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涉 76.5 万辆!特斯拉自动驾驶被美正式调查,蔚来此前已深陷漩涡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一,特斯拉在与停放的紧急车辆发生一系列碰撞后,受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关于自动驾驶的调查。

本次调查涵盖了特斯拉目前的所有车型:2014年至2021年的Model Y、X、S和3系。共调查了76.5万辆汽车,这几乎是特斯拉自2014年以来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汽车。

NHTSA表示,自2018年以来,特斯拉已经造成了11起相关的车祸,即在急救人员使用闪光灯、照明弹、发光箭头板或锥形物警告危险的场景中,自动驾驶仪或交通感知巡航控制击中了一辆停放的车辆。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也对2016年以来的一些特斯拉车祸进行了调查,并建议NHTSA和特斯拉将自动驾驶仪的使用限制在安全区域,并要求特斯拉优化系统,以确保司机的注意力集中。

然而,当时NHTSA没有对任何建议采取行动。NTSB没有强制执行权,只能向其他联邦机构提出建议。

去年,NTSB指责NHTSA未能敦促汽车制造商制定保障措施,以规范智能驾驶系统的使用,从而导致了这起事故。当时,一名50岁的特斯拉Model 3司机在事故中丧生。汽车处于辅助驾驶状态。事发时,司机和自动驾驶系统都没有紧急刹车,也没有采取措施避免与路上的车辆相撞。

今天,NHTSA对特斯拉Autopilot的调查在业界引起了一片叫好声。

非营利组织汽车安全中心(Automotive Safety Center)的执行董事杰森·莱文(Jason Levin)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NHTSA终于承认了我们长期以来的呼吁,即要求特斯拉将技术投入使用,这些技术将被可预见地滥用,导致撞车、受伤和死亡。”

“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这项调查需要远远超出涉及紧急车辆的碰撞,因为当自动驾驶仪启用时,所有司机、乘客和行人都将处于危险之中。”

卡耐基梅隆大学研究自动驾驶汽车的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Raj Rajkumar表示,NHTSA的调查早就应该进行了。

“特斯拉未能有效监控司机的注意力,这应该是调查的重中之重。特斯拉通过检测方向盘的压力来证明司机是在监管车辆,但司机往往会通过一些手段系统。”拉杰库马尔说,“很容易绕过压力测试。”

NHTSA在其调查文件中表示:“调查将评估自动驾驶仪使用过程中用于监控、协助和强迫驾驶员参与驾驶的技术和方法。”此外,探测器将覆盖系统对驾驶员和周围环境的检测,并将检查导致撞车和类似撞车的“促成因素”。

该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NHTSA提醒公众,今天没有任何商用机动车辆能够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每辆车都需要由人类司机接管,所有州的法律都要求人类司机对车辆的运行负责。”

NHTSA还表示,它拥有“强大的执法工具”来保护公众和调查潜在的安全问题,当它发现“不合规或不合理的安全风险”的证据时,将采取行动。调查可能会导致召回NHTSA或其他执法行动。

目前,特斯拉尚未对NHTSA的行为发表评论,但已经解散了媒体关系办公室。

陷入舆论漩涡的蔚来。

受特斯拉事件影响,特斯拉股价周一下跌4.3%。和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一起暴跌。

事实上,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蔚来陷入了长达半个月的两起“辅助驾驶事故”。

8月14日,名为“美善”的微信官方账号发布讣告称:

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一通天下餐饮管理公司、美宜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绰号“孟剑客”)驾驶具有自动驾驶功能(NOP试点状态)的蔚来ES8在沈海高速汉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去世,享年31岁。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一位业内人士提到,在所谓的“自动驾驶”中,仅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很难检测到非标准的静态物体,这可能是蔚来NOP死亡的主要原因。

“技术指标……s和缺陷是在基层确定的。特斯拉也有很多类似的安全事故。要解决高速行驶时检测非标准静态物体的问题,需要增加激光雷达的安全冗余。"

据了解,蔚来目前正在配合和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下一步的数据读取操作。

半个月前,一辆蔚来EC6在上海浦东新区临港大道快速路撞上隔离石墩,用户不幸遇难。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事实上,近年来“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令人十分遗憾。

感性的同时,这些事故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做出了理性的思考。

昨天,李的创始人李想呼吁媒体和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术语标准,以避免夸大宣传造成的误解。

他说:“L2和L3的用户不了解,建议统一名称:L2 =辅助驾驶;L3 =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 =无人驾驶。没有一个多余的汉字,以免夸大宣传造成误解。克制推广,投入技术,对用户、行业、企业都是长期有利的。”

威马创始人沈晖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谈及这一现象:

