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供不应求,席卷全行业的资源危机仍在漩涡中困扰着本田...
今天,本田中国发布了5月销量报告。数据显示,本田中国5月终端销量为128,713辆,同比下降4.1%。1-5月,本田中国累计销量达668,367辆,同比增长42.3%。
“核心”威胁
可以看出今年本田的进攻势头相当迅猛,比如CR-V超越哈弗H6,雅阁从迈腾手中夺回冠军,这些都显示了本田在销量和品牌口碑上的独特市场地位。
或许,面对前5个月的增长,有人会质疑同期对比基数低,但实际上,如果与2019年同期相比,本田累计销量也同比增长了11.9%。在坚实的产品矩阵和市场体系的控制下,本田依然占据着强大的上升通道,即使现在面临着“缺芯潮”的威胁。
没错,目前挡在本田面前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这种“隐形”的芯片短缺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中汽协上月发出预警,称芯片供应问题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可能主要出现在2021年第二季度。
同时,罗兰·贝格调查数据也显示,目前中国汽车行业芯片短缺率为15%~20%。根据2019年汽车产销预测,这将直接导致汽车行业减产385万~ 514万辆。
而且,芯片的短缺伴随着整个产业链成本的急剧上升。从原材料供应到芯片制造,供需失衡使得上下游供应链开始承受越来越沉重的成本压力。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预测,由于市场供不应求,芯片价格将至少上涨10%~20%,这意味着大部分供应商将面临芯片价格上涨10 ~20倍的不利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本田也不能独善其身。像思域、凌派这样的中级车开始为溢价更高的中高级车让路。在配送网络中,此类车型无车、延迟配送的情况也愈演愈烈。
受此影响,本田上个月也对生产计划进行了相关调整。两家合资企业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的工厂员工,都将原定于下半年的放假时间提前到了5月底和6月初。对于本田来说,芯片短缺的影响将在6月份继续波动。据悉,本田近期将在不加价的情况下出台相应的终端政策,旨在尽可能减少产能的影响,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确保购车流程的正常化。
与刚进入中国市场的“绿头”相比,经过几次体制转轨,原来以产品为导向的品牌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构建了完整价值链体系的企业,风险应对能力自然不同。
在上周举行的东风本田二季度形势目标教育会上,东风本田常务副总经理郑春凯表示,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零配件资源,东风本田在采购领域想尽一切办法,不断缩小供应缺口。
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东风本田正在安排专人常驻重点项目供应商和厂家,以便更加快速准确地跟进出货信息,协调和最大化供应;另一方面,东风本田也要主动探索,从外部寻求资源,从内部挖掘潜力,进一步缩小供应缺口。
在全球“缺芯”和成本压力骤增的多重压力下,从R&D和制造到采购管理,本田试图在制造链的各个环节构建跨越危机的系统基础。目前的芯片危机会持续多久不得而知,但本田展示的企业前景足够积极。
“超越芯片危机”
对于目前的本田来说,妥善有效地解决芯片问题,保持品牌的稳定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田在中国的战略发展节奏。毕竟,进入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和全面加速电动化进程这两大挑战,依然摆在本田的案头等待答案。
十一思域的亮相备受关注,但也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争议。一直以来,思域凭借其独特的产品调性,总能在头部与家用车势力区分开来,游离于激烈的竞争战场之外。即使面对核心的缺失,思域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水准,保持一贯的强势地位,这也在侧面印证了一句话,“思域的对手只有他自己。”
现在这个“对手”正在逼近。十一款思域发布之初,市场普遍认为这一代思域正在回归传统,褪去张扬的运动个性,取而代之的是一颗成熟的居家之心。但是,九代思域的风风雨雨依然历历在目。思域这种骨子里刻着运动基因的车型,似乎与“中庸之家”二字不符。类似的担忧也出现在新一代CR-V/缤智身上。
相比之下,当广本推出其姐妹车型时,它给新车型起了一个跑车的名字——Integra。从命名体系可以看出,广本思域的产品定位从一开始就已经足够清晰,将延续本田在运动年轻化领域的独特品牌精神,完善产品矩阵,加强协同效应,为广本的品牌建设注入新的价值。
