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雷军正式宣布小米造车的第二天,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在华为2020年年报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汽车真的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已经成为一个跨界的话题。好像ICT公司不谈论汽车就过时了……”没想到,话音刚落,“红衣教主”周鸿t就带着360高调上台,宣布将联手哪吒汽车,组成“吵闹搭档”。截至目前,华为、小米、360、创维、OPPO、魅族等在手机领域已经或仍有所作为的公司纷纷进入汽车圈,直接或间接参与汽车制造。他们手握用户、技术、生态,为汽车行业注入新的动力。我们可以把这些企业归为“造车2.0新势力”企业。然而,我们不禁疑惑,从做手机到做汽车,这是跨界时尚还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他们是变革者还是追随者?你看好他们的“汽车梦”吗?欢迎在文末投票,与我们互动。近几年汽车圈最火的词可能就是“跨界”,手机厂商也成为跨界大军中的一员。国内最早的跨界代表可以追溯到乐视,海外代表是苹果。两人都是自己选择路线,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汽车远不是“四个轮子加一部手机”那么简单。截至目前,华为、小米、360、创维、OPPO、魅族等厂商也已进入市场。他们如何选择参与造车?权衡之后,各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华为:从供应商到合资车企,野心越来越大。自宣布进入汽车圈以来,关于华为是否会造车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虽然华为一直在指责,但现在下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而且从财力、人力、能力来说,华为似乎分分钟就能开始造车。那你为什么这么急着造谣呢?因为华为初入汽车局,不能和车企“抢饭碗”。如果是供应商角色,就是和车企的合作伙伴;如果是造车的角色,那就是“野蛮人”。因此,华为凭借领先的实力和服务意识,成为汽车圈的明星企业。车展上唯一一个车企老总排队预约的展台就是华为展台。然而如今,华为的野心越来越大。曾经反复强调“不做汽车,专注ICT技术,做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的华为,步子越迈越大,开始“与车企打造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即与BAIC、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合作打造三个子品牌。目前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极速福克斯Alpha S华为HI版已经开始预售,两款车型的预售价格分别为38.89万元和42.99万元。华为、长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高端品牌即将亮相。从这一点来看,华为虽然没有自主品牌,但实际上已经参与了“汽车制造”环节。不仅如此,华为并不满足于供应商和联合制造的角色。华为还推出了Celeste品牌的Celeste华为智选SF5,并宣布该车正式进入华为旗舰店,通过华为全国零售渠道网络销售,开创了消费电子行业与汽车行业的融合。据悉,Celeste华为选择SF5的数量一个月已经超过6500台,未来与华为合作卖车的车企有和、长安、比亚迪等。华为计划在7月底前在200家体验店销售汽车,并在年底前扩大到1000多家。由此看来,华为除了在智能驾驶舱、智能网联、智能充电系统等方面积极发力,为车企做“增量”,也在最大限度地利用销售渠道打通越来越多的汽车上下流程。随着各方面积累的深入,未来华为推出自主品牌汽车的可能性也很大。■小米:雷军亲自上阵,用车打通小米生态。经过75天的调研、85次行业拜访和交流、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入交流、4次内部管理层讨论和2次正式董事会会议,小米正式启动智能电动车业务,开始造车。资金方面,初期投入100亿,预计未来10年投入100亿美元。更关键的是,雷军将以智能电动车业务CEO的身份亲自上阵。可以说,雷军的入场非常漂亮,赢得了很多汽车行业人士的认可。从业务层面来说,小米作为全资子公司自己做,不缺钱,不缺用户,也不缺很多技术和人才。感觉是万事俱备后的决定,既响应用户需求,又有实力对用户负责;从雷军的角度来看,他不仅在汽车行业积累了广泛的人脉,也做了深入的调查。他在演讲中不仅谈到了自己的初心(不赶时髦),也谈到了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愿景(不是一时冲动),甚至亲自带队。他还表示,“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把我这辈子积累的成果和口碑全部投入到为小米汽车而战。”言语振振有词,让人热血沸腾。更重要的是,小米造车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小米的长期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未来,小米将为米粉提供从个人设备到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智能出行的全方位智能生活,而小米汽车将是移动出行的重要载体,帮助打通生态链。