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车一直是豪华和高性能的代表。在今年的2020北京车展上,德系车展台发布了多款重量级豪车,以及备受关注的全新一代奔驰S级。同时还有纯电动汽车投入新能源市场。那么德国品牌在本次车展上是如何诠释豪华和高性能的呢?他们的电动车产品竞争力如何?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格局有什么影响?本文为大家解读。
■“豪华+性能”是德系车的基调。
2020北京车展,德系车展台最大的亮点是全新一代奔驰S级在华首秀。由于外形与上一代有着翻天覆地的差别,也引来了不少吐槽。但从奔驰S的产品策略来看,其实没有绝对的美丑,但一定要有别于上一代的造型,才能突出新一代S的全新设计,这是新一代奔驰的产品策略。
事实上,从上一代W222的S级开始,奔驰就已经完成了从S级开始新车型的布局和战略。我们知道上一代W222的S级是7年前推出的,奔驰严格按照S级7年换代的节奏,然后将S级的外观和内饰同步到了更低级别的E级和C级。所以S级造型代表的不仅仅是S,而是奔驰所有产品的造型特点。一眼看出区别是这次S更换的重点。
“梅赛德斯-奔驰S级2021”
随后,奔驰全新E级的发布也验证了这一点,甚至不用等换代。中期小改款的E级已经迫不及待要和奔驰的S级外观同步了。相信在E级换代的时候,无论是车身姿态还是内饰HMI系统都会与新S级完全同步,以彰显其豪华血统。
作为对奔驰的回应,宝马发布了两款高性能车:M3和M4,这两款车是全新一代,并将宝马最新的家族进气格栅应用到这两款高性能车上。以前官方发布这种大鼻孔的新造型时,也引来不少吐槽,但就像奔驰的逻辑一样,对于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只要车身工艺精致,车身比例协调,至于前网,其实没有绝对的美丑。他们更需要的是展示出与之前的不同,诱导用户换车。就像产品线极其内敛的苹果,每次发布新一代iPhone都会推出不同的颜色来满足那些显眼的用户的需求。
“宝马M3 2021”
与宝马M3和M4相对应的是两款新能源产品,分别是同样大鼻子设计的宝马i4和华晨宝马非常接地气的量产iX3。德系市场策略一直是高举低打,尤其是奔驰宝马这种历史悠久的豪华品牌。M3和M4的发布主要是为了秀肌肉,向市场展示宝马在高性能车领域的造诣,而i4才是宝马真正押注未来的车型。
奥迪主推Q5L Sportback,是国产Q5L的溜背版,也是基于MEB平台的新能源车Q4 e-tron。虽然传统能源车没有赶上奔驰宝马那么多换代车型,但是展厅里摆满了RS高性能车型和R8高性能版本。其中包括RS Q8和RS 5,以表达奥迪在高性能领域的成就。
相比奔驰宝马的新能源布局,奥迪Q4 e-tron走在前列。这得益于大众在奥迪品牌中推出的MEB纯电动平台,这使得奥迪能够……柯在奔驰宝马之前率先使用纯电动平台。虽然奔驰EQC和宝马iX3都声称是纯电动平台,但在车身结构和底盘方面,它们仍然分享了其GLC和X3的大量燃油车技术。奥迪的Q4 e-tron完全定义为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以轻松超过450公里。车身姿态更符合一款电动车的特点:宽车身+大轴长比+短前后悬挂。该车型明年可在国内量产,计划年产能为5万辆。
■从产品开发的思维差异对比中国汽车的速度。
从这次车展德系车的动作来看,德系车还是严格遵守自己通过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汽车行业摩尔定律(产品生命周期)。奔驰、宝马、奥迪基本都进入了率先更换旗舰车型,逐步将新车型和功能普及到其他车型的节奏。
在新能源产品领域,奔驰和宝马都是通过首先改造现有的燃油SUV车型来推出其纯电动汽车。所以即使是纯电动汽车,内饰的一些车身姿态和功能布局也是照搬燃油车的,并没有太多创新。
宝马iX3]
不过,另一方面,本次车展发布的众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明年可以量产的国产新能源概念车。都进入了电动化架构的新时代,即可以完全基于电动汽车的布局特点重新定义汽车,在智能网联的人机交互方面有很多颠覆性的创新。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结构简单,内部空间和车身造型的设计弹性远大于燃油车,或许新能源汽车的摩尔定律正在被中国品牌改变。中国品牌可以改变德系品牌5-6年更新换代的节奏,就像中国的手机行业一样,可以轻松将新能源的正向研发周期缩短到3-4年,基于同一平台的外观和内饰的更换周期可以更短。我相信,中国这样的速度,德国品牌可能很难追上。虽然目前中国品牌还不具备像德系品牌那样展现豪华和性能的能力,但相信未来会以其惊人的中国速度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当利润之王遇上利润终结者
