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Xpeng Motors正式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Xpeng Motors的上市价格为15美元/ADS,共发行9973万ADS,上市前价值105.75亿美元。7月30日晚,李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李”。IPO定价为每股11.5美元,公开募集资金规模接近11亿美元。此外,现有股东还通过私募购买了3.8亿美元的公司A类普通股,总市值为97亿美元。两年前的9月,蔚来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NIO”。上市时,按照6.25-8.25美元的发行价区间下限,蔚来汽车估值约64亿美元。截至发稿,蔚来目前市值已达220亿美元。此后,蔚来、理想和小鹏作为最早突破重围的三大新势力,加入了百亿美元俱乐部,总市值422亿美元,应该受到鼓励。然而最近股市最热的新闻却不是他们。8月26日,特斯拉股价上涨6.42%,股价超过2153.17元,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相当于2个丰田,4个大众,7个戴姆勒,8个宝马,12个比亚迪,16个蔚来。马斯克也以952亿美元的身价成为继亚马逊CEO贝佐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之后的世界第四富豪。且不说新能源车企,直接踩大众和丰田,特斯拉的疯狂还在上演。如果说市值主要和资本市场对公司前景的评价有关,那还是继续看消费者的态度吧。销售表现纵观2020年上半年,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低迷。但特斯拉仍以17.91万辆的总销量称霸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其中Model 3以14.2万辆的销量位居所有新能源乘用车之首。国内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国产Model 3销量2620辆,2月3900辆,3月10160辆,4月3635辆,5月11095辆,6月14954辆,7月11014辆——共计5.74万辆,超过第二至第四国产车型之和。需要注意的是,今年1-6月,国内乘用车总销量同比下降23%;其中,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同比下降37%;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9%。不仅纯电动汽车销量大幅萎缩,销量下滑速度也明显超过整体汽车市场。Model 3在市场快速下滑的环境下跑出了自己的独立市场。更让人惊喜的是,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Model 3拿下了整个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这里的销量不仅仅指新能源汽车,还包括传统汽车企业的所有车型:豪华市场的奔驰GLC和奥迪A6L,亲民市场的卡罗拉和轩逸都被Model 3砍掉了。要知道这是一辆售价近30万的纯电动车,简直不可想象。面对这样的现实,就连一向以理性客观著称的李创始人李想也不得不连连感叹:“唉……灾难啊”“一辆445公里长的车搞定了一切”“几乎所有企业都不知道特斯拉赢在哪里,因为赢的理由太初级,没那么光鲜,却被忽略了”“说明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特斯拉是怎么赢的。”他们三个都赢了,没有结果”...从李想的言论来看,特斯拉的胜利是很“初级”的,但是“初级”这个词语义有些模糊。可以是说特斯拉赢了很基础很低级,也可以是说特斯拉赢在了更早(早期)的阶段。随后,李想本人在社交媒体上补充道,特斯拉获胜的原因不在于车辆续航里程、智能和性价比这三个维度,而在于特斯拉自始至终坚持自建过充网络。这个策略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仅仅靠滥收费就能赢这么多吗?它还赢在哪里?赢真的是初级吗?特斯拉赢在哪里?单纯从续航能力、车身尺寸、车辆技术、内饰质量来看,国内一些新势力早已胜过特斯拉,但当这些因素综合到整车上,很少有人是特斯拉的对手。为什么?——固三电科技特斯拉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诞生5年后就发布了首款车型Roadsteds/a & gt;(限量跑车),而真正的乘用车是2012年发布的Model S。从零开始,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经过10多年的努力和技术变革,特斯拉准备进入市场。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在拼命积累三电技术。