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北京开会,看到的都是拥堵的道路和严重的污染……”说到这里,今年已经65岁的黄鸿升突然哽咽了。冷静了片刻,他终于继续讲自己和新能源汽车的故事。
这个片段发生在4月27日,创维智能汽车品牌见面会现场。发布会上,创维集团与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现场完成商标转让,“创维汽车”正式诞生,取代梅田,成为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旗下的智能汽车品牌。虽然自己不造车,但黄鸿升对创维汽车的期望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雄心勃勃。他给创维汽车定下了“1-3-3-3”的目标,即已投入100亿建立创维汽车生态;未来再投入300亿,实现创维汽车全球十大目标;挂钩资本市场,市值已达3000亿元;再奋斗30年,培养优秀企业家,见证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很难想象一个已经步入暮年的老人会张口许愿30年。但这是黄鸿升。当他站在舞台上,满怀激情地讲述过去的故事时,你仿佛能在他身上看到新中国几十年的变化。那是时代留给这一代人的专属印记。20世纪60年代末,单一经济体制暴露出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市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一场知青下乡运动开始大规模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1973年,“海口知青”黄鸿升来到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用他的话说,那是一个“与世界工业文明隔绝,甚至没有收音机”的地方。也许正是那段黑暗的经历,在黄鸿升的心里种下了家电和汽车的种子。于是1977年,在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后,“理工男”黄鸿升赶上了第一批“下海”,开始了“彩电大王”之路。在这个几乎新中国的同龄人中,有太多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理解的使命和责任。黄鸿升曾经说过,“苦难不是遗憾,而是财富。受苦的人最终会表现出爱。无论我做家电还是做汽车,都是出于‘爱’。”
这是真的。从他泪眼婆娑的眼神,从他言语中谈论汽车的激情,我能看出他是真的爱车,也爱自己的车。在现场,黄鸿升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到自己前几年身体不好,肠胃炎,习惯性腹泻,血压很不稳定,但是自从有了凯沃的新能源车,每天中午都睡在里面,这些症状都消失了。乍一看,这听起来有点像“假药”,但当我看着黄鸿升在舞台上再兴奋30年,听到他将再次尝试攀登喜马拉雅山时,我愿意相信他的车真的能治好他的病。黄鸿升的汽车梦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10年,黄鸿升在南京成立凯沃汽车,并收购重组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从新能源客车起步,2011年,黄鸿升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轨道。“很多朋友听说我要造车,都不理解。他们说你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了。为什么非要这么拼?”提到当时的决定,黄鸿升说很多人投了反对票。但正是在一片质疑声中,凯沃汽车干了10年。10年来,凯沃汽车不仅拥有以南京商用车、徐州乘用车为首的七大国家级生产基地,还拥有相对落后的技术沉淀。除了掌握核心的“三电”技术能力,更名后的创维汽车还将开发Sky系列技术家族,包括SkyPILOT自动驾驶系统、Skylink智能网联系统、SkyDRIVE智能驾驶解决方案、SkyPOWER智能动力解决方案和SkySAFETY智能安全解决方案,努力以软件的形式实现车辆的多维链接,为消费者打造多元化的智能生活场景。
正是在这样美好的愿景下,如今进入智能汽车赛道,创维汽车将自己定位为“家用汽车互联第一世界级品牌”。换句话说,基于智能家居行业多年的积累,让汽车成为其业务和数据闭环的最后一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20-2025年,创维将基于BE和CE两大纯电动平台,推出至少4款创维品牌全新纯电动汽车,未来将形成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混合动力和其他能源动力汽车为辅的全动力车型产品矩阵。渠道方面,据悉创维汽车将采用……合伙运营商del,建立具有推广、服务等平台运营能力的独立渠道,采用新零售渠道和传统渠道并重。根据规划,创维2021年将以一二线城市为重点,渠道总数增至120个;2022年,一级渠道数量超过165个;到2025年,完成新能源汽车主要销售城市全覆盖。此外,在现场,创维的经销商伙伴也介绍,未来将携手创维集团,以轻资产跨界合作的形式,打造创维车家o2o体验店,在销售、桩电运营等方面共同合作,利用大平台数据掌握的创维用户画像,为汽车业务赋能。最后,在服务方面,创维将打造“心悦诚服”的服务品牌,确保60s内响应车主需求,小问题即时解决,中问题24小时内解决,大问题72h内全部解决。全球十大汽车品牌之一的黄鸿升的激情确实感染了现场的我们,但消费者真的会为这种激情的使命买单吗?再怎么讲情怀,最后还是要用产品说话。众所周知,创维的第一款机型是梅田ET5,于去年10月上市。这款车型上市时共推出四款配置,补贴价格在15.28万-19.88万元之间。
在这个价格区间,梅田显然看中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最大的“鱼肚”部分,想要分一杯羹。但9.6s加速100%的性能,NEDC最大520km的续航里程,这样一个全新的品牌,让这款车型在新品中迅速失去了声音。数据显示,梅田ET5近半年的累计销量仅为595辆,且除了去年12月交付411辆外,该车型其他时间的月销量数据可以忽略不计。显然,这样的产品之前并没有引起多大的热度。那么同样一辆车,从梅田品牌到创维品牌,消费者能买单吗?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首先,在智能汽车的席卷浪潮下,造车已经成为所有行业巨头的共同选择。无论是官方宣布造车的苹果、百度、小米,还是暂时不造车的华为,无一例外都盯上了这个上亿规模的市场。在这些企业中,创维品牌能赢多大?