从全球来看,德国奢侈品牌是典型的利润收割机。如果说日系品牌的利润来自于如何从工艺材料和效率上减少浪费,那么德系车就知道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卖的贵。
和很多奢侈品的经营策略一样,顶级产品,比如奔驰G,通过控制产量来提价。大批量的产品是通过类似顶级产品的造型设计和品牌灌输,在保证同领域高价格的前提下大量生产和销售。所以德国奢侈品牌被称为利润之王是当之无愧的。保时捷一度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汽车品牌。
“保时捷Panamera”
而中国品牌的策略则完全不同,正是因为中国汽车没有德系车那样的品牌历史和产品沉淀。这就造就了只能靠性价比生存的国产车。竞争的维度变了,产品策略自然也就变了。由于国产品牌在10万左右价格区间的长期充分竞争,以及中国庞大中低端市场需求的支撑,中国汽车品牌在成本上具有领先优势,能够在低毛利率的情况下生存。
如今国产汽车的产品力逐渐增强,原创性和工程R&D能力今非昔比。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汽车模式将与德国汽车模式正面交锋。利润大王遇上利润终结者会怎样?当然,好的产品更多,价格更便宜,给用户的实惠更多,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德语ca……一直是豪华和高性能的代表。在今年的2020北京车展上,德系车展台发布了多款重量级豪车,以及备受关注的全新一代奔驰S级。同时还有纯电动汽车投入新能源市场。那么德国品牌在本次车展上是如何诠释豪华和高性能的呢?他们的电动车产品竞争力如何?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格局有什么影响?本文为大家解读。
■“豪华+性能”是德系车的基调。
2020北京车展,德系车展台最大的亮点是全新一代奔驰S级在华首秀。由于外形与上一代有着翻天覆地的差别,也引来了不少吐槽。但从奔驰S的产品策略来看,其实没有绝对的美丑,但一定要有别于上一代的造型,才能突出新一代S的全新设计,这是新一代奔驰的产品策略。
事实上,从上一代W222的S级开始,奔驰就已经完成了从S级开始新车型的布局和战略。我们知道上一代W222的S级是7年前推出的,奔驰严格按照S级7年换代的节奏,然后将S级的外观和内饰同步到了更低级别的E级和C级。所以S级造型代表的不仅仅是S,而是奔驰所有产品的造型特点。一眼看出区别是这次S更换的重点。
“梅赛德斯-奔驰S级2021”
随后,奔驰全新E级的发布也验证了这一点,甚至不用等换代。中期小改款的E级已经迫不及待要和奔驰的S级外观同步了。相信在E级换代的时候,无论是车身姿态还是内饰HMI系统都会与新S级完全同步,以彰显其豪华血统。
作为对奔驰的回应,宝马发布了两款高性能车:M3和M4,这两款车是全新一代,并将宝马最新的家族进气格栅应用到这两款高性能车上。以前官方发布这种大鼻孔的新造型时,也引来不少吐槽,但就像奔驰的逻辑一样,对于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只要车身工艺精致,车身比例协调,至于前网,其实没有绝对的美丑。他们更需要的是展示出与之前的不同,诱导用户换车。就像产品线极其内敛的苹果,每次发布新一代iPhone都会推出不同的颜色来满足那些显眼的用户的需求。
“宝马M3 2021”
与宝马M3和M4相对应的是两款新能源产品,分别是同样大鼻子设计的宝马i4和华晨宝马非常接地气的量产iX3。德系市场策略一直是高举低打,尤其是奔驰宝马这种历史悠久的豪华品牌。M3和M4的发布主要是为了秀肌肉,向市场展示宝马在高性能车领域的造诣,而i4才是宝马真正押注未来的车型。
奥迪主推Q5L Sportback,是国产Q5L的溜背版,也是基于MEB平台的新能源车Q4 e-tron。虽然传统能源车没有赶上奔驰宝马那么多换代车型,但是展厅里摆满了RS高性能车型和R8高性能版本。其中包括RS Q8和RS 5,以表达奥迪在高性能领域的成就。
相比奔驰宝马的新能源布局,奥迪Q4 e-tron走在前列。这得益于大众汽车MEB纯电动平台在奥迪品牌的推出,这使得奥迪走上了le……在奔驰宝马之前使用纯电动平台。虽然奔驰EQC和宝马iX3都声称是纯电动平台,但在车身结构和底盘方面,它们仍然分享了其GLC和X3的大量燃油车技术。奥迪的Q4 e-tron完全定义为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以轻松超过450公里。车身姿态更符合一款电动车的特点:宽车身+大轴长比+短前后悬挂。该车型明年可在国内量产,计划年产能为5万辆。
