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漫步在北京亦庄的路上,你会发现马骁之星的Robotaxi已经进一步融入了生活。
继广州之后,这家自动驾驶独角兽最近在北京向公众扩展了Robotaxi服务,约有150个站点,覆盖了北京经济开发区15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
体验的方式也很简单——下载PonyPilot+ APP,就近选址,耐心等待。
只要是在运营时间内(早上8:30-晚上22:30),无论是早晚高峰,还是大雾暴雨,属于你的Robotaxi都会安全接你,然后把你送到目的地。
再加上前期政策先行区的开通,亦庄与大兴机场的Robotaxi连接也有望实现。
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马骁智行现阶段仍然将保安员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此外,马骁知行还将接入红旗知行、T3 Travel等出行平台,进一步扩大Robotaxi服务可触及的用户范围。
最新的PonyAlpha X系统
那么,这样丝滑的Robotaxi乘坐体验是如何实现的呢?
马骁知行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成透露,仅去年一年,他们就对软件系统进行了8000多次迭代。硬件系统也全面升级。
具体来说,就是马骁智行最新一代L4自动驾驶系统Pony AlphaX。
其独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部分:
系统感知无盲点
通过四个激光雷达、四个毫米波雷达、七个摄像头和两个GNSS天线模块,PonyAlpha X系统可以实现360度盲点感知。
而且这一代系统更好的处理长尾场景和复杂场景。
比如增加了红绿灯识别摄像头,帮助Robotaxi更准确地识别红绿灯状态;增加了侧向毫米波雷达(左侧),用于监控左侧直行车辆右转时的路况。
这些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乘客带来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体验。
标准化生产
当然,一个自动驾驶系统是否有能力为公众提供服务,不能简单地用传感器的数量来判断——它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体验”。
整个系统参照车辆分类标准进行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和验证。
其中质检项目多达200项,涉及功能测试、环境测试、压力测试,如振动、高低温、防水、噪音、实际道路测试等。
为了使各系统软硬件配置标准化、统一化,走向产品化,马骁智行建设了L4级自动驾驶系统标准化生产线。
在此之前,马骁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上车”基本都是手工制作。
有了这条生产线,PonyAlpha X的加载速度比上一代快了6倍——这也是Robotaxi搭载该系统快速下线并投入大规模运营的前提之一。
目前批量生产线配备的PonyAlpha X系统车型都是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RX450h车型,也是马骁智行在北京亦庄和广州南沙的Robotaxi运营车型。
在不久的将来,马骁智行的Robotaxi将进入上海等其他城市的市民生活。
自动驾驶背后的技术链
随着Robotaxi在京运营规模的扩大,马骁智行背后的自动驾驶技术链也得到了展示。
五金器具
几乎所有的自动驾驶公司都经历过64线机械激光雷达时代,马骁智行也不例外。
由于机械激光雷达体积较大,早期通常直接安装在屋顶。
马骁之星的相关负责人不无调侃地说。
“因为测试车顶上的‘大花盆’,路人以为我们在做风力发电。”
经过短短两三年的发展,马骁之星对激光雷达的适配已经经历了三次变革,选用的激光雷达体积越来越小,便于集成。
包括激光雷达在内,马骁之星还自主研发了24个核心硬件模块,包括车载计算平台、信号灯识别摄像头、传感器网关等。,实现生产线的标准化生产。
相比市面上销售的硬件设备,自主研发的硬件模块无疑会实现与自身系统更好的适配。
高精度地图和定位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开车/走路导航位置更新速度慢,即使一段时间不更新,也突然“漂移”。
这种情况会给自动驾驶车辆带来致命的危险。
据马骁之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障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行驶,高精地图提供的数据要做到精(精确到厘米级)、鲜(实时、日级更新速度)、广(覆盖道路上尽可能多的数据类型)。
有了符合要求的高精地图,定位也要跟上。
除了激光雷达和高精度摄像头,马骁智行还使用了GNSS天线模块、IMU惯性测量单元、轮速传感器等设备,确保在单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自动驾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感知和预测
自动驾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避开障碍物,这涉及到感知和预测。
激光雷达、高精度摄像头等传感器可以起到“眼睛”的作用,识别周围交通参与者的位置、形状、类型、速度和方位,预测这些物体的运动轨迹和意图,提前避开一些可能的危险场景。
