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上海领先北京 最牛新能源产业在哪里?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从政策引导到充分竞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逐步回升。产业资源加速整合、产品加速迭代的时期已经到来。

近两年来,国内各省市对新能源汽车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集聚特征非常明显。在业内,似乎每个人都可以谈论侃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很少有人提出可衡量和可参考的标准。

在此背景下,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期间,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RPI)。这套指标将在风险预警、政策制定、投资决策等方面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主要由“消费指数”和“产业景气指数”组成。其中,消费指数又进一步分为三个分项指数,即消费价格指数(月度频率)、消费质量指数(季度频率)和消费潜力指数(年度频率)。

本文对消费潜力指数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揭秘11个二级细分指标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口和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不同地区汽车产业配套能力差异很大。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实际上,各省市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行业需要判断新能源汽车在各个区域市场的发展潜力,消费潜力指数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可以发现地区之间的差距,补齐短板,为企业投资布局和市场进入提供必要的参考。

对于区域市场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区域市场依托现有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乘用车市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

通过收集统计31个省市的消费特征指数数据,整理各省市的保险数据,得出市场容量指数数据。根据各省市官网的公开信息、marklines的产业布局信息、中国充电联盟的基础设施信息和汽车之家的营销售后行业数据,选择熵权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出全国31个省市的新能源乘用车消费潜力指数。

据了解,在消费潜力指数的设计阶段,数据来源和整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大量二级细分指标的来源维度是以年为单位的,所以消费潜力指数最终是以年为单位统计的。

二级细分指数数据能更好地显示各个地区在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征。

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来看,与2019年相比,2020年新能源汽车个人保有量占比显示出私人购买的积极性,有效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到2020年底,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将超过80.7万个,较2019年增长56.4%。分地区来看,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的公共充电设施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四个一级指标“复杂”

通过对11个二级指标的分析,归纳为4个一级指标。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消费潜力指数是消费特征、市场容量、产业支撑、营销售后四个一级指标的“合成”。

总体来看,随着经济回暖和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快速推广,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消费潜力指数有了较大提升。

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

其中,2020年上海消费潜力指数最高;长三角、北京、广东、天津消费潜力大。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由于车辆应用环境恶劣,配套资源缺乏,新能源汽车潜力指数较低,市场仍需进一步推广和扶持。

“各省市消费特征指标”

从消费特征指标来看,2020年,除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区外,其他省市的消费特征指标均有所提升,超过半数的省份增幅超过10%。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整体消费水平仍位居前列,潜在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占比更大,而西北地区普遍消费特征指标在全国垫底,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各省市市场容量指标》

从市场容量指数来看,疫情导致部分省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普及率下降,但仍有13个省市市场容量指数超过2019年。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市场容量最高,甘肃和西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相对落后。

《省市工业配套指标》

从产业配套指标来看,随着基础设施被纳入新增基础设施,各省市充电桩数量大幅增加。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汽车聚集区整体产业支撑较好;东北和西北地区产业设施薄弱,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区域特点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

《省市营销售后指标》

从营销售后指标来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售后网点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体验,加速汽车产品的推广。随着经济的复苏,未来营销售后网点的覆盖将更加全面;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具有产业集聚优势,营销售后网络相对更完善。

对于来自整车、经销商、行业相关机构的专业用户,新能源汽车指标要综合使用,而不是只关注一个指标。

目前消费潜力指数只统计了两年,不足以构建各地的长期趋势。如果是未来3-5年的积累,可以更准确的分析各省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结合二级指标对症下药,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准确的参考因素。

编辑总结:

消费潜力指数以年为单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各省市的主次指标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可以得出更多的结论。比如广东、山东等地,常住人口超过8000万,潜在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比例较大;北京、浙江等地人均可支配收入遥遥领先,适当的政策可以带动高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规模。

一年多来,疫情对全国汽车产销造成较大影响,导致部分省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普及率下降。但在地方购车补贴、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的推动下,仍有13个省市市场容量指数超过2019年,继续向好。

除了这篇文章,我们还会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质量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敬请关注。(文/汽车之家刘洪龙)从政策引导到充分竞争,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逐渐回暖。产业资源加速整合、产品加速迭代的时期已经到来。

近两年来,国内各省市对新能源汽车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区域集聚特征非常明显。在业内,似乎每个人都可以谈论侃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很少有人提出可衡量和可参考的标准。

在此背景下,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期间,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RPI)。这套指标将在风险预警、政策制定、投资决策等方面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主要由“消费指数”和“产业景气指数”组成。其中,消费指数又进一步分为三个分项指数,即消费价格指数(月度频率)、消费质量指数(季度频率)和消费潜力指数(年度频率)。

本文对消费潜力指数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揭秘11个二级细分指标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口和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不同地区汽车产业配套能力差异很大。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但实际上,各省市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行业需要判断新能源汽车在各个区域市场的发展潜力,消费潜力指数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可以发现地区之间的差距,补齐短板,为企业投资布局和市场进入提供必要的参考。

