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底公布该车以来,除了频繁发布招聘信息外,小米一直没有提及小米将在哪里造车,造什么样的车,何时发布车型。尽管如此,从小米汽车为数不多的谨慎动作中,还是可以窥见小米汽车的规划。
图片来源:雷军微博
继续加大招聘力度,R&D格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包括百度、小米、360、美的、创维等科技公司。纷纷宣布进军造车,而最神秘的莫过于小米。自宣布进军汽车以来,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动作除了大规模招聘人才,别无他法。
甚至就在刚刚,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中发布了小米自动驾驶部门的招聘广告,称“将首批招募500名自动驾驶技术精英,开发业内领先的L4智能驾驶能力,支持全国多个办事处”,再次将小米汽车推上热搜。
事实上,这两个月关于小米汽车招聘的新闻一直是行业热点。此前,业内甚至有传言称,小米造车项目年薪总额最高可达2000万人民币——已被小米公关辟谣为“不实”,充分显示了小米对人才的渴求。
随后,盖世汽车扫描招聘广告上的二维码,发现仅自动驾驶板块就有27条小米的招聘信息,涉及数据中心、仿真平台架构师、车辆基础设施、决策规划、感知、控制、算法、嵌入式软件、定位工程师等岗位,直指L4自动驾驶研发。这意味着未来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将是小米汽车的重点。
事实上,早在6月份小米参与穆宗科技和何塞科技最新一轮融资时,小米汽车的技术战略就已经初步显现。更何况,在目前的汽车行业,智能化本身就是大势所趋,只有深化智能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品牌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不难理解小米会以此为重点。目前令人不解的是小米会造什么样的车。
在职场上,虽然招聘广告写的是支持全国多办公室工作,但根据职位信息,大部分职位备注是北京市海淀区,这预示着小米自动驾驶R&D团队未来将主要在北京。毕竟就北京而言,无论是产业配套还是自动驾驶人才都有很大优势。
比如清华大学,堪称自动驾驶领域的“黄埔军校”,国内很多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或高管都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此外,北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也是国内主要的自动驾驶行业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包括传统车企在内的新兴造车企业在智能电动车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新兴技术人才的引进。
此外,上海也是小米很可能部署造车团队的城市之一。盖世汽车查询到的小米招聘信息显示,7月22日小米汽车发布的54条招聘信息中,包括车辆安全仿真分析工程师、NVH仿真分析工程师、结构仿真分析工程师、车辆总布置专家等与车辆工程相关的职位介绍中,增加了上海市徐汇区。这说明未来小米汽车与自动驾驶相关的研发将放在北京,与车辆工程相关的开发将放在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快R&D团队的建设,小米汽车不仅在大力引进人才,还通过收购相关企业快速建立R&D基金会。比如7月初,小米被曝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后续,DeepMotion会有一个……20多人的eam加入小米,帮助小米初步填补自动驾驶技术各模块负责人阵容。
展望未来,收购作为快速打造R&D团队、加强开发能力的手段,有望成为小米汽车业务布局的重要一环。
R&D团队拥有它。这辆汽车是哪里制造的?
