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电瓶车的风口来得比人们预想的更快更猛。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增长6倍。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久前的10月11日,丰田发布了第二代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组合车型,新车续航里程比第一代车型增加了30%,达到644公里。今年7月,丰田宣布第一代Mirai未来组合汽车自上市以来全球销量已超过9000辆,并计划到明年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全球产量提高到3万辆,到2025年达到20万辆。一向谨慎的丰田显然加快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布局。一个月后,10辆氢燃料电池出租车在韩国首尔投入试运营,引发公众讨论。这些车辆可以在5-6分钟内完成一次充氢,最大行驶里程600公里。首尔市政府还表示,将考虑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氢动力公交车。氢能作为目前已知的最清洁的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利用氢能发电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也逐渐登陆中国市场。10月11日,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资金结算审核》中,首次出现了燃料电池车型。东风汽车的燃料电池面包车和SAIC商用车的一辆燃料电池公交车分别获得了50万元的自行车补贴。工信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草案提出,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燃料电池商用车将大规模应用。毕马威最近预测,氢燃料电池行业将成为下一个风口。相关报告指出,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将爆发式增长;2025年,燃料电池技术有望实现突破,成本大幅降低;到203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几十万辆。氢燃料电池车的出口是长城汽车氢能检测中心,已经运行了一年零四个月。位于河北保定,距北京市中心160公里,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投资约5.7亿元。也是国内首家大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综合研发检测中心。分为综合试验区、供氢及液氢储存加氢区、供能区三个区域,拥有12个标准实验室和120个储氢安全及燃料电池检测能力。每天早上八点半,105名工程技术人员来这里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测试。近日,同济大学金属板燃料电池堆在长城汽车氢能检测中心进行测试。根据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规划,未来氢能中心还将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设备。
长城汽车氢能技术中心,来源:长城汽车氢能检测中心作为氢能汽车核心系统的氢燃料电池,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应用于航空和军事领域。后来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氢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之路暂时中断。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加氢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的优点。统计显示,城市物流车在加氢站加6-7公斤氢气平均需要5分钟。丰田最新一代Mirai未来组合的续航里程为644公里。“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比重将达到10%左右,氢气需求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认为,未来氢能将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与日本等国相比,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滞后,但最近呈现出“快速赶超”的趋势。丰田第一代Mirai未来组合上市两年后,SAIC荣威推出了首款搭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车型——新一代荣威950车型。去年5月,奇瑞汽车推出了艾瑞泽5氢燃料电池版实车。SAIC大通和东风沈峰分别推出了氢燃料电池轿车,而北汽集团正在开发它们。长城汽车2018年表示,计划于2025年推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今年8月,广汽集团与易华通合作的氢燃料电池SUV车型亮相,车辆搭载最新一代自主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信部9月公布的第324批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在111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申报的299款车型中,燃料电池汽车有20款。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40多家车企开始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车的风口来了。然而,在潜力巨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抢蛋糕的不仅仅是本土企业,还有技术实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更强的跨国汽车企业。作为全球最早布局氢能源产业链的车企之一,丰田拥有超过20年的氢燃料电池研发经验。这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公司在2015年发布了5680项燃料电池研究专利,随后陆续与易华通、BAIC、广汽、一汽金龙等公司在相关领域展开合作。近日,丰田与广汽集团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致力于推出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ot……r车型。目前,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矩阵已经初步形成,其第一代Mirai未来组合、FCEV叉车、FCEV客车、FCEV卡车等车型已经在工业和商业领域投入使用。根据丰田的计划,2020年,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年产量将从去年的3000辆增加到3万辆,实现10倍的产量增长。
丰田第二代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未来组合来源:丰田官网除了丰田,现代、本田、奔驰等汽车制造商也推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其中,现代汽车是全球首家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集团经过13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于2013年开始量产ix35汽车。现代集团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现代基于ix35打造的第二代量产车型Nexo国内订单超过5500辆。到2025年,现代汽车集团将向市场投放两款氢燃料电池汽车。到2030年,其燃料电池系统的年生产能力将增加到70万台,FCEV的年生产能力将增加到50万台。为了节约成本,降低风险,车企也在通过联盟、合作等方式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2013年,宝马集团与丰田合作,共同开发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2015年,宝马和丰田联合研发的氢驱动系统进入宝马5系。那年夏天,宝马R&D部门开始测试宝马5系GT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驱动系统。此后,双方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16年,丰田汽车和宝马集团再次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燃料电池驱动系统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模块化组件。2017年初,宝马集团和丰田汽车联合工业、能源等多个部门成立了国际氢能委员会,目前成员超过60人。2018年,奥迪与现代汽车签署协议,共享氢燃料电池的相关技术和专利。奥迪Bram Short近日宣布,奥迪未来将重启氢燃料电池车型h-tron项目,全新第六代氢燃料电池车型将于2021年正式上市。