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动力电池分会(以下简称“动力电池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全国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占动力电池总产量的51.6%,超过三元电池占比。动力电池分会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到438.9 MWh,占动力电池总产量的48.7%。1-2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894.3 MWh,占总产量的51.6%,不仅超过三元电池,也超过除磷酸铁锂电池以外的所有电池类型的总和。由于动力电池企业大多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产量的变化也意味着市场需求水平的相应变化。年初以来,资本市场上不断出现CTP技术、刀片电池、特斯拉无钴电池技术等诸多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关的新闻热点,引发了业界和投资者对2020年及未来电池技术路线的无限遐想。有行业机构预测,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市场规模将达到210亿,同比增长7.5%;2021年将达到260亿,同比增长24%,扭转了过去持续下滑的局面。今年前两个月的动力电池产量数据直接印证了这一预期。市场分析认为,磷酸亚铁锂持续回暖的背后,政策刺激、市场选择以及磷酸亚铁锂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突破技术天花板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其中,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下降,新能源汽车安全排查不断加强,公交全面电气化无疑对市场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补贴在下降,车企降低成本的意愿强烈。由于国家在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中,长期青睐续航里程长、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的车辆,三元锂电池因为更能满足车企对这两项指标的需求,逐渐在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市场格局的变化,得益于去年3月四部委发布的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根据这份文件,2019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下降50%,不仅大幅高于往年,也远超市场预期。地方补贴也被迫退出,实际补贴率远高于50%。这一政策变化首先给市场带来了刻骨铭心的痛苦。自去年6月25日新政过渡期结束以来,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销量迎来五连降。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仅达到120.6万辆,不仅远低于年初160万辆的市场预期,甚至略低于2018年的销量,成为行业多年高速增长中的一个意外“插曲”。根据政府最初的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完全退出。吸取了惨痛的教训,市场不得不考虑补贴退出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成本问题成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最大焦点。尤其是乘用车领域,由于主要活跃在城市,成本问题比续航里程更突出,有更大的降成本需求。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技术层面的市场格局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目前磷酸亚铁锂单体电池能量密度最高的郭萱高科已经达到190Wh/kg,2020年底将达到200 Wh/kg,距离市场主流三元电池已经不远。于是,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了很多车企一致的选择。2019年4月,新补贴政策过渡期的第一个月,磷酸亚铁锂和三元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取舍。当月三元电池装机量环比下降2%,市场份额下降6个百分点;磷酸亚铁锂则逆势走强,装机量环比增长44%,市场份额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其中,代表企业郭萱高科当月市场份额较3月份增长1.64%,在所有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一。到2019年下半年,包括特斯拉和国内各大乘用车公司,都开始转产磷酸铁锂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2018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与动力电池有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从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工信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出台了三个文件。其中,在2019年6月发布的文件中,首次要求车企“主动向主管部门备案召回”。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还发布了两份关于新能源汽车召回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的补充通知》。“召回政策”对汽车厂商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来说是一个紧箍咒,时刻刺痛着“安全”神经。2019年以来,包括蔚来汽车、北汽新能源、南京金龙客车、湖南江南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因安全问题被召回,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对产品保持足够的“敬畏”已经成为电池企业的生存法则之一。关于三元和铁锂电池技术体系安全性的讨论也成为了一段时间市场的热点。讨论的最终结论在意料之中:铁锂安全性更高。在动力电池企业高科主办的第九届科技大会上,世界IEEE电池组主席张所做的题为《全球锂电池安全现状、新机制及解决方法》的专题报告直接指出,2019年各类电池起火事故中,三元系占57%,铁锂仅占10%。此外,据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发布的《2019动力电池安全研究报告》显示,三元锂离子电池事故频发,不仅是因为其装机比高,还因为其自身机制更容易发生热失控。
