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辆的性能和智能化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这似乎并没有阻止路上事故频发。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目睹车祸,还是社会车辆在我们面前展现一波神操作,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发出“这车怎么开的!" ?"或者“你是怎么学会这个的?”?“那样的感觉。
无独有偶,前阵子某智能汽车品牌负责人发表了“脑洞大开”的言论——可能要加强消费者教育,比如和驾校合作。虽然这种说法反馈的大多是调侃、吐槽等情绪发泄,但冷静下来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驾考是不是有点落后于汽车的发展?是否应该有一个系统的升级?
当然,我知道“升级进化驾照考试”这个命题可能更符合一些已经考取驾照,经常开车的人,对于正在学车或者准备报名考驾照的人来说,有些不公平。在急着支持或反对这个命题之前,我们先冷静下来,低头试着用理性的情绪来看待这个问题。
●如何从驾校过渡到实际道路?
现在的驾考流程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回到源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国内的驾照是怎么考到的。简单来说,要考驾照,报名后要通过从科目一到科目四的四门考试,其中科目一和科目四属于“笔试”,科目一的内容包括驾驶理论基础、道路安全法律法规、地方法规等相关知识;科目四主要以安全文明常识为主。
科目二和科目三属于实操,其中科目二是一些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包括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直角转弯、弯道驾驶(俗称s弯)等。科目三是在驾校指定的实际道路上进行道路模拟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路考。通过所有考试后,恭喜你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
有驾照就意味着会开车吗?
前不久有个热搜事件,大概是在齐齐哈尔的一条主干道上。一名学生在科目三考试时被社会车辆“干扰”,导致车上女学生情绪失控,立即下车掌掴“考试不及格”的社会车辆。但相关部门后来表示,社会车辆行驶正常,只是学生过度紧张导致考试失败。这件事也反映了很多问题: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1.我们的科目一和科目四基本都是应试教育。对于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来说,稍加努力就能通过,更多的是短期记忆,无法用心记忆。特别是视频中还有下车拍打社会车辆的行为,实在是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
2.很难保证司机的心态和头脑。无论是新司机还是老司机,路怒症都是普遍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另外,如果在路上遇到悬挂练习牌或者驾校车辆,一方面要多加注意,另一方面也要尽量耐心礼让。
虽然不知道这个学生最后有没有考到驾照,但是有没有人考到和这个学生差不多的驾照?我觉得答案是相当肯定的。我们不能剥夺学生考驾照的权利,但是发驾照的标准是不是太低了?而且驾照发下来后,驾校是否应该承担一些责任?
一些令人痛心的数字:中国的交通事故状况
资料显示,我国交通事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由此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较为严重。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显示新手司机在事故中所占的比例,但据统计,司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仍是主要原因。换句话说,不管你是新/老司机,也不管你的车有多智能,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主观问题,而不是一些客观因素。
在2020年的数据中,我们只找到了交通事故每万辆车的死亡人数。虽然每万辆车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这也与中国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自从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量大国,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81亿辆,也就是说这一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接近4.8万,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说了这么多,驾校应该做哪些调整?这里可以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虽然我们国家很多情况和海外不完全一样,但是如果能帮上忙,还是能学到更多。
美国:各州情况不同。最小的14岁可以申请见习驾照和正式驾照。
美国分为学习执照和正式执照。根据不同的州法律,可以申请见习驾照的最小年龄只有14岁,见习驾照需要熟悉各州的驾驶规范和法律,并通过笔试。
取得见习驾照后的6个月到1年内,持有正式驾照几年(根据国家法律规定,要求年限不同)的驾驶员必须陪同上路练习驾驶。见习驾驶证到期后,可以向当地车管所申请,再次考试合格,将驾驶证转为正式驾驶证。
德国:最低年龄是17岁,实习生……p期2年,驾照可以吊销。
德国申请驾照的最低年龄是17岁,申请者必须去政府认证的驾校学习驾驶。除了学习法律和驾驶理论课程,还需要学习急救知识。实践课程是在普通的开放道路上进行学习和测试,根据所应用的车型,测试时间约为30-75分钟。拿到驾照后,实习期2年。实习期内标准更严格,违规后处罚更严格,甚至有吊销驾照的风险。
日本:“走读”或封闭训练都有,学习过程有性格测试。
在日本,除了常见的“走读”制之外,还有专门的驾校进行封闭式培训,培训时间为2-3周,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的练习以及练习场上的考试。通过后可以拿到允许上路驾驶但必须有老师陪同的见习驾照。然后就可以在空旷的马路上开车,接受更多的理论知识培训,通过之后就可以拿到正式的驾照了。
在日本学习驾照的过程中也涉及到驾驶性格测试,主要测试细致操作能力、速度、准确度、阅读速度。加上最后的心理3测,就可以得出一个人的性格。另外,学员在驾校的学习记录会被保存,以后如果有违法驾驶记录,会联系驾校。
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般来说,美国、德国、日本在驾照培训中都非常重视学生在实际道路上的训练。这是我们国家相当缺乏的。虽然有陪练业务,但由于非强制、价格高、陪练教练水平不一等原因,普及率不高。大部分刚学驾照的人,可能会找家人或者伴侣当自己的启蒙老师。我觉得这个过程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此外,德国政府认证的驾校和日本驾校问责制也值得借鉴。
●新车环境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之前微博@ Marco也做过一个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驾校车速普遍低于60km/h,这在两年前可能还能接受。但随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由于电机的特性,车辆的加速时间大大缩短。如果驾校车速低于60km/h,如何适应六秒“破百”的新能源车?