对于区域市场的发展潜力,我们可以理解为区域市场依托现有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乘用车市场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

通过收集统计31个省市的消费特征指数数据,整理各省市的保险数据,得出市场容量指数数据。根据各省市官网的公开信息、marklines的产业布局信息、中国充电联盟的基础设施信息和汽车之家的营销售后行业数据,选择熵权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最终计算出全国31个省市的新能源乘用车消费潜力指数。

据了解,在消费潜力指数的设计阶段,数据来源和整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大量二级细分指标的来源维度是以年为单位的,所以消费潜力指数最终是以年为单位统计的。

二级细分指数数据能更好地显示各个地区在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征。

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来看,与2019年相比,2020年新能源汽车个人保有量占比显示出私人购买的积极性,有效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

到2020年底,我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将超过80.7万个,较2019年增长56.4%。从地区来看,广东、江苏、北京和上海的公共充电设施遥遥领先……她的区域。

■四个一级指标“复杂”

通过对11个二级指标的分析,归纳为4个一级指标。新能源汽车的终极消费潜力指数是消费特征、市场容量、产业支撑、营销售后四个一级指标的“合成”。

总体来看,随着经济回暖和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快速推广,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消费潜力指数有了较大提升。

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

其中,2020年上海消费潜力指数最高;长三角、北京、广东、天津消费潜力大。在西北和东北地区,由于车辆应用环境恶劣,配套资源缺乏,新能源汽车潜力指数较低,市场仍需进一步推广和扶持。

“各省市消费特征指标”

从消费特征指标来看,2020年,除新疆、西藏等西北地区外,其他省市的消费特征指标均有所提升,超过半数的省份增幅超过10%。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整体消费水平仍位居前列,潜在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占比更大,而西北地区普遍消费特征指标在全国垫底,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各省市市场容量指标》

从市场容量指数来看,疫情导致部分省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普及率下降,但仍有13个省市市场容量指数超过2019年。其中北京和上海的市场容量最高,甘肃和西藏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相对落后。

《省市工业配套指标》

从产业配套指标来看,随着基础设施被纳入新增基础设施,各省市充电桩数量大幅增加。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汽车聚集区整体产业支撑较好;东北和西北地区产业设施薄弱,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区域特点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

《省市营销售后指标》

从营销售后指标来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售后网点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体验,加速汽车产品的推广。随着经济的复苏,未来营销售后网点的覆盖将更加全面;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具有产业集聚优势,营销售后网络相对更完善。

对于来自整车、经销商、行业相关机构的专业用户,新能源汽车指标要综合使用,而不是只关注一个指标。

目前消费潜力指数只统计了两年,不足以构建各地的长期趋势。如果是未来3-5年的积累,可以更准确的分析各省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结合二级指标对症下药,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准确的参考因素。

编辑总结:

消费潜力指数以年为单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各省市的主次指标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可以得出更多的结论。比如广东、山东等地,常住人口超过8000万,潜在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比例较大;北京、浙江等地人均可支配收入遥遥领先,适当的政策可以带动高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规模。

一年多来,疫情对全国汽车产销造成较大影响,导致部分省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普及率下降。但在地方购车补贴、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的推动下,仍有13个省市市场容量指数超过2019年,继续向好。

除了这篇文章,我们还会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质量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敬请关注。(文/汽车之家刘宏龙)

标签:北京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国际快讯】排放不达标大众将遭罚1亿欧;福特召回300万辆汽车;日产终止菲律宾汽车组装业务

芯片供应短缺可能会持续10年之久日前,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国汽车芯片短缺可能会持续长达10年,但这与目前的“供应短缺”几乎没有关系。

1900/1/1 0:00:00
大众中国苏伟铭离任,或将创业进入智能出行行业

蓝鲸汽车1月21日讯,大众中国迎来重大人事变动,原大众汽车(中国)执行副总裁、逸驾智能董事及CEO苏伟铭已确认离职,有消息称,苏伟铭下一站将选择创业,进入智能出行行业。

1900/1/1 0:00:00
EV晨报 | 首批国产特斯拉Model Y交付;威马W6量产车下线;奥迪一汽新能源合资项目签约

1、首批中国制造特斯拉ModelY开始交付据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1月18日,首批中国制造ModelY正式于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武汉、合肥、温州、无锡、常州以及宁波等城市同时开始交付。

1900/1/1 0:00:00
特斯拉大幅下调法德Model 3定价 最多降6190欧元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月20日,特斯拉在部分欧洲市场下调Model3定价,涉及多个版本。

1900/1/1 0:00:00
原来长这样 特斯拉4680电池视频曝光

日前,特斯拉公布了一段新视频,首次对外展示了其在美国加州工厂生产4680新型电池的画面。

1900/1/1 0:00:00
特斯拉Model 3起火最新调查结果公布

在2021年1月19日晚,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某小区发生特斯拉Model3起火事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