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将形成195万辆的年销量。车展前夕,华晨汽车公布了新的五年计划,希望以此反击那些猜测其是否会在债务危机中倒下的言论。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华晨集团的改革方案也浮出水面。“华晨集团是辽宁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辽宁有两个,我们是其中一个。”华晨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凯奇表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是国务院国资委推进的改革项目。简而言之,集团的职能转变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只负责国有资本投资项目的管理。“上级的要求是集团不要管业务。目前我们(集团)旗下有很多股权合作项目,有的可以控股,有的可以参股。我们(集团)是做股权管理的。”从凯奇的寄语来看,华晨的改革,一句话,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挣钱”,更专业地说,就是“盘活国有资产”。这一改革方案包括围绕华晨制造公司的乘用车板块框架调整;与国内同行谈共享平台开发合作;民营合资企业华晨新日发起的电动车计划;拟在商用车领域引入战略投资者,争取更多跨国合资企业资源。凯奇透露,这些计划很快会有新动作。从华晨的表态来看,与这一系列能赚钱的项目相比,华晨的债务危机并不算什么大事,甚至华晨宝马的股权转让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除了36亿欧元的股权交易收入,华晨还获得了利润丰厚的宝马零部件项目在中国的优先合资权,预计2025年将为华晨带来高达350亿元的收入。本着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快的效果的原则,华晨新的发展思路似乎正在回归当初带来辉煌的路线——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在合作项目中)现在辽宁省政府没有要求我们持股。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为了控制,我们可以带也可以不带。原来大家都关心合并,我们可以合并也可以不合并,这个可以放开。”凯奇坦言,现在省里对华晨的要求是国有资产不能流失。9月24日,华晨中国将私有化的传闻传来,尽管华晨集团予以否认。但毫无疑问,风是从清平年底开始的。领导层换届一年后,华晨集团新一轮改革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整合背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样本“过去一年,华晨在管理架构上进行了调整。以前华晨集团最高管理层是9级,规模巨大。我们有160多家控股、参股公司,现在按照经营权把整个企业的经营权降到了三级。”凯奇说。三级架构调整后,华晨集团总部作为第一级,从五六千人缩减到100多人。如今,华晨集团只进行战略和重大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大型管控业务,从管理资产到管理资本。“原来五六千人的集团是因为我们原来的中国业务和集团是在一起的,现在这是不可能的。集团是国有资本投资,然后代表国有资产持有股权,下面每一块业务都要剥离。”凯奇表示,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华晨制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在二级企业的资产管理和主要运营方向方面,华晨梳理了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新能源和出行及服务五大业务方向,由9家二级企业承担,其下还有庞大的三级企业。华晨制造是2019年12月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实现了华晨独立乘用车板块的统一管理。“自主乘用车已经全面整合到华晨制造公司,华晨制造的领导层可以决定很多事情,不需要向集团层面汇报。我们专注于权力下放。”华晨制造注册资本20亿元,拥有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自主生产资质,整合华晨旗下乘用车产业链资源。“中国的工厂、研究所和我们的发动机公司等。