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300倍金额!美国芯片收购比中国猛这么多?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芯片短缺这把锋利的尖刀,正在越来越多的市场领域留下密密麻麻的划痕。就连之前还能“独善其身”的智能手机行业,也在芯片荒的阴影下,开始遭遇新一轮的产能和交付挑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智能手机厂商一直在芯片供应危机中隔岸观火,看着各大汽车和家电玩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现在,这把火即将烧到他们家门口。产量缓慢、价格上涨、新品迟迟不推出,都是当前手机行业芯片供应困难的现实写照。

尽管TSMC预测“汽车企业的芯片问题将在第三季度得到缓解”,但芯片危机在全球更多地区和行业仍处于愈演愈烈的状态。

以刚刚涉足缺芯的智能手机行业为例。除了4G和5G芯片组的缺乏,厂商在显示驱动器和应用处理器等其他半导体配件方面也遇到了难以供应的困难。在整个智能手机行业,80%的厂商都陷入了芯片短缺的窘境。

芯片布局也迎来了新的洗牌。

同样是在最近半年,随着芯荒浪潮席卷全球,半导体行业又掀起了新一轮的M&A热浪,一个新的格局正在悄然酝酿。

就在最近,安石半导体计划以6300万英镑收购英国NWF,这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不要以为中国芯片半导体可以高喊胜利,扬帆海外。因为美国M&A的规模比中国大得多。

不久前,英特尔宣布以300亿美元收购Grofond。350倍的差距意味着中国芯片半导体要通过并购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不容易,至少在目前——尤其是对于注重规模和价值链的芯片制造业。

中国芯片史上最大收购案

文泰科技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其全资子公司Nexperia B.V .将收购英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NWF(新港晶圆厂)。交易完成后,安石半导体将持有后者100%的股权。

7月5日,安石半导体与NWF母公司海王星辰有限公司及其股东签署了相关收购协议。虽然官方公告并未透露最终的交易金额,但据外网消息,安石半导体可能会以63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5.64亿元)的资金启动这一跨境收购。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收购成功,这笔交易将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半导体收购交易,也是中国芯片制造商首次收购全球领先的外国老牌半导体公司。

对于国内很多读者来说,安石半导体可能并不陌生。该公司的前身是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标准产品业务部门。它于2016年正式从恩智浦剥离,并于2019年被中国文泰科技收购,持有100%的股权。安石半导体是一家IDM制造商,目前的业务范围涵盖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各个方面。

位于英国南威尔斯新港的NWF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之一。其核心业务主要是生产用于汽车行业电源应用的硅片。早在2019年,安石半导体就通过投资母公司海王6 Limited成为第二大股东。后来,它还与NWF有着密切的业务联系,是后者晶圆代工厂的重要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NWF的母公司NEPTUNE 6目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在刚刚过去的2020财年,公司年末总资产为4470.76万英镑,净资产为负517.73万英镑,负债接近5000万英镑。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说法,NMF仍欠汇丰银行2000万英镑,欠威尔士政府1800万英镑,这些债务将在未来转移到安盛半导体偿还。

但是在Ansh……在半导体公司看来,NWF并不是一个烫手山芋。目前安石半导体的晶圆厂还没有IGBT芯片的生产能力。收购NWF不仅扩大了现有产能,也是对产品线短板的有效补充。

这次收购的意义在于第三代半导体的布局。业内普遍认为,安石半导体之所以看中NWF,并以高达6300万英镑的价格将其收归麾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者拥有第三代半导体(主要是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的研发实力。

然而,在全球芯片荒正在酝酿的艰难时刻,英国最重要的半导体公司即将出售给中国企业,此事最近也受到了英国政府的干涉。

英国首相约翰逊已经明确表示,英国国家安全顾问将审查整个收购过程。根据英国相关法律法规,政府有30天的时间决定是否放行企业收购或审查相关收购-

一旦政府决定开始审查,审查过程可能持续五年。如果被认为具有威胁性,政府有权最终取消交易。

英特尔剑图

同样在一周前,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英特尔正在考虑以300亿美元收购半导体制造商GlobalFoundriesInc(GF,美国晶圆代工厂),但相关进展仍处于谈判阶段。