当然,汽车行业产业链复杂,项目庞大,投资巨大,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雷军能否在兼顾手机等业务的同时,对造车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5-10年内持续投入,对于小米汽车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360:拉住二股东,联手哪吒汽车“闹事”。雷军的造车热情感染了很多人,360公司创始人周鸿T就是其中之一。5月11日,周鸿T正式推出360智能汽车战略,联手打造新势力哪吒汽车,进军汽车圈。和雷军一样,周鸿T也分享了自己的造车之心,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直接体现在360的造车模式上——不同于华为、小米,既不是大规模合作,也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一家车企深度绑定,投入资金、技术、思维,与两个股东稳坐。周鸿T说:“手机失败后,我深深体会到(这是我心里的痛)做硬件还是有很多硬件专业知识的。有了好的硬件基础,我们互联网的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用户体验都可以发挥作用。”至于为什么选择哪吒汽车,周鸿t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是经过系统调研,新造车公司有300多家,然后有20多款车可以量产。按照标准,年销量过万的车,最后只有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哪吒、零跑,我们选择了哪吒。第二,在高层性格方面,受传统车企影响,严谨内敛的张勇和幽默风趣,能言善辩的周鸿T相得益彰。周鸿祎开玩笑说,当他第一次见到张勇时,他以为张勇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同样,周鸿t认为哪吒只会埋头工作,不会推广和营销。但也正因为如此,周鸿T看中了这支球队,双方互补的空间也很大。具体来说,360无疑在安全方面更胜一筹。通过与哪吒汽车合作的缘起,可以撼动整个汽车行业的认识,进而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汽车安全问题,做出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等互联网安全相关的产品。对于哪吒汽车来说,360不仅是长期的资金靠山,在人力、技术、创新等方面也吸收了360的理念。未来,高性价比的“十万级”智能汽车将是双方合作的主要方向。当然,对360汽车的质疑也很多。周鸿t也直言自己50岁了。很多人问他这个年纪在做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我的人生不由我做主”。同时为哪吒汽车做了一个广告。罗永浩也在社交平台上喊话他:“嗯,生命不息,还没有结束。这就是创业。”由此可见,360与哪吒汽车的牵手关系,其实是一种理想的合作模式,将传统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利益最大化。然而,在现阶段,这种合作尝试的方向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例如,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哪吒汽车能否进一步提升其品牌力和销量v……ume360和哪吒在理念不同,如何求同存异的情况下,蜜月期能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创维汽车:立志30年全球前十。在4月27日举行的创维智能汽车品牌见面会上,创维集团创始人、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鸿升正式宣布,梅田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创维以全新姿态进入智能汽车轨道。现场还发布了创维ET5机型。新车定位为中型SUV,共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5.28万-19.88万元。
虽然车都上市了,但是创维的车还是很低调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创维做汽车,大部分人对创维的了解还停留在家电领域。当然,创维也曾立志要把手机业务打造成仅次于彩电业务的第二主业,但最终还是像360一样无动于衷。
虽然低调,但黄鸿升为创维立下了一面长远的旗帜:30年:30年内争夺全球前十。根据创维的规划,2020-2025年至少推出4款纯电动新车型,未来将形成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混合动力和其他能源动力汽车为辅的全动力车型产品矩阵。“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鸿升”创维汽车的信心何在?事实上,创维汽车是凯沃汽车旗下的智能汽车品牌。早在2010年,黄鸿升就在南京成立了凯沃汽车,并收购重组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2011年,凯沃汽车进军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目前已积累10年新能源汽车技术,掌握“三电”技术能力。