,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不整合,每一块都有自己的山头,那么我们的整个业务链是无法打通的。所以主要不是为了资产处置。”凯奇解释道。上市公司中国华晨是与华晨制造平行的另一家二级整车企业,包括华晨最重要的合资汽车板块华晨宝马和雷诺华晨金杯。另一家二级企业金杯汽车,涵盖主要零部件业务。此外,二级公司中还有四家商用车公司,分别是沈阳的金杯汽车、绵阳的华锐华晨、沈阳的华晨专用车公司和大连投资公司。以及两个服务领域的二级企业——在上海提供汽车服务的神华控股,提供服务和服务的华晨商旅。与此同时,华晨改变了多元化战略……车企流行的“聚焦战略”。凯奇表示,华晨将重点发展五个汽车品牌,包括合资品牌华晨宝马和雷诺华晨金杯,民营合资企业华晨新日和华晨鑫源,以及自主品牌中国。在已经提交给辽宁省和沈阳市的“十四五”规划初稿中,华晨制定了2025年汽车销量195万辆的目标,其中乘用车110万辆,商用车85万辆。110万辆乘用车中,华晨宝马保守规划65万辆,中华规划30万辆,华晨新一天规划15万辆。这85万辆商用车包括60万辆华晨鑫源,15万辆雷诺华晨金杯,以及10万辆卡车和特种车辆。2020年,由于各种客观变化,华晨中国的产品研发节奏被打乱,确定全年不推出新车;同时,由于自行车利润低,华晨将产能降到最低。此外,华晨的资金链也开始收紧。2020年7月7日,华晨集团价值1.75亿元的股权及投资权益被冻结,9月18日,又有价值1亿元的股权及投资权益被冻结三年。与此同时,今年8月,华晨债务危机爆发,随后在沈阳金融监管局和辽宁银监协会的领导下成立了华晨债券委员会,保护银行利益。在外界看来,华晨从产品到技术再到资金都捉襟见肘,即将失去华晨宝马股权收入的华晨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对此,凯奇并不否认,华晨今年确实处于新车倒闭阶段,短期内确实存在一些流动性问题。不过,据凯奇透露,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的框架下,华晨各个业务板块的许多新投资和新合作正在进行中。“我们仍在与几家公司就通用平台开发进行一些讨论。”凯奇透露,联合开发平台主要针对中国品牌,包括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据报道,华晨正在讨论与长安开发相同平台的可能性。凯奇认为,国内车企在造型开发或模具开发上花了很多钱,但在开发周期长的核心技术上缺乏投入,所以华晨主张联合开发。同时,华晨也表示将加大与非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自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科技企业的合作。根据规划,华晨中国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16款车型,年销量目标为30万辆。凯奇介绍,中国的产品正在进行结构调整,现在V3、V6、V7都将在相应的平台上进行全新的产品开发。预计明年下半年将陆续推出。“未来,我们将既有在自己平台上开发的产品,也有在同一平台上开发的产品。”凯奇说,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将弥补一些产品的一些短板或产品项目中的一些缺失。电动汽车方面,2018年8月成立的华晨日新正在成为华晨电动汽车的主体。华晨日新是华晨与从事电动自行车的民营企业新日的合资企业,目标是生产小型纯电动汽车。华晨占股33.4%,但不控股,66.6%的股份由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经过两年的运营,华晨新日研发的首款电动乘用车——A00电动车将于今年10月底上市,今年年底小批量生产。计划明年至少销售3万辆,后年5万辆,未来还将推出10多款车型。“技术方面是我们研究所做的技术支持,主要面向市场,没有补贴,日常使用。这种电动车有一定的销量。”凯奇说,整个公司已经投资了十多亿元。凯奇解释说,华晨的新能源战略是通过合资企业制造可以应对无补贴的产品,然后在未来增加数量。但新日所具备的销售网络能力,才是华晨最感兴趣的。凯奇透露,未来将做渠道整合,包括通过中国或华晨鑫源的渠道销售华晨新日的电动车。此外,在卡车业务板块,以金杯卡车的品牌影响力为筹码,华晨也在筹划引入战略投资。凯奇透露,它目前正在与几家公司进行谈判。“国企改革的时候,大家一直在强调国有资产不能丢,但是别忘了,资产不是丢了,而是在贬值,有些好像是丢了。其实这就是国企改革付出的成本。当然,现在省里的要求是国有资本不能……圣·凯奇认为,应该盘活国有资产,做大“蛋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随着2022年的临近,华晨宝马的股权转让成为华晨最无法回避的话题,而随着更多外资希望增资扩股的传闻,华晨宝马作为第一家达成协议的车企,拥有先行者的“优势”,包括拥有更多的缓冲期,扩大与宝马的全产业链合作。