值得一提的是,磷酸亚铁锂龙头企业郭萱高科明确表示,公司从未将追求高能量密度作为发展新能源电池的唯一标准。对于未来的目标,郭萱高科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的三个关键点:安全性、寿命和能量密度。除了技术和成本的博弈,安全监管政策的一再施压也促使车企更加偏向磷酸铁锂电池。被覆盖车辆的数量正在增加。相对于技术路线,目前的难度或“介入”选择可能对市场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2019年初,交通部发布正式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我国重点区域、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建成区的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2019年5月8日,四部委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决定从2020年起重点支持新能源公交车运营。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制定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明确新能源公交车置换目标和时间表。新能源公交车作为新能源公交车的一种,其耗电量远高于其他车型。根据动力电池分会的数据,2019年下半年,纯电动月均单车用电量……w能源客车高达200kWh,而同期新能源汽车平均单车耗电量集中在50-60kWh之间。在市场选择上,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几乎占据垄断地位。动力电池分公司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装机量高达92.86%,2019年进一步扩大至94.65%。公交电气化政策实施后,磷酸亚铁锂显然会成为最大的赢家。在专用汽车市场,磷酸亚铁锂也赶超三元电池,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在专用车领域的装机比例已从2018年的41.96%大幅提升至68.87%。此外,据专业机构分析,2018年推荐目录中各型号电池支持类型分布中,磷酸铁锂电池的总数为2023款,远高于三元电池的1329款,而2019年支持型号增加至2806款,覆盖范围更广。市场预测,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降,以及CTP等技术,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能量密度提高,磷酸铁锂电池有望在乘用车领域大显身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份额达到25%左右。经过15年的努力,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将实现商业化,公共区域的车辆将实现全电动化。这些规划从政策层面描绘了新能源产业广阔而光明的未来。在当前疫情、外资竞争和持续降低成本压力的大环境下,磷酸亚铁锂和三元电池产品在各项技术指标上各有表现,仍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此外,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来说,储能需求的释放也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2020年3月4日,中国移动发布《2020年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集中采购——招标公告》,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总量为6.102亿Ah(规格3.2V)。作为2020年储能市场的第一笔大单,被业界视为储能市场进入成长期并开始加速的标志。动力电池企业郭萱高科表示,储能市场将是下一个蓝海,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储能市场,这对磷酸亚铁锂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最早可能在2025年达到100GWh,比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容量多60%。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动力电池分会(以下简称“动力电池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2月,全国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占动力电池总产量的51.6%,超过三元电池占比。动力电池分会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磷酸铁锂电池产量达到438.9 MWh,占动力电池总产量的48.7%。1-2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894.3 MWh,占总产量的51.6%,不仅超过三元电池,也超过除磷酸铁锂电池以外的所有电池类型的总和。由于动力电池企业大多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产量的变化也意味着市场需求水平的相应变化。年初以来,资本市场上不断出现CTP技术、刀片电池、特斯拉无钴电池技术等诸多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关的新闻热点,引发了业界和投资者对2020年及未来电池技术路线的无限遐想。一些行业组织预测……的市场规模磷酸铁锂电池2020年将达到210亿,同比增长7.5%;2021年将达到260亿,同比增长24%,扭转了过去持续下滑的局面。今年前两个月的动力电池产量数据直接印证了这一预期。市场分析认为,磷酸亚铁锂持续回暖的背后,政策刺激、市场选择以及磷酸亚铁锂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突破技术天花板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其中,在政策层面,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下降,新能源汽车安全排查不断加强,公交全面电气化无疑对市场变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补贴在下降,车企降低成本的意愿强烈。由于国家在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中,长期青睐续航里程长、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的车辆,三元锂电池因为更能满足车企对这两项指标的需求,逐渐在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市场格局的变化,得益于去年3月四部委发布的一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根据这份文件,2019年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下降50%,不仅大幅高于往年,也远超市场预期。地方补贴也被迫退出,实际补贴率远高于50%。这一政策变化首先给市场带来了刻骨铭心的痛苦。自去年6月25日新政过渡期结束以来,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销量迎来五连降。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仅达到120.6万辆,不仅远低于年初160万辆的市场预期,甚至略低于2018年的销量,成为行业多年高速增长中的一个意外“插曲”。根据政府最初的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完全退出。吸取了惨痛的教训,市场不得不考虑补贴退出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成本问题成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最大焦点。尤其是乘用车领域,由于主要活跃在城市,成本问题比续航里程更突出,有更大的降成本需求。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技术层面的市场格局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目前磷酸亚铁锂单体电池能量密度最高的郭萱高科已经达到190Wh/kg,2020年底将达到200 Wh/kg,距离市场主流三元电池已经不远。于是,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成为了很多车企一致的选择。2019年4月,新补贴政策过渡期的第一个月,磷酸亚铁锂和三元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取舍。当月三元电池装机量环比下降2%,市场份额下降6个百分点;磷酸亚铁锂则逆势走强,装机量环比增长44%,市场份额同比增长7.4个百分点。其中,代表企业郭萱高科当月市场份额较3月份增长1.64%,在所有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一。