在整个美国汽车行业持续出现“恐慌”的关键时刻,离开英特尔十年的技术代表帕特·基尔辛格在今年年初高调回归,接替斯瑞博出任新CEO。喊着“英特尔回来了”、“旧英特尔现在是新英特尔”的改革口号,基辛格给英特尔注入的不仅仅是一针强心剂,更是一剂清醒剂。

这是英特尔50多年历史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为了帮助公司挽回“失去的十年”,他即将在权力巅峰展开一场自上而下的“大手术”,为公司寻找新的战略方向。转型决策之一是IDM 2.0的新战略,在稳定IDM模式基本盘的前提下重启晶圆代工业务。

显然,如果英特尔未来想在OEM业务领域开疆拓土,那么收购格罗方德的意义就非常重要。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帮助英特尔进一步提高芯片产能。

目前,格罗方德总部位于美国,阿布扎比政府的投资机构Mubadala Investment拥有控股权。根据研究机构TrendForce的相关数据,格罗方德2020年的总营收约占芯片代工行业的7%,仅次于行业龙头TSMC和三星,与排名第三的UMC基本持平。

鉴于格罗方德在芯片代工领域的高比重,一旦该公司被英特尔收购,将对整个半导体芯片行业的格局和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在今年6月,路透社还爆料称,Mu Badala欲IPO Grofonde,但截至目前,该公司并未对英特尔的收购谈判发表评论。

早在2008年,英特尔和AMD就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前者继续制造自己的芯片以保持高度控制,而AMD决定将半导体业务分拆给Grofonde,依靠Grofonde与其他企业一起抢夺OEM市场。

综合外网的消息来看,英特尔要收购Grofonde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新政推出以来,公司一直在多条战线上推进晶圆代工新工艺,而从两家公司专注的工艺技术来看,双方也有业务互补的优势。

当然,这次收购也有地缘经济的现实考量。

持续缺乏核心,美国慌了。拜登政府正在努力解决芯片供应危机……海恩。为了解决芯片短缺对汽车工业的影响,美国准备立法促进半导体生产和供应。非常时期,英特尔作为美国的芯片霸主,责无旁贷,其新掌门人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行动,自然符合美国的中短期国家意志。

一旦英特尔收购Grofonder确定,对于犹豫是否在美国大规模建厂的TSMC和三星来说,无疑是一个威胁。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收购整合浪潮

事实上,收购安盛半导体受阻,在全球并非个例。在全球芯片短缺的关键之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海外企业收购半导体持谨慎态度。

今年5月,Magnachip出售给中国的Wise Road被韩国监管部门审查,理由是涉及“国家层面的核心技术”。美国财政部还要求参与交易的各方向美国跨国投资委员会提交相关交易文件,试图阻止这笔高达14亿美元的收购。

展望未来,今年3月,意大利政府以“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为由,阻止了中国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总部位于米兰的半导体公司LPE。

自AMD去年宣布以350亿美元收购Xilinx的意向后,今年4月获得了双方股东的批准,但其随后的收购计划也受到了英国监管机构和欧盟的调查。

尽管如此,在“核心恐慌”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在全球范围内争相扩大规模,拓宽产品组合。在过去的一年里,并购浪潮席卷了半导体行业。

去年7月,芯片巨头ADI公司(以下简称ADI)计划收购竞争对手Maxim Integrated,成为2020年业界最大的芯片收购案之一。

同样是在去年下半年,英伟达宣布与日本软银达成协议,以400亿美元从后者手中收购芯片架构公司ARM,在业界引起巨大轰动。消息一出,高通、苹果和其他公司纷纷表示抵制合并。毕竟ARM的芯片设计架构垄断了95%以上的移动芯片。现阶段就连华为和小米的手机都用ARM架构。