比如像特斯拉Model 3,0-100km/h加速只需5.35秒,0-60km/h加速只需2.85秒,速度超过50km/h几乎是一眨眼的事。更别说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司机了。即使是工作多年的车评编辑,刚入门也会被它的表现震惊。好在大部分评测编辑都身经百战,但是车主呢?
电子产品中,新手模式的产品比较常见,比如DJI无人机。它为所有产品提供新手模式,默认开启该模式。第一次使用App时,飞机默认处于新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飞机在30米的高度限制和30米的半径范围内飞行;新手模式不能手动切换模式(不能手动切换到姿态模式),没有GPS信号不能起飞。
同样,对于这种性能很强的车,车企是否也可以给新车配备类似的“新手模式”呢?比如新手模式,有些性能会被封掉。如果是新手司机和车主,购买一定时间或行驶一定里程后才能解锁。这样能提高一些安全性吗?
驾校应该怎么做?
一直有传言称上海将增加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培训和考试,但截止日前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另外,编辑也想过。目前大部分高性能、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价格都不低,不同品牌车辆的智能化模式也不一样。如果这部分费用由驾校承担,估计也只有恒大驾校有这个资本了。如果是一些实惠的新能源车,它的实际体验可能和汽油车差别不大,也就失去了意义。
庄家应该怎么做?
由于新能源市场发展迅速,其竞争空前激烈,很多厂商为了脱颖而出,都会选择在某一方面大做宣传。比如“长续航”、“首款L4智能驾驶辅助”、“首款5G座舱”、“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或者“加速只有X.X秒”等口号满天飞。那么如果消费者选择了你的产品,你有义务或者责任进行安全驾驶培训吗?
比如高河HiPhi X这样的车,看图片的时候真的会被他的科幻感吸引。但是随便一个门就能玩半天,更别说要多久才能上手车内的功能。
在这方面,特斯拉最近可能走在了前列,所以提出了“交割日车主讲堂”,给车主讲解一些车辆信息和基本操作知识。虽然从曝光的照片来看讲解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很多刚拿到驾照的人来说还是会有帮助的。此外,根据汽车之家相关文章中的评论,此举获得了不少支持。
另外,从很久以前开始,一些主打运动的豪华品牌也会定期举办驾驶培训班。不仅安全性非常有保障,而且都是由专业赛车手训练,有的还将训练课程分为初级、高级、专业三个级别,以适应不同学员的驾驶水平。个人认为这种训练对车手对速度的认知,对车辆和自身极限的理解,对驾驶技术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像这样的培训成本也不低,报名费可能对很多车主来说是个负担,所以推广起来确实有难度。
如果降低了成本,还能体现车辆性能,培养驾驶员的技术,其实现在很多媒体在做的加速、刹车、绕桩、麋鹿这些测试都是不错的选择。场地条件相对宽松,成本可控,也能让大部分车主有所收获。无论是驾校、厂家、媒体还是企业本身都可以组织相关培训。
车主应该怎么做?