据悉,为了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宝马正在引进欧洲零部件企业到沈阳生产。据悉,华晨已经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合资优先权,目前正在迅速推进与几家海外大型供应商的合资。与宝马零部件合资将给华晨带来丰厚的收益。今年7月,宝马集团向华晨推荐了首批37家本地化供应商,作为与华晨的意向合资企业。同时,双方签署了500亿元人民币的大单,涵盖2023年至2030年的合作。按照规划,2025年合资零部件板块的营收规模将达到350亿,其中70%为宝马所有。据悉,华晨制造和金杯汽车在零部件板块的整合上下了很大功夫。2019年华晨零部件收入86亿,其中华晨宝马62亿。去年宝马在中国本土采购480亿元,未来将达到950亿元,零部件国产化率也将从不到50%提升到70%以上。从供应商共享的角度来看,这些供应商的进入也将有利于中国。除了华晨宝马可能带来的新资金,凯奇透露,另一家合资车企雷诺华晨金杯也将有新的资源投入。目前,雷诺华晨主要销售金杯品牌产品,包括海狮和格蕾丝。近年来,它一直在加速引入雷诺产品,并将于明年开始生产Master,后年开始生产Trafic。今年年底前,我们将推出金杯雷诺的全新产品,这是合资公司自己开发的产品。凯奇表示,尽管雷诺退出了中国乘用车市场,但雷诺集团将增加对沈阳合资公司的投资。据悉,在9月24日华晨与雷诺的董事会会议中,主要议题是如何增加对雷诺华晨的投资。对于即将失去华晨宝马财务并表的华晨,凯奇坦言,华晨的几家上市公司之前并没有起到很强的融资作用,但接下来会有一些动作。
2025年将形成195万辆的年销量。车展前夕,华晨汽车公布了新的五年计划,希望以此反击那些猜测其是否会在债务危机中倒下的言论。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华晨集团的改革方案也浮出水面。“华晨集团是辽宁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辽宁有两个,我们是其中一个。”华晨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凯奇表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是国务院国资委推进的改革项目。简而言之,集团的职能转变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只负责国有资本投资项目的管理。“上级的要求是集团不要管业务。目前我们(集团)旗下有很多股权合作项目,有的可以控股,有的可以参股。我们(集团)是做股权管理的。”从凯奇的寄语来看,华晨的改革,一句话,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挣钱”,更专业地说,就是“盘活国有资产”。这一改革方案包括围绕华晨制造公司的乘用车板块框架调整;与国内同行谈共享平台开发合作;民营合资企业华晨新日发起的电动车计划;拟在商用车领域引入战略投资者,争取更多跨国合资企业资源。凯奇透露,这些计划很快会有新动作。从华晨的表态来看,与这一系列能赚钱的项目相比,华晨的债务危机并不算什么大事,甚至华晨宝马的股权转让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除了36亿欧元的股权交易收入,华晨还获得了利润丰厚的宝马零部件项目在中国的优先合资权,预计2025年将为华晨带来高达350亿元的收入。本着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快的效果的原则,华晨新的发展思路似乎正在回归当初带来辉煌的路线——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在合作项目中)现在辽宁省政府没有要求我们持股。以前有,现在没有了,为了控制,我们可以带也可以不带。原来大家都关心合并,我们可以合并也可以不合并,这个可以放开。”凯奇坦言,现在省里对华晨的要求是国有资产不能流失。9月24日,华晨中国将私有化的传闻传来,尽管华晨集团予以否认。但毫无疑问,风是从清平年底开始的。领导层换届一年后,华晨集团新一轮改革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整合背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样本“过去一年,华晨在管理架构上进行了调整。以前华晨集团最高管理层是9级,规模巨大。我们有160多家控股、参股公司,现在按照经营权把整个企业的经营权降到了三级。”