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在路上”,长城控股打造“三驾马车”直击行业痛点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19年已经过半,“氢能热”因为在年初的全国“两会”上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持续升温,但商业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仍然引起了业内的冷静思考。9月26日,由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国际会议(FCVC)在江苏如皋如期开幕。一些行业内的共性话题成为政府、行业研究机构、企业在此期间讨论的热点。每个人都在为氢能商业化的未来出谋划策,共同探索机遇。

Great Wall, Idea, Beijing, XEV

唐海峰在大会上发表演讲。长城汽车副总裁唐海峰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长城集团氢能产业的探索与思考》的主题演讲。长城汽车作为几年来一直默默耕耘氢能源产业的国内汽车企业代表之一,依托背后的长城控股集团培育“三驾马车”业务,深入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布局都在试图从技术和模式上解决直接行业共性的“痛点”问题,这似乎符合长城汽车一直留给外界的“过度研发、超前布局”的务实精神。在唐海峰的描述中,长城在氢能和氢燃料电池领域真正想做的是以“共创、共享、共赢”的理念,将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力量连接起来,优势互补,共同化解行业瓶颈问题。在此背景下,长城在氢能领域的自身培育有着特殊的地位。“三驾马车”直击行业“痛点”今年6月,挪威一座加氢站发生爆炸事故。虽然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是人为误操作造成的,但还是引起了行业内外对氢能安全的思考。几乎与此同时,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也走过了补贴政策的“过渡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尽管如此,业内始终有一个坚定的普遍共识,即氢能和其他新能源一样,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必然会遇到“成长的烦恼”,但这只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这也促使已经深耕it的企业继续练好内功,试图推动行业突围,长城控股集团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国内氢能产业大潮伊始,长城控股集团成立“XEV”项目启动FCEV研发,由国际氢能行业权威专家团队领衔,正式进入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研发领域;2018年6月,长城控股集团建成并运营了国内首个氢能技术中心,在氢能核心部件和氢能安全领域具备全套技术装备检测和检验能力。同年8月,长城控股集团全资收购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吸收行业先行者经验,强化燃料电池系统集成能力;2019年4月,威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长城控股集团在氢能领域的独立市场运营主体,开启氢能技术商业化探索。