其实不管是驾校升级还是工厂培训,坐在方向盘前面的都是我们的司机。现在汽车和手机一样智能,但是和手机不一样,我们没有试错的机会。我们买车后,会有一本保养手册附在车上,相当于汽车说明书。虽然有些很厚,字也很多,但是既然花了这么多钱,有空看一看,多了解一下你的车,总是有帮助的。
另外,我们可能不在乎其他司机怎么开,但我们还是可以自己决定怎么开。出门前做好路线和时间的规划,路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路上不压线、不拥堵的情况下,与前车保持合理的距离,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遇到新手和弱势群体,多一些礼貌,少一些催促;如果遇到刁民不配合,留下证据秋后算账;小事故快速处理不堵路;另外,一定不能开车玩手机,闯红灯,倒车等等。如果每个司机都能提高自己的觉悟,用法律手段惩罚那些不觉悟的人,我们的交通状况就会有质的改善。
结论:虽然最后说了一些美好幼稚的愿景,但我也知道国内路况的复杂。如果路上只有汽车可能还好,但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甚至老年代步车如何与汽车和谐相处,是一个非常棘手且由来已久的问题。不过好的一面是,中国对老年人代步车进行了整治,有电动自行车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比如江苏、浙江、上海也实施了礼让行人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规范我们的道路交通规范,提高道路安全性。随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辆的性能和智能化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这似乎并没有阻止路上事故频发。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目睹车祸,还是社会车辆在我们面前展现一波神操作,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发出“这车怎么开的!" ?"或者“你是怎么学会这个的?”?“那样的感觉。
无独有偶,前阵子某智能汽车品牌负责人发表了“脑洞大开”的言论——可能要加强消费者教育,比如和驾校合作。虽然这种说法反馈的大多是调侃、吐槽等情绪发泄,但冷静下来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驾考是不是有点落后于汽车的发展?是否应该有一个系统的升级?
当然,我知道“升级进化驾照考试”这个命题可能更符合一些已经考取驾照,经常开车的人,对于正在学车或者准备报名考驾照的人来说,有些不公平。在急着支持或反对这个命题之前,我们先冷静下来,低头试着用理性的情绪来看待这个问题。
●如何从驾校过渡到实际道路?
现在的驾考流程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回到源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国内的驾照是怎么考到的。简单来说,要考驾照,报名后要通过从科目一到科目四的四门考试,其中科目一和科目四属于“笔试”,科目一的内容包括驾驶理论基础、道路安全法律法规、地方法规等相关知识;科目四主要以安全文明常识为主。
科目二和科目三属于实操,其中科目二是一些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科目,包括倒车入库、侧方停车、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直角转弯、弯道驾驶(俗称s弯)等。科目三是在驾校指定的实际道路上进行道路模拟考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路考。通过所有考试后,恭喜你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
有驾照就意味着会开车吗?
前不久有个热搜事件,大概是在齐齐哈尔的一条主干道上。一名学生在科目三考试时被社会车辆“干扰”,导致车上女学生情绪失控,立即下车掌掴“考试不及格”的社会车辆。但相关部门后来表示,社会车辆行驶正常,只是学生过度紧张导致考试失败。这件事也反映了很多问题: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1.我们的科目一和科目四基本都是应试教育。对于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来说,稍加努力就能通过,更多的是短期记忆,无法用心记忆。特别是视频中还有下车拍打社会车辆的行为,实在是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
2.很难保证司机的心态和头脑。无论是新司机还是老司机,路怒症都是普遍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另外,如果在路上遇到悬挂练习牌或者驾校车辆,一方面要多加注意,另一方面也要尽量耐心礼让。
虽然不知道这个学生最后有没有考到驾照,但是有没有人考到和这个学生差不多的驾照?我觉得答案是相当肯定的。我们不能剥夺学生考驾照的权利,但是发驾照的标准是不是太低了?而且驾照发下来后,驾校是否应该承担一些责任?