例如,如果系统识别出前方有行人,并根据其方位和步态预测其准备过马路,自动驾驶车辆就会减速并提前让路。
马骁智行表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感知到的有效数据会传回后台,深度学习网络会对路测数据进行挖掘并自动标注和训练,从而驱动快速ite……感知算法和预测模块的功能。
规划和控制
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轨迹通常需要提前规划,马骁智行将其分为两类:
1)路线规划(从A点到B点的导航规划)。目前大部分对外开放的Robotaxi都是固定的点对点连接,属于这一类;
2)运动规划(未来一小段时间/距离内的轨迹规划)可以简单理解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的规避路线,比如在狭窄车道超车。
控制就是计算控制指令的轨迹来完成规划。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进行规划和控制,马骁智行还构建了决策和数值优化系统,该系统将对不确定性进行建模,整合与其他对象的交互,考虑安全和交通法规等因素,尽可能满足舒适高效的乘坐体验。
基础设施和数据
基础设施是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基础,数据是让这个系统运行的燃料。
马骁之星的星上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异构计算、高性能数据通信、安全和冗余系统;线下基础设施包括数据标注平台、大数据存储与分析、大规模仿真、大规模机器学习与训练等。
其中,大数据和大规模仿真是驱动算法快速迭代的关键因素,形成了从大规模路测的数据采集,到大数据分析,到算法改进,到大规模仿真,再到大规模路测的技术闭环。
研发测试
当然,自动驾驶汽车在最终成为可以上路使用的运营产品之前,离不开严格的测试。
据介绍,马骁之星内部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质量体系,包括缺陷预防、产品维度质量、标准化活动等。
其中,在缺陷预防方面,马骁智行一方面积极与第三方优质供应商合作(负责设计验证测试和系统测试),另一方面也自建硬件测试实验室(负责工程验证测试和集成测试)。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自动驾驶车辆可以上路做道路运行测试,进而实现问题分析定位、问题分类、仿真验证、回归自动化等一系列工作。
马骁之卡
作为马骁智行的新业务,马骁智卡的技术细节和未来蓝图也首次披露。
在传感器配置上,智能卡包括两个激光雷达,以及毫米波雷达和高精度摄像头,同样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感知。
其中,远距离摄像头的可视距离为300米,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更好地探测前方道路;后置摄像头可以帮助车辆在高速场景下更安全地变道。
目前,马骁智卡已获得广东省首批自动驾驶卡车牌照,并获得两家商业运营合作伙伴的认可。
小马智卡负责人还透露了卡车业务的商业化时间表:
2019-2021年与头部后勤方进行试点运营,运载工具为改装车(非车载级,非冗余平台);
2021-2023年,与头部物流方合作,实现小规模运营和商业模式验证;
2023-2024+,构建规模化、标准化的仓对仓智能物流运输体系,载体为量产高端智能重卡平台(带冗余)。
摘要
对于马骁智行来说,扩大Robotaxi在京运营规模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尤其是PonyAlpha X的推出,更是确认了马骁智行的技术开始走向量产产品。
同时,针对后续大规模车队管理工作,马骁之星的打法也跃然纸上:自动驾驶车辆管理平台。
平台主要包括系统生产自动化、软硬件版本管理、车辆实时信息共享、出行服务管理、用户体验管理五大板块;实现车辆从下线到上路,乘客从上下车的综合管理。
另一方面,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在加快。
此前,北京已正式开放亦庄新城周边225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和北京大兴机场周边的政策先行区。
作为京高水平自动驾驶示范区“V合伙人”计划的首批成员,马骁智行将在商业化方面跑得更快。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如果你漫步在北京亦庄的路上,你会发现马骁之星的Robotaxi已经进一步融入了生活。
继广州之后,这家自动驾驶独角兽最近在北京向公众扩展了Robotaxi服务,约有150个站点,覆盖了北京经济开发区15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
体验的方式也很简单——下载PonyPilot+ APP,就近选址,耐心等待。
只要是在运营时间内(早上8:30-晚上22:30),无论是早晚高峰,还是大雾暴雨,属于你的Robotaxi都会安全接你,然后把你送到目的地。
再加上前期政策先行区的开通,亦庄与大兴机场的Robotaxi连接也有望实现。
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马骁智行现阶段仍然将保安员作为最后一道防线。
此外,马骁知行还将接入红旗知行、T3 Travel等出行平台,进一步扩大Robotaxi服务可触及的用户范围。
最新的PonyAlpha X系统
那么,这样丝滑的Robotaxi乘坐体验是如何实现的呢?
