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十年之后,Ariya能让日产电动车再次辉煌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日产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先驱。他们在2010年推出了Leaf Leaf,可以说是“前Model 3”时代的销售之王。根据维基百科给出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Leaf车型全球总销量超过47万台。对于一个车企来说,在电动化领域有这样一款明星产品,优劣尤为明显。一方面,日产总能大谈聆风,向世人展示其在电气化领域的“江湖地位”。然而,这种“古代传说”式的成功却特别令人困惑。不关注,就会被新时代遗忘。其实日系车企对纯电动汽车的态度一直很暧昧。长期以来,他们更看好混合动力的方向。例如,本田有i-MMD,日产有e-Power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这当然与日本的实际国情有关,但客观上也让他们错过了发展纯电动技术的黄金时代。但是该来的总会来。在Leaf问世十年后的今天,日产终于推出了其第二款纯电动汽车ARIYA(跟我读:ARIYA),正式进入“现代”纯电动竞赛。(这里请忽略东风日产轩逸纯电动,还是叶子)●本质上)●日产新logo也发布了Ariya这次是什么车?在去年9月的东京车展上,日产展出了Ariya Concept概念车。虽然挂的是概念车的名字,但今天看来,该车已经非常接近量产版了。● Ariya概念车Ariya是基于日产全新纯电动平台的产品。因此具有“新时代电动车”的强劲车身比例——短前悬挂、短车头、最大乘坐空间。而且它的车身也是目前最正确的coupe SUV外形,官方称之为“纯电动跨界车”。内饰层面,总体来说,整个座舱突出了侧向空间感。横向12.3寸双屏也是正确。去年东京车展结束后,我和其他媒体秘密参观了日产的造型设计中心。几乎所有日产未发布的新车,包括这款车,都采用了类似的屏幕布局。Ariya的两个前排座椅之间的中央扶手可以前后移动,并且它与仪表板不是一体的,因此驾驶员可以很容易地移动到副驾驶位置。中控台保留了空调控制区,但不是通过实体旋钮和按钮操作,而是变成了触控,与仪表盘下部的木质装饰板融为一体。当时我正在设计中心看工程样机,这个设计对我触动比较大。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日产表示Ariya可以把D级车的空间做到C级车的大小,这已经是厂商在宣传纯电动汽车空间时的常用表述。(其实是紧凑型SUV。)电力方面,Ariya提供63kWh和87kWh电池组。87kWh版本的官方续航里程为610km。需要指出的是,该数据是基于日本WLTC循环试验标准估算的。这其实就是WLTP,比NEDC更接近真实续航数据。我觉得Ariya的续航是不需要担心的。毕竟它有87千瓦时的电池容量。即使考虑到车重,也应该能达到主流甚至主流水平。不过63kWh和87kWh规格跨度有点大,缺少75kWh的电池组。为了尽可能降低汽车重心,增加车内垂直空间,日产特意把电池组做得很薄,有点像小鹏P7。Ariya的电池组终于不再是Leaf祖传的风冷散热,而是采用液冷方案。Ariya可搭载单电机或e-4ORCE双电机四驱系统,各动力系统可分别搭载63或87kWh电池组。双电机版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1秒。去年我也在日产的试验场测试过这款双电机动力总成的骡车。工程师说其实包含了Leaf S的两个160kW的电机,量产的双电机版Ariya最终总功率为290kW/389 HP,单电机版与Leaf S一致,为160kW。当时开双电机骡车,最大的感受就是加速和制动都比较平稳,车身迪……不要前后倾斜太多。而这也成为了Ariya的宣传点之一。● e-4ORCE动力总成测试骡车Leaf车型上标志性的e-Pedal单踏板模式也被引入了Ariya。说起来,单踏板模式真的是日产对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巨大贡献,模仿者不计其数。再说智能。在车载系统上,日产这次为Ariya内置了亚马逊Alexa语音交互服务,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车内的功能,实现汽车与家中智能设备的互联。在国产电动车上,这是一个基本操作,但考虑到日系品牌的车机互联水平惨淡,这也是这款日产电动车的一个亮点。之前安装在日产Skyline(也就是英国的Q50和中国的菲尼迪)上的ProPILOT 2.0也出现在Ariya上。我在日本实际体验过这个系统。在传统车企阵营中,可以算是辅助驾驶系统前三,达到L2+级别,甚至在官方宣传中使用免提这个词。(全球首款免提单车道驾驶的智能导航高速公路驾驶系统,全球首款可以解放双手的基于导航的高速公路单车道辅助驾驶系统。传感器配置也比较高,包括3个前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4个全景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1个驾驶员监控摄像头。关于这套系统的具体体验,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传统车企自动辅助驾驶最强?实测日产ProPILOT 2.0在功能层面上,ProPILOT 2.0可以媲美Autopilot,在解决方案层面上,从Autopilot进化而来,比如增加了更多的传感器和高精地图。● Ariya首款三视图相机,但Autopilot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OTA不断进化。ProPILOT 2.0怎么样?从发布会的信息来看,Ariya至少支持车载系统的OTA远程更新,但驾驶辅助系统能否通过OTA迭代值得怀疑。总的来说,Ariya是一款没有明显缺点的电动车。在传统车企阵营中,更有竞争力,但如果和国产蔚来相比,可能在“智能电动车”这个维度上略有差距。然而,问题并不严重。作为“传统车企”,日产的目标不是做一款性能爆棚或者科技感十足的电动车,而是一款真正能进入主流市场的主流产品,产品力均衡,没有硬伤。从4.6米的车长和2775mm的轴距来看,Ariya的车身造型非常接近大众ID.4之前我介绍ID.4的时候提到大众选择切入紧凑型SUV这个细分市场,其实是比较聪明的选择,因为这个级别可供选择的电动车还是比较少的,这个级别的价格也比较适合大众的品牌定位。●大众ID.4和Ariya的产品策略和ID.4或多或少有些相似,我觉得两个大厂拿出相同的产品策略不是巧合。目前Ariya在产品层面比ID.4更激进。但大众的优势在于,很多产品都是基于MEB纯电动平台规划的,可以通过规模效益控制成本。目前只看到日产全新的纯电动平台Ariya。据日产介绍,Ariya的起步价为500万日元,约合32万人民币。想必这应该是63kWh+单电机版的价格。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国产,必然会进入20-30万的价格区间。