特斯拉历年的R&D强度(研发支出/营业收入)基本都在10%以上,远超传统车企5%的平均水平。在三电领域,特斯拉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以电机控制器为例。特斯拉的Model 3是世界上第一家使用碳化硅SiC MOSFET作为逆变器的车企。市场上大多数其他电动汽车都是由IGBT和MOSFET等硅基芯片制成的。Model 3采用SiC MOSFET模块,可以降低导通和开关损耗,AC/DC的电流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0%,对续航提升有明显的帮助。体现在用车体验上,特斯拉的BMS总是让续航更真实。此外,还有与松下联合开发的18650/21700电池、自主开发的电机总成等...可以看到管中窥豹。特斯拉追求高度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在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基本采取自主设计+代工或合资的形式,牢牢把握供应链的主导权,确保技术优势,同时通过规模效应不断降低成本。相比国内大多数通过模块化采购的新势力,特斯拉的“三电”技术形成了很大的壁垒。——独特的黑科技当然,如果只是三项技术,特斯拉的技术壁垒可能没那么高。关键是特斯拉还有很多领先的黑科技。相比车企,特斯拉更接近于一家科技公司。因为这个身份,特斯拉发扬了软件定义车辆(SDV)的模式。人们熟悉的软件服务,如自动驾驶系统、OTA升级和车联网功能订阅,是特斯拉SDV的核心。这里有两个要点。一个是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这是特斯拉的看家本领。不仅包括特斯拉自研芯片的硬件3.0,还拥有高达144TOPS的计算能力。还有影子模式采集的数十亿英里真实数据,经过筛选、清洗、标记后用于训练深度学习算法,算法进一步封装,以OTA的形式加载到用户车载电脑的芯片上。数据-算法学习-更多的数据-更好的算法不断升级自动驾驶系统。另一个是OTA升级。大家对OTA都比较熟悉,但是目前大部分车企所说的OTA是指软件OTA,只能更新通讯模块和娱乐系统的部分数据,比如宝马的iDrive和比亚迪的DiLink。特斯拉是业内首家将OTA技术应用于固件的车企。到目前为止,特斯拉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动力系统和底盘层面实现OTA更新,真正通过软件实现整车更新的车型。特斯拉的技术理念简单而固执。它发现一些很酷的东西,然后发展成核心竞争力,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设计、智能、无人驾驶技术、大数据、智能算法。如果特斯拉只是一家硬件厂商,显然无法支撑超越丰田和大众的市值。也正是因为软件商的特性,赋予了它更多的想象空间。-完美的过充网络又来了,就是李想自己说的过充网络。在电池技术出现革命性突破之前,充电永远是纯电车的痛点。在特斯拉发展初期,我们尝试了换电池模式和过充模式。但出于用户反馈和部署成本等各种考虑,我们最终放弃了换电池模式,致力于过充网络的布局。特斯拉2014年正式进入中国,但2012年开始在全球布局超级充电网络。迄今为止,特斯拉已在中国建设了超过360个超级充电站、2500个超级充电桩和2400个目的地充电桩,覆盖中国90%的人口密集城市,可支持北京至上海、哈尔滨至三亚、兰州至深圳的长途出行充电。今年5月,特斯拉继续表示,今年年底前将在中国新增4000个超级充电桩——两次……e特斯拉现有超级填充桩的数量。同时,特斯拉还将加快布局更强大版本的V3超级充电桩,目前已经在北京和广州落地。另一方面,在北京V3超级充电站,除了Xpeng Motors超级充电桩(116个)和蔚来电站(130个)之外,基本没有车企亲自上马大规模充换电网络。就充电/再充电服务而言,特斯拉已经和其他车企拉开了不小的差距。现阶段只有蔚来换电模式能与之抗衡,但成本不可同日而语。特斯拉花重金运营自己的过度充电网络,目的是打造一套消费者难以拒绝的用户体验。第一,充电功率高,等待时间短。二是故障率低,充电成功率高。三是覆盖面广,基本能保证中心城区有电充电。另外,特斯拉的充电服务有两个特点:智能和不灵敏。很多人忽略了聪明和不敏感的作用。在大多数第三方收费平台,收费流程包括扫码、识别、确认、支付等步骤。如果其中一个流程失败,就必须重新执行。有了联网功能,特斯拉在去充电站的路上就可以备车、堆车,不用操作就可以预绑定支付,连小孩都可以操作。这种体验类似于滴滴打车,最大程度简化了运营流程。这也是为什么2020年,那么多Model 3车主突然增多,却很少听说充电服务跟不上的负面新闻。解决了充电的顾虑,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去尝试新事物。-价值认同和身份标签很多人可能认为“品牌认同”是一个很空洞的概念。什么年代了,光看商标怎么买车?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很多时候,品牌的建立其实取决于产品的口碑。