其次,从产品层面来说,梅田ET5的销量已经可以算是“跳街”了。如果不出意外,即使贴上“创维”的标签,成为爆款的可能性也不大。从其下一步的产品规划来看,先不说最终能实现L4自动驾驶的天空系列技术何时能真正落地,仅从其背后的厂商——凯沃汽车此前仅在商用车市场发力的背景来看,其下一步的产品转型之路将会相当艰难。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业务转让失败的例子。包括江铃、福田、江淮这些曾经在商用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在进军乘用车市场的道路上都遭遇了不小的挫折。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都是新能源产品,创维或者凯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可见,创维汽车的前路确实漫长而艰难。好在荀子还有《荀子修身》的后半句,台词很快就来了。虽然市场瞬息万变,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很强大,但一生都在创新和攀登的黄鸿升绝不会轻易放弃。在人生最后一个巅峰之前,谁也不知道他会释放出什么样的力量。“每次去北京开会,看到的都是拥堵的道路和严重的污染……”说到这里,今年已经65岁的黄鸿升突然哽咽了。冷静了片刻,他终于继续讲自己和新能源汽车的故事。
这个片段发生在4月27日,创维智能汽车品牌见面会现场。发布会上,创维集团与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现场完成商标转让,“创维汽车”正式诞生,取代梅田,成为smart ……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旗下的r品牌。虽然自己不造车,但黄鸿升对创维汽车的期望就像他的名字一样,雄心勃勃。他给创维汽车定下了“1-3-3-3”的目标,即已投入100亿建立创维汽车生态;未来再投入300亿,实现创维汽车全球十大目标;挂钩资本市场,市值已达3000亿元;再奋斗30年,培养优秀企业家,见证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很难想象一个已经步入暮年的老人会张口许愿30年。但这是黄鸿升。当他站在舞台上,满怀激情地讲述过去的故事时,你仿佛能在他身上看到新中国几十年的变化。那是时代留给这一代人的专属印记。20世纪60年代末,单一经济体制暴露出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市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一场知青下乡运动开始大规模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1973年,“海口知青”黄鸿升来到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用他的话说,那是一个“与世界工业文明隔绝,甚至没有收音机”的地方。也许正是那段黑暗的经历,在黄鸿升的心里种下了家电和汽车的种子。于是1977年,在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后,“理工男”黄鸿升赶上了第一批“下海”,开始了“彩电大王”之路。在这个几乎新中国的同龄人中,有太多我们这一代人无法理解的使命和责任。黄鸿升曾经说过,“苦难不是遗憾,而是财富。受苦的人最终会表现出爱。无论我做家电还是做汽车,都是出于‘爱’。”
这是真的。从他泪眼婆娑的眼神,从他言语中谈论汽车的激情,我能看出他是真的爱车,也爱自己的车。在现场,黄鸿升说过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到自己前几年身体不好,肠胃炎,习惯性腹泻,血压很不稳定,但是自从有了凯沃的新能源车,每天中午都睡在里面,这些症状都消失了。乍一看,这听起来有点像“假药”,但当我看着黄鸿升在舞台上再兴奋30年,听到他将再次尝试攀登喜马拉雅山时,我愿意相信他的车真的能治好他的病。黄鸿升的汽车梦可以追溯到10年前。2010年,黄鸿升在南京成立凯沃汽车,并收购重组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从新能源客车起步,2011年,黄鸿升正式进入新能源汽车轨道。“很多朋友听说我要造车,都不理解。他们说你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了。为什么非要这么拼?”提到当时的决定,黄鸿升说很多人投了反对票。但正是在一片质疑声中,凯沃汽车干了10年。10年来,凯沃汽车不仅拥有以南京商用车、徐州乘用车为首的七大国家级生产基地,还拥有相对落后的技术沉淀。除了掌握核心的“三电”技术能力,更名后的创维汽车还将开发Sky系列技术家族,包括SkyPILOT自动驾驶系统、Skylink智能网联系统、SkyDRIVE智能驾驶解决方案、SkyPOWER智能动力解决方案和SkySAFETY智能安全解决方案,努力以软件的形式实现车辆的多维链接,为消费者打造多元化的智能生活场景。
