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造车新势力年底冲刺力保生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LI, Weilai, Yundu, Tucki, zero-run car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王远征2019年成为造车新势力生存的关键一年,资本下滑,销售疲软,行业洗牌即将到来。不久前,奇点汽车已获得伊藤忠商事近1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Xpeng Motors注册资本增至60亿元。李宣布将直接向首批用户交付ONE 2020型号,但交付日期推迟了一个月。2019年是公认的造车新势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年。现在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造车新势力的年终冲刺战已经开始,也到了行业的分水岭。生存?还是毁灭?行业的拐点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到来。两极分化明显。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交付首款电动车的造车新势力约有10家,但仍有更多造车新势力的首款车型仍遥遥无期。从这个角度看,已经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从已经交付量产车的新势力来看,交付数量逐渐形成分化。事实上,与造车新势力公布的订单数量相比,交强险的投保数据更能反映其真实的销售情况。交强险公开数据显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与其他企业明显两极分化。今年1-9月,威马汽车、蔚来汽车、Xpeng汽车、何忠新能源分列前四位,分别为12643辆、12430辆、10925辆、5109辆。而新特汽车、电咖汽车、新能源、零跑汽车、李、未来汽车前三季度投保情况相对悲观,均在1000辆以下。1-9月新特汽车保额为934,电咖汽车为679,新能源为542,零售汽车和李分别为509和158,未来汽车前三季度仅为84,垫底。从实际量产规模来看,只有蔚来汽车、威马汽车、杜云汽车、Xpeng汽车、新特汽车、电咖汽车、何忠新能源实现了量产交付。而李、爱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还处于量产规划和量产阶段,量产车才刚刚出现;拜腾汽车、奇点汽车、华人运通等一些造车新势力正在加速量产。资本热情消退,造车新势力面临的问题,除了量产交付,就是资金问题。一位汽车行业资深投资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资本并不看好整个新势力市场企业,但还是看好头部企业,只是第二、第三梯队可能差很多,然后他们的资金问题会更严重。”对于无法自己造血的新生力量来说,融资是维持企业生产最有效的方式。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获得融资的造车新势力数量不多,甚至融资金额大幅减少。事实上,资本市场正在降温,造车新势力的资本寒冬困境已经显现。中投顾问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指出,“2018年下半年以来,投资活跃度降低,投资行为持续谨慎,投资机构理性投资、重视价值,更加注重项目盈利模式和业绩的考量,导致融资数量和金额减少。”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已在美国上市的蔚来汽车累计亏损超过200亿元,自身盈利仍是造车新势力的一大难题。此外,造车新势力模式雷同,竞争点不突出,也让资本失去兴趣。车市寒冬的残酷直接让资本望而却步。但在实际发展中,造车新势力不能总是靠融资生存,还需要找到自己的盈亏点,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这是造车新势力转型发展的关键。行业的洗牌正在逼近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从最初的PPT造车,到现在小部分车量产交付,大部分都在尝试量产交付的阶段,造车新势力的分水岭已经凸显。外国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几乎所有的新造车企业都还没有插上翅膀,没有足够的‘空气’来支撑它们的腾飞。”这句话恰恰说明了造车新势力的发展瓶颈,而经历了五年发展的国产造车新势力,其实已经走到了一个岔路口,行业洗牌即将开始。交付量产的背后,意味着资金、技术、产品的综合考量。对于很多造车新势力来说,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在这样的竞争中,没有钱和产品的造车新势力,最终也难逃“缴械投降”的命运。年初有投资人说,2019年是造车新势力崩溃的一年。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蔚来汽车等头部企业虽然量产交付有限,但回血不足以盈利。但相对而言,它们的优势更明显,更容易被资本、市场和消费者认可。剩下的造车新势力,无论是量产车还是资本,都很难向市场交代。在巨大的增量新能源汽车市场,留给他们的机会非常渺茫。头部企业花样百出,车后新势力只能望洋兴叹,或者会被远远甩在后面。综合来看,业内普遍认为造车新势力的洗牌期即将到来,未来可能只剩下几家。随着行业洗牌的加剧,市场的痛苦洗礼,行业的巨变,能坚持到最后的是少数。最后,要想最后强起来,也要能拿到让人印象深刻的车型。LI, Weilai, Yundu, Tucki, zero-run car

