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共同主办的“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正式开幕。本次大会以“如何做强三大汽车链,实现真正的汽车强国”为主题,联合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企业、跨国公司、汽车行业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共同关注汽车行业将如何重视产业链变革,如何为全球汽车电动化变革持续深入的新时代做好准备。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强化三大汽车链,实现真正的汽车强国”高层论坛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百人会的领导和朋友们邀请我在这里演讲。前一阶段参与了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的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制定。现在,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我们已经走了将近10年,我们国家计划在未来15年实现2035,那么未来15年怎么走,是全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最近相关文件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阐述。一种是国务院制定的发展规划,技术路线图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描述。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大约有1000名专家,这是各个小组的总和。总的“9+1”是9组和1个整体组。经过广泛的讨论和反复的思考,大家试着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梳理过去10年所走的路,展望未来15年。上个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本通过了专家评估,现在正在做一些编写工作,预计很快就会正式发布。今天我们开会的目的是谈产业链,所以我想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的一些技术路线和我们路线图里大家整理的一些思路紧密结合起来谈一些理解,和大家交流。第一,中国应该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这是一个前提。无论是发展规划还是路线图预测,到2035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将各占一半左右。现在看来这是估计。应该说汽车工业到那个时候应该可以实现电动化的改造,所以大家都同意要同时重视传统汽车的改造,也就是这两件事要同时抓。专家组不建议废弃传统汽车,也就是说,我们不建议制定禁止焚烧的时间表,也就是说,我们不主张在中国提出禁止焚烧的口号。原因如下:第一,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道路、使用环境都非常复杂。多元化的汽车技术,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可能更适合中国。第二,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交通能源只有多元化才更安全。我们仅仅依靠电力是不安全的,我们仅仅依靠石油也是不安全的。第三,中国的电力仍主要由煤炭发电。根据电力部门的规划,到2035年煤炭仍将占一半左右。除了作为一种能源,煤炭还是一种宝贵的物质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它。世界上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供我们利用。所以从这些原因的基本基调来看,未来15年应该是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同步发展。第二,节能车要混动。节能汽车不能说现在的传统汽车不变。由于节能汽车的数量巨大,它们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中国石油进口的比例也很大,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汽车消耗的,所以传统的节能汽车……汽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此外,我们还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承诺,所以我们应该努力降低传统汽车的能耗。降低传统汽车能耗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混合动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很多研究机构或企业都在努力提高内燃机的效率,这是对的,但更多的是学术价值,工程价值没有那么明显。只是发动机在某一点上的效率,但是混动技术可以全面有效的降低汽车的油耗。因此,专家组认为,中国的传统汽车应该在未来15年内全面向混合动力转型。所以,是否可以采用全电驱动的方案,即未来中国所有的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都有电机和电驱动,而不是无燃期,可能更符合国情。
第三,全电驱动。全电驱动会带来什么?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度整合。现在我们明显有两条产业链,一条是传统汽车的产业链,一条是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今天我们说的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和几个产业链。其实整个汽车行业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果以电驱动作为整个汽车发展的总体思路,整个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是整合交错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是以汽车的品种来细分的。路线图中梳理了节能汽车的六大核心技术:混合动力、集成技术、特种发动机技术、特种动力耦合机构技术、高性能电机技术、高级动力电池技术(电控系统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混合动力很大程度上是重复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传统汽车如果混动,很大程度上会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重复。
因此,全方位电驱动可以消除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的边界,构建中国汽车工业新的整体技术框架和产业链布局,有助于形成中国发展汽车工业的总体思路和布局。第四,坚持纯电驱动的战略导向。刚才我们谈到了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关系,但是我们还是要明确一点,这几年我们在国内坚持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国务院规划中提出的纯电驱动是我们主要的战略导向。我们的纯电驱动现在是世界上最好的,纯电驱动带来的电控技术也取得了非常好的进步,应该说对全世界电动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纯电驱动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未来15年应该是不可动摇的。
