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2200公里,四个城市,五家整车企业,虽然很遗憾没能走遍江西的汽车工业,但也隐约看到了江西汽车的未来,至少近几年是这样。
江西作为中部地区人口输出大省,存在感有些薄弱,这和江西温和但缺乏尝试精神有很大关系。原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上洋对此深有体会。
刘上洋曾于2012年1月13日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江西老表》的文章,将江西老表的性格概括为六大特点,包括:温和顺从,缺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排外,反而会搞内耗;有一点小聪明,但缺乏大视野;能阅读,但缺乏创造力;官本位意识强,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单纯热情,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江西表哥缺乏尝试精神也极大的影响了江西汽车工业的发展。1970年,国家决定在江西建第二汽车厂,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江西婉拒了,理由是这样一个几十万人的工厂,每天要供应大量的粮食和蔬菜,还要涨价。结果工厂落户湖北十堰,江西错过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因此,江西的汽车工业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无论是住在省会南昌的江铃汽车,还是住在景德镇的昌河汽车,都是汽车行业比较边缘的品牌,而且这些品牌在江西已经有了。再说上饶的汉腾,福州的大乘就更弱了。
或许是传统汽车领域发展不佳。在全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大背景下,江西省迅速引进了何忠、爱知、曛烟等新能源品牌,就连不靠谱的绿驰也在江西有了一席之地。
江西受汽车产业之苦由来已久,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江西在汽车产业上的苦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首先,江西省最大的汽车公司江铃汽车的发展并不顺利。早在2018年,江铃旗下的陆丰便利爱知已达成合作关系。当时爱知计划在陆丰的工厂生产。如今,两年过去了,繁忙的陆风工厂已经停工,近百米的自行车棚里稀疏地停着几辆电瓶车。如果我没猜错,那就是门卫正常工作的最好例子。
“陆风的工厂给了爱知,陆风的原员工也输送到了江铃福特、轻型商用车、改装车厂。”江铃汽车研究院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作为江铃的一员,对江铃的现状深有体会。“江铃其实挺时尚的,什么都做,就是什么都做不好。”这个评价类似于刘上洋总结的江西表哥的性格。
当然,无所不用其极的江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在疫情的影响下,江铃意外收获了救护车的订单,在工厂里改装了满员的救护车,成为江铃抵消疫情影响的最大法宝。
如果说陆风的退出和救护业务的强大可以功过相抵的话,那么新工厂满边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暴露出了大量的隐患。
“边界是我们自己开发的,福特负责验收。达到他们的标准后,福特的标志就可以挂起来卖了。”“卖自己的标签不容易,挂福特的标签更受欢迎。”一边是江铃能达到“福特标准”的喜悦,一边是江铃品牌乘用车无法蓬勃发展的苦恼。“什么都做不好的江铃”正在用最安全的方式维护自己在乘用车市场的面子。
相比南昌的江铃,个人更看好宜春的新能源项目。这座拥有“亚洲锂都”称号的城市,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锂矿资源,而且拥有从电池原料到电池生产再到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从这样的产业链布局来看,宜春可能是江西最适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
虽然伊春聚集了港国威、深福斯特、赣锋锂业等众多大型锂电池生产企业,但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只有一家何忠汽车在此扎根。按照原计划,何忠宜春基地用于生产高端车型——何忠U,并将于2020年12月31日完成第一辆车下线的目标。也许是因为疫情,工厂骨架处于……现场ilt意味着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桐乡和宜春工厂,何忠还在去年11月与南宁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在南宁建设年产10万辆电动车项目。这样的三足鼎立格局,对于急需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宜春来说,未必是个好消息。
至于伊春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多迫切,何忠新能源所在的经济开发区的状况也给了我们答案。经济开发区有一个相当霸气的“大门”。双向六车道的路两边写着国家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另一边写着国家锂电池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夹在这两个门牌中间的高层建筑,刚刚搭建完框架,发展潜力很大。
就在“大门”的对面,不到百米的地方,烂尾楼似乎在讲述着曾经繁华而日渐萧条的故事,就连本该雄伟霸气的售楼处也变成了破败的模样...