这样,东风本田为十一思域打造一个全新的产品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如何,一个评论认为,运动属性仍将是11款思域的核心产品元素。至于如何区分两个姐妹款,就不用太担心了。
本田在实施两车战略时,差异化的路径比大众清晰得多。虽然雅阁太强,激励不起来,但在其他细分市场,两个本田在市场上始终保持一致,不断攻占美系、韩系、法系的市场份额,与南北大众有本质区别。或许英朗、宝来、速腾等传统势力在Integra入局的时候应该更加小心。
思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本田铭刻的信仰与荣耀的过去,但当电气化时代到来的时候,本田绝不会固步自封,而是在等待一个准确的切入时机。
混合动力技术的推出,无论是市场销量还是用户口碑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5月份,这种市场认可度还在发酵。混合动力汽车终端销量突破2万辆,同比增长21.7%,累计销量达到96,877辆,同比增长79.7%,这无疑进一步锐化了本田的品牌形象,为其电动化实现价值链平稳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
事实上,本田SUV e:prototype和中国首款本田品牌纯电动原型车BREEZE sharp hybrid e+在上海车展上的全球首发,表明本田一直在努力将老款车型积累的优势基因与新一轮市场变革中的创新技术应用模式和企业价值体系相匹配。即便如此,当华为、小米、苹果相继出现打破产业边界时,本田转型战略相对保守的质疑声犹在耳。
“欧美品牌和Ja……中国品牌对电气化持非常积极的态度...但在这个时候,专注于EV可能还为时过早。“在不久的将来,本田在中国200万的销售愿景很大程度上将由电气化产品来完成。是义无反顾的激进领导还是渐变体制?本田显然有自己的思考。芯片供不应求,席卷全行业的资源危机仍在漩涡中困扰着本田...
今天,本田中国发布了5月销量报告。数据显示,本田中国5月终端销量为128,713辆,同比下降4.1%。1-5月,本田中国累计销量达668,367辆,同比增长42.3%。
“核心”威胁
可以看出今年本田的进攻势头相当迅猛,比如CR-V超越哈弗H6,雅阁从迈腾手中夺回冠军,这些都显示了本田在销量和品牌口碑上的独特市场地位。
或许,面对前5个月的增长,有人会质疑同期对比基数低,但实际上,如果与2019年同期相比,本田累计销量也同比增长了11.9%。在坚实的产品矩阵和市场体系的控制下,本田依然占据着强大的上升通道,即使现在面临着“缺芯潮”的威胁。
没错,目前挡在本田面前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就是这种“隐形”的芯片短缺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中汽协上月发出预警,称芯片供应问题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可能主要出现在2021年第二季度。
同时,罗兰·贝格调查数据也显示,目前中国汽车行业芯片短缺率为15%~20%。根据2019年汽车产销预测,这将直接导致汽车行业减产385万~ 514万辆。
而且,芯片的短缺伴随着整个产业链成本的急剧上升。从原材料供应到芯片制造,供需失衡使得上下游供应链开始承受越来越沉重的成本压力。根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预测,由于市场供不应求,芯片价格将至少上涨10%~20%,这意味着大部分供应商将面临芯片价格上涨10 ~20倍的不利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本田也不能独善其身。像思域、凌派这样的中级车开始为溢价更高的中高级车让路。在配送网络中,此类车型无车、延迟配送的情况也愈演愈烈。
受此影响,本田上个月也对生产计划进行了相关调整。两家合资企业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的工厂员工,都将原定于下半年的放假时间提前到了5月底和6月初。对于本田来说,芯片短缺的影响将在6月份继续波动。据悉,本田近期将在不加价的情况下出台相应的终端政策,旨在尽可能减少产能的影响,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础上确保购车流程的正常化。
与刚进入中国市场的“绿头”相比,经过几次体制转轨,原来以产品为导向的品牌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构建了完整价值链体系的企业,风险应对能力自然不同。
在上周举行的东风本田二季度形势目标教育会上,东风本田常务副总经理郑春凯表示,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零配件资源,东风本田在采购领域想尽一切办法,不断缩小供应缺口。
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东风本田正在安排专人常驻重点项目供应商和厂家,以便更加快速准确地跟进出货信息,协调和最大化供应;另一方面,东风本田也要主动探索,从外部寻求资源,从内部挖掘潜力,进一步缩小供应缺口。