到2019年下半年,包括特斯拉和国内各大乘用车公司,都开始转产磷酸铁锂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2018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部分与动力电池有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从2018年9月到2019年6月,工信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排查出台了三个文件。其中,在2019年6月发布的文件中,首次要求车企“主动向主管部门备案召回”。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还发布了两份关于新能源汽车召回政策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的补充通知》。“召回政策”对汽车厂商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来说是一个紧箍咒,时刻刺痛着“安全”神经。2019年以来,包括蔚来汽车、北汽新能源、南京金龙客车、湖南江南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因安全问题被召回,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对产品保持足够的“敬畏”已经成为电池企业的生存法则之一。关于三元和铁锂电池技术体系安全性的讨论也成为了一段时间市场的热点。讨论的最终结论在意料之中:铁锂安全性更高。在动力电池企业高科主办的第九届科技大会上,世界IEEE电池组主席张所做的题为《全球锂电池安全现状、新机制及解决方法》的专题报告直接指出,2019年各类电池起火事故中,三元系占57%,铁锂仅占10%。此外,据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发布的《2019动力电池安全研究报告》显示,三元锂离子电池事故频发,不仅是因为其装机比高,还因为其自身机制更容易发生热失控。
值得一提的是,磷酸亚铁锂龙头企业郭萱高科明确表示,公司从未将追求高能量密度作为发展新能源电池的唯一标准。对于未来的目标,郭萱高科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的三个关键点:安全性、寿命和能量密度。除了技术和成本的博弈,安全监管政策的一再施压也促使车企更加偏向磷酸铁锂电池。被覆盖车辆的数量正在增加。相对于技术路线,目前的难度或“介入”选择可能对市场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2019年初,交通部发布正式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我国重点区域、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建成区的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2019年5月8日,四部委发布关于支持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的通知,决定从2020年起重点支持新能源公交车运营。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制定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明确新能源公交车置换目标和时间表。新能源公交车作为新能源公交车的一种,其耗电量远高于其他车型。根据动力电池分会的数据,2019年下半年,纯电动月均单车用电量……w能源客车高达200kWh,而同期新能源汽车平均单车耗电量集中在50-60kWh之间。在市场选择上,更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几乎占据垄断地位。动力电池分公司的数据也显示,2018年,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领域的装机量高达92.86%,2019年进一步扩大至94.65%。公交电气化政策实施后,磷酸亚铁锂显然会成为最大的赢家。在专用汽车市场,磷酸亚铁锂也赶超三元电池,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磷酸铁锂电池在专用车领域的装机比例已从2018年的41.96%大幅提升至68.87%。此外,据专业机构分析,2018年推荐目录中各型号电池支持类型分布中,磷酸铁锂电池的总数为2023款,远高于三元电池的1329款,而2019年支持型号增加至2806款,覆盖范围更广。市场预测,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下降,以及CTP等技术,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能量密度提高,磷酸铁锂电池有望在乘用车领域大显身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份额达到25%左右。经过15年的努力,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将实现商业化,公共区域的车辆将实现全电动化。这些规划从政策层面描绘了新能源产业广阔而光明的未来。在当前疫情、外资竞争和持续降低成本压力的大环境下,磷酸亚铁锂和三元电池产品在各项技术指标上各有表现,仍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此外,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来说,储能需求的释放也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2020年3月4日,中国移动发布《2020年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集中采购——招标公告》,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总量为6.102亿Ah(规格3.2V)。作为2020年储能市场的第一笔大单,被业界视为储能市场进入成长期并开始加速的标志。动力电池企业郭萱高科表示,储能市场将是下一个蓝海,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储能市场,这对磷酸亚铁锂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最早可能在2025年达到100GWh,比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容量多60%。
在全力以赴冲刺转型的道路上,通用对中国市场的领跑人做了调整。
1900/1/1 0:00:00自动驾驶落地是整个行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不过这需要强大的云服务系统作为支撑,华为自动驾驶云服务就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
1900/1/1 0:00:00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加入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行列,表示如果医疗设备短缺,可以制造呼吸机,以应对新型冠状病疫情的蔓延。
1900/1/1 0:00:00据彭博社报道,梅赛德斯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发给工人的通知显示,由于来自欧洲的零部件短缺,该公司在美国的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工厂面临关闭的风险。
1900/1/1 0:00:00日前,有爆料称前途汽车销售公司严重拖欠员工工资,还使用员工信息进行贷款,而员工四处讨薪依然无果。对于这一消息新浪汽车第一时间联系前途汽车,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应。
1900/1/1 0:00:0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18日表示,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量下滑25左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