可以预见,东风日产将再次为聆风的辉煌战绩背书...日产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先驱。他们在2010年推出了Leaf Leaf,可以说是“前Model 3”时代的销售之王。根据维基百科给出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Leaf车型全球总销量超过47万台。对于一个车企来说,在电动化领域有这样一款明星产品,优劣尤为明显。一方面,日产总能大谈聆风,向世人展示其在电气化领域的“江湖地位”。然而,这种“古代传说”式的成功却特别令人困惑。不关注,就会被新时代遗忘。其实日系车企对纯电动v一直很暧昧……伊克勒斯。长期以来,他们更看好混合动力的方向。例如,本田有i-MMD,日产有e-Power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这当然与日本的实际国情有关,但客观上也让他们错过了发展纯电动技术的黄金时代。但是该来的总会来。在Leaf问世十年后的今天,日产终于推出了其第二款纯电动汽车ARIYA(跟我读:ARIYA),正式进入“现代”纯电动竞赛。(这里请忽略东风日产轩逸纯电动,还是叶子)●本质上)●日产新logo也发布了Ariya这次是什么车?在去年9月的东京车展上,日产展出了Ariya Concept概念车。虽然挂的是概念车的名字,但今天看来,该车已经非常接近量产版了。● Ariya概念车Ariya是基于日产全新纯电动平台的产品。因此具有“新时代电动车”的强劲车身比例——短前悬挂、短车头、最大乘坐空间。而且它的车身也是目前最正确的coupe SUV外形,官方称之为“纯电动跨界车”。内饰层面,总体来说,整个座舱突出了侧向空间感。横向12.3寸双屏也是正确。去年东京车展结束后,我和其他媒体秘密参观了日产的造型设计中心。几乎所有日产未发布的新车,包括这款车,都采用了类似的屏幕布局。Ariya的两个前排座椅之间的中央扶手可以前后移动,并且它与仪表板不是一体的,因此驾驶员可以很容易地移动到副驾驶位置。中控台保留了空调控制区,但不是通过实体旋钮和按钮操作,而是变成了触控,与仪表盘下部的木质装饰板融为一体。当时我正在设计中心看工程样机,这个设计对我触动比较大。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日产表示Ariya可以把D级车的空间做到C级车的大小,这已经是厂商在宣传纯电动汽车空间时的常用表述。(其实是紧凑型SUV。)电力方面,Ariya提供63kWh和87kWh电池组。87kWh版本的官方续航里程为610km。需要指出的是,该数据是基于日本WLTC循环试验标准估算的。这其实就是WLTP,比NEDC更接近真实续航数据。我觉得Ariya的续航是不需要担心的。毕竟它有87千瓦时的电池容量。即使考虑到车重,也应该能达到主流甚至主流水平。不过63kWh和87kWh规格跨度有点大,缺少75kWh的电池组。为了尽可能降低汽车重心,增加车内垂直空间,日产特意把电池组做得很薄,有点像小鹏P7。Ariya的电池组终于不再是Leaf祖传的风冷散热,而是采用液冷方案。Ariya可搭载单电机或e-4ORCE双电机四驱系统,各动力系统可分别搭载63或87kWh电池组。双电机版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5.1秒。去年我也在日产的试验场测试过这款双电机动力总成的骡车。工程师说其实包含了Leaf S的两个160kW的电机,量产的双电机版Ariya最终总功率为290kW/389 HP,单电机版与Leaf S一致,为160kW。当时开双电机骡车,最大的感受就是加速和刹车都比较平稳,车身没有太大的前后俯仰。而这也成为了Ariya的宣传点之一。● e-4ORCE动力总成测试骡车Leaf车型上标志性的e-Pedal单踏板模式也被引入了Ariya。说起来,单踏板模式真的是日产对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巨大贡献,模仿者不计其数。再说智能。在车载系统上,日产这次为Ariya内置了亚马逊Alexa语音交互服务,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车内的功能,实现汽车与家中智能设备的互联。在国产电动车上,这是基本操作,但考虑到日系品牌的车机互联的惨淡程度,也是……这款日产电动车的亮点。之前安装在日产Skyline(也就是英国的Q50和中国的菲尼迪)上的ProPILOT 2.0也出现在Ariya上。我在日本实际体验过这个系统。在传统车企阵营中,可以算是辅助驾驶系统前三,达到L2+级别,甚至在官方宣传中使用免提这个词。(全球首款免提单车道驾驶的智能导航高速公路驾驶系统,全球首款可以解放双手的基于导航的高速公路单车道辅助驾驶系统。传感器配置也比较高,包括3个前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4个全景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1个驾驶员监控摄像头。关于这套系统的具体体验,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文章:《传统车企自动辅助驾驶最强?实测日产ProPILOT 2.0在功能层面上,ProPILOT 2.0可以媲美Autopilot,在解决方案层面上,从Autopilot进化而来,比如增加了更多的传感器和高精地图。● Ariya首款三视图相机,但Autopilot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通过OTA不断进化。ProPILOT 2.0怎么样?从发布会的信息来看,Ariya至少支持车载系统的OTA远程更新,但驾驶辅助系统能否通过OTA迭代值得怀疑。总的来说,Ariya是一款没有明显缺点的电动车。在传统车企阵营中,更有竞争力,但如果和国产蔚来相比,可能在“智能电动车”这个维度上略有差距。然而,问题并不严重。作为“传统车企”,日产的目标不是做一款性能爆棚或者科技感十足的电动车,而是一款真正能进入主流市场的主流产品,产品力均衡,没有硬伤。从4.6米的车长和2775mm的轴距来看,Ariya的车身造型非常接近大众ID.4之前我介绍ID.4的时候提到大众选择切入紧凑型SUV这个细分市场,其实是比较聪明的选择,因为这个级别可供选择的电动车还是比较少的,这个级别的价格也比较适合大众的品牌定位。●大众ID.4和Ariya的产品策略和ID.4或多或少有些相似,我觉得两个大厂拿出相同的产品策略不是巧合。目前Ariya在产品层面比ID.4更激进。但大众的优势在于,很多产品都是基于MEB纯电动平台规划的,可以通过规模效益控制成本。目前只看到日产全新的纯电动平台Ariya。据日产介绍,Ariya的起步价为500万日元,约合32万人民币。想必这应该是63kWh+单电机版的价格。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国产,必然会进入20-30万的价格区间。可以预见,东风日产将再次为聆风的辉煌战绩背书...