虽然小米的造车团队逐渐建立,但是小米的“落户”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相反,加入小米汽车争夺战的城市名单越来越长。从最开始的武汉到后来的北京、上海、Xi安,新能源汽车的合富最近被曝出向小米伸出橄榄枝,试图拿下小米的车。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安徽省国资委正在与小米汽车洽谈,有意让小米汽车落后合肥。消息称,据江淮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江淮汽车将为小米汽车代工。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很有可能主打20万元以下市场,将布局换电业务。
与新能源汽车大厂比亚迪刚刚引入合肥有关。在此之前,蔚来、零跑、威马、江淮、长安、奇瑞等一批新老造车企业,以及郭萱高科、华亭动力、巨一动力等零部件供应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深厚的配套基础。合肥向小米汽车“招手”并不奇怪。
合肥作为安徽省会,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作频频。去年11月,合肥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千亿,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
近日,安徽省出台《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支持合肥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为此,安徽省正在着力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包括引导建设以合肥、蚌埠为重点的动力锂电池产业基地,以合肥、六安、铜陵、芜湖等城市为重点的燃料电池产业集群,以合肥、马鞍山为重点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作为这些基地的交汇点,合肥未来的产业配套优势毋庸置疑。
更何况,安徽省还提出,未来将重点培育3-5家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虽然现在小米造车前景难料,但以其高达千亿的现金储备,万人以上的R&D团队,完善的智能生态,在未来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有力玩家是有道理的。
不过,虽然合肥优势明显,但参与争取小米汽车资质的其他城市也不弱。比如一开始就被网友喊的武汉,无论是汽车产业链的完整性,还是与周边城市的集群效应,实力都很强。据了解,雷军之前还参观了东风技术中心,与正在尝试打造“中国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进行了接触。
此外,雷军还走访了比亚迪、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SAIC等多家国内主流车企参观项目涉及生产、研发等领域,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在为小米的车找代工厂,但目前雷军还没有做出选择。
另一方面,雷军频繁拜访车企,不排除是在为新车选型“寻找灵感”。毕竟小米到现在都没有公布任何关于新车的消息。联想到雷军在开头的激动人心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为了下定决心造车,雷军在短短两个月内经历了85次行业拜访,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新车型的推出作为小米造车的起点,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了小米造车的未来走向,必须谨慎。自3月底公布该车以来,除了频繁发布招聘信息外,小米一直没有提及小米将在哪里造车,造什么样的车,何时发布车型。尽管如此,从小米汽车为数不多的谨慎动作中,还是可以窥见小米汽车的规划。
图片来源:雷军微博
继续加大招聘力度,R&D格局初步形成。
今年以来,包括百度、小米、360、美的、创维等科技公司。纷纷宣布进军造车,而最神秘的莫过于小米。自宣布进军汽车以来,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动作除了大规模招聘人才,别无他法。
甚至就在刚刚,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中发布了小米自动驾驶部门的招聘广告,称“将首批招募500名自动驾驶技术精英,开发业内领先的L4智能驾驶能力,支持全国多个办事处”,再次将小米汽车推上热搜。
事实上,这两个月关于小米汽车招聘的新闻一直是行业热点。此前,业内甚至有传言称,小米造车项目年薪总额最高可达2000万人民币——已被小米公关辟谣为“不实”,充分显示了小米对人才的渴求。
随后,盖世汽车扫描招聘广告上的二维码,发现仅自动驾驶板块就有27条小米的招聘信息,涉及数据中心、仿真平台架构师、车辆基础设施、决策规划、感知、控制、算法、嵌入式软件、定位工程师等岗位,直指L4 autopilo……研发。这意味着未来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将是小米汽车的重点。
事实上,早在6月份小米参与穆宗科技和何塞科技最新一轮融资时,小米汽车的技术战略就已经初步显现。更何况,在目前的汽车行业,智能化本身就是大势所趋,只有深化智能化,才能更好地帮助品牌建立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不难理解小米会以此为重点。目前令人不解的是小米会造什么样的车。
在职场上,虽然招聘广告写的是支持全国多办公室工作,但根据职位信息,大部分职位备注是北京市海淀区,这预示着小米自动驾驶R&D团队未来将主要在北京。毕竟就北京而言,无论是产业配套还是自动驾驶人才都有很大优势。
比如清华大学,堪称自动驾驶领域的“黄埔军校”,国内很多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或高管都曾在清华大学学习。此外,北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也是国内主要的自动驾驶行业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包括传统车企在内的新兴造车企业在智能电动车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新兴技术人才的引进。
此外,上海也是小米很可能部署造车团队的城市之一。盖世汽车查询到的小米招聘信息显示,7月22日小米汽车发布的54条招聘信息中,包括车辆安全仿真分析工程师、NVH仿真分析工程师、结构仿真分析工程师、车辆总布置专家等与车辆工程相关的职位介绍中,增加了上海市徐汇区。这说明未来小米汽车与自动驾驶相关的研发将放在北京,与车辆工程相关的开发将放在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快R&D团队的建设,小米汽车不仅在大力引进人才,还通过收购相关企业快速建立R&D基金会。比如7月初,小米被曝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后续,DeepMotion将有20多人的团队加入小米,帮助小米初步填补自动驾驶技术各模块负责人阵容。
展望未来,收购作为快速打造R&D团队、加强开发能力的手段,有望成为小米汽车业务布局的重要一环。
R&D团队拥有它。这辆汽车是哪里制造的?
