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以“创新力量引领未来”为主题的蜂巢能源首届创新日在本届上海车展期间正式启动,标志着蜂巢能源品牌进入2.0阶段的战略升级。创新日发布会上,蜂巢能源宣布进入品牌2.0阶段,并成立蜂巢资本,投入20亿元支持产业创新,计划在全球招募20位跨界产业合作伙伴和100位创新先锋科学家,旨在通过跨界合作聚集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力量,构建动力电池产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跨界集成创新生态圈,提升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深度研发实力。
品牌升级蜂巢能源走进2.0活动现场,蜂巢能源发布品牌升级2.0战略,全面升级企业战略布局,进一步凸显企业“碳”责任,强调企业发展的使命感,助力品牌升级。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洪信在发布中介绍,蜂巢能源2.0战略使企业的战略布局更加系统化,从乘用车、商用车、轻型车到储能,产品品类和市场布局不断拓展,更加系统化;从原材料到产品应用再到资源回收,产业链布局更加完善;国内外新基地陆续开工建设,到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将超过200GWh。蜂巢能源正在从一个更懂汽车的电池专家升级为能源互联企业。
此外,蜂巢能源积极响应国家“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号召,提高可持续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预计2025年蜂巢能源全球工厂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达到40%,2030年蜂巢能源将达到碳中和指数,以建立绿色可持续供应链,使用可再生材料,加速履行“碳”责任。蜂巢能源作为动力电池新标杆企业,近两年发展迅猛。此次发布的全新品牌口号“创新力量永无止境”,透露出其始终牢记创造和发展的初衷——蜂巢能源,取天然蜂巢安全、稳定、经济之意,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创新能源,以能源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变革,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更轻松地获取和使用可持续能源。20亿产业扶持基金+多维度创新打造创新生态圈在创新日的大会现场,为了更好地打造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圈,在产业创新方面,蜂巢能源现场宣布成立蜂巢资本,与社会资本SDI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期斥资20亿元成立两只成长型和创新型基金,招募创新型产业合作伙伴,为蜂巢能源创新生态圈的打造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这是一家由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资深产业投资人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投资公司。蜂巢资本CEO崔东旭表示:“蜂巢资本依托长城控股集团强大的产业背景,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上游材料到中游核心零部件、下游生产,实现全产业链整合。同时,探索新的市场销售模式,提高市场渗透率,延伸和提升用户体验,打造智慧出行完整生态闭环,助力当地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升级。”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创新,蜂巢资本还启动了创新产业合伙人招募计划,与国内领先的前沿科技媒体、产业服务平台机器心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招募20名智能领域的跨领域合伙人,将先进的智能技术应用于动力电池行业生产,实现锂电池行业与AI、大数据、上下游产业链的跨界融合,加速蜂巢能源在智能领域的全球布局。在人才创新方面,蜂巢能源宣布与全球知名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合作,启动创新先锋科学家招募计划,在全球招募100名科学家,致力于动力电池的研发,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和人才储备,实现自主研发和创新。以跨界思维推动自主创新,升级蜂巢能源。为什么要发起创新日?杨洪信表示,目前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格局比较清晰,中日韩仍占主导地位,但欧洲正在快速追赶。虽然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材料技术研发积累不足;先进生产技术和高端设备仍相对依赖进口;在人才储备方面,高科技人才明显不足...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阻碍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
蜂巢能源认为,要想在未来新能源市场实现领先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上取得创新突破。为此,蜂巢能源愿意以创新日的形式努力实践,聚集跨行业、行业伙伴,聚集全球顶尖人才,以创新为驱动力,实现从上游材料到中游核心部件、下游生产的全产业链本土自主创新,摆脱传统工艺的束缚,引进不同行业的先进技术,融入锂电池行业的创新研究。敢为天下先,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也是蜂巢能源创新的灵魂。对此,业内专家评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市场,蜂巢能源创新日首次将跨界思维引入产业布局,拿出真金白银,从产业发展的高度积极推动行业的创新实践,最终受益的不仅是蜂巢能源本身,更是整个行业。它的“出界”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4月20日,以“创新力量引领未来”为主题的蜂巢能源首届创新日在本届上海车展期间正式启动,标志着蜂巢能源品牌进入2.0阶段的战略升级。创新日发布会上,蜂巢能源宣布进入品牌2.0阶段,并成立蜂巢资本,投入20亿元支持产业创新,计划在全球招募20位跨界产业合作伙伴和100位创新先锋科学家,旨在通过跨界合作聚集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力量,构建动力电池产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跨界集成创新生态圈,提升本土企业自主创新和深度研发实力。