这也意味着,一旦英伟达成功收购ARM,这些科技公司如果想继续使用ARM的架构设计芯片,就必须获得英伟达的同意。为了不被英伟达“封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站出来抵制。甚至包括英、中、美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监管部门也相继启动反垄断调查,对这起并购说“不”。

越是芯片供不应求,人们越是担心新垄断的形成。然而,这并不影响行业整合和M&A浪潮的加剧。

据“汽车公社”和“C元”不完全统计,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宣布的大型芯片并购金额已超过1200亿美元,创下短短一年的历史新高。其中,半数交易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

0

正如系统学大师梅多斯所写,当受到外力的冲击或影响时,拥有更多路径和冗余的多样化系统往往比差异不大的单一系统更健壮。

面对最严峻的芯片供不应求的“反馈延迟”,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在扩张和颠覆中,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不掉队。行业内的大规模并购是企业自我颠覆的关键,是行业重塑的前兆。

当然,TSMC的魏哲家不应该满口漂亮话。一方面,即使是作为行业龙头的,提高了自己工厂的产量,也很难直接影响到苏……全行业唯一的市场。另一方面,我们先把美国的长臂管辖权当做空气。芯片短缺这把锋利的尖刀,正在越来越多的市场领域留下密密麻麻的划痕。就连之前还能“独善其身”的智能手机行业,也在芯片荒的阴影下,开始遭遇新一轮的产能和交付挑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智能手机厂商一直在芯片供应危机中隔岸观火,看着各大汽车和家电玩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现在,这把火即将烧到他们家门口。产量缓慢、价格上涨、新品迟迟不推出,都是当前手机行业芯片供应困难的现实写照。

尽管TSMC预测“汽车企业的芯片问题将在第三季度得到缓解”,但芯片危机在全球更多地区和行业仍处于愈演愈烈的状态。

以刚刚涉足缺芯的智能手机行业为例。除了4G和5G芯片组的缺乏,厂商在显示驱动器和应用处理器等其他半导体配件方面也遇到了难以供应的困难。在整个智能手机行业,80%的厂商都陷入了芯片短缺的窘境。

芯片布局也迎来了新的洗牌。

同样是在最近半年,随着芯荒浪潮席卷全球,半导体行业又掀起了新一轮的M&A热浪,一个新的格局正在悄然酝酿。

就在最近,安石半导体计划以6300万英镑收购英国NWF,这是中国芯片发展史上最大的收购案。不要以为中国芯片半导体可以高喊胜利,扬帆海外。因为美国M&A的规模比中国大得多。

不久前,英特尔宣布以300亿美元收购Grofond。350倍的差距意味着中国芯片半导体要通过并购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不容易,至少在目前——尤其是对于注重规模和价值链的芯片制造业。

中国芯片史上最大收购案

文泰科技本月早些时候宣布,其全资子公司Nexperia B.V .将收购英国最大的芯片制造商NWF(新港晶圆厂)。交易完成后,安石半导体将持有后者100%的股权。

7月5日,安石半导体与NWF母公司海王星辰有限公司及其股东签署了相关收购协议。虽然官方公告并未透露最终的交易金额,但据外网消息,安石半导体可能会以6300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5.64亿元)的资金启动这一跨境收购。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收购成功,这笔交易将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半导体收购交易,也是中国芯片制造商首次收购全球领先的外国老牌半导体公司。

对于国内很多读者来说,安石半导体可能并不陌生。该公司的前身是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半导体公司的标准产品业务部门。它于2016年正式从恩智浦剥离,并于2019年被中国文泰科技收购,持有100%的股权。安石半导体是一家IDM制造商,目前的业务范围涵盖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各个方面。

