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疫情的蔓延使欧洲汽车工业陷入停顿。继大众、戴姆勒、宝马、PSA、雷诺等跨国汽车公司宣布关闭整车生产工厂后,3月20日,总部位于德国的全球最大两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和大陆集团宣布停止在欧洲的生产。随后,舍弗勒、马瑞利、韦伯斯特和ZF等跨国零部件制造商也表示将停止或放缓在欧洲的生产。汽车生产涉及全球数万种零部件和材料的采购,任何微小零部件的异常供应都会对整车生产产生影响。个别或部分上游供应商的关停,可能导致供应链出现“断裂”危机。汽车零部件巨头关闭在欧洲的工厂将对全球汽车产业链产生影响。在国内,各大车企的供应链体系具有很强的国际化特征,部分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逐渐恢复生产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着全球供应链体系的新考验。“如果这些外国供应商停止供货,将对中国汽车行业造成很大影响。虽然现在还有一定的库存,短期内对企业的影响有限,但是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关键在于国外的疫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以及对当地生产的影响。目前欧美疫情趋于恶化。”3月23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首席专家吴松泉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对中国的影响要看何时复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和供应基地之一。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3万家,年市场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但仍有大量汽车零部件、材料和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据海关统计,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额为367.11亿美元。其中,从德国进口的零部件规模达102.8亿美元,德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墨西哥的零部件占进口额的80%以上。吴松泉告诉智库君,2019年三类零部件进口占比超过50%,包括自动变速器及零部件、发动机及零部件、未列入车身的零部件。SAIC大通工厂一位负责人向智库君表示,相关零部件仍有一定库存,预计一个半月的影响不会很大。他告诉智库君,目前主要进口的零部件有连接器、芯片、化工原料等。智库君了解到,中国进口零部件主要包括国内不能生产或不能满足需求的总成/系统、零部件、材料和基础零部件。随着中国汽车产销规模的不断扩大,博世、Mainland China、ZF、伟世通、法雷奥等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增加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在中国设立了许多工厂,但这些企业的部分材料和基础零部件都是从海外进口的。“欧洲的大部分零件都是可以本地化的,但是一些被认为是共享或共用的零件,比如小塑料件或冲压件或带热处理的密封件,不值得单独投资模具,所以没有本地化。”3月23日,一家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华高级经理告诉智库君,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也告诉智库君,德国总部正在努力保住博世中国的需求。一般来说,大部分整车企业的进口零部件库存都很深。但如果零部件企业和材料企业因德、美、日、韩疫情恶化而停止生产供应,国内企业库存告罄后将无法继续生产,中国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将面临直接冲击。上述零配件企业高层告诉智库君,欧洲的进口件通常有4-8周的库存。如果欧洲供应商现在停产,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未来是否会有影响,要看时长等因素……f停产,物流是否也会受到影响。3月23日,秘书长助理徐海东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3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明显回暖,复产力度逐渐加大。在中国,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汽车制造商从2月份开始逐渐恢复生产。此前,由于汽车制造大省湖北无法供应零部件和物流问题,各地多家汽车厂商复产受到影响。当时很多车企开始梳理自己的零部件体系,希望为一些可替代的零部件找到新的供应商。不过,一位车企内部人士告诉智库君,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替代供应商并不容易,因为汽车零部件需要较长的产品研发和验证周期,而能快速找到替代供应商的零部件往往技术含量较低。这些被替代的零部件供应商主要是当地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也是供应链系统的组成部分,反过来又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这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本土汽车产业的供应链体系。届时,如果切断跨国零部件企业进口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将给正在复苏的国内汽车产销带来新的冲击。如果一个微小的零件不能及时进口,就会影响一个车企甚至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对于已经受到疫情打击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超过600亿美元,超过367.11亿美元的进口规模。但需要注意的是,进口件和出口件的“含金量”是有差异的。“中国虽然是零部件生产大国,但规模大,供应能力强。进出口规模大,出口大于进口。然而,我们出去的和进来的是不同的。我们进口的很多零部件或者材料国内无法供应,出口的很多零部件其实在国外就可以替代。”吴松泉告诉智库君,跨国零部件巨头在产业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很高,他们生产的很多零部件无法替代,即使替代也需要时间。这也再次说明了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发展的过程中,加强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建议,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供应链安全。主要汽车企业应建立战略备件供应体系,加强与国内外备件供应商的联盟与合作,优化供应体系布局,引导主要中国品牌企业在共享供应链资源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但在一定程度上,疫情也让汽车行业有能力重新审视供应链管理。任何企业都需要进一步考虑自身的供应链安全,加强供应链的柔性,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新型冠状病疫情的蔓延使欧洲汽车工业陷入停顿。继大众、戴姆勒、宝马、PSA、雷诺等跨国汽车公司宣布关闭整车生产工厂后,3月20日,总部位于德国的全球最大两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和大陆集团宣布停止在欧洲的生产。随后,舍弗勒、马瑞利、韦伯斯特和ZF等跨国零部件制造商也表示将停止或放缓在欧洲的生产。