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逆势增长背后,博世突进智能物联网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爆发的2020年,智能汽车产业链上的众多玩家借机分享这块蛋糕,实现了业绩的爆发式增长,博世也是如此。

5月11日,博世中国在博世总部举行年度线下发布会。

在发布会中,博世集团董事局主席Volkmar Dunnar和博世中国总裁陈宇东共同介绍了博世集团过去一年在业绩和碳中和方面取得的成绩,并透露了未来的发展目标。

多方面的逆势增长

“疫情爆发后,中国市场的率先复苏和积极发展提振了博世集团2020年的全球业绩,远好于去年初的预期。”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Volkmar Dunnell博士说。

受疫情影响后,博世集团2020年实现收入1173亿元(约合149亿欧元),较2019年增长约9.1%。

除了逆势增长,博世在中国也取得了许多突破。

在人才方面,截至2020年底,博世在中国拥有超过53000名员工,中国是除德国以外员工数量最多的国家。

研发方面,博世中国在无锡建设的博世中国氢燃料电池中心已于今年一季度投入使用。据介绍,氢气注入阀组件已于5月量产,燃料电池堆将于6月小批量量产。

去年11月,博世集团在中国开设的首家软件开发中心——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开发中心在无锡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其在中国的创新和软件开发能力。

今年3月,博世与庆铃汽车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将进一步推动燃料电池在中国的产业化,为当地客户提供先进的燃料电池系统。

此外,博世苏州MEMS传感器检测中心作为欧洲以外的第一家半导体检测中心,将于今年正式开始扩建。博世计划扩大投资3.6亿元,新增1.2亿元用于实验室研发。

碳中和的“双重策略”

除了业绩逆势增长,博世去年还将推动碳中和作为主要目标。

为了实现碳中和,博世采取了“双重战略”,即除了通过全国400多个营业点实现碳中和,还将碳整合的方法搬到了中国。

博世采用四种方法来减少博世的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扩大可再生能源供应、购买绿色电力以及通过碳抵消来补偿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据悉,从2019年到2020年底,博世中国已在气候保护和碳中和方面投入近1.2亿元人民币。

除了实现既定目标,博世还设定了未来碳排放的“范围3”目标。

具体来看,与2018年相比,博世计划到2030年,在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价值链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5%,累计减排6700万吨。

为实现这一目标,博世中国在消费品、汽车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

例如,围绕中国家庭采暖舒适升级,博世推出了全新的家庭采暖4.0系统,通过冷凝高效燃烧技术与智能恒温、火焰控制相结合,提供双温采暖、地板恒温、雨林式舒适热水,在保证舒适体感的前提下,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在电动工具方面,博世通过改进和简化包装材料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汽车领域,博世推出了多组件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包括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桥和48V系统、用于商用车的燃料电池技术、电气化技术、天然气解决方案和高效内燃机解决方案,将帮助中国汽车行业在2028年左右提前实现碳排放峰值。

此外,博世集团于2020年成立了博世气候解决方案业务部,为客户提供碳中和全球项目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在中国,博世互联工业事业部h……向外部客户提供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项目,帮助企业优化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生产运营水平。

“未来,博世中国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分享生产经验,支持本土企业实现‘3060双碳目标’。”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宇东博士说。

押注智能物联网

在提到未来的发展规划时,博世集团董事局主席Volkmar Dunnell表示,将把智能物联网作为博士集团的一大发展目标。

Volkmar-Dunnell博士认为,随着技术和生态的变化,电动出行将为博世带来新的机遇。“博世在电动出行转型浪潮中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人工智能大幅扩展了其软件业务。”

唐纳预测,到2025年,博世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将具有人工智能属性,或者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博世已经在多个领域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在工业制造方面,博世将其应用于产品和工业制造。其中,在无锡和苏州的两家工厂,博世已经将AI应用于自动光学检测系统,以提高自动生产线的柔性和产品质量。

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AI算法的多功能摄像头得到了广泛应用,在12个高级驾驶辅助项目和5个L2部分自动驾驶项目中实现了本地化量产。

此外,博世中国的人工智能团队合作完成了Vivalytic平台的深度学习部分,提高了冠状病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

据悉,仅在中国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博世每年将节省2300万人民币。

除了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博世还制定了AI道德准则。博世计划在未来两年内为全球近2万名员工开展人工智能培训项目,该标准也将成为培训的一部分。

目前,博世中国人工智能中心已与清华大学共建机器学习联合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工业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的核心领域。在过去的一年里,研究中心提交了7项专利,发表了9篇顶级会议论文。

未来,研究中心将探索更多应用于产品和智能制造的前沿技术,加速工业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

以下为采访实录,新知家在不改变初衷的情况下做了整理和编辑:

问:博世在氢燃料技术方面有哪些创新和应用?