一些令人痛心的数字:中国的交通事故状况
资料显示,我国交通事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由此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较为严重。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显示新手司机在事故中所占的比例,但据统计,司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仍是主要原因。换句话说,不管你是新/老司机,也不管你的车有多智能,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主观问题,而不是一些客观因素。
在2020年的数据中,我们只找到了交通事故每万辆车的死亡人数。虽然每万辆车死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这也与中国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自从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量大国,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81亿辆,也就是说这一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接近4.8万,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说了这么多,驾校应该做哪些调整?这里可以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虽然我们国家很多情况和海外不完全一样,但是如果能帮上忙,还是能学到更多。
美国:各州情况不同。最小的14岁可以申请见习驾照和正式驾照。
美国分为学习执照和正式执照。根据不同的州法律,可以申请见习驾照的最小年龄只有14岁,见习驾照需要熟悉各州的驾驶规范和法律,并通过笔试。
取得见习驾照后的6个月到1年内,持有正式驾照几年(根据国家法律规定,要求年限不同)的驾驶员必须陪同上路练习驾驶。见习驾驶证到期后,可以向当地车管所申请,再次考试合格,将驾驶证转为正式驾驶证。
德国:最低年龄是17岁,实习生……p期2年,驾照可以吊销。
德国申请驾照的最低年龄是17岁,申请者必须去政府认证的驾校学习驾驶。除了学习法律和驾驶理论课程,还需要学习急救知识。实践课程是在普通的开放道路上进行学习和测试,根据所应用的车型,测试时间约为30-75分钟。拿到驾照后,实习期2年。实习期内标准更严格,违规后处罚更严格,甚至有吊销驾照的风险。
日本:“走读”或封闭训练都有,学习过程有性格测试。
在日本,除了常见的“走读”制之外,还有专门的驾校进行封闭式培训,培训时间为2-3周,主要是理论和实践的练习以及练习场上的考试。通过后可以拿到允许上路驾驶但必须有老师陪同的见习驾照。然后就可以在空旷的马路上开车,接受更多的理论知识培训,通过之后就可以拿到正式的驾照了。
在日本学习驾照的过程中也涉及到驾驶性格测试,主要测试细致操作能力、速度、准确度、阅读速度。加上最后的心理3测,就可以得出一个人的性格。另外,学员在驾校的学习记录会被保存,以后如果有违法驾驶记录,会联系驾校。
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般来说,美国、德国、日本在驾照培训中都非常重视学生在实际道路上的训练。这是我们国家相当缺乏的。虽然有陪练业务,但由于非强制、价格高、陪练教练水平不一等原因,普及率不高。大部分刚学驾照的人,可能会找家人或者伴侣当自己的启蒙老师。我觉得这个过程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此外,德国政府认证的驾校和日本驾校问责制也值得借鉴。
●新车环境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之前微博@ Marco也做过一个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驾校车速普遍低于60km/h,这在两年前可能还能接受。但随着近两年新能源汽车的日益普及,由于电机的特性,车辆的加速时间大大缩短。如果驾校车速低于60km/h,如何适应六秒“破百”的新能源车?
比如像特斯拉Model 3,0-100km/h加速只需5.35秒,0-60km/h加速只需2.85秒,速度超过50km/h几乎是一眨眼的事。更别说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司机了。即使是工作多年的车评编辑,刚入门也会被它的表现震惊。好在大部分评测编辑都身经百战,但是车主呢?
电子产品中,新手模式的产品比较常见,比如DJI无人机。它为所有产品提供新手模式,默认开启该模式。第一次使用App时,飞机默认处于新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飞机在30米的高度限制和30米的半径范围内飞行;新手模式不能手动切换模式(不能手动切换到姿态模式),没有GPS信号不能起飞。
同样,对于这种性能很强的车,车企是否也可以给新车配备类似的“新手模式”呢?比如新手模式,有些性能会被封掉。如果是新手司机和车主,购买一定时间或行驶一定里程后才能解锁。这样能提高一些安全性吗?
驾校应该怎么做?
一直有传言称上海将增加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培训和考试,但截止日前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另外,编辑也想过。目前大部分高性能、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车价格都不低,不同品牌车辆的智能化模式也不一样。如果这部分费用由驾校承担,估计也只有恒大驾校有这个资本了。如果是一些实惠的新能源车,它的实际体验可能和汽油车差别不大,也就失去了意义。
庄家应该怎么做?
由于新能源市场发展迅速,其竞争空前激烈,很多厂商为了脱颖而出,都会选择在某一方面大做宣传。比如“长续航”、“首款L4智能驾驶辅助”、“首款5G座舱”、“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或者“加速只有X.X秒”等口号满天飞。那么如果消费者选择了你的产品,你有义务或者责任进行安全驾驶培训吗?