马骁知行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楼天成透露,仅去年一年,他们就对软件系统进行了8000多次迭代。硬件系统也全面升级。
具体来说,就是马骁智行最新一代L4自动驾驶系统Pony AlphaX。
其独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部分:
系统感知无盲点
通过四个激光雷达、四个毫米波雷达、七个摄像头和两个GNSS天线模块,PonyAlpha X系统可以实现360度盲点感知。
而且这一代系统更好的处理长尾场景和复杂场景。
比如增加了红绿灯识别摄像头,帮助Robotaxi更准确地识别红绿灯状态;增加了侧向毫米波雷达(左侧),用于监控左侧直行车辆右转时的路况。
这些改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乘客带来更加舒适和安全的体验。
标准化生产
当然,一个自动驾驶系统是否有能力为公众提供服务,不能简单地用传感器的数量来判断——它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体验”。
整个系统参照车辆分类标准进行设计、开发、生产、测试和验证。
其中质检项目多达200项,涉及功能测试、环境测试、压力测试,如振动、高低温、防水、噪音、实际道路测试等。
为了使各系统软硬件配置标准化、统一化,走向产品化,马骁智行建设了L4级自动驾驶系统标准化生产线。
在此之前,马骁智行的自动驾驶系统“上车”基本都是手工制作。
有了这条生产线,PonyAlpha X的加载速度比上一代快了6倍——这也是Robotaxi搭载该系统快速下线并投入大规模运营的前提之一。
目前批量生产线配备的PonyAlpha X系统车型都是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RX450h车型,也是马骁智行在北京亦庄和广州南沙的Robotaxi运营车型。
在不久的将来,马骁智行的Robotaxi将进入上海等其他城市的市民生活。
自动驾驶背后的技术链
随着Robotaxi在京运营规模的扩大,马骁智行背后的自动驾驶技术链也得到了展示。
五金器具
几乎所有的自动驾驶公司都经历过64线机械激光雷达时代,马骁智行也不例外。
由于机械激光雷达体积较大,早期通常直接安装在屋顶。
马骁之星的相关负责人不无调侃地说。
“因为测试车顶上的‘大花盆’,路人以为我们在做风力发电。”
经过短短两三年的发展,马骁之星对激光雷达的适配已经经历了三次变革,选用的激光雷达体积越来越小,便于集成。
包括激光雷达在内,马骁之星还自主研发了24个核心硬件模块,包括车载计算平台、信号灯识别摄像头、传感器网关等。,实现生产线的标准化生产。
相比市面上销售的硬件设备,自主研发的硬件模块无疑会实现与自身系统更好的适配。
高精度地图和定位
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开车/走路导航位置更新速度慢,即使一段时间不更新,也突然“漂移”。
这种情况会给自动驾驶车辆带来致命的危险。
据马骁之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障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行驶,高精地图提供的数据要做到精(精确到厘米级)、鲜(实时、日级更新速度)、广(覆盖道路上尽可能多的数据类型)。
有了符合要求的高精地图,定位也要跟上。
除了激光雷达和高精度摄像头,马骁智行还使用了GNSS天线模块、IMU惯性测量单元、轮速传感器等设备,确保在单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自动驾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感知和预测
自动驾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避开障碍物,这涉及到感知和预测。
激光雷达、高精度摄像头等传感器可以起到“眼睛”的作用,识别周围交通参与者的位置、形状、类型、速度和方位,预测这些物体的运动轨迹和意图,提前避开一些可能的危险场景。
例如,如果系统识别出前方有行人,并根据其方位和步态预测其准备过马路,自动驾驶车辆就会减速并提前让路。
马骁智行表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感知到的有效数据会传回后台,深度学习网络会对路测数据进行挖掘并自动标注和训练,从而驱动快速ite……感知算法和预测模块的功能。
规划和控制
自动驾驶车辆的行驶轨迹通常需要提前规划,马骁智行将其分为两类:
1)路线规划(从A点到B点的导航规划)。目前大部分对外开放的Robotaxi都是固定的点对点连接,属于这一类;
2)运动规划(未来一小段时间/距离内的轨迹规划)可以简单理解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的规避路线,比如在狭窄车道超车。
