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0泰达汽车论坛 |市场监管总局丁兆国:落实“放管服”要求,助力消费升级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9月4日至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隆重举行。9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司长丁兆国在第四届以“高质量认证驱动新消费升级”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现场演讲: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出席第十六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工业消费双升级重构生态新格局”。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我认为这一主题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战略指导、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以“高品质认证助力消费者升级”为题,与参加分论坛的业内同仁进行探讨和交流。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和目的”。党的十九大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并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因此,消费升级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和内生动力。总体来看,消费升级包括三个方面:数量升级、质量升级和结构升级。新消费升级的“新”主要体现在质量升级和结构升级上。特别是结构升级,这是一种更具突破性的消费升级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增加新的消费项目和类别,使消费结构不断向更高层次演进。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虚拟仿真、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升级推广,拓宽了消费范围,增加了消费选择,提升了消费体验,刺激了新型消费业态和新兴服务业的兴起,推动了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的升级。

在“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质量认证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一项基础性制度,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质量认证的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和服务发展。通过质量认证的传导和反馈功能,引导消费和采购,形成有效的市场选择机制,倒逼生产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从而促进消费质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指出要发挥自愿认证作用,创新质量标准管理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高端质量认证,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质量标杆。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开展高端质量认证,建立健全社会第三方认证体系。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中央、国务院,从供给侧改革入手,不断深化质量认证改革,提升质量认证供给水平,有效推动消费新升级。一方面,不断改革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发挥强制性产品认证作为“安全底线”的作用,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在汽车领域,积极顺应中国汽车工业“降速、调整、转型、升级”的趋势,于今年4月修订发布了新版汽车实施细则。新版规则坚持“制度设计科学、贸易影响最小、认证实施便捷、体系国际化”的改革原则,采取降低汽车产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明确各方质量责任边界、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鼓励技术创新、增强制度友好性、推进认证体系国际接轨等多项改革措施,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减负助跑。截至目前,已颁发有效CCC证书3.5万份,认证企业1659家,其中国内证书3.3万份,企业1444家。海外认证1941家,获证企业215家。

另一方面,继续强化自愿性产品认证在“提质”中的作用,在智能马桶盖、电饭煲、智能家电等消费品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交通卡等装备制造业实施高端质量认证,在机器人、北斗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自愿性产品认证体系。目前,已颁发1200多份高端优质产品证书,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积极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建设,在建筑材料、快递包装、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等领域开展绿色产品认证,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引导绿色消费。在汽车领域,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引导认证机构推出CN95智能健康驾驶舱认证、环保车认证等高端品质认证项目,有效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保、智能等更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落实“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要求,加快创新发展,强化市场监管,不断提升认证供给质量,助力消费升级。

第一,建设好质量基础设施,为消费新升级奠定技术基础。标准、计量、认证和认可、检验和测试是国际公认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行业质量基础设施是推动行业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整合,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质量基础服务生态圈,为汽车企业提供“一站式”质量服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行业质量管理能力,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升级汽车产品消费。

第二,积极推进高端质量认证,为新的消费升级提供优质供给。开展绿色低碳、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高端产品认证,完善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网络安全等领域产品认证体系,增加优质产品供给。鼓励和支持认证机构开发更安全、更环保、更智能、更经济、更个性化的高质量认证项目……围绕汽车“新四化”并结合市场消费新的升级需求而乐在其中。同时,对汽车新技术新产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确保汽车产品供给质量。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为新型消费升级创造放心环境。充分发挥认证监管、监督抽查、缺陷召回、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职能。,加强汽车产品事中事后监管。突出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主体责任,通过加强汽车产品召回和消费者维权监管,形成市场选择倒逼机制,确保汽车产品质量安全。同时,通过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信用监管、价格监管、执法打假等手段,维护汽车市场秩序,营造安全的消费市场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消费新升级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借此机会,也希望广大汽车企业和认证检测机构共同努力,为中国质量认证发展出谋划策,不断推动质量和技术创新,共同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通过高质量认证助力汽车消费新升级!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9月4日至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隆重举行。9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司长丁兆国在第四届以“高质量认证驱动新消费升级”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现场演讲: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出席第十六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TEDA)。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工业消费双升级重构生态新格局”。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的背景下,我认为这一主题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战略指导、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以“高品质认证助力消费者升级”为题,与参加分论坛的业内同仁进行探讨和交流。

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和目的”。党的十九大也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并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因此,消费升级问题不仅关系到民生,也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和内生动力。总体来看,消费升级包括三个方面:数量升级、质量升级和结构升级。新消费升级的“新”主要体现在质量升级和结构升级上。特别是结构升级,这是一种更具突破性的消费升级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增加新的消费项目和类别,使消费结构不断向更高层次演进。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虚拟仿真、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的升级推广,拓宽了消费范围,增加了消费选择,提升了消费体验,刺激了新型消费业态和新兴服务业的兴起,推动了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的升级。

