,仅靠一纸PPT是远远不够的。
1900/1/1 0:00:00外媒报道称,LG化学此前表示,公司拟在印尼投建锂电池厂,作为应对印尼自2020年1月起实施禁止镍矿石出口计划的一项预防措施。
1900/1/1 0:00:00因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嘀嗒出行(V835版本)被列入工信部黑名单。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