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平常的日子都是3月15日不是吗?当奔驰女车主坐在引擎盖上痛哭的时候,当第一批小鹏车主举起横幅的时候,当国产特斯拉终于因为“减配门”被工信部约谈的时候...我们关注了聚光灯下的那些维权事件,我们也在内心对比了自己的小烦恼。每个人都不是外人。回顾你买车用车的经历,能说出发自内心的满意两个字吗?还有是不是有些愤怒的问题让你不敢吐槽?3月6日-9日,第一电动网和充电桩APP发起了3月15日的调查,我们听到了375位车主的回答:17%的受访车主明确表示对买车和用车的环节“有些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这些不满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车辆质量、服务和收费,但显然有一些差异。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都吐槽了什么。01、三大吐槽榜
作为电动车车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续航”不出意外的处于吐槽的最前沿。“表观续航能力与实际续航能力偏差较大”和“续航衰减水平与商家承诺偏差较大”分别被31%和21%的车主吐槽,入选车辆质量两大槽点。第三大吐槽点“严重异响”被12%不满意的车主提及,这个问题也是传统燃油车主抱怨的。2019年研究机构J.D. Power的一份报告中也提到“各种噪音太大”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共有的最大问题。另一个与电池相关的问题“突然断电”被11%的车主提及,排在车辆质量的第四位。除了以上四个槽点,还有车主提到了一些相对的性格问题。比如有人提到“充满电时,启动车辆限速;胎压监测经常显示故障;中控的液晶屏偶尔黑屏不显示,还有人提到“动力恢复异常”、“刚买回来换挡失败,不到一年启动失败”等等。
服务方面,车主最不满意的是售前服务,前5大吐槽点中有4个是售前相关问题。其中,认为“预售涉嫌虚假宣传”被吐槽最多,占比20%,当选服务槽位第一名,与此相关,“预售介绍不充分”也被9%的车主投诉,成为第三大服务槽位。虽然这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大部分还是少数“敢吃螃蟹”或者“不得不吃螃蟹”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选车的时候都没有亲戚朋友可以传授经验。他们对车辆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自于外部媒体的宣传和经销商的介绍。如果厂家和经销商不能如实介绍到位,以后肯定会给车主带来困扰和不满。槽点2“车险涉嫌捆绑销售”(占比12%)和槽点4“4S店位置较远”(占比9%)也是传统汽车销售服务中会出现的两个类似问题。槽点5“维修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被8%车主投诉。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在三电和智能上有着显著的不同,自然会遇到一些独特的售后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让售后人员找不到原因和解决方法,显然会让车主不满,对服务产生质疑。
梳理受访者对充电问题的抱怨发现,“充电太慢”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39%的不满意车主对此有所抱怨。与物业实力相关的“无法安装充电桩”问题被18%车主吐槽,成为充电问题第二槽。“充电不足”和“不充电”分别被15%和14%的车主指出,分列第三和第四槽点。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充电问题也被车主投诉,比如“充电口打不开”、“充电桩更新慢”,甚至“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太少”。充电效率的提升无疑会大大提升车主的幸福感,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充电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车企的努力,更需要物业层面的政策监管,以及桩企和运营商的共同努力。02,除了以上三个级别的槽点,还有一些车主遇到了相对个性化的问题。比如有人抱怨发热零件问题频发,商家却不负责,有人抱怨保值率低,对车企后期政策抱有希望。我们摘录一些部分,期待这些问题能够顺利解决。
03,还有其他顾虑吗?看完当下电动车车主的花式吐槽,我们把目光转向还在观望的准车主。是什么让他们迟迟下不了决心,担心什么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9%的准车主最担心电池续航能力不足,27%的人更担心充电的麻烦,19%的人担心电池的安全性。“电池寿命、充电和安全”是观众最关心和最怀疑的三个问题。去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已普遍达到400公里,公共充电桩分布日趋密集。为什么人们仍然担心这个?如何打消这种疑虑?这显然是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此外,“怕车企承诺的售后服务无法兑现”……nd“担心新动力车企倒闭”也是11%和8%准车主的疑惑。
04,有一些好消息。3月15日吐槽大会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跟大家说明。如开头所述,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有17%的人表达了对电动汽车的不满。另一方面,仍有83%的受访者相对认可电动汽车,认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具体来看,36%的受访者对买车和用车的环节表示“非常满意”,47%的受访者表示“基本满意”。