凯沃汽车拥有南京、深圳、武汉、徐州、呼和浩特、Xi、渭南七大生产基地。就这样,创维跨界造车积累多年,准备充分。创维汽车的推出,可以实现创维智能终端的延伸和推广,打造多元化的智能生活场景。从这点来看,创维汽车的初衷和小米差不多。智能方面,创维将通过天空系列技术家族的N项智能技术为品牌赋能;销售渠道方面,创维计划通过新零售渠道和传统渠道打开局面。如今,创维拥有近100家经销商网络。然而,创维仍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用户虽然认同创维的电视,但不一定认同创维的手机和创维的汽车。另外,30年的旗帜有点过了,有些营销的嫌疑。如何做好现在的工作可能更重要。■ OPPO:推进车机互联研发,造车可能性极小。另一家手机厂商OPPO在汽车方面也有不少动作。今年1月,OPPO正式公布了一组“防撞提醒的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和存储介质”和“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和电子设备”的发明专利,这些专利都与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汽车有关。3月11日,OPPO宣布其最新高端旗舰Find系列手机与李达成合作,实现车机互联。据官方介绍,Find系列手机,作为李ONE中的蓝牙车钥匙,可以在靠近汽车时自动解锁车门,还可以远程打开车窗并鸣喇叭寻车。那么问题来了。OPPO有可能自己造车吗?据悉,OPPO一直在为“造车”做准备,对产业链资源和人才做了充分的调研,但目前还没有正式成立。即便如此,我们判断OPPO自己造车的可能性不大。OPPO的创始人陈明永曾经说过:OPPO未来的定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他也一直在思考自己造车。在他看来,智能手机只是OPPO服务用户的载体。未来不仅仅是OPPO,整个行业都不会再有纯粹的手机公司。他认为:“我们要么不做,要么就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是自己造车。如果未来十年汽车行业做不出好车,OPPO可能会造车,但目前不可能。”所以整体来说,智能网联系统和万物互联是OPPO切入汽车赛道的方向,并且已经吸纳了相关人才。此前,小鹏首席科学家郭延东加入OPPO,将在OPPO研究院牵头做智能感知和交互两大核心工作。未来,相信OPPO在智能互联方面的投入会越来越大。■魅族:用于汽车车载系统的Flyme即将发布。就像OPPO一样,魅族不会以亲自造车的方式进入汽车赛道,而是做自己更擅长的事情,在车机互联中寻求一席之地。4月29日,魅族科技宣布,首款面向汽车车载系统的合作机型Flyme将于4月30日正式发布。Flyme是魅族为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量身定制的操作系统。是魅族设计理念在软件上更深层次的体现,也是魅族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被魅族称为“产品的灵魂”。然而魅族却让朋友们孤独等待。4月30日,魅族科技正式宣布与MINI达成合作,推出一款名为“18”的魅族涂装MINI JCW赛车,将参加2021大师挑战赛。就在雷军正式宣布小米造车的第二天,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在华为2020年年报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汽车真的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已经成为一个跨界的话题。好像ICT公司不谈论汽车就过时了……”没想到,话音刚落,“红衣教主”周鸿t就带着360高调上台,宣布将联手哪吒汽车,组成“吵闹搭档”。截至目前,华为、小米、360、创维、OPPO、魅族等在手机领域已经或仍有所作为的公司纷纷进入汽车圈,直接或间接参与汽车制造。他们手握用户、技术、生态,为汽车行业注入新的动力。我们可以把这些企业归为“造车2.0新势力”企业。然而,我们不禁疑惑,从做手机到做汽车,这是跨界时尚还是深思熟虑的决定?他们是改变者还是跟随者……s?你看好他们的“汽车梦”吗?欢迎在文末投票,与我们互动。近几年汽车圈最火的词可能就是“跨界”,手机厂商也成为跨界大军中的一员。国内最早的跨界代表可以追溯到乐视,海外代表是苹果。两人都是自己选择路线,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汽车远不是“四个轮子加一部手机”那么简单。截至目前,华为、小米、360、创维、OPPO、魅族等厂商也已进入市场。他们如何选择参与造车?权衡之后,各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华为:从供应商到合资车企,野心越来越大。自宣布进入汽车圈以来,关于华为是否会造车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虽然华为一直在指责,但现在下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而且从财力、人力、能力来说,华为似乎分分钟就能开始造车。那你为什么这么急着造谣呢?因为华为初入汽车局,不能和车企“抢饭碗”。如果是供应商角色,就是和车企的合作伙伴;如果是造车的角色,那就是“野蛮人”。因此,华为凭借领先的实力和服务意识,成为汽车圈的明星企业。车展上唯一一个车企老总排队预约的展台就是华为展台。然而如今,华为的野心越来越大。