创意图片/新京报记者王远征2019年成为造车新势力生存的关键一年,资本下降,销售疲软,行业洗牌……就要到了。不久前,奇点汽车已获得伊藤忠商事近1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Xpeng Motors注册资本增至60亿元。李宣布将直接向首批用户交付ONE 2020型号,但交付日期推迟了一个月。2019年是公认的造车新势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年。现在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造车新势力的年终冲刺战已经开始,也到了行业的分水岭。生存?还是毁灭?行业的拐点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到来。两极分化明显。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交付首款电动车的造车新势力约有10家,但仍有更多造车新势力的首款车型仍遥遥无期。从这个角度看,已经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从已经交付量产车的新势力来看,交付数量逐渐形成分化。事实上,与造车新势力公布的订单数量相比,交强险的投保数据更能反映其真实的销售情况。交强险公开数据显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与其他企业明显两极分化。今年1-9月,威马汽车、蔚来汽车、Xpeng汽车、何忠新能源分列前四位,分别为12643辆、12430辆、10925辆、5109辆。而新特汽车、电咖汽车、新能源、零跑汽车、李、未来汽车前三季度投保情况相对悲观,均在1000辆以下。1-9月新特汽车保额为934,电咖汽车为679,新能源为542,零售汽车和李分别为509和158,未来汽车前三季度仅为84,垫底。从实际量产规模来看,只有蔚来汽车、威马汽车、杜云汽车、Xpeng汽车、新特汽车、电咖汽车、何忠新能源实现了量产交付。而李、爱知汽车等造车新势力还处于量产规划和量产阶段,量产车才刚刚出现;拜腾汽车、奇点汽车、华人运通等一些造车新势力正在加速量产。资本热情消退,造车新势力面临的问题,除了量产交付,就是资金问题。一位汽车行业资深投资人士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资本并不看好整个新势力市场企业,但还是看好头部企业,只是第二、第三梯队可能差很多,然后他们的资金问题会更严重。”对于无法自己造血的新生力量来说,融资是维持企业生产最有效的方式。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获得融资的造车新势力数量不多,甚至融资金额大幅减少。事实上,资本市场正在降温,造车新势力的资本寒冬困境已经显现。中投顾问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指出,“2018年下半年以来,投资活跃度降低,投资行为持续谨慎,投资机构理性投资、重视价值,更加注重项目盈利模式和业绩的考量,导致融资数量和金额减少。”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已在美国上市的蔚来汽车累计亏损超过200亿元,自身盈利仍是造车新势力的一大难题。此外,造车新势力模式雷同,竞争点不突出,也让资本失去兴趣。车市寒冬的残酷直接让资本望而却步。但在实际发展中,造车新势力不能总是靠融资生存,还需要找到自己的盈亏点,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这是造车新势力转型发展的关键。行业的洗牌正在逼近造车新势力的发展。从最初的PPT造车,到现在小部分车量产交付,大部分都在尝试量产交付的阶段,造车新势力的分水岭已经凸显。外国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几乎所有的新造车企业都还没有插上翅膀,没有足够的‘空气’来支撑它们的腾飞。”这句话恰恰说明了造车新势力的发展瓶颈,而经历了五年发展的国产造车新势力,其实已经走到了一个岔路口,行业洗牌即将开始。交付量产的背后,意味着资金、技术、产品的综合考量。对于很多造车新势力来说,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在这样的竞争中,没有钱和产品的造车新势力,最终也难逃“缴械投降”的命运。年初有投资人说,2019年是造车新势力崩溃的一年。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蔚来汽车等头部企业虽然量产交付有限,但回血不足以盈利。但相对而言,它们的优势更明显,更容易被资本、市场和消费者认可。剩下的造车新势力,无论是量产车还是资本,都很难向市场交代。在巨大的增量新能源汽车市场,留给他们的机会非常渺茫。头部企业花样百出,车后新势力只能望洋兴叹,或者会被远远甩在后面。综合来看,业内普遍认为造车新势力的洗牌期即将到来,未来可能只剩下几家。随着行业洗牌的加剧,市场的痛苦洗礼,行业的巨变,能坚持到最后的是少数。最后,要想最后强起来,也要能拿到让人印象深刻的车型。

标签:理想汽车蔚来云度小鹏零跑汽车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深圳向企业追加12395个混动小汽车指标

11月13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了关于面向部分企业追加配置小汽车增量指标的通告。通告显示,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决定面向部分企业追加配置小汽车增量指标。

1900/1/1 0:00:00
巴士集团携手燃气集团、氢蓝时代、开沃汽车开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先行示范

11月13日上午,巴士集团、燃气集团、氢蓝时代、开沃汽车“氢燃料燃料电池电池汽车示范运营战略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深圳福田区公交大厦举行。

1900/1/1 0:00:00
马斯克:退欧风险太大 超级工厂没法建在英国

11月13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Musk)表示,英国退欧是该公司选择在德国而不是英国建设超级工厂(Gigafactory)的原因。

1900/1/1 0:00:00
中高价格区间均上涨 10月购车热度排行

金秋十月,汽车市场进入2019年的收尾阶段,但车市的热闹程度丝毫没有退却。在10月份有多达73款新车“扎堆”上市,不论哪个品牌都生怕错过本年度最后一个黄金销售期。

1900/1/1 0:00:00
电池是重点 新能源车保险面临三大难题

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专用保险却迟迟未出台,这正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一大障碍。

1900/1/1 0:00:00
锂电巨头沃特玛破产清算案被法院受理 负债达197亿

沃特玛步入破产清算。11月13日晚间,坚瑞沃能发布公告称,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11月7日裁定受理黄子廷申请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