如果说南昌有江陵的传统积淀,宜春有锂矿资源的支撑,那么靠近浙江的上饶则有得天下的野心。
上饶日报去年底发布的信息显示,“上饶经开区形成了六大整车、六大核心零部件、7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和一个试验场的产业格局,建成了包括轿车、客车、SUV、客车、物流车、新能源车等产品在内的完整汽车产业集群,整车生产能力87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88.5%,居全国前列。
这主要包括计划年产30万辆爱知汽车、20万辆吉利商用车、45万套腾乐发动机、安驰、应星、众赢、优特等新能源汽车7 GWh电池、10万套景俊电机、2万套电控孔捷新能源、40万套爱知电驱动总成。
宏大的规划与尴尬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爱知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只有207辆,出口欧洲的500辆不到1000辆。吉利的商用车还在建设中,吉利能否在地域限制的商用车领域有所突破还是个未知数。
在吉利商用车和爱知工厂的中间,为零部件产业园准备了一块巨大的空地。唯一建设完善的工业园区,正式运营的只有华中部分。“这个工业园区有30多家工厂。目前只有我们一个人在操作。如果有公司要来,你可以随便挑,也可以到经开区招商办谈优惠政策。”
布局完善,但前景并不明朗,这也给上饶带来了很大的投资压力。为了保证上饶最大车企汉腾汽车的正常运营,上饶市政府接管了汉腾,使得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汉腾发不出工资。
更有意思的是,在上饶经开区汽车产业馆内,2020年100万辆的规划产能挂在最醒目的位置,馆内随处可见“创富快车道”的横幅。如今2020年已经过去了一半,本该如火如荼的经开区却相当沉寂。
“今天的经济开发区已经死了。”当地出租车司机的感叹道出了上饶的困境和人们对江西汽车工业的担忧。错过二汽的江西表哥,应该不是有“汽车梦”吧!本文摘自《汽车公社》杂志8月刊封面故事。
文/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登陆《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五天,2200公里,四个城市,五家整车企业,虽然很遗憾没能走遍江西的汽车行业,但也隐约看到了江西汽车的未来,至少是近几年。
江西作为中部地区人口输出大省,存在感有些薄弱,这和江西温和但缺乏尝试精神有很大关系。原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上洋对此深有体会。
刘上洋曾于2012年1月13日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江西老表》的文章,将江西老表的性格概括为六大特点,包括:温和顺从,缺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排外,反而会搞内耗;有一点小聪明,但缺乏大视野;能阅读,但缺乏创造力;官本位意识强,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单纯热情,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江西表哥缺乏尝试精神也极大的影响了江西汽车工业的发展。1970年,国家决定在江西建第二汽车厂,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江西婉拒了,理由是这样一个几十万人的工厂,每天要供应大量的粮食和蔬菜,还要涨价。结果工厂落户湖北十堰,江西错过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因此,江西的汽车工业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无论是住在省会南昌的江铃汽车,还是住在景德镇的昌河汽车,都是汽车行业比较边缘的品牌,而且这些品牌在江西已经有了。再说上饶的汉腾,福州的大乘就更弱了。
或许是传统汽车领域发展不佳。在全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大背景下,江西省迅速引进了何忠、爱知、曛烟等新能源品牌,就连不靠谱的绿驰也在江西有了一席之地。
江西受汽车产业之苦由来已久,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江西在汽车产业上的苦难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首先,江西省最大的汽车公司江铃汽车的发展并不顺利。早在2018年,江铃旗下的陆丰便利爱知已达成合作关系。当时爱知计划在陆丰的工厂生产。如今,两年过去了,繁忙的陆风工厂已经停工,近百米的自行车棚里稀疏地停着几辆电瓶车。如果我没猜错,那就是门卫正常工作的最好例子。
“陆风的工厂给了爱知,陆风的原员工也输送到了江铃福特、轻型商用车、改装车厂。”江铃汽车研究院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作为江铃的一员,对江铃的现状深有体会。“江铃其实挺时尚的,什么都做,就是什么都做不好。”这个评价类似于刘上洋总结的江西表哥的性格。
当然,无所不用其极的江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在疫情的影响下,江铃意外收获了救护车的订单,在工厂里改装了满员的救护车,成为江铃抵消疫情影响的最大法宝。
如果说陆风的退出和救护业务的强大可以功过相抵的话,那么新工厂满边界,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暴露出了大量的隐患。
“边界是我们自己开发的,福特负责验收。达到他们的标准后,福特的标志就可以挂起来卖了。”“卖自己的标签不容易,挂福特的标签更受欢迎。”一边是江铃能达到“福特标准”的喜悦,一边是江铃品牌乘用车无法蓬勃发展的苦恼。“什么都做不好的江铃”正在用最安全的方式维护自己在乘用车市场的面子。
