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国内车市销量下降79.1%,确实让整个汽车产业链压力倍增。3月,车市释放积极信号。虽然整体销量会继续下降,但幅度会大大缩小。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介绍,3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将销售约105万辆,与1月和2月的月均销量持平。做出这样的预测是基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收集的经销商和汽车市场的关键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3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售201.94万辆。根据今年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105万辆的预测,销量将同比下降48%。虽然车市整体表现依然不乐观,但相比2月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用车会)发布的零售数据也支持上述预测。数据显示,3月第一周零售额同比下降50%,第二周下降44%,第三周下降40%,第四周下降40%。平均来看,3月份整体销量应该在40%-50%之间,并且呈现出逐周回暖的趋势。可以说,新型冠状病疫情对车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今年一季度,其中1月份由于春节因素,加上月底开始大规模疫情防控,受影响较小;2月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月份,消费者外出活动减少,4S进店客流骤降,复工复产延迟等。,导致2月前两周销售几乎停滞,后两周销售复苏不理想;3月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车企和4S店铺陆续复工,消费者外出较多,汽车销量明显回升。接下来,随着我国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各地陆续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国内汽车市场将逐步回归正轨。朗洪雪预测,4月仍将是车市爬坡的过程,5月有望恢复正常水平。刺激消费政策频出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汽车消费将对我国经济复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除了汽车企业和经销商加大营销力度外,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行动,帮助汽车产业回归良性发展。
2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有序推进工业通信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提到,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提高汽车号牌额度,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广东省第一时间做出回应,提出稳定汽车大众消费,加快广州、深圳新增汽车指标配置,优先保障家庭首次购买需求。3月初,湖南省还提出鼓励各地对无车家庭购买首款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鼓励车企和经销商在省内组织“汽车下乡”促销活动,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市政府层面,广州市政府在3月20日召开的十五届104次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了《广州市促进汽车生产和消费办法》,将增加中小客车数量,具体增幅预计4月初发布。杭州已决定2020年一次性增加2万辆小客车。此外,南昌、长春、佛山等地已宣布对购买符合政策要求的车辆给予购车补贴。然而,虽然多个省市相继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但总体力度不大,地域分散,对促进全国汽车市场整体回暖作用有限。“疫情对车市影响严重,新车销售低迷还将持续。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虽然部分省市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但力度普遍较小。预计会有更多地区尽快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地方政策,尤其是促进汽车消费的国家政策。”朗·洪雪说过。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为促进汽车消费,会议决定:一是延长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和免征购置税两年。二是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三是向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二手车,自2023年5月1日起至年底减按0.5%的税率征收增值税。虽然涉及的车型有限,但确实是国家的利好政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2020年后退出。现在推迟两年,将极大刺激正在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过渡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针对上述政策,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政策的核心是促进环保升级,改善环境,同时有效促进未来汽车的可持续发展……乐市场。特别是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利好政策。不能因为短期影响不大,就忽视长期利益。在5月份国内车市有望恢复正常疫情之初,业内专家会判断疫情结束后会出现一个购车小高峰,有人称之为“报复性消费”,这在车企层面也得到了认可。多位资深车企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可能出现的购车小高峰的预期。但4月份我国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仍在稳步恢复过程中,出现购车小高峰的可能性不大。郎洪雪还指出,4月份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温和复苏。从需求端来看,4月份车市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她看来,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和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5月份车市将恢复正常水平。
当然,这更多是基于对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速度的预测,而海外疫情的蔓延为国内车市的复苏增加了变数,尤其是部分海外供应商因疫情关闭工厂,导致进口零部件短缺,增加了国内汽车企业停产的风险。对此,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玉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当前汽车供应链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国内汽车企业加强对海外供应商的生产和供应监控,增加订货和库存,制定替代方案,合理安排生产;同时,加强通关和物流便利化,确保汽车核心零部件、原材料、R&D、生产和检测设备进口渠道畅通。其中,制定替代方案,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降低停工风险非常重要。此外,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也应该在R&D层面继续发力,突破核心技术,改变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现状。
