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比亚迪半导体A轮融资19亿元,估值近百亿欲分拆上市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2020年5月26日晚间,比亚迪宣布旗下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半导体”)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由红杉资本、CICC资本、SDIC创新领投,喜马拉雅资本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认购,完成a轮融资19亿元,投后估值近百亿元。据悉,资本市场对这场战争的融资反应异常火爆。除上述机构外,多家与比亚迪半导体业务高度协调的知名产业投资机构正在履行出资手续。根据比亚迪早前发布的竞标公告,比亚迪半导体仅用42天就完成了竞标融资,凸显了比亚迪高效的执行力、强大的资本市场积累和深厚的机构投资者基础。比亚迪表示,竞购战完成后,将加速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上市。在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下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比亚迪半导体以近百亿元的投后估值成功引入上述阵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充分表明了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比亚迪未来高速增长的坚定信心,以及对比亚迪半导体行业地位、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此次融资的完成,标志着比亚迪拉开了子公司自主市场化的序幕,相信未来还会进一步加速。强大的投资者阵容公告显示,比亚迪半导体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CICC资本、SDIC创新、喜马拉雅资本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其中SDIC创新、喜马拉雅资本现为比亚迪股份股东。资料显示,红杉资本是国内顶级投资机构之一,致力于发现和培育行业参天大树。经典投资案例包括阿里巴巴、DJI创新、美团点评、滴滴出行和360等行业龙头;作为CICC旗下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平台,CICC资本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优秀的投融资能力。2018年底,整体管理规模超过3000亿元。SDIC创新在先进制造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该行业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投资案例。财政部是其主要出资人之一,2016年比亚迪a股增持时成为股东。喜马拉雅资本作为典型的价值投资的投资机构,持有比亚迪股份十余年,曾撮合巴菲特战略入股比亚迪。具体来看,本轮投资方为红杉陈晗和红杉陈至(上图为红杉资本)、金钟齐鲁基金、中电CICC基金、金钟浦城、金钟启辰基金、CICC传化基金、联通CICC基金(上图为中金资本)、先进制造基金、亿盾基金(上图为国投创新),以及喜马拉雅资本、汉尔清亚、中航凯盛、新迪信。公告发布当天,各方签署了投资协议。指出比亚迪半导体在资本圈的认可度,引入如此强大的投资阵容进行代言可见一斑。据悉,资本市场对这场战争的融资反应异常火爆。除了上述机构,还有多家与比亚迪半导体业务高度协调的知名产业投资机构。未来,多属性投资参与者的加入,将为比亚迪半导体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一位接近比亚迪融资的人士表示,比亚迪半导体是国内领先的车用级IGBT制造商,已实现量产和整车应用,打破国际垄断,产业地位和优势突出。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逐步实现其他整车级核心半导体(如MCU、CIS、LED等)的国产替代。)基于其在车载级半导体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应用优势。未来,各类投资人的丰富资源将更好地助力比亚迪半导体的发展。融资效率极高。从2020年4月14日晚间比亚迪发行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到2020年5月26日晚间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比亚迪完成融资全过程仅用了42天。有评论指出,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此轮融资,充分展现了比亚迪极其高效的执行力。同时也显示了比亚迪在资本市场强大的资源积累和深厚的机构投资者基础。此次融资作为比亚迪子公司自主市场化的开篇之作,堪称典范。相信比亚迪未来可以以此为标准,推动其他业务板块的自主市场化,进一步激发市场对比亚迪未来发展蓝图的遐想空间,大大增强市场对比亚迪未来发展的信心。特殊背景下的10亿估值根据比亚迪半导体的投前估值,本轮投资人以19亿元融资总额获得比亚迪半导体20.2126%的总股权,投后估值近1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从2019年开始进入调整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也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比亚迪半导体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公司,必然会受到这种双重冲击。但即使在这种背景下,比亚迪半导体的融资能调动起市场如此高的热情,以近百亿的投后估值完成融资,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半导体注册资本约3亿元,前身为深圳比亚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更名重组,深度聚合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积极寻求在适当时机独立上市。比亚迪半导体主营业务涵盖R&D、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和光电半导体的生产和销售,拥有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以及测试和下游应用。作为电动汽车的“CPU”,车载级IGBT的核心技术是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业务,长期以来一直由外资企业主导。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和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应用,比亚迪半导体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IDM汽车IGBT制造商,并开创了国内新能源汽车替代IGBT的先河。累计装载量居国内厂商之首,产品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相比,电流输出能力提高15%,综合损耗降低20%左右,温度循环寿命提高10倍左右。成功打破了国际巨头在汽车级IGBT领域的垄断,也是全球首家将SiC模块应用于汽车主电控的半导体厂商,为新能源汽车电控核心部件的国内自主控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释放龙头子公司分拆上市提速据悉,投资方合计增资19亿元中,7605.01万元作为比亚迪半导体新增注册资本,18.24亿元作为溢价进入比亚迪半导体资本公积金。除交易文件另有约定或各方另有约定外,本次增资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资金实力的增强,为比亚迪半导体主业的扩张增加了可能性。比亚迪表示,本轮投资将有助于比亚迪半导体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丰富第三方客户资源;多渠道实现产能扩张,加速业务发展。比亚迪半导体将专注于汽车级半导体,推动半导体在工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未来,比亚迪半导体致力于成长为国内领先、国际领先的汽车级半导体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前瞻性的布局为比亚迪在创新、成本、供应安全等方面抢占了先机,遥遥领先于其他国产品牌。指出未来几年,随着新能源的发展,IGBT的需求仍将呈爆发式增长,强劲的市场需求对比亚迪等公司大有裨益。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比亚迪此举具有里程碑意义,半导体的逐步开放和市场拓展有助于逐步优化其资产负债率。比亚迪将以此为起点,加速分拆旗下其他业务板块。官方声明证实了这一说法。比亚迪公告称,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公司内部重组后分拆子公司的又一重要举措。