凯奇说。三级架构调整后,华晨集团总部作为第一级,从五六千人缩减到100多人。如今,华晨集团只进行战略和重大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大型管控业务,从管理资产到管理资本。“原来五六千人的集团是因为我们原来的中国业务和集团是在一起的,现在这是不可能的。集团是国有资本投资,然后代表国有资产持有股权,下面每一块业务都要剥离。”凯奇表示,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华晨制造”)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在二级企业的资产管理和主要运营方向方面,华晨梳理了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新能源和出行及服务五大业务方向,由9家二级企业承担,其下还有庞大的三级企业。华晨制造是2019年12月注册的全资子公司,实现了华晨独立乘用车板块的统一管理。“自主乘用车已经全面整合到华晨制造公司,华晨制造的领导层可以决定很多事情,不需要向集团层面汇报。我们专注于权力下放。”华晨制造注册资本20亿元,拥有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自主生产资质,整合华晨旗下乘用车产业链资源。“中国的工厂、研究所和我们的发动机公司等。,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不整合,每一块都有自己的山头,那么我们的整个业务链是无法打通的。所以主要不是为了资产处置。”凯奇解释道。上市公司中国华晨是与华晨制造平行的另一家二级整车企业,包括华晨最重要的合资汽车板块华晨宝马和雷诺华晨金杯。另一家二级企业金杯汽车,涵盖主要零部件业务。此外,二级公司中还有四家商用车公司,分别是沈阳的金杯汽车、绵阳的华锐华晨、沈阳的华晨专用车公司和大连投资公司。以及两个服务领域的二级企业——在上海提供汽车服务的神华控股,提供服务和服务的华晨商旅。与此同时,华晨改变了多元化战略……车企流行的“聚焦战略”。凯奇表示,华晨将重点发展五个汽车品牌,包括合资品牌华晨宝马和雷诺华晨金杯,民营合资企业华晨新日和华晨鑫源,以及自主品牌中国。在已经提交给辽宁省和沈阳市的“十四五”规划初稿中,华晨制定了2025年汽车销量195万辆的目标,其中乘用车110万辆,商用车85万辆。110万辆乘用车中,华晨宝马保守规划65万辆,中华规划30万辆,华晨新一天规划15万辆。这85万辆商用车包括60万辆华晨鑫源,15万辆雷诺华晨金杯,以及10万辆卡车和特种车辆。2020年,由于各种客观变化,华晨中国的产品研发节奏被打乱,确定全年不推出新车;同时,由于自行车利润低,华晨将产能降到最低。此外,华晨的资金链也开始收紧。2020年7月7日,华晨集团价值1.75亿元的股权及投资权益被冻结,9月18日,又有价值1亿元的股权及投资权益被冻结三年。与此同时,今年8月,华晨债务危机爆发,随后在沈阳金融监管局和辽宁银监协会的领导下成立了华晨债券委员会,保护银行利益。在外界看来,华晨从产品到技术再到资金都捉襟见肘,即将失去华晨宝马股权收入的华晨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对此,凯奇并不否认,华晨今年确实处于新车倒闭阶段,短期内确实存在一些流动性问题。不过,据凯奇透露,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的框架下,华晨各个业务板块的许多新投资和新合作正在进行中。“我们仍在与几家公司就通用平台开发进行一些讨论。”凯奇透露,联合开发平台主要针对中国品牌,包括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据报道,华晨正在讨论与长安开发相同平台的可能性。凯奇认为,国内车企在造型开发或模具开发上花了很多钱,但在开发周期长的核心技术上缺乏投入,所以华晨主张联合开发。同时,华晨也表示将加大与非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自动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科技企业的合作。根据规划,华晨中国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16款车型,年销量目标为30万辆。凯奇介绍,中国的产品正在进行结构调整,现在V3、V6、V7都将在相应的平台上进行全新的产品开发。预计明年下半年将陆续推出。“未来,我们将既有在自己平台上开发的产品,也有在同一平台上开发的产品。”凯奇说,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将弥补一些产品的一些短板或产品项目中的一些缺失。