探究他们满意的原因,我们发现30%满意的车主认为“价格便宜,性价比高”是最大的优势;29%的车主对“车辆配置性能”比较满意,认为“物有所值”。分别有16%、10%和8%的受访者认为外观、售后和内饰是满意的主要原因。而这个结果和我们之前关于“为什么要买这辆车”的调查差不多。我们曾提到“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合适的价格和高性价比”是推动62%的人下单的直接因素”,但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人对此感到满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05,谁参与了我们的调查?最后,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参与本次调查的车主。在接受采访的375位车主中,70%是纯电动车主,21%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主,另有9%的参与者表示还没有起步,正在观望。这一比例与目前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致相当。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80%左右,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占比20%左右。
从购车时间来看,去年也就是2019年买车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到26%。其次是2018年和2017年,比例相同,均为22%。在过去的三年里,购买汽车的受访者总比例达到了70%。通过中汽协的统计也可以发现,这三年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的三年,年销量分别突破50万辆和100万辆。
06、小心愿3月15日是这个周日,3月15日是每天。我们相信,每一位车主在出现不满时,都会首先想到与厂家或经销商沟通,在无法合理解决的情况下,会无奈维权。然而,维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在消费者和厂商之间搭建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第一电动网近日设立了电动车主公共投诉平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消费者的投诉,并迅速转给相应的厂家或商家,跟踪解决过程。如果厂家解决不公或推诿,严重损害用户利益,我们会及时公开披露。你有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吗?点击此处立即发起投诉。每一次吐槽,每一次抱怨,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希望老用户不再感叹自己不如狗,新用户不再有“小白鼠”的委屈。我希望他们在3月15日每天都在那里。其实每个平常的日子都是3月15日不是吗?当奔驰女车主坐在引擎盖上痛哭的时候,当第一批小鹏车主举起横幅的时候,当国产特斯拉终于因为“减配门”被工信部约谈的时候...我们关注了聚光灯下的那些维权事件,我们也在内心对比了自己的小烦恼。每个人都不是外人。回顾你买车用车的经历,能说出发自内心的满意两个字吗?还有是不是有些愤怒的问题让你不敢吐槽?3月6日-9日,第一电动网和充电桩APP发起了3月15日的调查,我们听到了375位车主的回答:17%的受访车主明确表示对买车和用车的环节“有些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这些不满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车辆质量、服务和收费,但显然有一些差异。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都吐槽了什么。01、三大吐槽榜
作为电动车车主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续航”不出意外的处于吐槽的最前沿。“表观续航能力与实际续航能力偏差较大”和“续航衰减水平与商家承诺偏差较大”分别被31%和21%的车主吐槽,安……被选为车辆质量的两大槽点。第三大吐槽点“严重异响”被12%不满意的车主提及,这个问题也是传统燃油车主抱怨的。2019年研究机构J.D. Power的一份报告中也提到“各种噪音太大”是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共有的最大问题。另一个与电池相关的问题“突然断电”被11%的车主提及,排在车辆质量的第四位。除了以上四个槽点,还有车主提到了一些相对的性格问题。比如有人提到“充满电时,启动车辆限速;胎压监测经常显示故障;中控的液晶屏偶尔黑屏不显示,还有人提到“动力恢复异常”、“刚买回来换挡失败,不到一年启动失败”等等。
服务方面,车主最不满意的是售前服务,前5大吐槽点中有4个是售前相关问题。其中,认为“预售涉嫌虚假宣传”被吐槽最多,占比20%,当选服务槽位第一名,与此相关,“预售介绍不充分”也被9%的车主投诉,成为第三大服务槽位。虽然这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大部分还是少数“敢吃螃蟹”或者“不得不吃螃蟹”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选车的时候都没有亲戚朋友可以传授经验。他们对车辆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自于外部媒体的宣传和经销商的介绍。如果厂家和经销商不能如实介绍到位,以后肯定会给车主带来困扰和不满。槽点2“车险涉嫌捆绑销售”(占比12%)和槽点4“4S店位置较远”(占比9%)也是传统汽车销售服务中会出现的两个类似问题。槽点5“维修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被8%车主投诉。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在三电和智能上有着显著的不同,自然会遇到一些独特的售后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让售后人员找不到原因和解决方法,显然会让车主不满,对服务产生质疑。
梳理受访者对充电问题的抱怨发现,“充电太慢”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39%的不满意车主对此有所抱怨。与物业实力相关的“无法安装充电桩”问题被18%车主吐槽,成为充电问题第二槽。“充电不足”和“不充电”分别被15%和14%的车主指出,分列第三和第四槽点。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充电问题也被车主投诉,比如“充电口打不开”、“充电桩更新慢”,甚至“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太少”。充电效率的提升无疑会大大提升车主的幸福感,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充电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车企的努力,更需要物业层面的政策监管,以及桩企和运营商的共同努力。02,除了以上三个级别的槽点,还有一些车主遇到了相对个性化的问题。比如有人抱怨发热零件问题频发,商家却不负责,有人抱怨保值率低,对车企后期政策抱有希望。我们摘录一些部分,期待这些问题能够顺利解决。