比如高河HiPhi X这样的车,看图片的时候真的会被他的科幻感吸引。但是随便一个门就能玩半天,更别说要多久才能上手车内的功能。
在这方面,特斯拉最近可能走在了前列,所以提出了“交割日车主讲堂”,给车主讲解一些车辆信息和基本操作知识。虽然从曝光的照片来看讲解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对于很多刚拿到驾照的人来说还是会有帮助的。此外,根据汽车之家相关文章中的评论,此举获得了不少支持。
另外,从很久以前开始,一些主打运动的豪华品牌也会定期举办驾驶培训班。不仅安全性非常有保障,而且都是由专业赛车手训练,有的还将训练课程分为初级、高级、专业三个级别,以适应不同学员的驾驶水平。个人认为这种训练对车手对速度的认知,对车辆和自身极限的理解,对驾驶技术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像这样的培训成本也不低,报名费可能对很多车主来说是个负担,所以推广起来确实有难度。
如果降低了成本,还能体现车辆性能,培养驾驶员的技术,其实现在很多媒体在做的加速、刹车、绕桩、麋鹿这些测试都是不错的选择。场地条件相对宽松,成本可控,也能让大部分车主有所收获。无论是驾校、厂家、媒体还是企业本身都可以组织相关培训。
车主应该怎么做?
其实不管是驾校升级还是工厂培训,坐在方向盘前面的都是我们的司机。现在汽车和手机一样智能,但是和手机不一样,我们没有试错的机会。我们买车后,会有一本保养手册附在车上,相当于汽车说明书。虽然有些很厚,字也很多,但是既然花了这么多钱,有空看一看,多了解一下你的车,总是有帮助的。
另外,我们可能不在乎其他司机怎么开,但我们还是可以自己决定怎么开。出门前做好路线和时间的规划,路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路上不压线、不拥堵的情况下,与前车保持合理的距离,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遇到新手和弱势群体,多一些礼貌,少一些催促;如果遇到刁民不配合,留下证据秋后算账;小事故快速处理不堵路;另外,一定不能开车玩手机,闯红灯,倒车等等。如果每个司机都能提高自己的觉悟,用法律手段惩罚那些不觉悟的人,我们的交通状况就会有质的改善。
结论:虽然最后说了一些美好幼稚的愿景,但我也知道国内路况的复杂。如果路上只有汽车可能还好,但行人、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甚至老年代步车如何与汽车和谐相处,是一个非常棘手且由来已久的问题。不过好的一面是,中国对老年人代步车进行了整治,有电动自行车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比如江苏、浙江、上海也实施了礼让行人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规范我们的道路交通规范,提高道路安全性。现在汽车在中国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拥有汽车的成本越来越小。当国产车形成一定体量的时候(今年可能成为拥有汽车数量最多的最大汽车市场),更细致的法律法规会逐步完善,大家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水平也会逐步提高。最后,用一句电影台词鼓励你:路有千条,安全第一,开车不规范,亲人流泪。(文/汽车之家陈果、丁伯钧)
看完不要走开。将会有一个投票环节。你支持驾照改革吗?投下你宝贵的一票。现在汽车在中国已经从奢侈品变成了必需品,拥有汽车的成本越来越小。当国产车形成一定体量的时候(今年可能成为拥有汽车数量最多的最大汽车市场),更细致的法律法规会逐步完善,大家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水平也会逐步提高。最后,用一句电影台词鼓励你:路有千条,安全第一,开车不规范,亲人流泪。(文/汽车之家陈果、丁伯钧)
看完不要走开。将会有一个投票环节。你支持驾照改革吗?投下你宝贵的一票。
蓝鲸汽车6月2日讯,在宁德时代市值突破万亿之后迎来重磅合作伙伴,今日与长城汽车签署十年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900/1/1 0:00:006月2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签署十年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900/1/1 0:00:00近日,特斯拉官方表示,鉴于澳大利亚可靠的采矿业,以及负责任的采矿活动,预计特斯拉每年将花费超过10亿美元从澳大利亚购买电池原材料。
1900/1/1 0:00:006月2日,“全球智慧出行大会暨中国(南京)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GIMC2021)”与“第三十四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EVS34)”在南京联合举办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1900/1/1 0:00:006月2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签署十年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900/1/1 0:00:006月2日晚间,宁德时代宣布,已同长城汽车在在保定哈弗技术中心正式签署十年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