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中国在中共中央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防控疫情、稳定新冠肺炎经济社会运行的重点工作,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充电桩纳入新型基础设施,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赛迪顾问有限公司总裁孙会峰看来,随着新基础设施带来的机遇,充电桩市场的建设速度有望加快,未来该领域的投资风口将会很多。据相关统计,2019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新增41.1万台,同比增长18.1%,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比例达到2.9:1。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充电桩数量已达121.9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1.6万个,私人充电桩70.3万个。车桩比约为3.4:1,仍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规划的1:1。2019年,我国充电桩建设加速,但总量仍显不足。2019年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万台)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0.2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充电桩保有量高于5万台,山东、浙江、安徽等地区次之。公共充电桩建设在全国前10名地区的比例为73.9%。公共充电桩建设相对集中,一线城市数量较多。公共充电桩Top10区域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0.2孙会峰表示,目前充电桩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头部企业已经完成了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商业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链涉及上游充电设备制造商、中间充电运营商和下游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头部厂商主要有国有巨头、民营电力设备厂商、整车厂商,大部分已经完成了设备、运营、平台建设等全产业链的布局。从细分来看,上游设备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明显。目前国内充电桩设备领域相关公司超过300家,竞争激烈,行业整体利润较低。中游收费运营集中度较高,运营环节成本较高。先进入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定的领先优势。到2019年12月,Top8充电运营企业运营的充电桩占比超过90%。下游平台解决方案和数据服务主要提供充电桩位置服务和预约支付功能,或者提供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目前参与企业规模较小。总量超过1万台的充电运营公司规模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0.2持续高增长的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和运营效率是关键。孙会峰表示,虽然充电桩行业的短板依然突出,但是1000万台的新能源汽车需求可以推动充电市场创造万亿级的市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连续两年突破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4.7%。虽然2019年由于种种原因,新能源汽车销量略有下滑,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趋势总体向好。除了国内整车厂商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各大汽车集团也开始加速向新能源转型。例如,大众集团计划在未来十年推出70款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2200万辆;奔驰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新乘用车销量的一半以上。汽车行业整体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也在快速提升。2019年底,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指出,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销量的25%。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按照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10年我国充电桩建设仍有6300万的缺口,预计将形成10253亿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数量对比资料来源:赛迪顾问,2020.2孙会峰认为,充电桩建设中应调整比例,“慢充为主,快充为辅”更适合大规模推广建设。DC快充电桩具有充电速度快、利用率高的特点,受到新能源车主的高度认可,也是各大充电运营商的首选类型。目前各大运营商的快充桩占比较高,国网快充桩占75%,特来电快充桩占45%。如果按照这样的比例进行施工,恐怕很难达到车桩比1:1的目标,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主流充电运营商充电桩类型占比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9年8月从运营角度来看,DC快充电桩建设成本较高(约为交流慢充电桩的30~80倍),规模的扩大给建设方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从能源供给看,2019年全国充电容量约71亿千瓦时,仅占全国用电量的0.12%,对电网影响不大。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年充电量将达到975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量的1.3%。快速充电桩主要集中在白天充电,巨大的充电功率会给电网带来很大的负荷波动。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快充优先主要是因为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在充电桩普及的情况下,停车充电更方便,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用车习惯。因此,未来扩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遵循“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原则,调整充电桩比例,逐步将慢充电桩数量提升至80%以上,快充电桩仅用于公交、物流等特殊应用,以及高速公路等场景的应急供电。通过分析充电桩项目的投资和运营可以发现,充电桩的回收期与充电桩的利用率密切相关。AC慢充桩在利用率为5%的情况下,回收期将近三年。如果利用率提高到30%(每天充电8小时),回收期缩短到半年以内。这种情况对于DC快充桩更为明显。