曾经反复强调“不做汽车,专注ICT技术,做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的华为,步子越迈越大,开始“与车企打造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即与BAIC、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合作打造三个子品牌。目前搭载华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极速福克斯Alpha S华为HI版已经开始预售,两款车型的预售价格分别为38.89万元和42.99万元。华为、长安、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高端品牌即将亮相。从这一点来看,华为虽然没有自主品牌,但实际上已经参与了“汽车制造”环节。不仅如此,华为并不满足于供应商和联合制造的角色。华为还推出了Celeste品牌的Celeste华为智选SF5,并宣布该车正式进入华为旗舰店,通过华为全国零售渠道网络销售,开创了消费电子行业与汽车行业的融合。据悉,Celeste华为选择SF5的数量一个月已经超过6500台,未来与华为合作卖车的车企有和、长安、比亚迪等。华为计划在7月底前在200家体验店销售汽车,并在年底前扩大到1000多家。由此看来,华为除了在智能驾驶舱、智能网联、智能充电系统等方面积极发力,为车企做“增量”,也在最大限度地利用销售渠道打通越来越多的汽车上下流程。随着各方面积累的深入,未来华为推出自主品牌汽车的可能性也很大。■小米:雷军亲自上阵,用车打通小米生态。经过75天的调研、85次行业拜访和交流、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入交流、4次内部管理层讨论和2次正式董事会会议,小米正式启动智能电动车业务,开始造车。资金方面,初期投入100亿,预计未来10年投入100亿美元。更关键的是,雷军将以智能电动车业务CEO的身份亲自上阵。可以说,雷军的入场非常漂亮,赢得了很多汽车行业人士的认可。从业务层面来说,小米作为全资子公司自己做,不缺钱,不缺用户,也不缺很多技术和人才。感觉是万事俱备后的决定,既响应用户需求,又有实力对用户负责;从雷军的角度来看,他不仅在汽车行业积累了广泛的人脉,也做了深入的调查。他在演讲中不仅谈到了自己的初心(不赶时髦),也谈到了自己未来的目标和愿景(不是一时冲动),甚至亲自带队。他还表示,“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把我这辈子积累的成果和口碑全部投入到为小米汽车而战。”言语振振有词,让人热血沸腾。更重要的是,小米造车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小米的长期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未来,小米将为米粉提供从个人设备到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智能出行的全方位智能生活,而小米汽车将是移动出行的重要载体,帮助打通生态链。当然,汽车行业产业链复杂,项目庞大,投资巨大,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雷军能否在兼顾手机等业务的同时,对造车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在5-10年内持续投入,对于小米汽车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360:拉住二股东,联手哪吒汽车“闹事”。雷军的造车热情感染了很多人,360公司创始人周鸿T就是其中之一。5月11日,周鸿T正式推出360智能汽车战略,联手打造新势力哪吒汽车,进军汽车圈。和雷军一样,周鸿T也分享了自己的造车之心,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直接体现在360的造车模式上——不同于华为、小米,既不是大规模合作,也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与一家车企深度绑定,投入资金、技术、思维,与两个股东稳坐。周鸿T说:“手机失败后,我深深体会到(这是我心里的痛)做硬件还是有很多硬件专业知识的。有了好的硬件基础,我们互联网的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用户体验都可以发挥作用。”至于为什么选择哪吒汽车,周鸿t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是经过系统调研,新造车公司有300多家,然后有20多款车可以量产。按照标准,年销量过万的车,最后只有蔚来、理想、小鹏、威马、哪吒、零跑,我们选择了哪吒。第二,在高层性格方面,受传统车企影响,严谨内敛的张勇和幽默风趣,能言善辩的周鸿T相得益彰。周鸿祎开玩笑说,当他第一次见到张勇时,他以为张勇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同样,周鸿t认为哪吒只会埋头工作,不会推广和营销。但也正因为如此,周鸿T看中了这支球队,双方互补的空间也很大。具体来说,360无疑在安全方面更胜一筹。通过与哪吒汽车合作的缘起,可以撼动整个汽车行业的认识,进而可以更全面的了解汽车安全问题,做出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等互联网安全相关的产品。对于哪吒汽车来说,360不仅是长期的资金靠山,在人力、技术、创新等方面也吸收了360的理念。未来,高性价比的“十万级”智能汽车将是双方合作的主要方向。当然,对360汽车的质疑也很多。周鸿t也直言自己50岁了。