汽车生产涉及全球数万种零部件和材料的采购,任何微小零部件的异常供应都会对整车生产产生影响。个别或部分上游供应商的关停,可能导致供应链出现“断裂”危机。汽车零部件巨头关闭在欧洲的工厂将对全球汽车产业链产生影响。在国内,各大车企的供应链体系具有很强的国际化特征,部分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逐渐恢复生产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正面临新的考验……全球供应链系统。“如果这些外国供应商停止供货,将对中国汽车行业造成很大影响。虽然现在还有一定的库存,短期内对企业的影响有限,但是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关键在于国外的疫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以及对当地生产的影响。目前欧美疫情趋于恶化。”3月23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高级首席专家吴松泉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对中国的影响要看何时复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和供应基地之一。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10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3万家,年市场规模已超过4万亿元,但仍有大量汽车零部件、材料和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据海关统计,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额为367.11亿美元。其中,从德国进口的零部件规模达102.8亿美元,德国、日本、美国、韩国和墨西哥的零部件占进口额的80%以上。吴松泉告诉智库君,2019年三类零部件进口占比超过50%,包括自动变速器及零部件、发动机及零部件、未列入车身的零部件。SAIC大通工厂一位负责人对智库君表示,相关零部件仍有一定库存,预计一个半月的影响不会很大。他告诉智库君,目前主要进口的零部件有连接器、芯片、化工原料等。智库君了解到,中国进口零部件主要包括国内不能生产或不能满足需求的总成/系统、零部件、材料和基础零部件。随着中国汽车产销规模的不断扩大,博世、Mainland China、ZF、伟世通、法雷奥等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增加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在中国设立了许多工厂,但这些企业的部分材料和基础零部件都是从海外进口的。“欧洲的大部分零件都是可以本地化的,但是一些被认为是共享或共用的零件,比如小塑料件或冲压件或带热处理的密封件,不值得单独投资模具,所以没有本地化。”3月23日,一家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华高级经理告诉智库君,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也告诉智库君,德国总部正在努力保住博世中国的需求。一般来说,大部分整车企业的进口零部件库存都很深。但如果零部件企业和材料企业因德、美、日、韩疫情恶化而停止生产供应,国内企业库存告罄后将无法继续生产,中国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将面临直接冲击。上述零配件企业高层告诉智库君,欧洲的进口件通常有4-8周的库存。如果欧洲供应商现在停产,影响还没有体现出来。未来是否会有影响,要看停产时间长短,物流是否也会受到影响等因素。3月23日,秘书长助理徐海东在接受智库君采访时表示,3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明显回暖,复产力度逐渐加大。在中国,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汽车制造商从2月份开始逐渐恢复生产。此前,由于汽车制造大省湖北无法供应零部件和物流问题,各地多家汽车厂商复产受到影响。当时很多车企开始梳理自己的零部件体系,希望为一些可替代的零部件找到新的供应商。不过,一位车企内部人士告诉智库君,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替代供应商并不容易,因为汽车零部件需要较长的产品研发和验证周期,而能快速找到替代供应商的零部件往往技术含量较低。这些被替换的零件供应商主要是本地供应商……ll和中型企业。中小企业也是供应链系统的组成部分,反过来又可能影响整个供应链。这在一定程度上考验了本土汽车产业的供应链体系。届时,如果切断跨国零部件企业进口的关键零部件供应,将给正在复苏的国内汽车产销带来新的冲击。如果一个微小的零件不能及时进口,就会影响一个车企甚至行业的生产和销售。对于已经受到疫情打击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超过600亿美元,超过367.11亿美元的进口规模。但需要注意的是,进口件和出口件的“含金量”是有差异的。“中国虽然是零部件生产大国,但规模大,供应能力强。进出口规模大,出口大于进口。然而,我们出去的和进来的是不同的。我们进口的很多零部件或者材料国内无法供应,出口的很多零部件其实在国外就可以替代。”吴松泉告诉智库君,跨国零部件巨头在产业供应链中的话语权很高,他们生产的很多零部件无法替代,即使替代也需要时间。这也再次说明了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发展的过程中,加强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在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建议,支持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供应链安全。主要汽车企业应建立战略备件供应体系,加强与国内外备件供应商的联盟与合作,优化供应体系布局,引导主要中国品牌企业在共享供应链资源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但在一定程度上,疫情也让汽车行业有能力重新审视供应链管理。任何企业都需要进一步考虑自身的供应链安全,加强供应链的柔性,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3月23日,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公布了由英国卫生和社会福利部与英国创新基金会(UKRI)针对新冠病开展研究的第一轮资助项目(共6个)。
1900/1/1 0:00:00在交出2019亮眼成绩单后,恩捷股份再次加大在锂电隔膜方面的布局。
1900/1/1 0:00:00近日,全日空航空公司(ANA)与SBDrive,AdvancedSmartMobility和比亚迪等公司展开合作,在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测试自动驾驶电动巴士。
1900/1/1 0:00:00谁也不曾想到2020年的开局会是这样,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不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900/1/1 0:00:00此前业内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中国锂电池出口产生打击的担忧正在变成现实。在我国疫情取得逐步好转的同时,境外的疫情却不容乐观,呈现迅速恶化的趋势,其中欧洲和美国成为重灾区。
1900/1/1 0:00:00最近,进入美股需要一颗强大心脏。当地时间3月18日,美股早盘大幅低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分别暴跌782和701,触发熔断机制,停盘15分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