以苹果为例,Mac和iPhone都是依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业设计、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精良丰富的软件体验。久而久之,让消费者开始认同这个品牌,即使贵,也会让全世界的消费者趋之若鹜。同样,特斯拉品牌形象的建立,也是早年马斯克的极客精神和硅谷精英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到现在已经成为高科技+电动车的代名词,这本身就是一种品牌标识。李斌曾在新ES8的交付现场表示,蔚来69%的订单都是老用户推荐的,但我们看到蔚来2019年的营销管理费用是7.831亿美元(其中一部分是管理费用)。2019年,特斯拉的营销费用约为2700万美元,2018年为7000万美元。由此,蔚来2019年销量为20,565辆,特斯拉同年销量约为365,232辆。在数据面前,结论显而易见。当你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的时候,你需要花很多钱来维持包装理念。我们总开玩笑说特斯拉没有公关,特斯拉从不打广告,但CEO马斯克凭借《硅谷钢铁侠》的成功打造,给特斯拉带来了超高的流量和媒体曝光率,这是任何公关都无法企及的。因此,有业内投资人表示:“目前(当时)特斯拉的市值是2700亿。单卖车的估值应该不会超过大众集团的700亿美元。另外2000亿从哪里来?创新,品牌效应,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价值1000亿。另外,埃隆·马斯克的存在价值1000亿”。马斯克的个人魅力不是直言不讳的推文,而是冒险家的设计。靠着自己的努力,撼动了整个燃油车行业的固有公式。追求清洁能源和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让他披上了理想主义的外衣。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家,而是真的以工厂主管的身份睡觉,让每一个理想成真。除此之外,马斯克的另一家创业公司Space X也为特斯拉带来了强大的品牌效应。今年5月30日,Space 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一艘载有两名美国宇航局宇航员的龙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平台升空。Space X成为第一家出售……美国宇航局宇航员送入太空,这也是自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项目取消以来,第一艘从美国发射的载人飞船。兄弟企业是一家制造宇宙飞船的公司。这个标签迷倒了多少人,也是多少理工男的浪漫幻想。中国品牌车企大多站在用户角度研究市场的时候,配置丰富,亲民,感觉翻天覆地。最终,他们无法打动消费者,但特斯拉的出发点更加粗暴。无论是中控面板无实体按键的设计,还是有用户训练的无人驾驶,都会是一条死胡同。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斯克和乔布斯的产品理念确实有些相似。在他们眼里,消费者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如果给他们更好的东西,他们自然会满意。特斯拉的估值是泡沫吗?基于以上几点,特斯拉得到了市场上众多投资者的认可,并因此获得了近乎夸张的估值。然而,业内的观点都表明,特斯拉并不止于此。8月27日晚,Xpeng Motors正式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Xpeng Motors的上市价格为15美元/ADS,共发行9973万ADS,上市前价值105.75亿美元。7月30日晚,李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李”。IPO定价为每股11.5美元,公开募集资金规模接近11亿美元。此外,现有股东还通过私募购买了3.8亿美元的公司A类普通股,总市值为97亿美元。两年前的9月,蔚来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NIO”。上市时,按照6.25-8.25美元的发行价区间下限,蔚来汽车估值约64亿美元。截至发稿,蔚来目前市值已达220亿美元。此后,蔚来、理想和小鹏作为最早突破重围的三大新势力,加入了百亿美元俱乐部,总市值422亿美元,应该受到鼓励。然而最近股市最热的新闻却不是他们。8月26日,特斯拉股价上涨6.42%,股价超过2153.17元,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相当于2个丰田,4个大众,7个戴姆勒,8个宝马,12个比亚迪,16个蔚来。马斯克也以952亿美元的身价成为继亚马逊CEO贝佐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之后的世界第四富豪。