虽然小米的造车团队逐渐建立,但是小米的“落户”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相反,加入小米汽车争夺战的城市名单越来越长。从最开始的武汉到后来的北京、上海、Xi安,新能源汽车的合富最近被曝出向小米伸出橄榄枝,试图拿下小米的车。
近日,据相关媒体报道,安徽省国资委正在与小米汽车洽谈,有意让小米汽车落后合肥。消息称,据江淮汽车内部人士透露,江淮汽车将为小米汽车代工。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很有可能主打20万元以下市场,将布局换电业务。
与新能源汽车大厂比亚迪刚刚引入合肥有关。在此之前,蔚来、零跑、威马、江淮、长安、奇瑞等一批新老造车企业,以及郭萱高科、华亭动力、巨一动力等零部件供应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深厚的配套基础。合肥向小米汽车“招手”并不奇怪。
合肥作为安徽省会,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作频频。去年11月,合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车载操作系统在全市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千亿,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
近日,安徽省出台《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支持合肥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为此,安徽省正在着力优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包括引导建设以合肥、蚌埠为重点的动力锂电池产业基地,以合肥、六安、铜陵、芜湖等城市为重点的燃料电池产业集群,以合肥、马鞍山为重点的新能源商用车基地。作为这些基地的交汇点,合肥未来的产业配套优势毋庸置疑。
更何况,安徽省还提出,未来将重点培育3-5家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虽然现在小米造车前景难料,但以其高达千亿的现金储备,万人以上的R&D团队,完善的智能生态,在未来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有力玩家是有道理的。
不过,虽然合肥优势明显,但参与争取小米汽车资质的其他城市也不弱。比如一开始就被网友喊的武汉,无论是汽车产业链的完整性,还是与周边城市的集群效应,实力都很强。据了解,雷军之前还参观了东风技术中心,与正在尝试打造“中国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进行了接触。
此外,雷军还走访了比亚迪、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SAIC等多家国内主流车企参观项目涉及生产、研发等领域,在很多人看来也是在为小米的车找代工厂,但目前雷军还没有做出选择。
另一方面,雷军频繁拜访车企,不排除是在为新车选型“寻找灵感”。毕竟小米到现在都没有公布任何关于新车的消息。联想到雷军在开头的激动人心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出,为了下定决心造车,雷军在短短两个月内经历了85次行业拜访,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新车型的推出作为小米造车的起点,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了小米造车的未来走向,必须谨慎。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全球微电子工程公司迈来芯(Melexis)推出高度集成的智能控制器MLX81130,集成了车内外的组合点(LED)和区域(OLED)照明应用所需的所有有源组件。
1900/1/1 0:00:00更名之后,创维汽车以一系列的产品攻势入局汽车圈。7月27日,创维汽车EV6正式上市发布。
1900/1/1 0:00:00自3月底宣布造车以来,除了频繁发布招聘信息,对于小米汽车将在哪里造,造的是一辆什么样的车,车型将在什么时候发布,小米一概不提。
1900/1/1 0:00:00六分科技携六分科技“网云端”一体化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7月28日,福特汽车发布第二季财报。福特汽车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季度利润表现,并上调了全年利润预期,称福特Bronco等利润率较高车型的市场需求强劲,将助推其业绩增长。
1900/1/1 0:00:00傲酷Oculii携4D成像毫米波雷达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