2月份国内车市销量下降79.1%,确实让整个汽车产业链压力倍增。3月,车市释放积极信号。虽然整体销量会继续下降,但幅度会大大缩小。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介绍,3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将销售约105万辆,与1月和2月的月均销量持平。做出这样的预测是基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收集的经销商和汽车市场的关键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3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售201.94万辆。根据今年3月国内乘用车市场105万辆的预测,销量将同比下降48%。虽然车市整体表现依然不乐观,但相比2月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用车会)发布的零售数据也支持上述预测。数据显示,3月第一周零售额同比下降50%,第二周下降44%,第三周下降40%,第四周下降40%。平均来看,3月份整体销量应该在40%-50%之间,并且呈现出逐周回暖的趋势。可以说,新型冠状病疫情对车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今年一季度,其中1月份由于春节因素,加上月底开始大规模疫情防控,受影响较小;2月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月份,消费者外出活动减少,4S进店客流骤降,复工复产延迟等。,导致2月前两周销售几乎停滞,后两周销售复苏不理想;3月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车企和4S店铺陆续复工,消费者外出较多,汽车销量明显回升。接下来,随着我国生产生活秩序的逐步恢复,各地陆续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国内汽车市场将逐步回归正轨。朗洪雪预测,4月仍将是车市爬坡的过程,5月有望恢复正常水平。刺激消费政策频出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汽车消费将对我国经济复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除了汽车企业和经销商加大营销力度外,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行动,帮助汽车产业回归良性发展。
2月,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有序推进工业通信行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提到,积极稳定汽车等传统大众消费,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提高汽车号牌额度,带动汽车及相关产品消费。广东省第一时间做出回应,提出稳定汽车大众消费,加快广州、深圳新增汽车指标配置,优先保障家庭首次购买需求。3月初,湖南省还提出鼓励各地对无车家庭购买首款新能源汽车给予支持,鼓励车企和经销商在省内组织“汽车下乡”促销活动,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市政府层面,广州市政府在3月20日召开的十五届104次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了《广州市促进汽车生产和消费办法》,将增加中小客车数量,具体增幅预计4月初发布。杭州已决定2020年一次性增加2万辆小客车。此外,南昌、长春、佛山等地已宣布对购买符合政策要求的车辆给予购车补贴。然而,虽然多个省市相继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但总体力度不大,地域分散,对促进全国汽车市场整体回暖作用有限。“疫情对车市影响严重,新车销售低迷还将持续。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虽然部分省市出台了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但力度普遍较小。预计会有更多地区尽快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地方政策,尤其是促进汽车消费的国家政策。”朗·洪雪说过。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为促进汽车消费,会议决定:一是延长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和免征购置税两年。二是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三是向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二手车,自2023年5月1日起至年底减按0.5%的税率征收增值税。虽然涉及的车型有限,但确实是国家的利好政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2020年后退出。现在推迟两年,将极大刺激正在从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过渡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针对上述政策,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政策的核心是促进环保升级,改善环境,同时有效促进未来汽车的可持续发展……乐市场。特别是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利好政策。不能因为短期影响不大,就忽视长期利益。在5月份国内车市有望恢复正常疫情之初,业内专家会判断疫情结束后会出现一个购车小高峰,有人称之为“报复性消费”,这在车企层面也得到了认可。多位资深车企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对可能出现的购车小高峰的预期。但4月份我国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仍在稳步恢复过程中,出现购车小高峰的可能性不大。郎洪雪还指出,4月份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温和复苏。从需求端来看,4月份车市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在她看来,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和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逐步落地,预计5月份车市将恢复正常水平。
当然,这更多是基于对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速度的预测,而海外疫情的蔓延为国内车市的复苏增加了变数,尤其是部分海外供应商因疫情关闭工厂,导致进口零部件短缺,增加了国内汽车企业停产的风险。对此,商务部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刘玉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当前汽车供应链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国内汽车企业加强对海外供应商的生产和供应监控,增加订货和库存,制定替代方案,合理安排生产;同时,加强通关和物流便利化,确保汽车核心零部件、原材料、R&D、生产和检测设备进口渠道畅通。其中,制定替代方案,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降低停工风险非常重要。此外,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也应该在R&D层面继续发力,突破核心技术,改变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现状。
标签: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开始蔓延,车企停工已经成为常态。不仅如此,各家车企的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也纷纷顺延。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近日,锂离子电池行业的专业信息提供商BenchmarkMinonalIntelligence发布了一份报告,内容显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导致整个锂离子电池供应链物流放缓,
1900/1/1 0:00:001、工信部:面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遴选一批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1900/1/1 0:00:00据路透社报道,市场研究公司IHSMarkit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轻型汽车产量将同比下滑115,至2,160万辆左右,同时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减弱,2021年汽车产量将回升75。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俄罗斯自动驾驶技术公司CognitivePilot为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了一款微型雷达传感器,名为CognitiveMiniRadar(Cognitive迷你雷达),重量只有40克,
1900/1/1 0:00:00车市寒冬又撞上疫情黑天鹅,裁员潮不仅愈演愈烈,还波及到一众车企高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