且不说新能源车企,直接踩大众和丰田,特斯拉的疯狂还在上演。如果说市值主要和资本市场对公司前景的评价有关,那还是继续看消费者的态度吧。销售表现纵观2020年上半年,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低迷。但特斯拉仍以17.91万辆的总销量称霸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其中Model 3以14.2万辆的销量位居所有新能源乘用车之首。国内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国产Model 3销量2620辆,2月3900辆,3月10160辆,4月3635辆,5月11095辆,6月14954辆,7月11014辆——共计5.74万辆,超过第二至第四国产车型之和。需要注意的是,今年1-6月,国内乘用车总销量同比下降23%;其中,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同比下降37%;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9%。不仅纯电动汽车销量大幅萎缩,销量下滑速度也明显超过整体汽车市场。Model 3在市场快速下滑的环境下跑出了自己的独立市场。更让人惊喜的是,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Model 3拿下了整个汽车市场的销量冠军。这里的销量不仅仅指新能源汽车,还包括传统汽车企业的所有车型:豪华市场的奔驰GLC和奥迪A6L,亲民市场的卡罗拉和轩逸都被Model 3砍掉了。要知道这是一辆售价近30万的纯电动车,简直不可想象。面对这样的现实,就连一向以理性客观著称的李创始人李想也不得不连连感叹:“唉……灾难啊”“一辆445公里长的车搞定了一切”“几乎所有企业都不知道特斯拉赢在哪里,因为赢的理由太初级,没那么光鲜,却被忽略了”“说明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特斯拉是怎么赢的。”他们三个都赢了,没有结果”...从李想的言论来看,特斯拉的胜利是很“初级”的,但是“初级”这个词语义有些模糊。可以是说特斯拉赢了很基础很低级,也可以是说特斯拉赢在了更早(早期)的阶段。随后,李想本人在社交媒体上补充道,特斯拉获胜的原因不在于车辆续航里程、智能和性价比这三个维度,而在于特斯拉自始至终坚持自建过充网络。这个策略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仅仅靠滥收费就能赢这么多吗?它还赢在哪里?赢真的是初级吗?特斯拉赢在哪里?单纯从续航能力、车身尺寸、车辆技术、内饰质量来看,国内一些新势力早已胜过特斯拉,但当这些因素综合到整车上,很少有人是特斯拉的对手。为什么?——固三电科技特斯拉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诞生5年后就发布了首款车型Roadsteds/a & gt;(限量跑车),而真正的乘用车是2012年发布的Model S。从零开始,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经过10多年的努力和技术变革,特斯拉准备进入市场。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在拼命积累三电技术。特斯拉历年的R&D强度(研发支出/营业收入)基本都在10%以上,远超传统车企5%的平均水平。在三电领域,特斯拉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以电机控制器为例。特斯拉的Model 3是世界上第一家使用碳化硅SiC MOSFET作为逆变器的车企。市场上大多数其他电动汽车都是由IGBT和MOSFET等硅基芯片制成的。Model 3采用SiC MOSFET模块,可以降低导通和开关损耗,AC/DC的电流转换效率可以达到90%,对续航提升有明显的帮助。体现在用车体验上,特斯拉的BMS总是让续航更真实。此外,还有与松下联合开发的18650/21700电池、自主开发的电机总成等...可以看到管中窥豹。特斯拉追求高度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在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基本采取自主设计+代工或合资的形式,牢牢把握供应链的主导权,确保技术优势,同时通过规模效应不断降低成本。相比国内大多数通过模块化采购的新势力,特斯拉的“三电”技术形成了很大的壁垒。——独特的黑科技当然,如果只是三项技术,特斯拉的技术壁垒可能没那么高。关键是特斯拉还有很多领先的黑科技。相比车企,特斯拉更接近于一家科技公司。因为这个身份,特斯拉发扬了软件定义车辆(SDV)的模式。人们熟悉的软件服务,如自动驾驶系统、OTA升级和车联网功能订阅,是特斯拉SDV的核心。这里有两个要点。一个是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这是特斯拉的看家本领。