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成为科技公司,吉利都做了什么?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我们希望成为一家全球科技旅游公司。”这是近年来传统车企最流行的一句话。一汽在说话,SAIC在说话,长安在说话。就连刚刚推出新产品的BAIC arcfox,以及花大力气打造全新“蓝兔”品牌的东风,甚至把自己比作“造车新势力”,企图尽可能与“科技”和“未来”扯上关系。虽然这些传统车企最终能否成功转型尚无定论,但从文字上来看,至少每一家都是坚定不移的。而如果要选其中最坚定的一个,那一定是吉利。毕竟,与大多数仍看不到结果的“口头宣誓”相比,其“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直接行动,表明了其面向未来的定位——成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真的违背了和平。要知道,作为去年刚刚开板的独立板,科技创新板的主角一直都是中小科技企业。在那些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总资产不到2亿元的公司面前,如今市值已经超过1500亿港元的吉利汽车,更像是一个略显笨拙的庞然大物——显然,无论是规模还是内部结构,似乎都不是人们想象的标准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企业。那么,时隔十三年,以a股身份回归科技创新板的吉利,是靠什么让国家和市场信服的呢?而为什么第一家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整车企业是吉利?

Geely Automobile, Volvo, Chang 'an, Dongfeng and Lectra

如果不是看到28天“闪电上会”背后的一张纸,很难相信吉利从9月1日IPO申请受理到9月28日IPO过会,只用了28天就走完了流程。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速度,除了“吉利”二字本身众所周知的光环,还有国家监管部门对其科技“内核”的认可。但通过查询不难发现,早在一开始,严格的监管层也是存疑的。9月6日,吉利正式提交招股书5天后,上交所向其发送了第一轮问询函,其中一项就是核心技术。吉利的技术水平能否支撑其成为“科技公司”,不仅是上交所的疑问,也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10天后,从吉利披露的问询函回复中可以明显看出,吉利已经掌握了底盘、动力总成、节能、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方面,率先进行业务和技术转型,成为行业先行者。比如在纯电动系统领域,吉利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纯电动系统技术,采用三合一的电驱动总成、充电总成和高度集成的高密度动力电池,续航里程300-707km,最大加速3.9s。

Geely Automobile, Volvo, Chang 'an, Dongfeng and Lectra

动力电池方面,吉利还掌握了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等相关技术,通过动力电池组结构、模块、液冷、能量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可以实现轻量化、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维护性和最优性价比。同时,吉利独创的侧面液冷和堆叠式模块集成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电池组的体积利用率,还提高了其散热效率和轻量化效果。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吉利也发展了……ed自有电池管理系统,从硬件、底层、应用层、算法等方面自主研发,满足Autosar架构和GEEA2.0平台ASIL C功能安全级别要求,实现EV1.0/2.0、PHEV1.0/2.0、HEV1.0/2.0不同动力系统平台的完全兼容。

Geely Automobile, Volvo, Chang 'an, Dongfeng and Lectra

吉利在电子电气架构上的积极发展也取得了相当抢眼的成绩。该平台配备高度发达的神经网络,支持多种总线传输技术,采用Flexray作为骨干网络,保证高速通信安全,速度比高速CAN总线高20倍。在这样的基础设施下,通过车辆和云的整合,车辆可以支持固定零件和软件的持续升级,以解决产品缺陷,减少潜在的召回损失。此外,在自动驾驶的研发上,吉利在国内传统车企中布局最广。2018年,公司已率先推出L2级辅助驾驶车型;2019年5月,它在业内率先发布了自主停车服务系统“爬虫”,其正在开发的L3级自动驾驶技术将于2021年初部署在其车型上;此外,2022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将在核心区域提供智能出行服务。

Geely Automobile, Volvo, Chang 'an, Dongfeng and Lectra

除了常见的自行车智能,吉利还开发了V2X-BOX。吉利自主研发的V2X-BOX硬件系统可以支持安全功能协议栈,形成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支持应用算法的设计和开发。据悉,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吉利已授权专利9332项,其中海外专利91项。截至6月30日,公司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36项科技奖励。承担国家和省级R&D项目9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项目4项。在公司内部架构上,吉利拥有超过9079名R&D人员,并在先进的R&D体系指导下,不断从全球引进优秀的R&D人才,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增加技术储备。虽然在一个相互需要的上市面前,有近万项专利,但吉利仍然面临着所有传统车企都无法回避的困境:无论如何解释和证明,都很少有人愿意相信它的步伐和转身的决心。即使在推出了市场反馈良好的雷克萨斯和几何之后,在人们眼里,能造好车的吉利,依然和“科技公司”没什么关系。