03,还有其他顾虑吗?看完当下电动车车主的花式吐槽,我们把目光转向还在观望的准车主。是什么让他们迟迟下不了决心,担心什么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9%的准车主最担心电池续航能力不足,27%的人更担心充电的麻烦,19%的人担心电池的安全性。“电池寿命、充电和安全”是观众最关心和最怀疑的三个问题。去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已普遍达到400公里,公共充电桩分布日趋密集。为什么人们仍然担心这个?如何打消这种疑虑?这显然是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此外,“怕车企承诺的售后服务无法兑现”……nd“担心新动力车企倒闭”也是11%和8%准车主的疑惑。
04,有一些好消息。3月15日吐槽大会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跟大家说明。如开头所述,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有17%的人表达了对电动汽车的不满。另一方面,仍有83%的受访者相对认可电动汽车,认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具体来看,36%的受访者对买车和用车的环节表示“非常满意”,47%的受访者表示“基本满意”。
探究他们满意的原因,我们发现30%满意的车主认为“价格便宜,性价比高”是最大的优势;29%的车主对“车辆配置性能”比较满意,认为“物有所值”。分别有16%、10%和8%的受访者认为外观、售后和内饰是满意的主要原因。而这个结果和我们之前关于“为什么要买这辆车”的调查差不多。我们曾提到“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合适的价格和高性价比”是推动62%的人下单的直接因素”,但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人对此感到满意,也就不足为奇了。
05,谁参与了我们的调查?最后,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参与本次调查的车主。在接受采访的375位车主中,70%是纯电动车主,21%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主,另有9%的参与者表示还没有起步,正在观望。这一比例与目前的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致相当。乘联会数据显示,2019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占比80%左右,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占比20%左右。
从购车时间来看,去年也就是2019年买车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到26%。其次是2018年和2017年,比例相同,均为22%。在过去的三年里,购买汽车的受访者总比例达到了70%。通过中汽协的统计也可以发现,这三年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的三年,年销量分别突破50万辆和100万辆。
06、小心愿3月15日是这个周日,3月15日是每天。我们相信,每一位车主在出现不满时,都会首先想到与厂家或经销商沟通,在无法合理解决的情况下,会无奈维权。然而,维权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在消费者和厂商之间搭建一座良好的沟通桥梁,第一电动网近日设立了电动车主公共投诉平台。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核实消费者的投诉,并迅速转给相应的厂家或商家,跟踪解决过程。如果厂家解决不公或推诿,严重损害用户利益,我们会及时公开披露。你有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吗?点击此处立即发起投诉。每一次吐槽,每一次抱怨,都指向同一个方向。希望老用户不再感叹自己不如狗,新用户不再有“小白鼠”的委屈。我希望他们在3月15日每天都在那里。
LG化学分拆电池业务的计划生变。近日,记者从多名了解韩系动力电池企业的业内人士处获悉,该公司分割动力电池部门、成立独立法人的计划被无限期搁置,为分拆而建立的内部工作组也将在近期宣布解散。
1900/1/1 0:00:003月10日,广州鼓励汽车消费政策落地满一周。羊城晚报记者连日走访市场了解到,光顾各汽车品牌4S店的消费者明显增多,市场销量也渐回暖。
1900/1/1 0:00:003月12日下午,中汽协发布2020年2月汽车产销数据。受疫情影响,2月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足万台,仅为9951辆,同比降幅高达82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9243辆,新能源商用车仅产出708辆。
1900/1/1 0:00:001、国务院:抓紧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李克强3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应对疫情影响稳外贸稳外资的新举措。会上,总理特别强调,要抓紧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1900/1/1 0:00:00科学家、大企业长期致力于寻求电池技术突破,在最新一期的顶级刊物NatureEnergy中,三星高等研究院和三星日本研究所联合发表了固态电池最新进展。
1900/1/1 0:00:003月12日,工信部公示了申报第33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