很多人问他这个年纪在做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我的人生不由我做主”。同时为哪吒汽车做了一个广告。罗永浩也在社交平台上喊话他:“嗯,生命不息,还没有结束。这就是创业。”由此可见,360与哪吒汽车的牵手关系,其实是一种理想的合作模式,将传统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利益最大化。然而,在现阶段,这种合作尝试的方向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例如,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哪吒汽车能否进一步提升其品牌力和销量v……ume360和哪吒在理念不同,如何求同存异的情况下,蜜月期能持续多久,还有待观察。■创维汽车:立志30年全球前十。在4月27日举行的创维智能汽车品牌见面会上,创维集团创始人、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鸿升正式宣布,梅田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创维以全新姿态进入智能汽车轨道。现场还发布了创维ET5机型。新车定位为中型SUV,共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5.28万-19.88万元。
虽然车都上市了,但是创维的车还是很低调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创维做汽车,大部分人对创维的了解还停留在家电领域。当然,创维也曾立志要把手机业务打造成仅次于彩电业务的第二主业,但最终还是像360一样无动于衷。
虽然低调,但黄鸿升为创维立下了一面长远的旗帜:30年:30年内争夺全球前十。根据创维的规划,2020-2025年至少推出4款纯电动新车型,未来将形成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混合动力和其他能源动力汽车为辅的全动力车型产品矩阵。“凯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鸿升”创维汽车的信心何在?事实上,创维汽车是凯沃汽车旗下的智能汽车品牌。早在2010年,黄鸿升就在南京成立了凯沃汽车,并收购重组了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2011年,凯沃汽车进军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目前已积累10年新能源汽车技术,掌握“三电”技术能力。凯沃汽车拥有南京、深圳、武汉、徐州、呼和浩特、Xi、渭南七大生产基地。就这样,创维跨界造车积累多年,准备充分。创维汽车的推出,可以实现创维智能终端的延伸和推广,打造多元化的智能生活场景。从这点来看,创维汽车的初衷和小米差不多。智能方面,创维将通过天空系列技术家族的N项智能技术为品牌赋能;销售渠道方面,创维计划通过新零售渠道和传统渠道打开局面。如今,创维拥有近100家经销商网络。然而,创维仍面临诸多问题。比如用户虽然认同创维的电视,但不一定认同创维的手机和创维的汽车。另外,30年的旗帜有点过了,有些营销的嫌疑。如何做好现在的工作可能更重要。■ OPPO:推进车机互联研发,造车可能性极小。另一家手机厂商OPPO在汽车方面也有不少动作。今年1月,OPPO正式公布了一组“防撞提醒的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和存储介质”和“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和电子设备”的发明专利,这些专利都与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汽车有关。3月11日,OPPO宣布其最新高端旗舰Find系列手机与李达成合作,实现车机互联。据官方介绍,Find系列手机,作为李ONE中的蓝牙车钥匙,可以在靠近汽车时自动解锁车门,还可以远程打开车窗并鸣喇叭寻车。那么问题来了。OPPO有可能自己造车吗?据悉,OPPO一直在为“造车”做准备,对产业链资源和人才做了充分的调研,但目前还没有正式成立。即便如此,我们判断OPPO自己造车的可能性不大。OPPO的创始人陈明永曾经说过:OPPO未来的定位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他也一直在思考自己造车。在他看来,智能手机只是OPPO服务用户的载体。未来不仅仅是OPPO,整个行业都不会再有纯粹的手机公司。他认为:“我们要么不做,要么就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而不是自己造车。如果未来十年汽车行业做不出好车,OPPO可能会造车,但目前不可能。”所以整体来说,智能网联系统和万物互联是OPPO切入汽车赛道的方向,并且已经吸纳了相关人才。此前,小鹏首席科学家郭延东加入OPPO,将在OPPO研究院牵头做智能感知和交互两大核心工作。未来,相信OPPO在智能互联方面的投入会越来越大。■魅族:用于汽车车载系统的Flyme即将发布。就像OPPO一样,魅族不会以亲自造车的方式进入汽车赛道,而是做自己更擅长的事情,在车机互联中寻求一席之地。4月29日,魅族科技宣布,首款面向汽车车载系统的合作机型Flyme将于4月30日正式发布。Flyme是魅族为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量身定制的操作系统。是魅族设计理念在软件上更深层次的体现,也是魅族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被魅族称为“产品的灵魂”。