品牌升级蜂巢能源走进2.0活动现场,蜂巢能源发布品牌升级2.0战略,全面升级企业战略布局,进一步凸显企业“碳”责任,强调企业发展的使命感,助力品牌升级。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洪信在发布中介绍,蜂巢能源2.0战略使企业的战略布局更加系统化,从乘用车、商用车、轻型车到储能,产品品类和市场布局不断拓展,更加系统化;从原材料到产品应用再到资源回收,产业链布局更加完善;国内外新基地陆续开工建设,到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将超过200GWh。蜂巢能源正在从一个更懂汽车的电池专家升级为能源互联企业。
此外,蜂巢能源积极响应国家“做好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号召,提高可持续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预计2025年蜂巢能源全球工厂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达到40%,2030年蜂巢能源将达到碳中和指数,以建立绿色可持续供应链,使用可再生材料,加速履行“碳”责任。蜂巢能源作为动力电池新标杆企业,近两年发展迅猛。此次发布的全新品牌口号“创新力量永无止境”,透露出其始终牢记创造和发展的初衷——蜂巢能源,取天然蜂巢安全、稳定、经济之意,致力于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创新能源,以能源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变革,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更轻松地获取和使用可持续能源。20亿产业扶持基金+多维度创新打造创新生态圈在创新日的大会现场,为了更好地打造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圈,在产业创新方面,蜂巢能源现场宣布成立蜂巢资本,与社会资本SDI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期斥资20亿元成立两只成长型和创新型基金,招募创新型产业合作伙伴,为蜂巢能源创新生态圈的打造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这是一家由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资深产业投资人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投资公司。蜂巢资本CEO崔东旭表示:“蜂巢资本依托长城控股集团强大的产业背景,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上游材料到中游核心零部件、下游生产,实现全产业链整合。同时,探索新的市场销售模式,提高市场渗透率,延伸和提升用户体验,打造智慧出行完整生态闭环,助力当地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升级。”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创新,蜂巢资本还启动了创新产业合伙人招募计划,与国内领先的前沿科技媒体、产业服务平台机器心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招募20名智能领域的跨领域合伙人,将先进的智能技术应用于动力电池行业生产,实现锂电池行业与AI、大数据、上下游产业链的跨界融合,加速蜂巢能源在智能领域的全球布局。在人才创新方面,蜂巢能源宣布与全球知名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合作,启动创新先锋科学家招募计划,在全球招募100名科学家,致力于动力电池的研发,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和人才储备,实现自主研发和创新。以跨界思维推动自主创新,升级蜂巢能源。为什么要发起创新日?杨洪信表示,目前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格局比较清晰,中日韩仍占主导地位,但欧洲正在快速追赶。虽然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材料技术研发积累不足;先进生产技术和高端设备仍相对依赖进口;在人才储备方面,高科技人才明显不足...这些问题长期以来阻碍了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
蜂巢能源认为,要想在未来新能源市场实现领先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上取得创新突破。为此,蜂巢能源愿意以创新日的形式努力实践,聚集跨行业、行业伙伴,聚集全球顶尖人才,以创新为驱动力,实现从上游材料到中游核心部件、下游生产的全产业链本土自主创新,摆脱传统工艺的束缚,引进不同行业的先进技术,融入锂电池行业的创新研究。敢为天下先,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也是蜂巢能源创新的灵魂。对此,业内专家评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市场,蜂巢能源创新日首次将跨界思维引入产业布局,拿出真金白银,从产业发展的高度积极推动行业的创新实践,最终受益的不仅是蜂巢能源本身,更是整个行业。它的“出界”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长安汽车展台未来汽车日报摄作者李玉鹏编辑李欢欢曾经打造出多款爆款SUV的长安汽车,决定把这种优势延续到智能电动车领域。
1900/1/1 0:00:00自康奈可和玛涅蒂马瑞利两大全球汽车供应商合二为一以来,马瑞利以全新面貌,携旗下最新技术,首次作为“一家公司”亮相于4月19日至28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第19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1900/1/1 0:00:00布局高端混动,开创智混先河。4月19日,WEY品牌以“新一代智能汽车”全新定位,亮相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车展”)。
1900/1/1 0:00:00分享作为咖啡家族的第三款车型,它兼具领先的智能驾驶与高效的智能混动,将全面满足消费者高阶混动需求,带来媲美电动的出行改变。
1900/1/1 0:00:004月19日是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展第一天,曼德电子电器迎来了首轮参观高峰,共接待来自各车企、供应商和行业嘉宾67批次,并在展会现场与北汽集团旗下好修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未来汽车日报摄作者李玉鹏编辑李欢欢四年前的上海车展,百度首次对外公布了Apollo开放平台,其愿景是希望用智能驾驶技术让汽车更聪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