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天鹅”(黑天鹅:意外改变一切的不可预测的、重大的、罕见的事件)的突然爆发下,大家都变得谨慎起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因疫情影响不得不推迟复工。从上游供应链到下游经销商,这条链条上的蚂蚱别无选择,面临巨大压力。
近日,中汽协发布2020年1月新能源最新数据:2020年1月,预计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0000辆和44000辆,同比下降50%以上。这是自2018年7月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第七次下滑,也是自2019年7月补贴下降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二次出现暴跌。同比下降50%,这个数据就像“乌云盖顶”,就像“黑天鹅”疫情一样,谁也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1月份的销量榜单中,有几家车企吸引了“李志”的目光,包括没有上榜的特斯拉、依然强势的宝骏新能源,以及成绩并不理想的比亚迪和吉利。在这场对抗“黑天鹅”疫情的战斗中,他们正在研究如何消除阴霾。2月10日,特斯拉上海工厂正式复工,这应该是第一家外资品牌复工的车企;2月17日,特斯拉线下门店逐渐恢复运营。马斯克本来应该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但面对量产交付,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必须开足马力,加快进度。
特斯拉工厂的复工也给上游供应链公司带来了“甘露”。2月7日,宁波盛骏电子宣布其子公司上海临港盛骏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也将复工,为国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供应安全气囊、方向盘、HMI控制器、相关传感器等相关零部件。除了离量产交付越来越近,似乎特斯拉100%国产化的目标也越来越近。据分析预测,如果实现100%国产化,未来Model 3的销售价格可降至220-2500万元区间。这种有利的价格优势一定会让特斯拉的销量更上一层楼。
而上海市政府对特斯拉的喜爱也可见一斑。2019年,上海市政府向特斯拉上海工厂提供了约5.9亿元的补贴,其中包括3.2亿元的现金补贴和2.7亿元的其他补贴。无论如何,上海市政府是真的对这个近500亿元的外资大单感兴趣。持续的绿灯,反复的金融暖流,使得国产特斯拉在上海发展迅速。虽然最终目的还是来自利益,但特斯拉作为麻烦制造者,也推动了国内车企的洗牌。优劣势柳州车型以3068辆荣威Ei5的销量位居2020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首位;AION S以2648辆的销量位居第二;BAIC新能源欧盟系列售出1966辆,排名第三。宝骏E100以1417辆排名第七。这辆来自广西柳州的A00级滑板车,似乎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疫情期间,这家狂妄宣称“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车企,早在2017年宝骏E100上市时就明确了这个口号。
很难想象,一款A00级别的纯电动汽车,2019年总销量近50000辆(48098辆),成为微车细分市场第一;而且,2019年7-12月,宝骏新能源汽车连续6个月获得新能源细分市场销量冠军。这款看似紧凑,生命力极强的车辆,总是在刷新着购车者的认识。即使在当前乌云密布的时代,它能再次登上榜单也不足为奇。反而其创造的“柳州模式”成为了很多人想要探索的东西。宝骏总部所在地柳州,不仅是广西第二大城市,也是西南工业重镇。在这个比北京(18000多平方公里)还大的城市,汽车保有量只有4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超过5万辆。到目前为止,这个数据还在增长,不仅是柳州,周边的桂林、贺州、河池等地也是如此。“五菱造民所需”的核心,体现在宝骏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需要什么通勤工具的深刻理解。A00级别的纯电动车型,恰如其分地解决了普通人对于汽车出行“车”概念的需求。柳州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可以说是近乎疯狂。
购车、停车、充电等各方面都很便民,仅柳州市就建设了近10000个充电插座和5500多个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设施(含充电插座)的比例约为3:1,使柳州市在行驶和充电方面无后顾之忧。去过柳州的朋友,应该会惊讶于满大街的宝骏E100和宝骏E200你也会惊讶于小巷墙壁上充电桩的巧妙设计。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装饰自己的车模,形成各种风格。这款宝骏新能源已经成为柳州的一道风景。当某种习惯成为家里不可或缺的存在,它就会融入你的生活。“柳州模式”的宝骏新能源正是如此,政府给了天空,车企给了翅膀,宝骏新能源可以自由飞翔。但一旦“柳州模式”变成“广西模式”,会不会遭遇“水土不服”?
