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科学家发现锂电池产生枝晶的罪魁祸首 竟跟电解质中某些物质有关!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发现了锂离子电池中针状结构(树枝状晶体和枝晶)生长的根本原因,这种结构有时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短路、故障,甚至起火。

Discovery

(图片来源: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美国能源部下属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电池电解液(在电池中引起临界化学反应的液体材料)中的某些化合物会促进树突和枝晶的生长。研究小组希望这一发现能够促进新方法的发展,最终通过控制电池组件组织中的树突和枝晶的生长。树突是生长在锂电池中的微小、坚硬的树枝状结构。它们针状突起的部分称为树突。这两种物质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并穿透电池内部的隔膜,就像杂草可以穿透混凝土平台或铺设的道路一样。而且,这类物质还会增加电解液和锂之间的不良反应,加速电池失效。锂金属电池比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枝晶和枝晶的存在阻碍了锂金属电池的普及。PNNL团队发现,锂金属电池中的枝晶源于一层“SEI”膜(固体电解质中间相),这是阳极固体锂表面和液体电解质之间的一层薄膜。此外,科学家还发现了树枝状生长的元凶:碳酸乙烯酯。碳酸乙烯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溶剂,可以添加到电解液中以提高电池性能。原来是碳酸乙烯酯使电池容易损坏。研究人员为这项研究设计了一种纳米尺寸的锂金属电池,然后用视频一步步演示电池中树突的生长过程。“当锂离子开始在阳极聚集或“成核”时,枝晶开始形成,从颗粒大小开始,表明枝晶的诞生。”。随着越来越多的锂原子聚集在一起,结构慢慢变大,就像从洞穴底部长出的石笋。研究小组发现,SEI表面的能量动力学会将更多的锂离子推到缓慢生长的树枝状柱上。然后,突然,一个树突长了出来。捕捉树突生长的瞬间对团队来说并不容易。为此,科学家们使用了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环境投影电子显微镜(ETEM)的组合。ETEM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仪器,可以让科学家在真实条件下研究电池的工作状态。该团队利用AFM测量树枝状生长过程中的微小力,通过向下按压AFM的悬臂顶端,测量树枝状生长的力,测量树枝状生长过程中树突施加的力。研究小组发现碳酸乙烯酯的含量与枝晶和枝晶的生长直接相关。研究小组在电解液中添加的碳酸乙烯酯越多,枝晶就越多。科学家使用电解质混合物进行实验,改变其成分以减少枝晶。例如,研究人员添加环己酮来防止树枝状晶体和树枝状晶体的生长。了解电池中树枝状晶体形成和生长的原因可以为消除或控制树枝状晶体提供新思路,并最终防止电池损坏。研究人员表示,对电池枝晶的更深入了解将有助于为锂金属电池在电动汽车、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扫清道路。

标签: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通用UAW达成临时协议 但罢工仍继续

据外媒报道,在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谈判之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与通用汽车公司达成了一项临时协议。在10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UAW证实已与通用签订了临时劳动合同。

1900/1/1 0:00:00
动力电池回收分类操作可行性成企业争论焦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长,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然而,动力电池回收不同于普通物资回收,因其具有一定危险性,并且操作不当会带来污染等问题,需要更严格的标准来保障行业的健康发展。

1900/1/1 0:00:00
Uber与滴滴的自动驾驶对比:72.5亿美元、1200人的差距

全球网约车鼻祖的Uber和中国出行巨头滴滴,都在进行前瞻性的投入,其中一个方向就是自动驾驶。出发点很简单,在网约车的成本构成中,包括了司机成本、车辆成本、动力成本和平台运维成本。

1900/1/1 0:00:00
迪拜开跑 无人驾驶捷豹I-PACE上路测试

据外媒报道,一辆无人驾驶的捷豹IPACE汽车日前开始在迪拜公路上测试。据悉,车辆已经对迪拜世贸中心附近的这条道路进行预编程,并在车上配备了安全驾驶员以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1900/1/1 0:00:00
LG化学预计未来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逾5倍

10月17日,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韩国LG化学公司周四表示,预计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在2018年的水平上增长逾5倍,占到全球汽车总销量的15左右。

1900/1/1 0:00:00
比亚迪等6家车企获陕西34.7亿元补助,涉及10万余辆汽车

近日,从陕西省财政厅获悉:该厅积极落实财政部推出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优惠政策,对推动全省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