不仅包括特斯拉自研芯片的硬件3.0,还拥有高达144TOPS的计算能力。还有影子模式采集的数十亿英里真实数据,经过筛选、清洗、标记后用于训练深度学习算法,算法进一步封装,以OTA的形式加载到用户车载电脑的芯片上。数据-算法学习-更多的数据-更好的算法不断升级自动驾驶系统。另一个是OTA升级。大家对OTA都比较熟悉,但是目前大部分车企所说的OTA是指软件OTA,只能更新通讯模块和娱乐系统的部分数据,比如宝马的iDrive和比亚迪的DiLink。特斯拉是业内首家将OTA技术应用于固件的车企。到目前为止,特斯拉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动力系统和底盘层面实现OTA更新,真正通过软件实现整车更新的车型。特斯拉的技术理念简单而固执。它发现一些很酷的东西,然后发展成核心竞争力,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设计、智能、无人驾驶技术、大数据、智能算法。如果特斯拉只是一家硬件厂商,显然无法支撑超越丰田和大众的市值。也正是因为软件商的特性,赋予了它更多的想象空间。-完美的过充网络又来了,就是李想自己说的过充网络。在电池技术出现革命性突破之前,充电永远是纯电车的痛点。在特斯拉发展初期,我们尝试了换电池模式和过充模式。但出于用户反馈和部署成本等各种考虑,我们最终放弃了换电池模式,致力于过充网络的布局。特斯拉2014年正式进入中国,但2012年开始在全球布局超级充电网络。迄今为止,特斯拉已在中国建设了超过360个超级充电站、2500个超级充电桩和2400个目的地充电桩,覆盖中国90%的人口密集城市,可支持北京至上海、哈尔滨至三亚、兰州至深圳的长途出行充电。今年5月,特斯拉继续表示,今年年底前将在中国新增4000个超级充电桩——两次……e特斯拉现有超级填充桩的数量。同时,特斯拉还将加快布局更强大版本的V3超级充电桩,目前已经在北京和广州落地。另一方面,在北京V3超级充电站,除了Xpeng Motors超级充电桩(116个)和蔚来电站(130个)之外,基本没有车企亲自上马大规模充换电网络。就充电/再充电服务而言,特斯拉已经和其他车企拉开了不小的差距。现阶段只有蔚来换电模式能与之抗衡,但成本不可同日而语。特斯拉花重金运营自己的过度充电网络,目的是打造一套消费者难以拒绝的用户体验。第一,充电功率高,等待时间短。二是故障率低,充电成功率高。三是覆盖面广,基本能保证中心城区有电充电。另外,特斯拉的充电服务有两个特点:智能和不灵敏。很多人忽略了聪明和不敏感的作用。在大多数第三方收费平台,收费流程包括扫码、识别、确认、支付等步骤。如果其中一个流程失败,就必须重新执行。有了联网功能,特斯拉在去充电站的路上就可以备车、堆车,不用操作就可以预绑定支付,连小孩都可以操作。这种体验类似于滴滴打车,最大程度简化了运营流程。这也是为什么2020年,那么多Model 3车主突然增多,却很少听说充电服务跟不上的负面新闻。解决了充电的顾虑,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去尝试新事物。-价值认同和身份标签很多人可能认为“品牌认同”是一个很空洞的概念。什么年代了,光看商标怎么买车?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很多时候,品牌的建立其实取决于产品的口碑。以苹果为例,Mac和iPhone都是依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业设计、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和精良丰富的软件体验。久而久之,让消费者开始认同这个品牌,即使贵,也会让全世界的消费者趋之若鹜。同样,特斯拉品牌形象的建立,也是早年马斯克的极客精神和硅谷精英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到现在已经成为高科技+电动车的代名词,这本身就是一种品牌标识。李斌曾经在新ES8的交付现场说过,蔚来69%的订单都是老用户推荐的,但是我们看到蔚来2019年的营销管理费用是7.831亿美元(其中一部分是管理费用)。2019年,特斯拉的营销费用约为2700万美元,2018年为7000万美元。由此,蔚来2019年销量为20,565辆,特斯拉同年销量约为365,232辆。在数据面前,结论显而易见。当你的核心竞争力不强的时候,你需要花很多钱来维持包装理念。我们总开玩笑说特斯拉没有公关,特斯拉从不打广告,但CEO马斯克凭借《硅谷钢铁侠》的成功打造,给特斯拉带来了超高的流量和媒体曝光率,这是任何公关都无法企及的。因此,有业内投资人表示:“目前(当时)特斯拉的市值是2700亿。单卖车的估值应该不会超过大众集团的700亿美元。另外2000亿从哪里来?创新,品牌效应,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价值1000亿。另外,埃隆·马斯克的存在价值1000亿”。马斯克的个人魅力不是直言不讳的推文,而是冒险家的设计。靠着自己的努力,撼动了整个燃油车行业的固有公式。追求清洁能源和地球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让他披上了理想主义的外衣。