标签:日产大众东风本田轩逸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丰田为P2P通勤者推出免费应用程序 可提前预订公交车

据外媒报道,丰田汽车菲律宾公司(TMP)新推出了一款移动应用程序,可为通勤者提供一种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1900/1/1 0:00:00
为EV保驾护航!宝马与摩洛哥矿企签订1.13亿美元钴供应协议

北京时间7月1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宝马最近表示该公司已同摩洛哥矿业公司签署一项5年期可持续性钴供应协议,以保障其电动汽车业务未来的电池供应。

1900/1/1 0:00:00
PSA和FCA合并后新集团定名为STELLANTIS

据外媒报道,7月15日,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和PSA集团宣布,双方合并后新集团的名称定为“STELLANTIS”。

1900/1/1 0:00:00
比亚迪VS特斯拉“战争升级” 动力电池难撼CATL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比亚迪分分钟就可以造出特斯拉”王传福曾经撂下狠话。但凡一代王朝的创立者,都有雄霸天下、睥睨群雄的气质。

1900/1/1 0:00:00
现代为自动驾驶汽车推出“拥抱式安全气囊” 可保护乘客全身

据外媒报道,现代汽车公司(HyundaiMotor)推出了一项新型安全气囊技术,能够保护无人驾驶汽车内乘客的全身。为了确保乘客不会飞出座位,该款安全气囊用紧固件牢牢地抓住乘客。

1900/1/1 0:00:00
国家三部委推荐车型 哪吒N01青春版引领新能源汽车普及之势

7月15日,工信部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正式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并公布了参与活动企业和车型,其中合众旗下哪吒N01强势入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