当利用率为5%和30%时,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2年和2年。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会大大缩短充电桩的回收期。新基础设施引入新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新基础设施中指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仅仅是传统的充电桩,“新”代表了一种新的数字技术,是指充电桩与通信、云计算、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的有机融合。孙会峰认为,新基础设施的目的是利用新技术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可以直接提高充电桩的盈利能力……g桩业。投资回收期与充电桩利用率的关系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9.10新基建为充电桩带来投资机会,梳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链,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孙会峰认为,该行业存在以下投资机会:一是产业价值向运营环节转移,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充电桩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明显,开拓应用市场尤为重要。运营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效链接客户需求,开拓新市场,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而且龙头企业规模效应优势逐渐凸显,通过技术手段有效提高充电桩利用率,优势地位不断扩大。产业价值链正逐渐从上游设备向中游作业领域转移,作业领域的行业龙头最具投资价值。第二,基于收费数据的售后市场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充电桩传统的运营收入主要是充电服务费,收入来源单一,增长空间有限。在充电的同时,充电桩可以获取很多数据,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信息,用户的用车习惯,车辆分布等数据。通过挖掘数据价值,有望提供二手车评估、用户画像、商圈规划等增值数据服务,创造更大的后服务市场。最后,地方政府要优化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模式,高度重视数据、运维等软层面建设。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更注重建设而非运维。充电桩作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除了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后期的运维。充电基础设施之外的云管理平台、运维平台、大数据平台等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发挥新型基础设施价值的重要保障。政府层面要优化传统基础设施模式,将建设重点转向数据、运维等软层面。3月4日,中国在中共中央局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防控疫情、稳定新冠肺炎经济社会运行的重点工作,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充电桩纳入新型基础设施,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赛迪顾问有限公司总裁孙会峰看来,随着新基础设施带来的机遇,充电桩市场的建设速度有望加快,未来该领域的投资风口将会很多。据相关统计,2019年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新增41.1万台,同比增长18.1%,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比例达到2.9:1。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充电桩数量已达121.9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51.6万个,私人充电桩70.3万个。车桩比约为3.4:1,仍远低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规划的1:1。2019年,我国充电桩建设加速,但总量仍显不足。2019年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万台)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0.2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充电桩保有量高于5万台,山东、浙江、安徽等地区次之。公共充电桩建设在全国前10名地区的比例为73.9%。公共充电桩建设相对集中,一线城市数量较多。公共充电桩Top10区域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0.2孙会峰表示,在……esent,充电桩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头部企业已经完成了比较完整和成熟的商业布局。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链涉及上游充电设备制造商、中间充电运营商和下游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头部厂商主要有国有巨头、民营电力设备厂商、整车厂商,大部分已经完成了设备、运营、平台建设等全产业链的布局。从细分来看,上游设备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明显。目前国内充电桩设备领域相关公司超过300家,竞争激烈,行业整体利润较低。中游收费运营集中度较高,运营环节成本较高。先进入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定的领先优势。到2019年12月,Top8充电运营企业运营的充电桩占比超过90%。下游平台解决方案和数据服务主要提供充电桩位置服务和预约支付功能,或者提供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和解决方案。目前参与企业规模较小。总量超过1万台的充电运营公司规模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20.2持续高增长的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和运营效率是关键。孙会峰表示,虽然充电桩行业的短板依然突出,但是1000万台的新能源汽车需求可以推动充电市场创造万亿级的市场。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0.6万辆,连续两年突破百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4.7%。虽然2019年由于种种原因,新能源汽车销量略有下滑,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趋势总体向好。除了国内整车厂商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国际各大汽车集团也开始加速向新能源转型。例如,大众集团计划在未来十年推出70款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2200万辆;奔驰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新乘用车销量的一半以上。