Great Wall, Idea, Beijing, XEV

Great Wall, Idea, Beijing, XEV

至此,长城控股氢能产业布局,长城控股氢能、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成为势能、燃烧动力、氢能技术中心“三驾马车”格局。有行业深刻洞察的人士指出,长城控股的这三大业务板块,直击当前氢能行业的一系列“痛点”。比如在氢能安全技术领域,河北保定长城氢能技术中心形成了一系列安全技术检测系统解决方案。该中心聘请了国际顶尖的氢能安全专家。除建立加氢站选址、建设和验收安全技术规范外,还开展了大量系统的氢气泄漏、扩散、燃烧、爆炸等相关安全问题的实验研究,建立了氢气风险评估和轴承材料性能数据库,为高压氢气轴承部件的选材、设计制造、安全评估和标准制定提供了依据。基于氢能技术核心部件的研发,延伸到产业链前端、氢气储运和基础设施环节的势能,目前正着力探索以可再生能源替代电力制氢,通过液氢实现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将打通高性价比氢源稳定供应的瓶颈。成立近20年的上上动力,是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技术的先锋代表。这家曾经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氢燃料电池车队提供动力支持的老牌公司,如今正在长城控股旗下努力研发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即将发布的100kW商用车系统将有助于推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而正在开发的85kW乘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未来进入寻常百姓家。事实上,起源于长城的“过度研发、超前布局”的技术创新传统,在其氢能板块的“三驾马车”中也得到了传承,而这些也成为长城氢能做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的底气。据唐海峰介绍,在R&D技术人才库方面,300多名潜在能源的团队中有50多名来自美、德、英、法、韩、日等国的氢能行业顶尖技术人才,构建了涵盖基础材料技术、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零部件、整车、氢能测试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专家梯队。同时,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长城集团还在德国慕尼黑设立了氢燃料汽车研发中心,作为支持全球氢能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窗口。以“技术+模式”双轮驱动,号召全行业“共创、共享、共赢”。目前,氢能技术的商业化已经成为行业内外热切关注的最大话题,任何一家身处其中的企业都在探索和思考,长城氢能也不例外。唐海峰说,长城氢能是靠技术研发建立起来的,但并不局限于此。而是着重探索如何将技术产品规划与可靠的商业模式并行打磨,形成“技术+模式”双轮驱动的氢能商业化实践。例如,在解决大规模和成本效益的氢的关键问题,所以……ce供应项目,无势能团队的成型思路是通过弃电、水解等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制氢,以液氢的形式大规模、长距离运输氢致能源消耗终端,实现氢燃料的稳定安全加注。与传统的压缩气态氢相比,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液氢储存与加注的经济优势已经凸显。“我们内部计算过,一旦以这种模式大规模供应氢源,其终端灌装价格预计会低于40元/公斤。”唐海峰说。虽然其自身的发展战略已经逐渐清晰,但也有业内专家直言,真正实现长城氢能乃至整个氢燃料电池产业商业化的春天会尽快到来,这不是长城一家可以做到的,需要全行业的齐心协力。最近,唐海峰频频出现在国内氢能行业的聚光灯下。每次主题演讲结束,会场大屏幕上都会突然出现“共创、共享、共赢”三个关键词,本次如皋大会也不例外。唐海峰坦言,这三个关键词是长城氢能的初衷,也代表了对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诉求和期待。的确,来自资本界的分析人士指出,整个氢能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任何商业化探索都需要大量的资本和资源。唐海峰表示,截至目前,长城控股在氢能板块业务的投资超过12亿元。随着核心技术产品的加速落地和商业示范项目的建设运营,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但他同时指出,长城整个氢能板块秉承“共创、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初衷是与上游企业共享原料和R&D资源,与下游联合伙伴企业系统验证推广产品。“我们呼吁全行业的企业加强相互合作。只有通过合作和共享,我们才能避免重复研发造成的资源浪费,”他说。事实上,长城氢气可以用开放的心态和行业内的实力共同推动氢能的发展。例如,2018年8月,国内首家氢能技术中心投入运营。一年多来,共接待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家、企业等不同群体来访100余次,并在此过程中对接了法国液空、德国林德气体、清华大学、大连锅炉检验研究院等国内外氢能领域知名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意向。目前,氢能技术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具备氢能核心部件检测能力,从储氢系统检测、反应堆检测到整车(带氢)检测,检测水平达到国家标准,现已向全社会开放氢能检测相关业务。此外,长城控股还成立了包括蜂巢艺创、威视能源在内的多家独立零部件公司,开始进行独立的市场化运营,以市场化的姿态面对长城行业的其他客户资源。同时,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车联网、电驱动的融合上“反哺”全球R&D,为全球汽车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Great Wall, Idea, Beijing, XEV

在如皋氢能大会主题演讲的最后,唐海峰展示了一幅未来“氢能城”的动画画面,拥有氢能产业、智能交通、智慧生活等一系列体系。唐海峰解释道:“共同打造氢能社会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共创、共享、共赢。”2019年过半,“氢能热”……因其在年初的全国“两会”上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持续升温,但商业化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仍然引起了业内的冷静思考。9月26日,由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国际会议(FCVC)在江苏如皋如期开幕。一些行业内的共性话题成为政府、行业研究机构、企业在此期间讨论的热点。每个人都在为氢能商业化的未来出谋划策,共同探索机遇。