第五,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走出培育期,迎来快速发展期。产业链要布局好,不要错过机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一直处于政府政策激励引导的培育期,学术上也称之为导入期,应该逐步走出去。新能源汽车是否已经到了典型新兴产业S型曲线的拐点?需要从政府的激励政策进入市场化时期,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也就是未来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虽然从去年到今年看起来我们的发展受到了整体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一些影响,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好度过这段困难时期的思想准备,新能源汽车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在规划和路线图中,已经制定了未来的产出,终于有了目标。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估计各占50%。让我们考虑一下。如此快速的发展对产业链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为市场做好充分准备。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看的是汽车工厂,却没有看到整车背后庞大的产业链。这是我们发展的大好机会。
第六,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布局要兼顾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任何一种车,只要是电驱动的,都会需要动力电池和电机。动力电池是我们的核心,如何发展动力电池很重要。在讨论电池技术的时候,我们的专家组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的路线是基于能量密度的。当达到300、400、500 Wh/kg时,我们最初考虑的是2035年的技术路线图,但经过专家组反复讨论,我们认为这个思路还是需要调整和改变。动力电池技术要考虑,一是多样性,包括能源型、能源动力型和能源与动力并重型。动力类型要考虑,混合动力就是动力类型。混合动力一旦大量发展,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我们现在做的是能源型。考虑到市场需求,路线图提出了非常不同的思路,也就是说,我们提出了普及型、商用型、高端型三种电池。这三类电池对性能、寿命和成本的要求不同。电池不是技术型号,也不是技术特征。什么样的电池要根据车辆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我觉得也是这个技术路线图中的一个重要考虑,也就是说对电池的需求要从多元化的汽车发展的需求提出来。
第七,电驱动系统是未来汽车产业链的重中之重。按照之前的思路,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融入了电驱动,电驱动系统是未来整个汽车行业的一项核心技术。该图构思了电驱动系统的主要过程。对我们来说,大量开发各种类型的电力驱动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比如混合动力的机电耦合系统就是我们现在很大的软肋,没有好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技术就无法实现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第八,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前我们一般不把加油站列在汽车产业链上。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未来汽车来说,基础设施应该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是保证新能源汽车使用和推广的关键因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应认真考虑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在基础设施的技术路线图中可以看到,它并不是非常单一。比如有人说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从慢充到快充,从分散到集中等等。专家组认为情况并非如此。中国的基础设施一定是多元化的,各类车辆的要求都不一样。因此,你可以看到在这个地图中有私有的和分散的基础设施。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技术?有一个集中的公共充电系统,如何做到这一点,如何改变电力现在正在讨论中。说到这,有人认为以后充电应该改成换电,但专家组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换电是非常好的基础设施模式,但它是其中之一。可能很适合某些车型,但不一定适合所有车型。中国应该有可能发展各种形式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尊重市场需求。在这种市场需求下,我们要让它更安全、更经济、更方便,要有战略发展。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与电网的相互作用也是基础设施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第九,智能网络技术……logy是整个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新契机。智能网联技术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专家组认为,智能网联技术涉及所有类型的车辆,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所以我们不主张上市一款智能网联汽车。有人提出,我们应该列出一类智能网联汽车,这肯定是有问题的。其实智能网联汽车还是从传统汽车起步的,智能网联技术覆盖了所有汽车。这个理解应该是一致的,我们就不单独提智能网联汽车了。智能网联技术是汽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交通设施技术等领域的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智能网联汽车不是汽车行业本身的事。它们必须与同一个行业和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密切相关。绝不是汽车行业能做到的。在智能网联汽车这一章,大家也搭建了一个矩阵。专家组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将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又一次重要变革和机遇,绝不是汽车产业的专属任务。中国汽车工业只有与信息产业和交通运输系统紧密合作,才能构建独立的产业链体系。
第十,突破共性基础技术。九个小组,刚才在说路线图,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最后一段都列出了非常详细的短板。短板列出来之后,大家都惊呆了。所以我们今天的汽车工业发展基础薄弱,这些短板都被“卡住”了。这些短板大多在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而不是中国企业。9月16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共同主办的“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正式开幕。本次大会以“如何做强三大汽车链,实现真正的汽车强国”为主题,联合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零部件企业、跨国公司、汽车行业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共同关注汽车行业将如何重视产业链变革,如何为全球汽车电动化变革持续深入的新时代做好准备。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强化三大汽车链,实现真正的汽车强国”高层论坛上,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炳刚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感谢百人会的领导和朋友们邀请我在这里演讲。