然而魅族却让朋友们孤独等待。4月30日,魅族科技正式宣布与MINI达成合作,推出一款名为“18”的魅族涂装MINI JCW赛车,将参加2021大师挑战赛。换句话说,魅族的首秀更像是一场冠名和赞助,而用于Car车载系统的Flyme并没有正式发布。不过,魅族向汽车领域延伸业务的意愿也已经开始,未来更深层次的动作可能还在酝酿中。编辑点评:相比国内第一波造车新势力,华为、小米、360、创维、OPPO、魅族不仅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还掌握着前沿技术和海量数据,能够给传统车企带来不一样的思路和创新。我们可以称他们为造车新势力2.0的代表。从做手机到做汽车,既是他们实力和技术的延伸,也是判断汽车行业前景的必然。相比手机屏幕,车载屏幕带来了无限的空间,为各种生态的融合提供了绝佳的载体。此外,这种跨界也源于这些厂商的居安思危:智能汽车结合了一个巨大的印度河……ial链和前沿技术。进入这个赛道后,他们不仅可以打开万亿美元的蓝海市场,还可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对于华为、小米、360、创维、OPPO、魅族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进入汽车圈更重要的动力。除了他们,海信、联想、索尼、中兴等企业也有望成为新势力2.0团队的一员。当然,虽然都在积极进入汽车行业,但这些企业的进入姿态各不相同:华为的业务有望覆盖汽车产业链除制造业以外的所有分支;小米和创维都是自己造车,但不同的企业定位和用户群体也会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造车思路;360不拘一格的选择与一家车企深度合作,对其了解汽车行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OPPO和魅族将加快在车机领域的研发布局,为车企和用户提供更好的互联系统。相比较而言,你更看好谁?欢迎与我们互动并留言。(文/汽车之家蔡丽媛)换句话说,魅族的首秀更像是一场冠名和赞助,用于汽车车载系统的Flyme并没有正式发布。不过,魅族向汽车领域延伸业务的意愿也已经开始,未来更深层次的动作可能还在酝酿中。编辑点评:相比国内第一波造车新势力,华为、小米、360、创维、OPPO、魅族不仅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还掌握着前沿技术和海量数据,能够给传统车企带来不一样的思路和创新。我们可以称他们为造车新势力2.0的代表。从做手机到做汽车,既是他们实力和技术的延伸,也是判断汽车行业前景的必然。相比手机屏幕,车载屏幕带来了无限的空间,为各种生态的融合提供了绝佳的载体。此外,这种跨界也源于这些厂商的居安思危意识:智能汽车结合了庞大的产业链和前沿技术。进入这个赛道后,他们不仅可以打开万亿美元的蓝海市场,还可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创新力。对于华为、小米、360、创维、OPPO、魅族来说,这可能是他们进入汽车圈更重要的动力。除了他们,海信、联想、索尼、中兴等企业也有望成为新势力2.0团队的一员。当然,虽然都在积极进入汽车行业,但这些企业的进入姿态各不相同:华为的业务有望覆盖汽车产业链除制造业以外的所有分支;小米和创维都是自己造车,但不同的企业定位和用户群体也会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造车思路;360不拘一格的选择与一家车企深度合作,对其了解汽车行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OPPO和魅族将加快在车机领域的研发布局,为车企和用户提供更好的互联系统。相比较而言,你更看好谁?欢迎与我们互动并留言。(文/汽车之家蔡丽媛)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最近于加州发生的一场车祸中丧生的司机,在生前曾称赞过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FSD功能,他在TikTok上发布过两段视频,在视频中其双手离开了方向盘。
1900/1/1 0:00:00近日,我们从外媒获悉,大众集团于英国市场推出了新款ID4车型。新车将作为入门版车型,搭载52kWh电池,根据匹配不同动力的电机,其WLTP续航在211213英里之间(339343公里)。
1900/1/1 0:00:00(图片来源:企业供图)蓝鲸汽车5月14日讯,“去年开始,身边不断有朋友问我:下场造车的玩家越来越多,感受如何?”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在个人社交平台上表示,
1900/1/1 0:00:00日前,有特斯拉车主和视频博主爆料称,近期国内特斯拉新车交付将新增考试环节。而特斯拉官方在5月16日下午发文对此进行了澄清,表示目前提车流程依然照旧,过程中没有增加任何限制。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随着全球加快脱碳脚步,燃料电池电池有潜力提供比传统发电系统更高的电效率。比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不需要使用贵金属催化剂的优势。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德国TheMobilityHouse公司推出名为“电网友好型充电”(gridfriendlycharging)的新附加模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