控制就是计算控制指令的轨迹来完成规划。
据介绍,为了更好地进行规划和控制,马骁智行还构建了决策和数值优化系统,该系统将对不确定性进行建模,整合与其他对象的交互,考虑安全和交通法规等因素,尽可能满足舒适高效的乘坐体验。
基础设施和数据
基础设施是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基础,数据是让这个系统运行的燃料。
马骁之星的星上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异构计算、高性能数据通信、安全和冗余系统;线下基础设施包括数据标注平台、大数据存储与分析、大规模仿真、大规模机器学习与训练等。
其中,大数据和大规模仿真是驱动算法快速迭代的关键因素,形成了从大规模路测的数据采集,到大数据分析,到算法改进,到大规模仿真,再到大规模路测的技术闭环。
研发测试
当然,自动驾驶汽车在最终成为可以上路使用的运营产品之前,离不开严格的测试。
据介绍,马骁之星内部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质量体系,包括缺陷预防、产品维度质量、标准化活动等。
其中,在缺陷预防方面,马骁智行一方面积极与第三方优质供应商合作(负责设计验证测试和系统测试),另一方面也自建硬件测试实验室(负责工程验证测试和集成测试)。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自动驾驶车辆可以上路做道路运行测试,进而实现问题分析定位、问题分类、仿真验证、回归自动化等一系列工作。
马骁之卡
作为马骁智行的新业务,马骁智卡的技术细节和未来蓝图也首次披露。
在传感器配置上,智能卡包括两个激光雷达,以及毫米波雷达和高精度摄像头,同样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感知。
其中,远距离摄像头的可视距离为300米,在高速公路上可以更好地探测前方道路;后置摄像头可以帮助车辆在高速场景下更安全地变道。
目前,马骁智卡已获得广东省首批自动驾驶卡车牌照,并获得两家商业运营合作伙伴的认可。
小马智卡负责人还透露了卡车业务的商业化时间表:
2019-2021年与头部后勤方进行试点运营,运载工具为改装车(非车载级,非冗余平台);
2021-2023年,与头部物流方合作,实现小规模运营和商业模式验证;
2023-2024+,构建规模化、标准化的仓对仓智能物流运输体系,载体为量产高端智能重卡平台(带冗余)。
摘要
对于马骁智行来说,扩大Robotaxi在京运营规模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尤其是PonyAlpha X的推出,更是确认了马骁智行的技术开始走向量产产品。
同时,针对后续大规模车队管理工作,马骁之星的打法也跃然纸上:自动驾驶车辆管理平台。
平台主要包括系统生产自动化、软硬件版本管理、车辆实时信息共享、出行服务管理、用户体验管理五大板块;实现车辆从下线到上路,乘客从上下车的综合管理。
另一方面,相关政策的制定也在加快。
此前,北京已正式开放亦庄新城周边225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和北京大兴机场周边的政策先行区。
作为京高水平自动驾驶示范区“V合伙人”计划的首批成员,马骁智行将在商业化方面跑得更快。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5月14日,202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开始在欧洲中部和东部进一步扩张,该公司已经开始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接受订单。
1900/1/1 0:00:00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芯片短缺将致今年车企收入损失1100亿美元,减产390万辆汽车据外媒报道,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表示,
1900/1/1 0:00:005月16日上午8时整,2021长城汽车智慧工厂马拉松在保定市大王店科技产业园区鸣开跑。赛事以“敞开跑”为主题,融合了智慧科技与多元潮玩的智慧工厂特色。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最近于加州发生的一场车祸中丧生的司机,在生前曾称赞过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功能,他在TikTok上发布过两段视频,在视频中其双手离开了方向盘。
1900/1/1 0:00:00近日,我们从外媒获悉,大众集团于英国市场推出了新款ID4车型。新车将作为入门版车型,搭载52kWh电池,根据匹配不同动力的电机,其WLTP续航在211213英里之间(339343公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