Geely Automobile, Volvo, Chang 'an, Dongfeng and Lectra

所以,此时的吉利需要一个标签和符号,让市场知道它在转型的道路上有多么坚定。就像通用汽车在得知可能存在造假后依然坚定地与尼古拉合作,需要后者证明自己“没有证据”。所以,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是吉利目前最好的出路。在上交所的问询函中,也有这样一个问题,阐述了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发展前景以及公司对该板块的战略定位。不难看出,这也是上海市委代替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而吉利的回答再次做出了最好的证明。吉利认为,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下一个技术快速迭代的重要领域,it中的吉利具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属性。同时,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高效燃料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两条并行的节能减排路线,并仍在相关前沿技术领域持续布局。所以无论从行业环境还是自身发展来看,吉利都有资格被定义为科技企业。一旦获得200亿元融资,吉利还将拿出110亿元用于新车型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这也可以再次证明其在自主研发方面的投入比例。此外,有证券专家分析,作为业内首家登陆科技创新板的整车厂商,一方面意味着吉利正在向科技公司转型;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在a股市场的融资渠道,可以享受比h股市场更高的估值溢价,减少对现有股东权益的稀释。根据市场情况,沃尔沃的估值大致在384-626亿元区间,而科技创新板融资完成后,吉利将有足够的现金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收购一旦完成,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吉利将减少,经营效率、产品开发和整车出口将进一步提升。吉利需要在科技创新板上市。同样,科技创新板也需要吉利这样的龙头企业。201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合所长赵锡军表示,此次修订将使资本市场的上市和重组功能适应新的变化,让更多优质资源进入市场,这将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科技创新板应运而生。换句话说,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留在国内资本市场,是国家设立科技创新板的初衷。吉利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军者,绝对是优质企业的不二之选。销量足以说明一切。今年8月,吉利汽车销量为11.3万辆,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12%。1-8月,吉利以74.91万辆的累计销量紧随上汽通用,以微弱差距暂列第四。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吉利可能很快就会再次成为中国汽车销量前三。所以对于目前科技创新板企业良莠不齐的情况,吸引像吉利这样的龙头企业也会提振市场。可见,28天“闪电会”的背后,既有吉利自身定位转型的需要,也有国家层面更高的期待。“我们希望成为一家全球科技旅游公司。”这是近年来传统车企最流行的一句话。一汽在说话,SAIC在说话,长安在说话。就连刚刚推出新产品的BAIC arcfox,以及花大力气打造全新“蓝兔”品牌的东风,甚至把自己比作“造车新势力”,企图尽可能与“科技”和“未来”扯上关系。虽然这些传统车企最终能否成功转型尚无定论,但从文字上来看,至少每一家都是坚定不移的。而如果要选其中最坚定的一个,那一定是吉利。毕竟,与大多数仍看不到结果的“口头宣誓”相比,其“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直接行动,表明了其面向未来的定位——成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真的违背了和平。要知道,作为去年刚刚开板的独立板,科技创新板的主角一直都是中小科技企业。在那些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总资产不到2亿元的公司面前,如今市值已经超过1500亿港元的吉利汽车,更像是一个略显笨拙的庞然大物——显然,无论是规模还是内部结构,似乎都不是人们想象的标准意义上的科技创新企业。那么,时隔十三年,以a股身份回归科技创新板的吉利,是靠什么让国家和市场信服的呢?而为什么第一家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整车企业是吉利?

Geely Automobile, Volvo, Chang 'an, Dongfeng and Lectra

如果不是看到28天“闪电会议”背后的一张纸,很难相信吉利从9月1日IPO申请被受理到9月9日,只用了28天就走完了这一流程……ber 28召开IPO会议的时候。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速度,除了“吉利”二字本身众所周知的光环,还有国家监管部门对其科技“内核”的认可。但通过查询不难发现,早在一开始,严格的监管层也是存疑的。9月6日,吉利正式提交招股书5天后,上交所向其发送了第一轮问询函,其中一项就是核心技术。吉利的技术水平能否支撑其成为“科技公司”,不仅是上交所的疑问,也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10天后,从吉利披露的问询函回复中可以明显看出,吉利已经掌握了底盘、动力总成、节能、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在“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共享化”方面,率先进行业务和技术转型,成为行业先行者。比如在纯电动系统领域,吉利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纯电动系统技术,采用三合一的电驱动总成、充电总成和高度集成的高密度动力电池,续航里程300-707km,最大加速3.9s。

Geely Automobile, Volvo, Chang 'an, Dongfeng and Lectra

动力电池方面,吉利还掌握了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等相关技术,通过动力电池组结构、模块、液冷、能量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可以实现轻量化、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维护性和最优性价比。同时,吉利独创的侧面液冷和堆叠式模块集成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电池组的体积利用率,还提高了其散热效率和轻量化效果。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居世界前列。同时,吉利还开发了自己的电池管理系统,从硬件、底层、应用层、算法等方面自主研发,满足Autosar架构和GEEA2.0平台ASIL C功能安全级别要求,实现EV1.0/2.0、PHEV1.0/2.0、HEV1.0/2.0不同动力系统平台的完全兼容。

Geely Automobile, Volvo, Chang 'an, Dongfeng and Lectra

吉利在电子电气架构上的积极发展也取得了相当抢眼的成绩。该平台配备高度发达的神经网络,支持多种总线传输技术,采用Flexray作为骨干网络,保证高速通信安全,速度比高速CAN总线高20倍。在这样的基础设施下,通过车辆和云的整合,车辆可以支持固定零件和软件的持续升级,以解决产品缺陷,减少潜在的召回损失。此外,在自动驾驶的研发上,吉利在国内传统车企中布局最广。2018年,公司已率先推出L2级辅助驾驶车型;2019年5月,它在业内率先发布了自主停车服务系统“爬虫”,其正在开发的L3级自动驾驶技术将于2021年初部署在其车型上;此外,2022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阶自动驾驶系统将在核心区域提供智能出行服务。