相比南昌的江铃,个人更看好宜春的新能源项目。这座拥有“亚洲锂都”称号的城市,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锂矿资源,而且拥有从电池原料到电池生产再到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从这样的产业链布局来看,宜春可能是江西最适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
虽然伊春聚集了港国威、深福斯特、赣锋锂业等众多大型锂电池生产企业,但目前新能源汽车领域只有一家何忠汽车在此扎根。按照原计划,何忠宜春基地用于生产高端车型——何忠U,并将于2020年12月31日完成第一辆车下线的目标。也许是因为疫情,工厂骨架处于……现场ilt意味着这个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桐乡和宜春工厂,何忠还在去年11月与南宁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在南宁建设年产10万辆电动车项目。这样的三足鼎立格局,对于急需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宜春来说,未必是个好消息。
至于伊春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多迫切,何忠新能源所在的经济开发区的状况也给了我们答案。经济开发区有一个相当霸气的“大门”。双向六车道的路两边写着国家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另一边写着国家锂电池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夹在这两个门牌中间的高层建筑,刚刚搭建完框架,发展潜力很大。
就在“大门”的对面,不到百米的地方,烂尾楼似乎在讲述着曾经繁华而日渐萧条的故事,就连本该雄伟霸气的售楼处也变成了破败的模样...
如果说南昌有江陵的传统积淀,宜春有锂矿资源的支撑,那么靠近浙江的上饶则有得天下的野心。
上饶日报去年底发布的信息显示,“上饶经开区形成了六大整车、六大核心零部件、7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和一个试验场的产业格局,建成了包括轿车、客车、SUV、客车、物流车、新能源车等产品在内的完整汽车产业集群,整车生产能力87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88.5%,居全国前列。
这主要包括计划年产30万辆爱知汽车、20万辆吉利商用车、45万套腾乐发动机、安驰、应星、众赢、优特等新能源汽车7 GWh电池、10万套景俊电机、2万套电控孔捷新能源、40万套爱知电驱动总成。
宏大的规划与尴尬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根据乘联会的数据,爱知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只有207辆,出口欧洲的500辆不到1000辆。吉利的商用车还在建设中,吉利能否在地域限制的商用车领域有所突破还是个未知数。
在吉利商用车和爱知工厂的中间,为零部件产业园准备了一块巨大的空地。唯一建设完善的工业园区,正式运营的只有华中部分。“这个工业园区有30多家工厂。目前只有我们一个人在操作。如果有公司要来,你可以随便挑,也可以到经开区招商办谈优惠政策。”
布局完善,但前景并不明朗,这也给上饶带来了很大的投资压力。为了保证上饶最大车企汉腾汽车的正常运营,上饶市政府接管了汉腾,使得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汉腾发不出工资。
更有意思的是,在上饶经开区汽车产业馆内,2020年100万辆的规划产能挂在最醒目的位置,馆内随处可见“创富快车道”的横幅。如今2020年已经过去了一半,本该如火如荼的经开区却相当沉寂。
“今天的经济开发区已经死了。”当地出租车司机的感叹道出了上饶的困境和人们对江西汽车工业的担忧。错过二汽的江西表哥,应该不是有“汽车梦”吧!
本文摘自《汽车公社》杂志8月刊封面故事。
文/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和“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登陆《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8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在去年已经投产,所生产的Model3在1月7日就已开始向公众用户交付,随着上海超级工厂产能的提升,
1900/1/1 0:00:00作者吴晓宇编辑李欢欢8月25日,滴滴出行正式宣布进入俄罗斯市场,将在俄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市提供快车服务。这是滴滴上线的第九个海外市场,也是滴滴开辟的首个欧洲市场。
1900/1/1 0:00:00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按,今年4月27日,小鹏汽车旗下的第二款车型P7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2993499万元。
1900/1/1 0:00:008月25日,工信部公示了申报第33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共有101户企业的253个型号,
1900/1/1 0:00:00上岸还是死去?这是2020年造车新势力们面对的“Tobeornottobe”的抉择。
1900/1/1 0:00:00“真正的豪华,是懂得自己内心所需,而非盲从别人的选择。”因为,豪华不应该展现物欲横流、装腔炫耀的欲望之恶,而应该表达自我犒赏、以物传情的人性之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