■从产品开发的思维差异对比中国汽车的速度。
从这次车展德系车的动作来看,德系车还是严格遵守自己通过几十年建立起来的汽车行业摩尔定律(产品生命周期)。奔驰、宝马、奥迪基本都进入了率先更换旗舰车型,逐步将新车型和功能普及到其他车型的节奏。
在新能源产品领域,奔驰和宝马都是通过首先改造现有的燃油SUV车型来推出其纯电动汽车。所以即使是纯电动汽车,内饰的一些车身姿态和功能布局也是照搬燃油车的,并没有太多创新。
宝马iX3]
不过,另一方面,本次车展发布的众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明年可以量产的国产新能源概念车。都进入了电动化架构的新时代,即可以完全基于电动汽车的布局特点重新定义汽车,在智能网联的人机交互方面有很多颠覆性的创新。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结构简单,内部空间和车身造型的设计弹性远大于燃油车,或许新能源汽车的摩尔定律正在被中国品牌改变。中国品牌可以改变德系品牌5-6年更新换代的节奏,就像中国的手机行业一样,可以轻松将新能源的正向研发周期缩短到3-4年,基于同一平台的外观和内饰的更换周期可以更短。我相信,中国这样的速度,德国品牌可能很难追上。虽然目前中国品牌还不具备像德系品牌那样展现豪华和性能的能力,但相信未来会以其惊人的中国速度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当利润之王遇上利润终结者
从全球来看,德国奢侈品牌是典型的利润收割机。如果说日系品牌的利润来自于如何从工艺材料和效率上减少浪费,那么德系车就知道如何把自己的产品卖的贵。
和很多奢侈品的经营策略一样,顶级产品,比如奔驰G,通过控制产量来提价。大批量的产品是通过类似顶级产品的造型设计和品牌灌输,在保证同领域高价格的前提下大量生产和销售。所以德国奢侈品牌被称为利润之王是当之无愧的。保时捷一度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汽车品牌。
“保时捷Panamera”
而中国品牌的策略则完全不同,正是因为中国汽车没有德系车那样的品牌历史和产品沉淀。这就造就了只能靠性价比生存的国产车。竞争的维度变了,产品策略自然也就变了。由于国产品牌在10万左右价格区间的长期充分竞争,以及中国庞大中低端市场需求的支撑,中国汽车品牌在成本上具有领先优势,能够在低毛利率的情况下生存。
如今国产汽车的产品力逐渐增强,原创性和工程R&D能力今非昔比。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汽车模式将与德国汽车模式正面交锋。利润大王遇上利润终结者会怎样?当然,好的产品更多,价格更便宜,给用户的实惠更多,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
雷锋网按,特斯拉在“普天同庆”这件事情的时机上一贯把握得相当到位。在今年国庆和中秋双节同庆的这一天,国产Model3又迎来了一次价格大调整。
1900/1/1 0:00:00日前,日产汽车公司宣布调整区域组织架构和高层人事任命,并于2020年10月1日生效。
1900/1/1 0:00:00近日在2020世界新能源大会期间,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柏历与汽车之家等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对通用汽车的电动化路线及思考作出解读。
1900/1/1 0:00:00特斯拉又将目标瞄准了一个新的市场。近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示,特斯拉“确定会在明年”进入印度市场。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为增强新疆汽车消费市场活力,自治区商务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等15家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
1900/1/1 0:00:00距离5月18日宣布正式推出无钴电池仅过去了4个月,蜂巢能源再次于北京车展期间举办了主题为“无钴芯生启未来”的无钴电池产品规划发布会。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