在“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质量认证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的一项基础性制度,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质量认证的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和服务发展。通过质量认证的传导和反馈功能,引导消费和采购,形成有效的市场选择机制,倒逼生产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从而促进消费质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指出要发挥自愿认证作用,创新质量标准管理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高端质量认证,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质量标杆。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开展高端质量认证,建立健全社会第三方认证体系。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从供给侧改革入手,不断深化质量认证改革,提升质量认证供给水平,有效推动消费新升级。一方面,不断改革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发挥强制性产品认证作为“安全底线”的作用,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在汽车领域,积极顺应中国汽车工业“降速、调整、转型、升级”的趋势,于今年4月修订发布了新版汽车实施细则。新版规则坚持“制度设计科学、贸易影响最小、认证实施便捷、体系国际化”的改革原则,采取降低汽车产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明确各方质量责任边界、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鼓励技术创新、增强制度友好性、推进认证体系国际接轨等多项改革措施,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减负助跑。截至目前,已颁发有效CCC证书3.5万份,认证企业1659家,其中国内证书3.3万份,企业1444家。海外认证1941家,获证企业215家。

另一方面,继续强化自愿性产品认证在“提质”中的作用,在智能马桶盖、电饭煲、智能家电等消费品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交通卡等装备制造业实施高端质量认证,在机器人、北斗导航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自愿性产品认证体系。目前,已颁发1200多份高端优质产品证书,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积极推进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建设,在建筑材料、快递包装、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等领域开展绿色产品认证,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引导绿色消费。在汽车领域,我们根据市场需求,引导认证机构推出CN95智能健康驾驶舱认证、环保车认证等高端品质认证项目,有效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保、智能等更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落实“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要求,加快创新发展,强化市场监管,不断提升认证供给质量,助力消费升级。

第一,建设好质量基础设施,为消费新升级奠定技术基础。标准、计量、认证和认可、检验和测试是国际公认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行业质量基础设施是推动行业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整合,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质量基础服务生态圈,为汽车企业提供“一站式”质量服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行业质量管理能力,助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升级汽车产品消费。

第二,积极推进高端质量认证,为新的消费升级提供优质供给。开展绿色低碳、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高端产品认证,完善公共卫生、生态环境、网络安全等领域产品认证体系,增加优质产品供给。鼓励和支持认证……机构围绕汽车“新四化”,结合市场消费升级新需求,开发更安全、更绿色、更智能、更经济、更个性化、更愉悦的优质认证项目。同时,对汽车新技术新产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确保汽车产品供给质量。

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为新型消费升级创造放心环境。充分发挥认证监管、监督抽查、缺陷召回、消费者权益保护等职能。,加强汽车产品事中事后监管。突出汽车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主体责任,通过加强汽车产品召回和消费者维权监管,形成市场选择倒逼机制,确保汽车产品质量安全。同时,通过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信用监管、价格监管、执法打假等手段,维护汽车市场秩序,营造安全的消费市场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消费新升级对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借此机会,也希望广大汽车企业和认证检测机构共同努力,为中国质量认证发展出谋划策,不断推动质量和技术创新,共同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通过高质量认证助力汽车消费新升级!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

标签:现代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消灭低端车 东风悦达起亚发展规划曝光

8月销量21848辆,实现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7最近一段时间,东风悦达起亚逐渐找回了正常发展节奏。

1900/1/1 0:00:00
电动车长途穿越是怎样的体验?C-HR EV/奕泽E进擎西北穿越之旅

随着汽车演化方向的转变,丰田的电气化进程再度加速,2020年是丰田品牌的新能源元年。在这一年,丰田推出了电气化更为彻底的EV纯电车型:CHREV与奕泽E进擎。

1900/1/1 0:00:00
沃尔沃8月销量同比增11.5% 连续5个月双位数增长

网易汽车9月7日报道近日,沃尔沃汽车发布了最新的销量数据,在(参数丨图片)市场8月共售出15818辆,创造今年单月销量最高纪录,同比增长115。

1900/1/1 0:00:00
2020泰达汽车论坛 |解放朱启昕: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升级,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9月4日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中国汽车报社共同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隆重召开。

1900/1/1 0:00:00
智加科技助力一汽解放发布全球首款自动驾驶超级重卡

9月6日消息,一汽解放哥伦布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在苏州市隆重开幕。

1900/1/1 0:00:00
哪吒U推出360联名版,限量200台 、售价14.88万元

分享据了解,除推出联名款车型外,哪吒汽车近期还将与360签署战略合作,具体合作内容尚未公布。分析认为,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大背景下,双方或将围绕网络信息安全、整车智能安全等内容展开深度合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