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裁决拉开了恒大股价大跌的序幕,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
7月19日,一份民事裁定书透露,恒大1.32亿元资产被广发银行申请冻结,银行存款可能被查封,其他等值资产可能被查封。
这让恒大在资本市场上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恒大四家上市公司市值两天损失近千亿。两天后,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香港四大银行暂停恒大新的房贷申请。
小债务引发大风险
然而,民事裁决前脚一曝光,翻案的后脚就来了。
广发银行带来的讨论如潮水般,涨得快,落得也快。恒大集团在官网声明,在广发银行宜兴分行的1.32亿元项目贷款到期日为2022年3月27日。恒大还称将依法起诉宜兴支行滥用诉前保全。
这件事的戏剧性在于——
恒大的还款日还没到,广发银行已经在催债路上了。
广发银行也给出了解释,说明为什么这么做:情况紧急,如果不立即申请保全,其合法权益将受到无可挽回的伤害。
从广发银行的解释中,一方面可以想象恒大资本短缺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想到恒大在资本上的信用缺失。
可以说,在广发银行催债之前,外界就对恒大的债务问题忧心忡忡。这件讨债的小事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连锁反应,是因为这件小事引爆了恒大的外债隐忧。恒大的这两个问题,从去年恒大的债转股事件就可以看出来。
去年恒大无力偿还1300亿的战略投资,最后不得不由政府出面,将这1300亿转为债务。大部分债权人也“同意”债转股,让恒大免于眼前的危机。
但这种让借款人在还不起钱的情况下成为自己股东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给恒大带来了更恶劣的影响。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把恒大列入黑名单,恒大失去了很多外部融资的机会。
资金链断裂也是资本担心恒大债务问题的诱因。去年8月底,为了限制房企高杠杆高负债的不健康发展模式,遏制房地产泡沫,国家出台了三条令房企胆战心惊的红线措施,而恒大将三条红线措施全部踩在脚下。所以,无论如何,恒大必须咬牙坚持,减少负债。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为了完成销售目标,拿回钱,减少债务,去年9月6日,在公司营销会上,提出全国房产七折出售。但是,光靠割肉填补资金窟窿来缓解资金矛盾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恒大想到了通过拆分子公司来筹集更多的资金来解决问题。
于是,一向自诩为“最大”、“最强”的恒大,为了让账面数据更好看,开启了出售资产和分拆业务双管齐下的模式。恒大去年出售广汇集团、贾凯城、恒大文化股份,套现逾百亿。并依靠低至3折的全款卖房和转卖其资产来达到减负的目的。
资本预期降温
而恒大的折扣率过大,挑战了备案价格和已购买拍卖房屋业主的利益,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也让地方政府不愿意拿恒大抵押。
< img alt = "大法,蔚来" sr……= "/ee img/{ HostI }/img/202303210436985180/5 . jpg "/>
不断拆分业务,为自己寻找另一条融资渠道,甚至不惜割肉获利卖房,得罪地方政府,也要走上减债之路。这让资本意识到恒大对资金的渴求,更害怕恒大。资本对恒大发展前景信心不足,体现在市值上,就是恒大股价暴跌。
毕竟信心比规模更影响资本市场是否看好一个企业。以蔚来和理想的造车新势力为例。他们在销售方面很难与传统汽车公司竞争,但他们甚至可以在市场价值方面超过传统汽车公司。
恒大汽车是恒大花巨资攻占的出口。许家印曾经说过:我们认为汽车产业5-10年可能是几万亿的规模,是世界上几万亿的大产业;在大多数新的汽车制造力量方面,人们普遍意识到200亿英镑是汽车制造的门槛。与此同时,仅2019年,恒大在造车上的花费就高达3000亿元。
也是在这一年,许家印给出了恒大“变道超车”的方法论:买买买,并圈,大进大出,好进好出,还给出恒大汽车生产的规划:2-3年年产规模超过100万辆,10-15年年产规模超过500万辆。
为了加快造车进程,恒大购买了底盘技术、轮毂电机等先进技术...并走上了以资本换技术、“砸钱砸车”的道路。但先进技术的积累并不是真正的技术积累,无法有效转化为落地模式,也无法留住资本的青睐。
以恒大为例。2021年3月,恒大总市值达到5924亿港元。如今资本更担心恒大离量产还有多远,视情况抛弃恒大,导致恒大股价下跌超过70%。
许家印造车的方法论,体现了房地产行业整体思路和方法中的粗线条,对造车非常对立,也证明了恒大对汽车行业的理解不到位。
纵观恒大股价在几年时间线上的暴跌,从国家出台“三条红线”制度、房企减债开始,从债转股带来的资金短缺、信用缺失发展,到恒大大规模造车但不量产、资本对恒大汽车缺乏信心达到高潮,再到目前恒大股价的下跌结束。
广发银行意外的追债行为,让恒大的诸多问题重回资本视野,也让恒大进一步笼罩在市值一步步暴跌的阴影中。恒大要走出股价下跌的阴影,不能简单粗暴地依靠买卖资产、拆分业务等手段,还要让资本在恒大押注的领域看到希望。比如恒大造车可以先考虑改变地产思维?一个裁决拉开了恒大股价大跌的序幕,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
7月19日,一份民事裁定书透露,恒大1.32亿元资产被广发银行申请冻结,银行存款可能被查封,其他等值资产可能被查封。
这让恒大在资本市场上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恒大四家上市公司市值两天损失近千亿。两天后,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香港四大银行暂停恒大新的房贷申请。
小债务引发大风险
然而,民事裁决前脚一曝光,翻案的后脚就来了。