位于英国南威尔斯新港的NWF是英国为数不多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之一。其核心业务主要是生产用于汽车行业电源应用的硅片。早在2019年,安石半导体就通过投资母公司海王6 Limited成为第二大股东。后来,它还与NWF有着密切的业务联系,是后者晶圆代工厂的重要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NWF的母公司NEPTUNE 6目前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在刚刚过去的2020财年,公司年末总资产为4470.76万英镑,净资产为负517.73万英镑,负债接近5000万英镑。根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说法,NMF仍然欠汇丰银行2000万英镑,欠威尔士政府1800万英镑,这些债务将转移到一个……未来还款的半导体。

但在安石半导体看来,NWF并不是一个烫手山芋。目前安石半导体的晶圆厂还没有IGBT芯片的生产能力。收购NWF不仅扩大了现有产能,也是对产品线短板的有效补充。

这次收购的意义在于第三代半导体的布局。业内普遍认为,安石半导体之所以看中NWF,并以高达6300万英镑的价格将其收归麾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者拥有第三代半导体(主要是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的研发实力。

然而,在全球芯片荒正在酝酿的艰难时刻,英国最重要的半导体公司即将出售给中国企业,此事最近也受到了英国政府的干涉。

英国首相约翰逊已经明确表示,英国国家安全顾问将审查整个收购过程。根据英国相关法律法规,政府有30天的时间决定是否放行企业收购或审查相关收购-

一旦政府决定开始审查,审查过程可能持续五年。如果被认为具有威胁性,政府有权最终取消交易。

英特尔剑图

同样在一周前,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英特尔正在考虑以300亿美元收购半导体制造商GlobalFoundriesInc(GF,美国晶圆代工厂),但相关进展仍处于谈判阶段。

在整个美国汽车行业持续出现“恐慌”的关键时刻,离开英特尔十年的技术代表帕特·基尔辛格在今年年初高调回归,接替斯瑞博出任新CEO。喊着“英特尔回来了”、“旧英特尔现在是新英特尔”的改革口号,基辛格给英特尔注入的不仅仅是一针强心剂,更是一剂清醒剂。

这是英特尔50多年历史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为了帮助公司挽回“失去的十年”,他即将在权力巅峰展开一场自上而下的“大手术”,为公司寻找新的战略方向。转型决策之一是IDM 2.0的新战略,在稳定IDM模式基本盘的前提下重启晶圆代工业务。

显然,如果英特尔未来想在OEM业务领域开疆拓土,那么收购格罗方德的意义就非常重要。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帮助英特尔进一步提高芯片产能。

目前,格罗方德总部位于美国,阿布扎比政府的投资机构Mubadala Investment拥有控股权。根据研究机构TrendForce的相关数据,格罗方德2020年的总营收约占芯片代工行业的7%,仅次于行业龙头TSMC和三星,与排名第三的UMC基本持平。

鉴于格罗方德在芯片代工领域的高比重,一旦该公司被英特尔收购,将对整个半导体芯片行业的格局和趋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在今年6月,路透社还爆料称,Mu Badala欲IPO Grofonde,但截至目前,该公司并未对英特尔的收购谈判发表评论。

早在2008年,英特尔和AMD就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前者继续制造自己的芯片以保持高度控制,而AMD决定将半导体业务分拆给Grofonde,依靠Grofonde与其他企业一起抢夺OEM市场。

综合外网的消息来看,英特尔要收购Grofonde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新政推出以来,公司一直在多条战线上推进晶圆代工新工艺,而从两家公司专注的工艺技术来看,双方也有业务互补的优势。

当然,这次收购也有现实的考虑……地缘经济。

持续缺乏核心,美国慌了。拜登政府正致力于解决芯片供应链的危机。为了解决芯片短缺对汽车工业的影响,美国准备立法促进半导体生产和供应。非常时期,英特尔作为美国的芯片霸主,责无旁贷,其新掌门人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和行动,自然符合美国的中短期国家意志。

一旦英特尔收购Grofonder确定,对于犹豫是否在美国大规模建厂的TSMC和三星来说,无疑是一个威胁。

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收购整合浪潮

事实上,收购安盛半导体受阻,在全球并非个例。在全球芯片短缺的关键之年,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海外企业收购半导体持谨慎态度。