陈玉栋:目前,我们已经在无锡建立了氢燃料R&D中心,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全球发展现状,研发关键部件,如反应器和泵。目前我们的定位还是系统供应商,为市场提供一些零部件、软件和系统控制等应用。

问:在贸易壁垒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欧盟和美国会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吗?

沃尔克马尔-唐纳:对我来说,这不是地区之间的竞争,而是地区之间的合作。对外,我们要比每个地区的市场更快,比竞争对手更快。这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我认为中国队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问:汽车智能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博世感受到危机了吗?

沃尔克马-唐纳:一点也不。对我来说,我们坚信战略的选择。

首先,我们在十几年前就制定了物联网战略,预测未来的AIoT将是互联网的一部分。现在预言完全变成了现实。

其次,新的汽车架构会让汽车的电子内容越来越复杂。

比如10年前我们也预测了电脑的发展,果然来了。

第三,未来的汽车将更多的由软件来定义。软件定义的汽车也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测。请记住,我们近50%的员工是软件工程师,博世集团已经是一家庞大的软件公司。

然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显然是一个新的竞争领域。竞争必须是绝对的,谁也不能保证它的地位。这是关于这个新世界竞争的原因,但我认为博世集团已经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问:博世是否确定了低速自动驾驶方案的落地时间?

陈宇东:博世最早提出并实践低速自动驾驶。

几年前,博世带着一群记者去德国参加夏季路测,测试自动驾驶。

目前,博世中国团队主要致力于L2自动驾驶的量产实现。两年前的车展上,已经有七八成成熟的自动驾驶搭载在量产车上。

自动驾驶是我们未来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博世将专注于如何实现系统研发的量产。

我们在这次车展上看到了很多自动驾驶技术的展示,也很高兴看到这个行业的繁荣。当然,我们不怕行业内的竞争,我们也会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爆发的2020年,智能汽车产业链上的众多玩家借机分享这块蛋糕,实现了业绩的爆发式增长,博世也是如此。

5月11日,博世中国在博世总部举行年度线下发布会。

在发布会中,博世集团董事局主席Volkmar Dunnar和博世中国总裁陈宇东共同介绍了博世集团过去一年在业绩和碳中和方面取得的成绩,并透露了未来的发展目标。

多方面的逆势增长

“疫情爆发后,中国市场的率先复苏和积极发展提振了博世集团2020年的全球业绩,远好于去年初的预期。”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Volkmar Dunnell博士说。

受疫情影响后,博世集团2020年实现收入1173亿元(约合149亿欧元),较2019年增长约9.1%。

除了逆势增长,博世在中国也取得了许多突破。

在人才方面,截至2020年底,博世在中国拥有超过53000名员工,中国是除德国以外员工数量最多的国家。

研发方面,博世中国在无锡建设的博世中国氢燃料电池中心已于今年一季度投入使用。据介绍,氢气注入阀组件已于5月量产,燃料电池堆将于6月小批量量产。

去年11月,博世集团在中国开设的首家软件开发中心——博世中国创新与软件开发中心在无锡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强了其在中国的创新和软件开发能力。

今年3月,博世与庆铃汽车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将进一步推动燃料电池在中国的产业化,为当地客户提供先进的燃料电池系统。

此外,博世苏州MEMS传感器检测中心作为欧洲以外的第一家半导体检测中心,将于今年正式开始扩建。博世计划扩大投资3.6亿元,新增1.2亿元用于实验室研发。

碳中和的“双重策略”

除了业绩逆势增长,博世去年还将推动碳中和作为主要目标。

为了实现碳中和,博世采取了“双重战略”,即除了通过全国400多个营业点实现碳中和,还将碳整合的方法搬到了中国。

博世采用四种方法来减少博世的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扩大可再生能源供应、购买绿色电力以及通过碳抵消来补偿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据悉,从2019年到2020年底,博世中国已在气候保护和碳中和方面投入近1.2亿元人民币。

除了实现既定目标,博世还设定了未来碳排放的“范围3”目标。

具体来说,与2018年相比,博世计划到2030年,在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整个价值链中减少15%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累计减排……700万吨。

为实现这一目标,博世中国在消费品、汽车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产品。

例如,围绕中国家庭采暖舒适升级,博世推出了全新的家庭采暖4.0系统,通过冷凝高效燃烧技术与智能恒温、火焰控制相结合,提供双温采暖、地板恒温、雨林式舒适热水,在保证舒适体感的前提下,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

在电动工具方面,博世通过改进和简化包装材料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汽车领域,博世推出了多组件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包括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桥和48V系统、用于商用车的燃料电池技术、电气化技术、天然气解决方案和高效内燃机解决方案,将帮助中国汽车行业在2028年左右提前实现碳排放峰值。

此外,博世集团于2020年成立了博世气候解决方案业务部,为客户提供碳中和全球项目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

在中国,博世互联产业事业部已向外部客户提供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项目,帮助企业优化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生产运营水平。

“未来,博世中国将通过技术创新和分享生产经验,支持本土企业实现‘3060双碳目标’。”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宇东博士说。