广发银行带来的讨论如潮水般,涨得快,落得也快。恒大集团在官网声明,在广发银行宜兴分行的1.32亿元项目贷款到期日为2022年3月27日。恒大还称将依法起诉宜兴支行滥用诉前保全。
这件事的戏剧性在于——
恒大的还款日还没到,广发银行已经在催债路上了。
广发银行也给出了解释,说明为什么这么做:情况紧急,如果不立即申请保全,其合法权益将受到无可挽回的伤害。
从广发银行的解释中,一方面可以想象恒大资本短缺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想到恒大在资本上的信用缺失。
可以说,在广发银行催债之前,外界就对恒大的债务问题忧心忡忡。讨债这件小事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n反应是因为这件小事引爆了恒大的外债担忧。恒大的这两个问题,从去年恒大的债转股事件就可以看出来。
去年恒大无力偿还1300亿的战略投资,最后不得不由政府出面,将这1300亿转为债务。大部分债权人也“同意”债转股,让恒大免于眼前的危机。
但这种让借款人在还不起钱的情况下成为自己股东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给恒大带来了更恶劣的影响。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把恒大列入黑名单,恒大失去了很多外部融资的机会。
资金链断裂也是资本担心恒大债务问题的诱因。去年8月底,为了限制房企高杠杆高负债的不健康发展模式,遏制房地产泡沫,国家出台了三条令房企胆战心惊的红线措施,而恒大将三条红线措施全部踩在脚下。所以,无论如何,恒大必须咬牙坚持,减少负债。
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为了完成销售目标,拿回钱,减少债务,去年9月6日,在公司营销会上,提出全国房产七折出售。但是,光靠割肉填补资金窟窿来缓解资金矛盾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恒大想到了通过拆分子公司来筹集更多的资金来解决问题。
于是,一向自诩为“最大”、“最强”的恒大,为了让账面数据更好看,开启了出售资产和分拆业务双管齐下的模式。恒大去年出售广汇集团、贾凯城、恒大文化股份,套现逾百亿。并依靠低至3折的全款卖房和转卖其资产来达到减负的目的。
资本预期降温
而恒大的折扣率过大,挑战了备案价格和已购买拍卖房屋业主的利益,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秩序,也让地方政府不愿意拿恒大抵押。
不断拆分业务,为自己寻找另一条融资渠道,甚至不惜割肉获利卖房,得罪地方政府,也要走上减债之路。这让资本意识到恒大对资金的渴求,更害怕恒大。资本对恒大发展前景信心不足,体现在市值上,就是恒大股价暴跌。
毕竟信心比规模更影响资本市场是否看好一个企业。以蔚来和理想的造车新势力为例。他们在销售方面很难与传统汽车公司竞争,但他们甚至可以在市场价值方面超过传统汽车公司。
恒大汽车是恒大花巨资攻占的出口。许家印曾经说过:我们认为汽车产业5-10年可能是几万亿的规模,是世界上几万亿的大产业;在大多数新的汽车制造力量方面,人们普遍意识到200亿英镑是汽车制造的门槛。与此同时,仅2019年,恒大在造车上的花费就高达3000亿元。
也是在这一年,许家印给出了恒大“变道超车”的方法论:买买买,并圈,大进大出,好进好出,还给出恒大汽车生产的规划:2-3年年产规模超过100万辆,10-15年年产规模超过500万辆。
为了加快造车进程,恒大购买了底盘技术、轮毂电机等先进技术...并走上了以资本换技术、“砸钱砸车”的道路。但先进技术的积累并不是真正的技术积累,无法有效转化为落地模式,也无法留住资本的青睐。
以恒大为例。2021年3月,恒大总市值达到5924亿港元。如今资本更担心恒大离量产还有多远,视情况抛弃恒大,导致恒大股价下跌超过70%。
许家印造车的方法论,体现了房地产行业整体思路和方法中的粗线条,对造车非常对立,也证明了恒大对汽车行业的理解不到位。
纵观恒大股价在几年时间线上的暴跌,从国家出台“三条红线”制度、房企减债开始,从债转股带来的资金短缺、信用缺失发展,到恒大大规模造车但不量产、资本对恒大汽车缺乏信心达到高潮,再到目前恒大股价的下跌结束。
广发银行意外的追债行为,让恒大的诸多问题重回资本视野,也让恒大进一步笼罩在市值一步步暴跌的阴影中。恒大要走出股价下跌的阴影,不能简单粗暴地依靠买卖资产、拆分业务等手段,还要让资本在恒大押注的领域看到希望。比如恒大造车可以先考虑改变地产思维?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众在7月19日表示,将于明年开始在美国停止生产和销售帕萨特(Passat)轿车,该公司将在美国市场上专注于尺寸更大的SUV车型。
1900/1/1 0:00:00“现阶段,纯电动整车和电池技术发展快了以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充换电更加成为了短板。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在7月23日宣布,已完成新一轮共25亿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亚马逊、福特、TRowePrice和D1CapitalPartners。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官方获得了理想汽车的新产品规划。据了解,理想汽车计划于2022年推出一款全尺寸的豪华增程式SUV,并将于2023年再陆续推出两款纯电动SUV。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德时代”)与地上铁租车(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上铁”)在福建宁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通用汽车本周五表示,在接到两起火灾报告后,该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对近69万辆雪佛兰Bolt纯电动车进行新一轮召回。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