正是在这样美好的愿景下,如今进入智能汽车赛道,创维汽车将自己定位为“家用汽车互联第一世界级品牌”。换句话说,基于智能家居行业多年的积累,让汽车成为其业务和数据闭环的最后一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20-2025年,创维将基于BE和CE两大纯电动平台,推出至少4款创维品牌全新纯电动汽车,未来将形成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混合动力和其他能源动力汽车为辅的全动力车型产品矩阵。渠道方面,据悉创维汽车将采用……合伙运营商del,建立具有推广、服务等平台运营能力的独立渠道,采用新零售渠道和传统渠道并重。根据规划,创维2021年将以一二线城市为重点,渠道总数增至120个;2022年,一级渠道数量超过165个;到2025年,完成新能源汽车主要销售城市全覆盖。此外,在现场,创维的经销商伙伴也介绍,未来将携手创维集团,以轻资产跨界合作的形式,打造创维车家o2o体验店,在销售、桩电运营等方面共同合作,利用大平台数据掌握的创维用户画像,为汽车业务赋能。最后,在服务方面,创维将打造“心悦诚服”的服务品牌,确保60s内响应车主需求,小问题即时解决,中问题24小时内解决,大问题72h内全部解决。全球十大汽车品牌之一的黄鸿升的激情确实感染了现场的我们,但消费者真的会为这种激情的使命买单吗?再怎么讲情怀,最后还是要用产品说话。众所周知,创维的第一款机型是梅田ET5,于去年10月上市。这款车型上市时共推出四款配置,补贴价格在15.28万-19.88万元之间。
在这个价格区间,梅田显然看中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最大的“鱼肚”部分,想要分一杯羹。但9.6s加速100%的性能,NEDC最大520km的续航里程,这样一个全新的品牌,让这款车型在新品中迅速失去了声音。数据显示,梅田ET5近半年的累计销量仅为595辆,且除了去年12月交付411辆外,该车型其他时间的月销量数据可以忽略不计。显然,这样的产品之前并没有引起多大的热度。那么同样一辆车,从梅田品牌到创维品牌,消费者能买单吗?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首先,在智能汽车的席卷浪潮下,造车已经成为所有行业巨头的共同选择。无论是官方宣布造车的苹果、百度、小米,还是暂时不造车的华为,无一例外都盯上了这个上亿规模的市场。在这些企业中,创维品牌能赢多大?
其次,从产品层面来说,梅田ET5的销量已经可以算是“跳街”了。如果不出意外,即使贴上“创维”的标签,成为爆款的可能性也不大。从其下一步的产品规划来看,先不说最终能实现L4自动驾驶的天空系列技术何时能真正落地,仅从其背后的厂商——凯沃汽车此前仅在商用车市场发力的背景来看,其下一步的产品转型之路将会相当艰难。要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业务转让失败的例子。包括江铃、福田、江淮这些曾经在商用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在进军乘用车市场的道路上都遭遇了不小的挫折。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都是新能源产品,创维或者凯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可见,创维汽车的前路确实漫长而艰难。好在荀子还有《荀子修身》的后半句,台词很快就来了。虽然市场瞬息万变,在可预见的未来会很强大,但一生都在创新和攀登的黄鸿升绝不会轻易放弃。在人生最后一个巅峰之前,谁也不知道他会释放出什么样的力量。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4月22日,仅在一辆无人驾驶的特斯拉车辆在得州发生致命碰撞数日后,非盈利研究组织《消费者报告》的工程师表示,他们“很容易就了”特斯拉ModelY,
1900/1/1 0:00:00在2021上海车展期间,劳斯莱斯汽车大中华区总经理李龙先生在接受蓝鲸汽车专访时表示,随着高端的个性化需求增加,劳斯莱斯Bespoke高级定制已不再脸谱化,而是更多关注细节,
1900/1/1 0:00:00现代汽车一季度利润同比暴涨187今年第一季度,现代汽车净利润同比暴涨187至13万亿韩元(合116亿美元),利润几乎增长近2倍,为四年来最高水平;营收同比增长8
1900/1/1 0:00:00分享别克eConnect30智能互联科技来了。近日,别克威朗Pro部分车内空间图片曝光,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别克威朗Pro的第二排座位较为宽敞,腿部空间充足,并配备后排独立空调出风口。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科技大学(NUSTMISIS)和LG电子公司(LGElectronics)联手开发新型合金材料。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开发了新的实时3D运动追踪系统,可取代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应用中的摄像头等成像系统技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