前一阶段参与了汽车工程学会组织的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制定。现在,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我们已经走了将近10年,我们国家计划在未来15年实现2035,那么未来15年怎么走,是全国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最近相关文件对这些内容进行了阐述。一种是国务院制定的发展规划,技术路线图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描述。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大约有1000名专家,这是各个小组的总和。总的“9+1”是9组和1个整体组。经过广泛的讨论和反复的思考,大家试着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梳理过去10年所走的路,展望未来15年。上个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本通过了专家评估,现在正在做一些编写工作,预计很快就会正式发布。今天我们开会的目的是谈产业链,所以我想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的一些技术路线和大家整理的一些思路紧密结合起来……在我们的路线图中谈一些认识,与大家交流。第一,中国应该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这是一个前提。无论是发展规划还是路线图预测,到2035年,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将各占一半左右。现在看来这是估计。应该说汽车工业到那个时候应该可以实现电动化的改造,所以大家都同意要同时重视传统汽车的改造,也就是这两件事要同时抓。专家组不建议废弃传统汽车,也就是说,我们不建议制定禁止焚烧的时间表,也就是说,我们不主张在中国提出禁止焚烧的口号。原因如下:第一,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道路、使用环境都非常复杂。多元化的汽车技术,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可能更适合中国。第二,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中国的交通能源只有多元化才更安全。我们仅仅依靠电力是不安全的,我们仅仅依靠石油也是不安全的。第三,中国的电力仍主要由煤炭发电。根据电力部门的规划,到2035年煤炭仍将占一半左右。除了作为一种能源,煤炭还是一种宝贵的物质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它。世界上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供我们利用。所以从这些原因的基本基调来看,未来15年应该是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同步发展。第二,节能车要混动。节能汽车不能说现在的传统汽车不变。因为节能汽车数量庞大,消耗大量能源,中国石油进口比例也很大,很大一部分是汽车消耗的,所以传统汽车的节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此外,我们还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承诺,所以我们应该努力降低传统汽车的能耗。降低传统汽车能耗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混合动力。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很多研究机构或企业都在努力提高内燃机的效率,这是对的,但更多的是学术价值,工程价值没有那么明显。只是发动机在某一点上的效率,但是混动技术可以全面有效的降低汽车的油耗。因此,专家组认为,中国的传统汽车应该在未来15年内全面向混合动力转型。所以,是否可以采用全电驱动的方案,即未来中国所有的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都有电机和电驱动,而不是无燃期,可能更符合国情。
第三,全电驱动。全电驱动会带来什么?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度整合。现在我们明显有两条产业链,一条是传统汽车的产业链,一条是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今天我们说的是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和几个产业链。其实整个汽车行业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如果以电驱动作为整个汽车发展的总体思路,整个汽车产业的产业链是整合交错的,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是以汽车的品种来细分的。路线图中梳理了节能汽车的六大核心技术:混合动力、集成技术、特种发动机技术、特种动力耦合机构技术、高性能电机技术、高级动力电池技术(电控系统技术)。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混合动力很大程度上是重复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传统汽车如果混动,很大程度上会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重复。
因此,全方位电驱动可以消除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技术体系的边界,建立一个新的o……中国汽车工业的总体技术框架和产业链布局,有助于形成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布局。第四,坚持纯电驱动的战略导向。刚才我们谈到了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关系,但是我们还是要明确一点,这几年我们在国内坚持的一个重要战略就是国务院规划中提出的纯电驱动是我们主要的战略导向。我们的纯电驱动现在是世界上最好的,纯电驱动带来的电控技术也取得了非常好的进步,应该说对全世界电动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回过头来看,我们国家纯电驱动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未来15年应该是不可动摇的。
第五,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走出培育期,迎来快速发展期。产业链要布局好,不要错过机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一直处于政府政策激励引导的培育期,学术上也称之为导入期,应该逐步走出去。新能源汽车是否已经到了典型新兴产业S型曲线的拐点?需要从政府的激励政策进入市场化时期,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也就是未来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虽然从去年到今年看起来我们的发展受到了整体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一些影响,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好度过这段困难时期的思想准备,新能源汽车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在规划和路线图中,已经制定了未来的产出,终于有了目标。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预计各占50%。让我们考虑一下。如此快速的发展对产业链的影响应该是巨大的。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为市场做好充分准备。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看的是汽车工厂,却没有看到整车背后庞大的产业链。这是我们发展的大好机会。