Great Wall, Idea, Beijing, XEV

唐海峰在大会上发表演讲。长城汽车副总裁唐海峰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长城集团氢能产业的探索与思考》的主题演讲。长城汽车作为几年来一直默默耕耘氢能源产业的国内汽车企业代表之一,依托背后的长城控股集团培育“三驾马车”业务,深入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布局都在试图从技术和模式上解决直接行业共性的“痛点”问题,这似乎符合长城汽车一直留给外界的“过度研发、超前布局”的务实精神。在唐海峰的描述中,长城在氢能和氢燃料电池领域真正想做的是以“共创、共享、共赢”的理念,将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力量连接起来,优势互补,共同化解行业瓶颈问题。在此背景下,长城在氢能领域的自身培育有着特殊的地位。“三驾马车”直击行业“痛点”今年6月,挪威一座加氢站发生爆炸事故。虽然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是人为误操作造成的,但还是引起了行业内外对氢能安全的思考。几乎与此同时,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也走过了补贴政策的“过渡期”,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尽管如此,业内始终有一个坚定的普遍共识,即氢能和其他新能源一样,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必然会遇到“成长的烦恼”,但这只是一个发展中的问题。这也促使已经深耕it的企业继续练好内功,试图推动行业突围,长城控股集团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国内氢能产业大潮伊始,长城控股集团成立“XEV”项目启动FCEV研发,由国际氢能行业权威专家团队领衔,正式进入氢能及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研发领域;2018年6月,长城控股集团建成并运营了国内首个氢能技术中心,在氢能核心部件和氢能安全领域具备全套技术装备检测和检验能力。同年8月,长城控股集团全资收购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吸收行业先行者经验,强化燃料电池系统集成能力;2019年4月,威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为长城控股集团在氢能领域的独立市场运营主体,开启氢能技术商业化探索。

Great Wall, Idea, Beijing, XEV

Great Wall, Idea, Beijing, XEV

至此,长城控股氢能产业布局,长城控股氢能、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布局,成为势能、燃烧动力、氢能技术中心“三驾马车”格局。有行业深刻洞察的人士指出,长城控股的这三大业务板块,直击当前氢能行业的一系列“痛点”。比如在氢能安全技术领域,河北保定长城氢能技术中心形成了一系列安全技术检测系统解决方案。该中心聘请了国际顶尖的氢能安全专家。除建立加氢站选址、建设和验收安全技术规范外,还开展了大量系统的氢气泄漏、扩散、燃烧、爆炸等相关安全问题的实验研究,建立了氢气风险评估和轴承材料性能数据库,为高压氢气轴承部件的选材、设计制造、安全评估和标准制定提供了依据。基于氢能技术核心部件的研发,延伸到产业链前端、氢气储运和基础设施环节的势能,目前正着力探索以可再生能源替代电力制氢,通过液氢实现大规模、长距离输送,将打通高性价比氢源稳定供应的瓶颈。成立近20年的上上动力,是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动力总成技术的先锋代表。这家曾经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氢燃料电池车队提供动力支持的老牌公司,如今正在长城控股旗下努力研发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即将发布的100kW商用车系统将有助于推动燃料电池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而正在开发的85kW乘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在未来进入寻常百姓家。事实上,起源于长城的“过度研发、超前布局”的技术创新传统,在其氢能板块的“三驾马车”中也得到了传承,而这些也成为长城氢能做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的底气。据唐海峰介绍,在R&D技术人才库方面,300多名潜在能源的团队中有50多名来自美、德、英、法、韩、日等国的氢能行业顶尖技术人才,构建了涵盖基础材料技术、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零部件、整车、氢能测试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专家梯队。同时,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长城集团还在德国慕尼黑设立了氢燃料汽车研发中心,作为支持全球氢能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窗口。以“技术+模式”双轮驱动,号召全行业“共创、共享、共赢”。目前,氢能技术的商业化已经成为行业内外热切关注的最大话题,任何一家身处其中的企业都在探索和思考,长城氢能也不例外。唐海峰说,长城氢能是靠技术研发建立起来的,但并不局限于此。而是着重探索如何将技术产品规划与可靠的商业模式并行打磨,形成“技术+模式”双轮驱动的氢能商业化实践。例如,在解决大规模和成本效益的氢的关键问题,所以……ce供应项目,无势能团队的成型思路是通过弃电、水解等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制氢,以液氢的形式大规模、长距离运输氢致能源消耗终端,实现氢燃料的稳定安全加注。与传统的压缩气态氢相比,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液氢储存与加注的经济优势已经凸显。“我们内部计算过,一旦以这种模式大规模供应氢源,其终端灌装价格预计会低于40元/公斤。”唐海峰说。虽然其自身的发展战略已经逐渐清晰,但也有业内专家直言,真正实现长城氢能乃至整个氢燃料电池产业商业化的春天会尽快到来,这不是长城一家可以做到的,需要全行业的齐心协力。最近,唐海峰频频出现在国内氢能行业的聚光灯下。每次主题演讲结束,会场大屏幕上都会突然出现“共创、共享、共赢”三个关键词,本次如皋大会也不例外。唐海峰坦言,这三个关键词是长城氢能的初衷,也代表了对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诉求和期待。的确,来自资本界的分析人士指出,整个氢能行业的大部分企业都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任何商业化探索都需要大量的资本和资源。唐海峰表示,截至目前,长城控股在氢能板块业务的投资超过12亿元。随着核心技术产品的加速落地和商业示范项目的建设运营,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但他同时指出,长城整个氢能板块秉承“共创、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初衷是与上游企业共享原料和R&D资源,与下游联合伙伴企业系统验证推广产品。“我们呼吁全行业的企业加强相互合作。只有通过合作和共享,我们才能避免重复研发造成的资源浪费,”他说。事实上,长城氢气可以用开放的心态和行业内的实力共同推动氢能的发展。例如,2018年8月,国内首家氢能技术中心投入运营。一年多来,共接待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家、企业等不同群体来访100余次,并在此过程中对接了法国液空、德国林德气体、清华大学、大连锅炉检验研究院等国内外氢能领域知名公司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意向。目前,氢能技术中心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具备氢能核心部件检测能力,从储氢系统检测、反应堆检测到整车(带氢)检测,检测水平达到国家标准,现已向全社会开放氢能检测相关业务。此外,长城控股还成立了包括蜂巢艺创、威视能源在内的多家独立零部件公司,开始进行独立的市场化运营,以市场化的姿态面对长城行业的其他客户资源。同时,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车联网、电驱动的融合上“反哺”全球R&D,为全球汽车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Great Wall, Idea, Beijing, XEV