后续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着手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子公司,实现市场化运营,不断提升公司整体价值。2020年5月26日晚间,比亚迪宣布旗下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半导体”)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由红杉资本、CICC资本、SDIC创新领投,喜马拉雅资本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认购,完成a轮融资19亿元,投后估值近百亿元。据悉,资本市场对这场战争的融资反应异常火爆。除上述机构外,多家与比亚迪半导体业务高度协调的知名产业投资机构正在履行出资手续。根据比亚迪早前发布的竞标公告,比亚迪半导体仅用42天就完成了竞标融资,凸显了比亚迪高效的执行力、强大的资本市场积累和深厚的机构投资者基础。比亚迪表示,竞购战完成后,将加速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上市。在2019年新能源汽车行业下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比亚迪半导体以近百亿元的投后估值成功引入上述阵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充分表明了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比亚迪未来高速增长的坚定信心,以及对比亚迪半导体行业地位、技术实力和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可。此次融资的完成,标志着比亚迪拉开了子公司自主市场化的序幕,相信未来还会进一步加速。强大的投资者阵容公告显示,比亚迪半导体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CICC资本、SDIC创新、喜马拉雅资本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其中SDIC创新、喜马拉雅资本现为比亚迪股份股东。资料显示,红杉资本是国内顶级投资机构之一,致力于发现和培育行业参天大树。经典投资案例包括阿里巴巴、DJI创新、美团点评、滴滴出行和360等行业龙头;作为CICC旗下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平台,CICC资本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优秀的投融资能力。2018年底,整体管理规模超过3000亿元。SDIC创新在先进制造业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该行业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投资案例。财政部是其主要出资人之一,2016年比亚迪a股增持时成为股东。喜马拉雅资本作为典型的价值投资的投资机构,持有比亚迪股份十余年,曾撮合巴菲特战略入股比亚迪。具体来看,本轮投资方为红杉陈晗和红杉陈至(上图为红杉资本)、金钟齐鲁基金、中电CICC基金、金钟浦城、金钟启辰基金、CICC传化基金、联通CICC基金(上图为中金资本)、先进制造基金、亿盾基金(上图为国投创新),以及喜马拉雅资本、汉尔清亚、中航凯盛、新迪信。公告发布当天,各方签署了投资协议。指出比亚迪半导体在资本圈的认可度,引入如此强大的投资阵容进行代言可见一斑。据悉,资本市场对这场战争的融资反应异常火爆。除了上述机构,还有多家与比亚迪半导体业务高度协调的知名产业投资机构。未来,多属性投资参与者的加入,将为比亚迪半导体的发展带来更多可能。一位接近比亚迪融资的人士表示,比亚迪半导体是国内领先的车用级IGBT制造商,已实现量产和整车应用,打破国际垄断,产业地位和优势突出。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逐步实现其他整车级核心半导体(如MCU、CIS、LED等)的国产替代。)基于其在车载级半导体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应用优势。未来,各类投资人的丰富资源将更好地助力比亚迪半导体的发展。融资效率极高。从2020年4月14日晚间比亚迪发行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到2020年5月26日晚间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通过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比亚迪完成融资全过程仅用了42天。有评论指出,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此轮融资,充分展现了比亚迪极其高效的执行力。同时也显示了比亚迪在资本市场强大的资源积累和深厚的机构投资者基础。此次融资作为比亚迪子公司自主市场化的开篇之作,堪称典范。相信比亚迪未来可以以此为标准,推动其他业务板块的自主市场化,进一步激发市场对比亚迪未来发展蓝图的遐想空间,大大增强市场对比亚迪未来发展的信心。特殊背景下的10亿估值根据比亚迪半导体的投前估值,本轮投资人以19亿元融资总额获得比亚迪半导体20.2126%的总股权,投后估值近1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从2019年开始进入调整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也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比亚迪半导体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产业公司,必然会受到这种双重冲击。但即使在这种背景下,比亚迪半导体的融资能调动起市场如此高的热情,以近百亿的投后估值完成融资,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半导体注册资本约3亿元,前身为深圳比亚迪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更名重组,深度聚合比亚迪半导体业务,积极寻求在适当时机独立上市。比亚迪半导体主营业务涵盖R&D、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和光电半导体的生产和销售,拥有包括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在内的完整产业链……以及测试和下游应用。作为电动汽车的“CPU”,车载级IGBT的核心技术是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业务,长期以来一直由外资企业主导。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和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应用,比亚迪半导体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IDM汽车IGBT制造商,并开创了国内新能源汽车替代IGBT的先河。累计装载量居国内厂商之首,产品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相比,电流输出能力提高15%,综合损耗降低20%左右,温度循环寿命提高10倍左右。成功打破了国际巨头在汽车级IGBT领域的垄断,也是全球首家将SiC模块应用于汽车主电控的半导体厂商,为新能源汽车电控核心部件的国内自主控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释放龙头子公司分拆上市提速据悉,投资方合计增资19亿元中,7605.01万元作为比亚迪半导体新增注册资本,18.24亿元作为溢价进入比亚迪半导体资本公积金。除交易文件另有约定或各方另有约定外,本次增资将全部用于主营业务。资金实力的增强,为比亚迪半导体主业的扩张增加了可能性。比亚迪表示,本轮投资将有助于比亚迪半导体进一步拓展产业链上下游,丰富第三方客户资源;多渠道实现产能扩张,加速业务发展。比亚迪半导体将专注于汽车级半导体,推动半导体在工业和消费领域的发展。未来,比亚迪半导体致力于成长为国内领先、国际领先的汽车级半导体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前瞻性的布局为比亚迪在创新、成本、供应安全等方面抢占了先机,遥遥领先于其他国产品牌。指出未来几年,随着新能源的发展,IGBT的需求仍将呈爆发式增长,强劲的市场需求对比亚迪等公司大有裨益。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比亚迪此举具有里程碑意义,半导体的逐步开放和市场拓展有助于逐步优化其资产负债率。比亚迪将以此为起点,加速分拆旗下其他业务板块。官方声明证实了这一说法。比亚迪公告称,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公司内部重组后分拆子公司的又一重要举措。后续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着手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子公司,实现市场化运营,不断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标签:比亚迪红杉启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针刺实验、概率与比亚迪的安全牌