押注智能物联网

在提到未来的发展规划时,博世集团董事局主席Volkmar Dunnell表示,将把智能物联网作为博士集团的一大发展目标。

Volkmar-Dunnell博士认为,随着技术和生态的变化,电动出行将为博世带来新的机遇。“博世在电动出行转型浪潮中处于领先地位,并通过人工智能大幅扩展了其软件业务。”

唐纳预测,到2025年,博世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将具有人工智能属性,或者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博世已经在多个领域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

在工业制造方面,博世将其应用于产品和工业制造。其中,在无锡和苏州的两家工厂,博世已经将AI应用于自动光学检测系统,以提高自动生产线的柔性和产品质量。

在自动驾驶领域,具有AI算法的多功能摄像头得到了广泛应用,在12个高级驾驶辅助项目和5个L2部分自动驾驶项目中实现了本地化量产。

此外,博世中国的人工智能团队合作完成了Vivalytic平台的深度学习部分,提高了冠状病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

据悉,仅在中国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博世每年将节省2300万人民币。

除了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博世还制定了AI道德准则。博世计划在未来两年内为全球近2万名员工开展人工智能培训项目,该标准也将成为培训的一部分。

目前,博世中国人工智能中心已与清华大学共建机器学习联合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工业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的核心领域。在过去的一年里,研究中心提交了7项专利,发表了9篇顶级会议论文。

未来,研究中心将探索更多应用于产品和智能制造的前沿技术,加速工业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

以下为采访实录,新知家在不改变初衷的情况下做了整理和编辑:

问:博世在氢燃料技术方面有哪些创新和应用?

陈玉栋:目前,我们已经在无锡建立了氢燃料R&D中心,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全球发展现状,研发关键部件,如反应器和泵。目前,我们的pos……ion仍然是一个系统供应商,为市场提供一些零件、软件和系统控制等应用程序。

问:在贸易壁垒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欧盟和美国会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吗?

沃尔克马尔-唐纳:对我来说,这不是地区之间的竞争,而是地区之间的合作。对外,我们要比每个地区的市场更快,比竞争对手更快。这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我认为中国队在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问:汽车智能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博世感受到危机了吗?

沃尔克马-唐纳:一点也不。对我来说,我们坚信战略的选择。

首先,我们在十几年前就制定了物联网战略,预测未来的AIoT将是互联网的一部分。现在预言完全变成了现实。

其次,新的汽车架构会让汽车的电子内容越来越复杂。

比如10年前我们也预测了电脑的发展,果然来了。

第三,未来的汽车将更多的由软件来定义。软件定义的汽车也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测。请记住,我们近50%的员工是软件工程师,博世集团已经是一家庞大的软件公司。

然而,我们现在面对的显然是一个新的竞争领域。竞争必须是绝对的,谁也不能保证它的地位。这是关于这个新世界竞争的原因,但我认为博世集团已经为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问:博世是否确定了低速自动驾驶方案的落地时间?

陈宇东:博世最早提出并实践低速自动驾驶。

几年前,博世带着一群记者去德国参加夏季路测,测试自动驾驶。

目前,博世中国团队主要致力于L2自动驾驶的量产实现。两年前的车展上,已经有七八成成熟的自动驾驶搭载在量产车上。

自动驾驶是我们未来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博世将专注于如何实现系统研发的量产。

我们在这次车展上看到了很多自动驾驶技术的展示,也很高兴看到这个行业的繁荣。当然,我们不怕行业内的竞争,我们也会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大发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扶持孵化本土创新,宝马与阿里巴巴打造的联合创新基地正式开业

该基地将在三年时间里为至少300家中国初创公司提供来自阿里的云服务、并通过“宝马初创车库”对接宝马专家和业务部门。

1900/1/1 0:00:00
荷兰法院下令戈恩向日产三菱偿还600万美元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5月20日,在逃的前汽车行业高管卡洛斯戈恩(CarlosGhosn)在法庭上遭遇挫折,荷兰法院在戈恩提起的诉讼中,

1900/1/1 0:00:00
EV晨报 | 广汽埃安再次发布磷酸铁锂针刺试验;长安蔚来正式更名为阿维塔科技;2021款理想ONE将搭载双“征程3”芯片

1广汽埃安再次发布磷酸铁锂针刺试验5月20日,广汽埃安再次发布磷酸铁锂(弹匣电池)针刺试验,刷新了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新高度。

1900/1/1 0:00:00
蔚来ET7生产线验证样车于5月13日下线

日前,据蔚来官方宣布,ET7的首台生产线验证样车在5月13日正式下线。据了解,该车定位为纯电动中大型轿车,其补贴后售价为448万526万元。

1900/1/1 0:00:00
网传上海驾照考试将增加“电动车”内容 或6月1日起实行

日前,网上流传上海地区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科目将增加电动车相关内容上海作为首站试点城市,率先执行新政,未来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