10月10日,在《2019汽车蓝皮书》发布后的媒体采访中,奥迪股份公司(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透露,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大众汽车与同济大学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十多年来大众汽车一直没有停止氢燃料电池的研发。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还需要三到五年以上的时间。然而,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过程中,存在两大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成本高。在国内,氢燃料汽车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不及预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7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国将分别建设100座、300座和1000座加氢站。根据高新技术产业氢电研究所的统计,截至2018年底,只有约28个加氢站。统计显示,到2018年,我国每个加氢站的建设成本在1500-200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要完成2020年100座加氢站的建设目标,至少需要投入10亿元。2019年,我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氢能,提出推进氢能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氢能产业总投资计划超过1000亿元,较2018年的850亿元增加150亿元。此外,氢燃料电池也需要关键技术突破。目前,燃料电池堆的核心部件膜电极采用铂金属,价格昂贵。为了降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催化剂来替代铂金属。储氢试验……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ks需要使用大量的铝合金和高强度碳纤维材料,成本也较高。即使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经验丰富的丰田,仍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丰田Mirai未来组合售价42万元,比特斯拉Model 3高出10万元左右。丰田最近宣布,在燃料电池相关技术上取得了进展,成本降低了一半。出于同样的原因,大众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持“保守”态度。大众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在今年10月初明确表示,氢能源汽车“没有未来”。他认为,氢能源汽车不会比纯电动汽车更环保,在生产氢气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电力。现阶段,氢能源汽车成本高,不利于普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尝试运行10,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但就在前段时间,协会把这个数字调整为“今年2000,明年5000”。
图片来源:pixabay据美国能源部统计,2018年中国燃料电池成本约为每千瓦4500元。预计当燃料电池年产量达到50万辆时,燃料电池的成本有望降至每千瓦200元左右。丰田此前预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价格将在10年内与混合动力车匹敌。但至少目前,昂贵的Mirai未来组合还没有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燃料电池汽车可以普及,这个时间预计需要3-5年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易宝莲表示,到2023-2025年,希望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能降到和锂离子电池汽车差不多的水平。氢燃料电池电瓶车的风口来得比人们预想的更快更猛。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增长6倍。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久前的10月11日,丰田发布了第二代氢燃料电池车Mirai未来组合车型,新车续航里程比第一代车型增加了30%,达到644公里。今年7月,丰田宣布第一代Mirai未来组合汽车自上市以来全球销量已超过9000辆,并计划到明年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全球产量提高到3万辆,到2025年达到20万辆。一向谨慎的丰田显然加快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市场布局。一个月后,10辆氢燃料电池出租车在韩国首尔投入试运营,引发公众讨论。这些车辆可以在5-6分钟内完成一次充氢,最大行驶里程600公里。首尔市政府还表示,将考虑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氢动力公交车。氢能作为目前已知的最清洁的能源之一,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利用氢能发电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也逐渐登陆中国市场。10月11日,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资金结算审核》中,首次出现了燃料电池车型。东风汽车的燃料电池面包车和SAIC商用车的一辆燃料电池公交车分别获得了50万元的自行车补贴。工信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草案提出,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燃料电池商用车将大规模应用。毕马威最近预测,氢燃料电池行业将成为下一个风口。相关报告指出,202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将爆发式增长;2025年,燃料电池技术有望实现突破,成本大幅降低;到203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几十万辆。氢燃料电池车的出口是长城汽车氢能检测中心,已经运行了一年零四个月。位于河北保定,距北京市中心160公里,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投资约5.7亿元。也是国内首家大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综合研发检测中心。分为综合试验区、供氢及液氢储存加氢区、供能区三个区域,拥有12个标准实验室和120个储氢安全及燃料电池检测能力。每天早上八点半,105名工程技术人员来这里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测试。近日,同济大学金属板燃料电池堆在长城汽车氢能检测中心进行测试。根据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规划,未来氢能中心还将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设备。
长城汽车氢能技术中心,来源:长城汽车氢能检测中心作为氢能汽车核心系统的氢燃料电池,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应用于航空和军事领域。后来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原因,氢燃料电池大规模应用之路暂时中断。与纯电动汽车相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加氢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的优点。统计显示,城市物流车在加氢站加6-7公斤氢气平均需要5分钟。丰田最新一代Mirai未来组合的续航里程为644公里。“预计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比重将达到10%左右,氢气需求近6000万吨,年经济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认为,未来氢能将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等领域。与日本等国相比,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滞后,但最近呈现出“快速赶超”的趋势。丰田第一代Mirai未来组合上市两年后,SAIC荣威推出了首款搭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车型——新一代荣威950车型。去年5月,奇瑞汽车推出了艾瑞泽5氢燃料电池版实车。SAIC大通和东风沈峰分别推出了氢燃料电池轿车,而北汽集团正在开发它们。长城汽车2018年表示,计划于2025年推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大功率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今年8月,广汽集团与易华通合作的氢燃料电池SUV车型亮相,车辆搭载最新一代自主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信部9月公布的第324批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显示,在111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申报的299款车型中,燃料电池汽车有20款。