电动汽车方面,2018年8月成立的华晨日新正在成为华晨电动汽车的主体。华晨日新是华晨与从事电动自行车的民营企业新日的合资企业,目标是生产小型纯电动汽车。华晨占股33.4%,但不控股,66.6%的股份由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经过两年的运营,华晨新日研发的首款电动乘用车——A00电动车将于今年10月底上市,今年年底小批量生产。计划明年至少销售3万辆,后年5万辆,未来还将推出10多款车型。“技术方面是我们研究所做的技术支持,主要面向市场,没有补贴,日常使用。这种电动车有一定的销量。”凯奇说,整个公司已经投资了十多亿元。凯奇解释说,华晨的新能源战略是通过合资企业制造可以应对无补贴的产品,然后在未来增加数量。但新日所具备的销售网络能力,才是华晨最感兴趣的。凯奇透露,未来将做渠道整合,包括通过中国或华晨鑫源的渠道销售华晨新日的电动车。此外,在卡车业务板块,以金杯卡车的品牌影响力为筹码,华晨也在筹划引入战略投资。凯奇透露,它目前正在与几家公司进行谈判。“国企改革的时候,大家一直在强调国有资产不能丢,但是别忘了,资产不是丢了,而是在贬值,有些好像是丢了。其实这就是国企改革付出的成本。当然,现在省里的要求是国有资本不能……圣·凯奇认为,应该盘活国有资产,做大“蛋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随着2022年的临近,华晨宝马的股权转让成为华晨最无法回避的话题,而随着更多外资希望增资扩股的传闻,华晨宝马作为第一家达成协议的车企,拥有先行者的“优势”,包括拥有更多的缓冲期,扩大与宝马的全产业链合作。据悉,为了提高零部件国产化率,宝马正在引进欧洲零部件企业到沈阳生产。据悉,华晨已经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合资优先权,目前正在迅速推进与几家海外大型供应商的合资。与宝马零部件合资将给华晨带来丰厚的收益。今年7月,宝马集团向华晨推荐了首批37家本地化供应商,作为与华晨的意向合资企业。同时,双方签署了500亿元人民币的大单,涵盖2023年至2030年的合作。按照规划,2025年合资零部件板块的营收规模将达到350亿,其中70%为宝马所有。据悉,华晨制造和金杯汽车在零部件板块的整合上下了很大功夫。2019年华晨零部件收入86亿,其中华晨宝马62亿。去年宝马在中国本土采购480亿元,未来将达到950亿元,零部件国产化率也将从不到50%提升到70%以上。从供应商共享的角度来看,这些供应商的进入也将有利于中国。除了华晨宝马可能带来的新资金,凯奇透露,另一家合资车企雷诺华晨金杯也将有新的资源投入。目前,雷诺华晨主要销售金杯品牌产品,包括海狮和格蕾丝。近年来,它一直在加速引入雷诺产品,并将于明年开始生产Master,后年开始生产Trafic。今年年底前,我们将推出金杯雷诺的全新产品,这是合资公司自己开发的产品。凯奇表示,尽管雷诺退出了中国乘用车市场,但雷诺集团将增加对沈阳合资公司的投资。据悉,在9月24日华晨与雷诺的董事会会议中,主要议题是如何增加对雷诺华晨的投资。对于即将失去华晨宝马财务并表的华晨,凯奇坦言,华晨的几家上市公司之前并没有起到很强的融资作用,但接下来会有一些动作。
10月2日,蔚来公布2020年最新交付数据,创月度、季度交付纪录:9月交付4708台,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三季度交付12206台,超财报指引数据上限;
1900/1/1 0:00:0010月2日,理想汽车公布了9月交付数据。理想ONE在9月交付3504辆,环比8月增长293,这是理想ONE连续第3个月实现交付量环比上涨。
1900/1/1 0:00:0010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去年3月份推出的跨界运动型多用途电动汽车汽车ModelY,在今年一季度开始交付,在特斯拉目前已推出的电动汽车中,是最快开始量产并交付的。
1900/1/1 0:00:0010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2016年3月底推出、次年7月28日开始交付的Model3,是目前特斯拉旗下起售价最低,也是产量最大、交付量最高的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雷锋网按,特斯拉在“普天同庆”这件事情的时机上一贯把握得相当到位。在今年国庆和中秋双节同庆的这一天,国产Model3又迎来了一次价格大调整。
1900/1/1 0:00:00日前,日产汽车公司宣布调整区域组织架构和高层人事任命,并于2020年10月1日生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