汽车行业整体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也在快速提升。2019年底,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指出,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销量的25%。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按照车桩比1:1的建设目标,未来10年我国充电桩建设仍有6300万的缺口,预计将形成10253亿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数量对比资料来源:赛迪顾问,2020.2孙会峰认为,充电桩建设中应调整比例,“慢充为主,快充为辅”更适合大规模推广建设。DC快充电桩具有充电速度快、利用率高的特点,受到新能源车主的高度认可,也是各大充电运营商的首选类型。目前各大运营商的快充桩占比较高,国网快充桩占75%,特来电快充桩占45%。如果按照这样的比例进行施工,恐怕很难达到车桩比1:1的目标,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主流充电运营商充电桩类型占比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9年8月从运营角度来看,DC快充电桩建设成本较高(约为交流慢充电桩的30~80倍),规模的扩大给建设方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从能源供给看,2019年全国充电容量约71亿千瓦时,仅占全国用电量的0.12%,对电网影响不大。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年充电量将达到975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量的1.3%。快速充电桩主要集中在白天充电,巨大的充电功率会给电网带来很大的负荷波动。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快充优先主要是因为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在充电桩普及的情况下,停车充电更方便,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用车习惯。因此,未来扩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遵循“慢充为主,快充为辅”的原则,调整充电桩比例,逐步将慢充电桩数量提升至80%以上,快充电桩仅用于公交、物流等特殊应用,以及高速公路等场景的应急供电。通过分析充电桩项目的投资和运营可以发现,充电桩的回收期与充电桩的利用率密切相关。AC慢充桩在利用率为5%的情况下,回收期将近三年。如果利用率提高到30%(每天充电8小时),回收期缩短到半年以内。这种情况对于DC快充桩更为明显。当利用率为5%和30%时,投资回收期分别为12年和2年。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会大大缩短充电桩的回收期。新基础设施引入新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新基础设施中指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仅仅是传统的充电桩,“新”代表了一种新的数字技术,是指充电桩与通信、云计算、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的有机融合。孙会峰认为,新基础设施的目的是利用新技术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提高充电桩的利用率可以直接提高充电桩的盈利能力……g桩业。投资回收期与充电桩利用率的关系数据来源:赛迪顾问,2019.10新基建为充电桩带来投资机会,梳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链,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孙会峰认为,该行业存在以下投资机会:一是产业价值向运营环节转移,龙头企业优势明显。充电桩技术门槛不高,产品差异化程度不明显,开拓应用市场尤为重要。运营领域的龙头企业有效链接客户需求,开拓新市场,成为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而且龙头企业规模效应优势逐渐凸显,通过技术手段有效提高充电桩利用率,优势地位不断扩大。产业价值链正逐渐从上游设备向中游作业领域转移,作业领域的行业龙头最具投资价值。第二,基于收费数据的售后市场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充电桩传统的运营收入主要是充电服务费,收入来源单一,增长空间有限。在充电的同时,充电桩可以获取很多数据,比如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信息,用户的用车习惯,车辆分布等数据。通过挖掘数据价值,有望提供二手车评估、用户画像、商圈规划等增值数据服务,创造更大的后服务市场。最后,地方政府要优化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模式,高度重视数据、运维等软层面建设。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更注重建设而非运维。充电桩作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除了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后期的运维。充电基础设施之外的云管理平台、运维平台、大数据平台等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维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发挥新型基础设施价值的重要保障。政府层面要优化传统基础设施模式,将建设重点转向数据、运维等软层面。
“现在只有政府接盘。”一位博郡内部人士告诉我们。“融资的话,要么天津政府,要么南京,要么就上海上海应该不可能的,蔚来都搞不下来。”话语间的权力关系很值得你细品。
1900/1/1 0:00:003月11日下午,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文序一行来到浙江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调研指导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1900/1/1 0:00:00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自2019年下半年起开始呈现下行趋势。
1900/1/1 0:00:003月12日,美国知名演员汤姆汉克斯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表了一条消息,称自己与太太丽塔威尔逊已经感染新冠肺炎,他们将接受检测、隔离以及进一步治疗。
1900/1/1 0:00:00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未受中国新型冠状病疫情的影响,仍在推进上海Gigafactory工厂的建设工作。一段新的无人机视频显示,作为二期建设的一部分,一座巨大的新建筑即将拔地而起。
1900/1/1 0:00:00非常时期,亟需非常之策。3月5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市场销售触底回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