但是,最重要的是,他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家,而是真的以工厂主管的身份睡觉,让每一个理想成真。除此之外,马斯克的另一家创业公司Space X也为特斯拉带来了强大的品牌效应。今年5月30日,Space 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搭载一艘载有两名美国宇航局宇航员的龙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39A发射平台升空。Space X成为第一家出售……美国宇航局宇航员送入太空,这也是自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项目取消以来,第一艘从美国发射的载人飞船。兄弟企业是一家制造宇宙飞船的公司。这个标签迷倒了多少人,也是多少理工男的浪漫幻想。中国品牌车企大多站在用户角度研究市场的时候,配置丰富,亲民,感觉翻天覆地。最终,他们无法打动消费者,但特斯拉的出发点更加粗暴。无论是中控面板无实体按键的设计,还是有用户训练的无人驾驶,都会是一条死胡同。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斯克和乔布斯的产品理念确实有些相似。在他们眼里,消费者往往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如果给他们更好的东西,他们自然会满意。特斯拉的估值是泡沫吗?基于以上几点,特斯拉得到了市场上众多投资者的认可,并因此获得了近乎夸张的估值。然而,业内的观点都表明,特斯拉并不止于此。安信证券预测,由于估值驱动,未来5-10年,特斯拉SAAS、MAAS等高利润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支撑特斯拉的高估值。假设2025年特斯拉估值30倍,其市值将达到6000亿美元。假设估值40倍,其市值将达到8000亿美元。具体来说,2020年至2025年,SAAS业务(软件即服务)的比例将会增加。2025年,特斯拉汽车及能源业务净利润约110亿美元,净利率约8%,FSD软件净利润约90亿美元,整体净利润约200亿美元。从2025年到2030年,MAAS业务(移动即服务)的比例将会增加:2025年后,Robotaxi业务的商业应用将会成熟。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将扮演类似于优步的角色,并从每英里收入中获得30%的佣金。全球旅游市场每年有10万亿英里。假设特斯拉的车辆和私人车辆的成本竞争力达到每英里0.70美元,占据10%的运输市场,每年将产生2000亿美元的服务收入。最重要的是收入要有很高的毛利率。根据马斯克的计算,自行车每年可以实现高达3万美元的毛利。要知道,特斯拉还有另外两个杀手锏,一个是Model Y的量产,一个是即将在9月22日召开的2020年度发布会,会上将公布麦克斯韦干电极技术和百万英里项目的两项黑科技。这两个杀手锏可能会将市场对特斯拉的期待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特斯拉的对手眼中,中国的新生力量,甚至是已经混得头破血流的优秀者,都把特斯拉当成了追赶的目标和最大的竞争对手。在产品发布会上,特斯拉基本都是被挑战的,很像国产手机兴起前几年,iPhone要挂在PPT上。但在特斯拉眼里,同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并不是它瞄准的竞争对手,它真正的目标是改变燃油汽车的生活。这一点也可以从2014年特斯拉的专利技术中打开。特斯拉希望与业内同仁分享经验,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是这一年,国内新生力量异军突起。从销量来看,颠覆燃油车是特斯拉的终极目标。显然,特斯拉在北上广深这些地方达到了这样的目的。所以最可怕的不是新能源汽车国产品牌离特斯拉有多远,而是特斯拉和燃油车的距离越来越小。如何理解围绕特斯拉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买了一辆国产纯电车,周围的人会问你为什么买电动车;但是如果你买了一辆特斯拉,你周围的人会问你为什么不买一辆BBA。有意思。说白了,特斯拉卖的不是汽车,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的大胆想象。说实话,特斯拉是一个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的移动智能终端,从出行的角度接管了用户的生活。现在人们只把它当作一辆车,所以大多数人根据它的特点来判断它是否能打败BBA。然而,这一标准本身却停滞不前。世界正在改变。只有当你明白特斯拉不仅仅是一辆电动车,你才能开始理解特斯拉的本质。(图/文/图:精典唐可)安信证券预测,由于估值驱动,未来5-10年,特斯拉SAAS、MAAS等高利润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将支撑特斯拉的高估值。