在全球“缺芯”和成本压力骤增的多重压力下,从R&D和制造到采购管理,本田试图在制造链的各个环节构建跨越危机的系统基础。目前的芯片危机会持续多久不得而知,但本田展示的企业前景足够积极。
“超越芯片危机”
对于目前的本田来说,妥善有效地解决芯片问题,保持品牌的稳定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田在中国的战略发展节奏。毕竟,进入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和全面加速电动化进程这两大挑战,依然摆在本田的案头等待答案。
十一思域的亮相备受关注,但也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争议。一直以来,思域凭借其独特的产品调性,总能在头部与家用车势力区分开来,游离于激烈的竞争战场之外。即使面对核心的缺失,思域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水准,保持一贯的强势地位,这也在侧面印证了一句话,“思域的对手只有他自己。”
现在这个“对手”正在逼近。十一款思域发布之初,市场普遍认为这一代思域正在回归传统,褪去张扬的运动个性,取而代之的是一颗成熟的居家之心。但是,九代思域的风风雨雨依然历历在目。思域这种骨子里刻着运动基因的车型,似乎与“中庸之家”二字不符。类似的担忧也出现在新一代CR-V/缤智身上。
相比之下,当广本推出其姐妹车型时,它给新车型起了一个跑车的名字——Integra。从命名体系可以看出,广本思域的产品定位从一开始就已经足够清晰,将延续本田在运动年轻化领域的独特品牌精神,完善产品矩阵,加强协同效应,为广本的品牌建设注入新的价值。
这样,东风本田为十一思域打造一个全新的产品定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如何,一个评论认为,运动属性仍将是11款思域的核心产品元素。至于如何区分两个姐妹款,就不用太担心了。
本田在实施两车战略时,差异化的路径比大众清晰得多。虽然雅阁太强,激励不起来,但在其他细分市场,两个本田在市场上始终保持一致,不断攻占美系、韩系、法系的市场份额,与南北大众有本质区别。或许英朗、宝来、速腾等传统势力在Integra入局的时候应该更加小心。
思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本田铭刻的信仰与荣耀的过去,但当电气化时代到来的时候,本田绝不会固步自封,而是在等待一个准确的切入时机。
混合动力技术的推出,无论是市场销量还是用户口碑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5月份,这种市场认可度还在发酵。混合动力汽车终端销量突破2万辆,同比增长21.7%,累计销量达到96,877辆,同比增长79.7%,这无疑进一步锐化了本田的品牌形象,为其电动化实现价值链平稳过渡创造了有利条件。
事实上,本田SUV e:prototype和中国首款本田品牌纯电动原型车BREEZE sharp hybrid e+在上海车展上的全球首发,表明本田一直在努力将老款车型积累的优势基因与新一轮市场变革中的创新技术应用模式和企业价值体系相匹配。即便如此,当华为、小米、苹果相继出现打破产业边界时,本田转型战略相对保守的质疑声犹在耳。
“欧美品牌和Ja……中国品牌对电气化持非常积极的态度...但在这个时候,专注于EV可能还为时过早。“在不久的将来,本田在中国200万的销售愿景很大程度上将由电气化产品来完成。是义无反顾的激进领导还是渐变体制?本田显然有自己的思考。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为Cybertruck电动皮卡的可伸缩太阳能车厢盖申请了专利。
1900/1/1 0:00:00近日,恒大集团针对此前围绕打折卖房、恒大经营状况不佳、资金链可能断裂等谣言布声明称,针对我司个别项目公司存在极少量商票未及时兑付的情况,集团高度重视并安排兑付。
1900/1/1 0:00:00在众人注视之下,长沙乐运魔方篮球广场,一支巨型毛笔悬在半空,缓缓在纸上书写下“中国力量”四个大字,随即,现场爆发出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写字的人叫刘仁伟,来自三一集团的明星挖掘机手。
1900/1/1 0:00:001苹果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就电动车电池供应谈判据外媒报道,四位知情人士透露,苹果正与中国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就其计划中电动汽车的电池供应进行初步谈判。
1900/1/1 0:00:00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宁德时代(CATL)计划在上海建立一座超级电池工厂,进一步巩固其作为领先电池供应商的地位,并且为其合作伙伴特斯拉提供更多电池及储能方面的配套服务。
1900/1/1 0:00:00过去一年,于自动驾驶来说是非常梦幻的一年:资本疯狂进入、激光雷达落地开启、细分场景多点开花、Robotaxi开始走进大众视野。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