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40多家车企开始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车的风口来了。然而,在潜力巨大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抢蛋糕的不仅仅是本土企业,还有技术实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更强的跨国汽车企业。作为全球最早布局氢能源产业链的车企之一,丰田拥有超过20年的氢燃料电池研发经验。这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领头羊”公司在2015年发布了5680项燃料电池研究专利,随后陆续与易华通、BAIC、广汽、一汽金龙等公司在相关领域展开合作。近日,丰田与广汽集团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致力于推出纯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和ot……r车型。目前,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矩阵已经初步形成,其第一代Mirai未来组合、FCEV叉车、FCEV客车、FCEV卡车等车型已经在工业和商业领域投入使用。根据丰田的计划,2020年,其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年产量将从去年的3000辆增加到3万辆,实现10倍的产量增长。
丰田第二代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未来组合来源:丰田官网除了丰田,现代、本田、奔驰等汽车制造商也推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其中,现代汽车是全球首家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集团经过13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于2013年开始量产ix35汽车。现代集团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现代基于ix35打造的第二代量产车型Nexo国内订单超过5500辆。到2025年,现代汽车集团将向市场投放两款氢燃料电池汽车。到2030年,其燃料电池系统的年生产能力将增加到70万台,FCEV的年生产能力将增加到50万台。为了节约成本,降低风险,车企也在通过联盟、合作等方式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2013年,宝马集团与丰田合作,共同开发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2015年,宝马和丰田联合研发的氢驱动系统进入宝马5系。那年夏天,宝马R&D部门开始测试宝马5系GT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驱动系统。此后,双方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16年,丰田汽车和宝马集团再次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燃料电池驱动系统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模块化组件。2017年初,宝马集团和丰田汽车联合工业、能源等多个部门成立了国际氢能委员会,目前成员超过60人。2018年,奥迪与现代汽车签署协议,共享氢燃料电池的相关技术和专利。奥迪Bram Short近日宣布,奥迪未来将重启氢燃料电池车型h-tron项目,全新第六代氢燃料电池车型将于2021年正式上市。10月10日,在《2019汽车蓝皮书》发布后的媒体采访中,奥迪股份公司(中国)执行副总裁刘云峰透露,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大众汽车与同济大学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十多年来大众汽车一直没有停止氢燃料电池的研发。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还需要三到五年以上的时间。然而,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过程中,存在两大问题:基础设施不完善和成本高。在国内,氢燃料汽车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远不及预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17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国将分别建设100座、300座和1000座加氢站。根据高新技术产业氢电研究所的统计,截至2018年底,只有约28个加氢站。统计显示,到2018年,我国每个加氢站的建设成本在1500-2000万元左右。这意味着,要完成2020年100座加氢站的建设目标,至少需要投入10亿元。2019年,我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氢能,提出推进氢能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上半年,氢能产业总投资计划超过1000亿元,较2018年的850亿元增加150亿元。此外,氢燃料电池也需要关键技术突破。目前燃料电池堆的核心部件膜电极采用铂金属,价格昂贵。为了降低氢燃料电池的成本,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的催化剂来替代铂金属。储氢试验……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ks需要使用大量的铝合金和高强度碳纤维材料,成本也较高。即使是在成本控制方面经验丰富的丰田,仍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丰田Mirai未来组合售价42万元,比特斯拉Model 3高出10万元左右。丰田最近宣布,在燃料电池相关技术上取得了进展,成本降低了一半。出于同样的原因,大众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持“保守”态度。大众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在今年10月初明确表示,氢能源汽车“没有未来”。他认为,氢能源汽车不会比纯电动汽车更环保,在生产氢气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电力。现阶段,氢能源汽车成本高,不利于普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尝试运行10,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但就在前段时间,协会把这个数字调整为“今年2000,明年5000”。
图片来源:pixabay据美国能源部统计,2018年中国燃料电池成本约为每千瓦4500元。预计当燃料电池年产量达到50万辆时,燃料电池的成本有望降至每千瓦200元左右。丰田此前预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价格将在10年内与混合动力车匹敌。但至少目前,昂贵的Mirai未来组合还没有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燃料电池汽车可以普及,这个时间预计需要3-5年左右。”中国工程院院士易宝莲表示,到2023-2025年,希望燃料电池汽车的成本能降到和锂离子电池汽车差不多的水平。
10月1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以下简称“补贴核算清单公示”),共有207409辆新能源车通过审核,将能拿到总计220
1900/1/1 0:00:00“2019北京新能源汽车促销节”活动10月19日11月10日在全市展开,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比亚迪、北汽、吉利、上汽、奇瑞等自主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威马和进口品牌特斯拉等纷纷亮相,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固态激光雷达技术领先供应商Blickfeld推出了其产品阵容内的最新成员CubeRange。
1900/1/1 0:00:00股价一路下跌的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一股蔚来汽车,渴望新的融资来缓解巨额亏损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增强投资人和股民的信心。
1900/1/1 0:00:00《CHC2019中国(国际)氢能创新与发展大会暨展览会》将于2019年12月19日20日在杭州召开。本次大会致力于氢能全产业链,聚焦燃料电池电池技术与应用、绿色制氢与储能产业。
1900/1/1 0:00:00从7月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下滑到不久前戴森退出造车,无疑折射出了行业对电动汽车的隐忧:盈利模式不明,多数初创企业面临淘汰,进入汽车行业的壁垒仍然很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