宁德时代董事长对于比亚迪电池穿刺实验的评价,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与讨论。本以为只是茶余饭后的一时笑谈,没想到双方观点争锋甚嚣尘上,愈演愈烈,还引出了所谓民间众筹搞针刺实验。

1900/1/1 0:00:00
采取差异化市场战略 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竞争加剧

三家最知名的韩国车载电池制造商已开始实施差异化战略,以抢滩即将到来的电气化时代。为了在全球市场保持长期竞争力,三家最知名的韩国车载电池制造商已开始实施差异化战略,以抢滩即将到来的电气化时代。

1900/1/1 0:00:00
梅赛德斯奔驰提升卡门茨工厂电池产量

据外媒报道,在本土生产电池,这是梅赛德斯奔驰电动化计划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灵活、高效地满足全球电动汽车需求的关键因素。因此,该公司将投入超过10亿欧元,建立全球电池生产网络。

1900/1/1 0:00:00
亡命电池:电动车主的五年之痒

调查显示,50新能源车主都有过后悔的时候。自从开上电动车,就陷入续航、安全和保值等多重焦虑之中。他们可能没太注意的是,这背后的焦虑,几乎90的问题关注点都来自于电池。

1900/1/1 0:00:00
二手车征收税率大幅下调 市场复苏有望

近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二手车经销有关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明确了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从事二手车经销的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

1900/1/1 0:00:00
工信部将三项电动汽车安全强标列入公告管理

5月29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实施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通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