Geely Automobile, Volvo, Chang 'an, Dongfeng and Lectra

除了常见的自行车智能,吉利还开发了V2X-BOX。吉利自主研发的V2X-BOX硬件系统可以支持安全功能协议栈,形成自主研发的软件平台,支持应用算法的设计和开发。据悉,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吉利已授权专利9332项,其中海外专利91项。截至6月30日,公司已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36项科技奖励。承担国家和省级R&D项目9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项目4项。在公司内部架构上,吉利拥有超过9079名R&D人员,并在先进的R&D体系指导下,不断从全球引进优秀的R&D人才,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增加技术储备。虽然在一个相互需要的上市面前,有近万项专利,但吉利仍然面临着所有传统车企都无法回避的困境:无论如何解释和证明,都很少有人愿意相信它的步伐和转身的决心。即使在推出了市场反馈良好的雷克萨斯和几何之后,在人们眼里,能造好车的吉利,依然和“科技公司”没什么关系。

Geely Automobile, Volvo, Chang 'an, Dongfeng and Lectra

所以,此时的吉利需要一个标签和符号,让市场知道它在转型的道路上有多么坚定。就像通用汽车在得知可能存在造假后依然坚定地与尼古拉合作,需要后者证明自己“没有证据”。所以,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是吉利目前最好的出路。在上交所的问询函中,也有这样一个问题,阐述了新能源汽车板块的发展前景以及公司对该板块的战略定位。不难看出,这也是上海市委代替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而吉利的回答再次做出了最好的证明。吉利认为,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下一个技术快速迭代的重要领域,it中的吉利具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属性。同时,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高效燃料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两条并行的节能减排路线,并仍在相关前沿技术领域持续布局。所以无论从行业环境还是自身发展来看,吉利都有资格被定义为科技企业。一旦获得200亿元融资,吉利还将拿出110亿元用于新车型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这也可以再次证明其在自主研发方面的投入比例。此外,有证券专家分析,作为业内首家登陆科技创新板的整车厂商,一方面意味着吉利正在向科技公司转型;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在a股市场的融资渠道,可以享受比h股市场更高的估值溢价,减少对现有股东权益的稀释。根据市场情况,沃尔沃的估值大致在384-626亿元区间,而科技创新板融资完成后,吉利将有足够的现金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收购一旦完成,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吉利将减少,经营效率、产品开发和整车出口将进一步提升。吉利需要在科技创新板上市。同样,科技创新板也需要吉利这样的龙头企业。2019年6月,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联合所长赵锡军表示,此次修订将使资本市场的上市和重组功能适应新的变化,让更多优质资源进入市场,这将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高质量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科技创新板应运而生。换句话说,吸引更多优质企业留在国内资本市场,是国家设立科技创新板的初衷。吉利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军者,绝对是优质企业的不二之选。销量足以说明一切。今年8月,吉利汽车销量为11.3万辆,环比增长8%,同比增长12%。1-8月,吉利以74.91万辆的累计销量紧随上汽通用,以微弱差距暂列第四。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吉利可能很快就会再次成为中国汽车销量前三。所以对于目前科技创新板企业良莠不齐的情况,吸引像吉利这样的龙头企业也会提振市场。可见,28天“闪电会”的背后,既有吉利自身定位转型的需要,也有国家层面更高的期待。

标签:吉利汽车沃尔沃长安东风领克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渠道加速 哪吒汽车7城直营体验中心开业

近日,哪吒汽车位于北京、广州、桐乡、温州、武汉、西安及石家庄这七个城市的直营体验中心同步揭幕,进一步加速了渠道营销布局,完善了线上线下渠道一体化发展。

1900/1/1 0:00:00
同比增长86% 红旗9月销量达2.15万辆

日前,一汽红旗品牌正式公布了其2020年9月的销量。据悉,红旗品牌9月共销售215万辆车,同比增长达86;而2020年19月,红旗品牌累计销量也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长104。

1900/1/1 0:00:00
地平线与大陆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

近日,地平线公司与大陆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以中国市场为重点,在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和高等级自动驾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1900/1/1 0:00:00
供应特斯拉 佛吉亚入驻上海临港新片区

日前,我们从佛吉亚官方获悉,佛吉亚座椅项目于日前正式入驻上海临港新片区,与其他14家零部件厂商一道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的一部分。

1900/1/1 0:00:00
蔚来汽车第三季度交付12206辆汽车 同比增长154.3%

TechWeb10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五,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汽车提供了2020年9月和第三季度的交付结果。

1900/1/1 0:00:00
特斯拉股价周五收盘下跌7.38% 此前公布第三季度交付量创新高

TechWeb10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截至当地时间周五美股收盘,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股价下跌738,报收于41509美元,公司市值也下跌至386784亿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