我看过一组数据,宝骏新能源的销量是柳州区域支撑的。虽然周边地区有所增加,但比例差异很大。原因还是因为区域推广问题。在大城市的推广中,难免会遇到城市发展的局限性。像上海的浦西和浦东,浦西拥挤的居民区往往不是建设公共充电桩的理想地点,会出现“想做的事做不了”的情况。宽敞的浦东地区具有前瞻性的住宅和公共区域布局,使运营变得更加容易。在目前的广西,愿意像柳州这样大规模开发新能源市场的地区还很少。但是,对于宝骏新能源来说,走出去是肯定的。如何解决其地域特殊性和普遍性,是宝骏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自主品牌的生存
超过一半的车企销量同比降幅超过50%。一些汽车公司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80%以上,而另一些公司的销售额在1月份接近于零。比活着更痛苦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被毁灭。比亚迪1月成绩单不如预期。1月整体销量25173辆,同比下降42.68%,其中新能源汽车7133辆,同比下降75.12%,燃油汽车18040辆,同比增长18.28%。领先自主品牌之一的比亚迪今年开局不利。但比亚迪目前背负着“全村人的希望”的重担。秦EV和元EV虽然如约出现在销量榜上,但未能突破2000辆的销量,应该是对比亚迪的一个警示。关于销量,比亚迪表示,“受1月份春节及疫情影响,整体市场产销同比大幅下滑。但目前终端需求保持增长势头,公司对疫情后的销售增长保持信心。”
在国产特斯拉如火如荼抢占国内市场份额的时候,自主品牌能否直面特斯拉的竞争?请注意,“我能”不是“如何直接面对”。其他车企方面,长安逸动EV销售806辆,相比去年同期的2049辆,同比下降60.7%;吉利帝豪GSe销量为468辆,同比下降83.3%(去年同期为2808辆)。虽然年初严重下滑重创新能源市场,但车企都一致认为“寒冬过后必有暖春”。更像是暂时的痛苦,肯定能过去。据最新消息,2月10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对原规定进行了约10处删除和修改。核心部分是删除了之前对准入企业“设计开发能力”的大部分要求,调整为对“技术支持能力”的要求。这一调整意味着汽车企业可以从第三方企业提供技术,他们只需要有能力保证第三方企业技术的顺利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将进一步降低。
受疫情影响,原计划2020年底全面下调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前,工信部也在研究或将暂时推迟降级政策。新能源车企方面,也积极从线下门店销售模式转向线上销售,开始在线上“云上卖车”,实现“关业务不关市场”的现状,引领了数字化营销的又一个时代。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回应那句“因祸得福”,在压力之外看到了一丝生机。虽然疫情尚未平息,但我们这些学会了“苦中作乐”的人,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总是乐观坚强。这次疫情和长生不老的天启一样,是中国新能源市场快速成长和磨炼的契机。
近日我们从多位消息人士处获悉,国内新造车势力之一的天际汽车正进行重大人事调整,现任天际汽车董事、首席营销官(CMO)向东平已从天际汽车离职。
1900/1/1 0:00:00汽车制造业的电气化、智能化变革为车企掌门人创造了更多成为富豪的可能。
1900/1/1 0:00:0026日,为期三天(2月26日28日)的“国际二次电池展在日本东京开幕。作为国际最大的电池展之一,日本电池展也成为锂电人关注的焦点。
1900/1/1 0:00:00如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持久战一样,国内汽车市场摆脱寒冬同样如此。
1900/1/1 0:00:002月26日晚间,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增发不超过221亿股(占发行前总股本10),拟募资金额不超过200亿元。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中国采用宁德时代“无钴电池”的消息引发股市重大反响,公众的注意力一时均被吸引到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或将因此出现重大调整上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