假设2025年特斯拉估值30倍,其市值将达到6000亿美元。假设估值40倍,其市值将达到8000亿美元。具体来说,2020年至2025年,SAAS业务(软件即服务)的比例将会增加。2025年,特斯拉汽车及能源业务净利润约110亿美元,净利率约8%,FSD软件净利润约90亿美元,整体净利润约200亿美元。从2025年到2030年,MAAS业务(移动即服务)的比例将会增加:2025年后,Robotaxi业务的商业应用将会成熟。在这种情况下,特斯拉将扮演类似于优步的角色,并从每英里收入中获得30%的佣金。全球旅游市场每年有10万亿英里。假设特斯拉的车辆和私人车辆的成本竞争力达到每英里0.70美元,占据10%的运输市场,每年将产生2000亿美元的服务收入。最重要的是收入要有很高的毛利率。根据马斯克的计算,自行车每年可以实现高达3万美元的毛利。要知道,特斯拉还有另外两个杀手锏,一个是Model Y的量产,一个是即将在9月22日召开的2020年度发布会,会上将公布麦克斯韦干电极技术和百万英里项目的两项黑科技。这两个杀手锏可能会将市场对特斯拉的期待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在特斯拉的对手眼中,中国的新生力量,甚至是已经混得头破血流的优秀者,都把特斯拉当成了追赶的目标和最大的竞争对手。在产品发布会上,特斯拉基本都是被挑战的,很像国产手机兴起前几年,iPhone要挂在PPT上。但在特斯拉眼里,同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并不是它瞄准的竞争对手,它真正的目标是改变燃油汽车的生活。这一点也可以从2014年特斯拉的专利技术中打开。特斯拉希望与业内同仁分享经验,带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是这一年,国内新生力量异军突起。从销量来看,颠覆燃油车是特斯拉的终极目标。显然,特斯拉在北上广深这些地方达到了这样的目的。所以最可怕的不是新能源汽车国产品牌离特斯拉有多远,而是特斯拉和燃油车的距离越来越小。如何理解围绕特斯拉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买了一辆国产纯电车,周围的人会问你为什么买电动车;但是如果你买了一辆特斯拉,你周围的人会问你为什么不买一辆BBA。有意思。说白了,特斯拉卖的不是汽车,而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对未来的大胆想象。说实话,特斯拉是一个可以实现自动驾驶的移动智能终端,从出行的角度接管了用户的生活。现在人们只把它当作一辆车,所以大多数人根据它的特点来判断它是否能打败BBA。然而,这一标准本身却停滞不前。世界正在改变。只有当你明白特斯拉不仅仅是一辆电动车,你才能开始理解特斯拉的本质。(图/文/图:精典唐可)
9月2日,一汽大众amp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汽车环保创新引领计划”资助仪式暨企业社会责任创新论坛在一汽大众长春基地举行。
1900/1/1 0:00:008月28日晚,浙江证监局官网披露,中金公司与华泰联合关于吉利汽车的上市辅导工作已于日前全部完成;9月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吉利汽车”正式提交在A股科创板上市的招股书。
1900/1/1 0:00:00TechWeb9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三,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宣布完成102亿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发行,每股ADS的交易价格为17美元。
1900/1/1 0:00:00中汽协:8月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218万辆同比增长113据中汽协统计的重点企业旬报情况,8月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218万辆,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113。
1900/1/1 0:00:00网易汽车9月3日报道9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目标,短期内将“降价、增保、提质”作为阶段性目标。
1900/1/1 0:00:009月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根据重点企业旬报情况预计,今年8月国内汽车行业销量将完成218万辆,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11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