今年5月,Magnachip出售给中国的Wise Road被韩国监管部门审查,理由是涉及“国家层面的核心技术”。美国财政部还要求参与交易的各方向美国跨国投资委员会提交相关交易文件,试图阻止这笔高达14亿美元的收购。

展望未来,今年3月,意大利政府以“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为由,阻止了中国深圳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总部位于米兰的半导体公司LPE。

自AMD去年宣布以350亿美元收购Xilinx的意向后,今年4月获得了双方股东的批准,但其随后的收购计划也受到了英国监管机构和欧盟的调查。

尽管如此,在“核心恐慌”的压力下,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在全球范围内争相扩大规模,拓宽产品组合。在过去的一年里,并购浪潮席卷了半导体行业。

去年7月,芯片巨头ADI公司(以下简称ADI)计划收购竞争对手Maxim Integrated,成为2020年业界最大的芯片收购案之一。

同样是在去年下半年,英伟达宣布与日本软银达成协议,以400亿美元从后者手中收购芯片架构公司ARM,在业界引起巨大轰动。消息一出,高通、苹果和其他公司纷纷表示抵制合并。毕竟ARM的芯片设计架构垄断了95%以上的移动芯片。现阶段就连华为和小米的手机都用ARM架构。

这也意味着,一旦英伟达成功收购ARM,这些科技公司如果想继续使用ARM的架构设计芯片,就必须获得英伟达的同意。为了不被英伟达“封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站出来抵制。甚至包括英、中、美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监管部门也相继启动反垄断调查,对这起并购说“不”。

越是芯片供不应求,人们越是担心新垄断的形成。然而,这并不影响行业整合和M&A浪潮的加剧。

据“汽车公社”和“C元”不完全统计,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宣布的大型芯片并购金额已超过1200亿美元,创下短短一年的历史新高。其中,半数交易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

0

正如系统学大师梅多斯所写,当受到外力的冲击或影响时,拥有更多路径和冗余的多样化系统往往比差异不大的单一系统更健壮。

面对最严峻的芯片供不应求的“反馈延迟”,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在扩张和颠覆中,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不掉队。行业内的大规模并购是企业自我颠覆的关键,是行业重塑的前兆。

当然,TSMC的魏哲家不应该满口漂亮话。一方面,电动汽车……作为行业龙头的TSMC,提高了自己工厂的产量,单靠自己很难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供应市场。另一方面,我们先把美国的长臂管辖权当做空气。

标签: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CMU构建新算法 帮助AV在狭窄拥挤的街道上行驶

盖世汽车讯凡是在拥挤狭窄的街道有过驾驶经历的人对以下场景应该都很熟悉:停放的汽车排成一排,导致两个方向行驶的车辆没有足够的空间可以通过,因此其中一个方向的车辆需要停靠在已停放车辆间的空隙,

1900/1/1 0:00:00
Smart Eye与豪威科技推端到端车内传感方案 助力高水平自动驾驶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SmartEye正与豪威科技合作为汽车行业提供一种开创性的端到端车内传感解决方案。

1900/1/1 0:00:00
柯锐世美国IPO目标估值为110亿美元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前江森自控(JohnsonControlsInc)电池部门柯锐世(Clarios)7月20日表示,该公司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目标估值最高为107亿美元。

1900/1/1 0:00:00
莫斯科计划提升电动汽车普及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最高交通官员表示,该市计划在未来几年中,通过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来提升电动汽车的普及程度。

1900/1/1 0:00:00
布雷博将在硅谷开设高科技实验室

盖世汽车讯意大利供应商布雷博宣布,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开设其首座高科技实验室,以此来加速其数字化进程。新实验室是该公司在去年9月宣布的一项计划的关键目标之一。

1900/1/1 0:00:00
Luminar收购独家激光雷达芯片合作伙伴OptoGration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自动驾驶技术公司LuminarTechnologies宣布收购其独家铟镓砷(InGaAs)芯片设计合作伙伴和制造商OptoGration。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