在如皋氢能大会主题演讲的最后,唐海峰展示了一幅未来“氢能城”的动画画面,拥有氢能产业、智能交通、智慧生活等一系列体系。唐海峰解释道:“共同打造氢能社会是我们的梦想。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携手共创、共享、共赢。”

标签:长城理念北京XEV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阿里和上汽:重组斑马打造车联网"安卓系统"

9月27日,今年8月重组后、阿里成为其大股东的斑马网络,现身2019年云栖大会。

1900/1/1 0:00:00
揭秘红旗检阅车:首台国产检阅车纯手工打造

红旗轿车在中国家喻户晓,“红旗”二字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轿车品牌的含义。

1900/1/1 0:00:00
特斯拉在中国注册独资建筑公司 朱晓彤任法人代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0月2日早间消息,商业登记文件显示,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已在中国注册了一家建筑公司,这是特斯拉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上推进其发展计划的最新迹象。

1900/1/1 0:00:00
明年推全自动驾驶汽车!特斯拉收购AI创企扩充自动驾驶团队

车东西10月2日消息,据外媒CNBC报道,特斯拉已经了收购计算机视觉初创公司DeepScale,但目前双方尚未公布这笔交易涉及的金额。

1900/1/1 0:00:00
UPS无人机快递业务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批准

新浪美股讯10月1日消息,全球物流巨头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周二表示已经获得联邦政府的批准,使其能够运营一支无人机舰队,这给予该公司广泛的特权来扩展无人机包裹递送业务。

1900/1/1 0:00:00
台积电反诉芯片代工格罗方德侵权25项专利

北京时间10月2日早间消息,台积电已在美国、德国和新加坡对芯片代工竞争对手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提起反诉,称该这家美国公司侵犯其25项专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