第六,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布局要兼顾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任何一种车,只要是电驱动的,都会需要动力电池和电机。动力电池是我们的核心,如何发展动力电池很重要。在讨论电池技术的时候,我们的专家组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我们的路线是基于能量密度的。当达到300、400、500 Wh/kg时,我们最初考虑的是2035年的技术路线图,但经过专家组反复讨论,我们认为这个思路还是需要调整和改变。动力电池技术要考虑,一是多样性,包括能源型、能源动力型和能源与动力并重型。动力类型要考虑,混合动力就是动力类型。混合动力一旦大量发展,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我们现在做的是能源型。考虑到市场需求,路线图提出了非常不同的思路,也就是说,我们提出了普及型、商用型、高端型三种电池。这三类电池对性能、寿命和成本的要求不同。电池不是技术型号,也不是技术特征。什么样的电池要根据车辆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我觉得也是这个技术路线图中的一个重要考虑,也就是说对电池的需求要从多元化的汽车发展的需求提出来。
第七,电驱动系统是未来汽车产业链的重中之重。按照之前的思路,无论是传统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融入了电驱动,电驱动系统是未来整个汽车行业的一项核心技术。该图构思了电驱动系统的主要过程。对我们来说,大量开发各种类型的电力驱动系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比如混合动力的机电耦合系统就是我们的gr……t的弱点,而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之所以无法实现,是因为没有良好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技术。第八,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特点和市场需求出发,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前我们一般不把加油站列在汽车产业链上。对于新能源汽车和未来汽车来说,基础设施应该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是保证新能源汽车使用和推广的关键因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应认真考虑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在基础设施的技术路线图中可以看到,它并不是非常单一。比如有人说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从慢充到快充,从分散到集中等等。专家组认为情况并非如此。中国的基础设施一定是多元化的,各类车辆的要求都不一样。因此,你可以看到在这个地图中有私有的和分散的基础设施。应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技术?有一个集中的公共充电系统,如何做到这一点,如何改变电力现在正在讨论中。说到这,有人认为以后充电应该改成换电,但专家组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换电是非常好的基础设施模式,但它是其中之一。可能很适合某些车型,但不一定适合所有车型。中国应该有可能发展各种形式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尊重市场需求。在这种市场需求下,我们要让它更安全、更经济、更方便,要有战略发展。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与电网的相互作用也是基础设施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第九,智能网联技术是整个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新机遇。智能网联技术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专家组认为,智能网联技术涉及所有类型的车辆,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所以我们不主张上市一款智能网联汽车。有人提出,我们应该列出一类智能网联汽车,这肯定是有问题的。其实智能网联汽车还是从传统汽车起步的,智能网联技术覆盖了所有汽车。这个理解应该是一致的,我们就不单独提智能网联汽车了。智能网联技术是汽车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交通设施技术等领域的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智能网联汽车不是汽车行业本身的事。它们必须与同一个行业和交通基础设施行业密切相关。绝不是汽车行业能做到的。在智能网联汽车这一章,大家也搭建了一个矩阵。专家组认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将为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又一次重要变革和机遇,绝不是汽车产业的专属任务。中国汽车工业只有与信息产业和交通运输系统紧密合作,才能构建独立的产业链体系。
第十,突破共性基础技术。九个小组,刚才在说路线图,分成了几个小组。每组最后一段都列出了非常详细的短板。短板列出来之后,大家都惊呆了。所以我们今天的汽车工业发展基础薄弱,这些短板都被“卡住”了。这些短板大多在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而不是中国企业。当然,我们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应该是开放的。我们应该让全球汽车工业在中国发挥作用。我们把中国的市场当成全球比赛的场地,但是比赛场地不能说中国人弱,这不是我们的愿望。我们希望通过竞争把中国的汽车工业变得越来越强大,不仅仅是看整车,而是通过强调……夯实基础。今天我们是以产业链为主题的大会,我还是在讲台上呼吁,希望投资人或者行业多关注我们的基金会。
4
我就说了这么多。谢谢大家!当然,我们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应该是开放的。我们应该让全球汽车工业在中国发挥作用。我们把中国的市场当成全球比赛的场地,但是比赛场地不能说中国人弱,这不是我们的愿望。我们希望通过竞争让中国的汽车工业越来越强,不是只看整车,而是要夯实基础。今天我们是以产业链为主题的大会,我还是在讲台上呼吁,希望投资人或者行业多关注我们的基金会。
4
我就说了这么多。谢谢大家!
标签:
国机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召开第七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资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下属德国子公司FinobaBavaria申请破产的议案》,
1900/1/1 0:00:00将生产设备抵押后为员工发放工资,这或许是汉腾汽车最后的倔强了。近日,有媒体爆料称汉腾汽车因陷入经营危机,已连续数月拖欠员工工资,员工为此苦不堪言。
1900/1/1 0:00:009月16日,据外媒报道,LG化学将在本周四召开董事会,讨论剥离其电池业务的事宜,该问题或将在会议上做出最终决定。
1900/1/1 0:00:00吉利科技集团发布换电模式。9月16日,吉利科技集团换电模式发布会在重庆召开,智能换电站正式亮相,并将率先落地重庆两江新区。
1900/1/1 0:00:009月16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9月第二周,乘用车日均零售量为43万辆,同比增长39,环比增长6。乘联会方面表示,9月初的消费环境相对平稳。
1900/1/1 0:00:00份额成功反超自主SUV合资品牌近年一直在突围SUV市场,在今年终于获得成功。根据8月乘联会数据,合资SUV市场份额249,超出自主SUV39个百分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