1.L2级辅助驾驶功能,其中驾驶员是功能操作和责任的主体;2.具有L4级以上自动驾驶功能,车辆无人驾驶时,运营主体为车辆本身,责任主体属于主机厂;3.我们的L4级无人驾驶功能,经过N轮内部决策会议,最终选择了高频停车场景,因为环境相对封闭,速度相对较低,更安全。

新智家也提醒读者,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更不等于无人驾驶。开车时不要看报纸、睡觉、玩手机。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某项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这项技术不仅关系到生命安全,还能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直接决定相关行业的未来走向。

在官方得出结论之前,我们无法推测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

但是最近对于智能汽车的发展,政策确实有收紧的迹象。

日前,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其中提出:

企业生产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确保汽车产品具有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满足相关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用于事故再现、责任判定和原因分析。

其中,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记录的数据应当包括车辆和系统的基本信息、车辆状态和动态信息、自动驾驶系统运行信息、驾驶环境信息、驾驶员和乘客操作和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等。

这些对交通事故的追溯和责任划分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与此同时,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也得到相应的规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OTA技术召回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

生产者利用OTA对售出车辆进行技术服务活动的,应当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生产企业使用OTA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制定召回计划,并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

智能汽车行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频繁的“辅助驾驶”事故很可能会倒逼法律法规的快速完善,包括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风险预警、规范宣传措辞等。

或者通过传感器感知车主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对驾驶员辅助功能使用不当以及拍摄炫耀等行为进行严惩。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据美联社报道,当地时间周一,特斯拉在与停放的紧急车辆发生一系列碰撞后,受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关于自动驾驶的调查。

本次调查涵盖了特斯拉目前的所有车型:2014年至2021年的Model Y、X、S和3系。共调查了76.5万辆汽车,这几乎是特斯拉自2014年以来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汽车。

NHTSA表示,自2018年以来,特斯拉已经造成了11起相关的车祸,即在急救人员使用闪光灯、照明弹、发光箭头板或锥形物警告危险的场景中,自动驾驶仪或交通感知巡航控制击中了一辆停放的车辆。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也对2016年以来的一些特斯拉车祸进行了调查,并建议NHTSA和特斯拉将自动驾驶仪的使用限制在安全区域,并要求特斯拉优化系统,以确保司机的注意力集中。

然而,当时NHTSA没有对任何建议采取行动。NTSB没有强制执行权,只能向其他联邦机构提出建议。

去年,NTSB指责NHTSA未能敦促汽车制造商制定保障措施,以规范智能驾驶系统的使用,从而导致了这起事故。当时,一名50岁的特斯拉Model 3司机在事故中丧生。汽车处于辅助驾驶状态。事发时,司机和自动驾驶系统都没有紧急刹车,也没有采取措施避免与路上的车辆相撞。

今天,NHTSA对特斯拉Autopilot的调查在业界引起了一片叫好声。

非营利组织汽车安全中心(Automotive Safety Center)的执行董事杰森·莱文(Jason Levin)表示:“我们很高兴看到NHTSA终于承认了我们长期以来的呼吁,即要求特斯拉将技术投入使用,这些技术将被可预见地滥用,导致撞车、受伤和死亡。”

“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这项调查需要远远超出涉及紧急车辆的碰撞,因为当自动驾驶仪启用时,所有司机、乘客和行人都将处于危险之中。”

卡耐基梅隆大学研究自动驾驶汽车的电气和计算机工程教授Raj Rajkumar表示,NHTSA的调查早就应该进行了。

“特斯拉未能有效监控司机的注意力,这应该是调查的重中之重。特斯拉通过检测方向盘的压力来证明司机是在监管车辆,但司机往往会通过一些手段系统。”拉杰库马尔说,“很容易绕过压力测试。”

NHTSA在其调查文件中表示:“调查将评估自动驾驶仪使用过程中用于监控、协助和强迫驾驶员参与驾驶的技术和方法。”此外,探测器将覆盖系统对驾驶员和周围环境的检测,并将检查导致撞车和类似撞车的“促成因素”。

该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NHTSA提醒公众,今天没有任何商用机动车辆能够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每辆车都需要由人类司机接管,所有州的法律都要求人类司机对车辆的运行负责。”

NHTSA还表示,它拥有“强大的执法工具”来保护公众和调查潜在的安全问题,当它发现“不合规或不合理的安全风险”的证据时,将采取行动。调查可能会导致召回NHTSA或其他执法行动。

目前,特斯拉尚未对NHTSA的行为发表评论,但已经解散了媒体关系办公室。

陷入舆论漩涡的蔚来。

受特斯拉事件影响,特斯拉股价周一下跌4.3%。与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一起打造ca……,他们暴跌。

事实上,在太平洋彼岸的中国,蔚来陷入了长达半个月的两起“辅助驾驶事故”。

8月14日,名为“美善”的微信官方账号发布讣告称:

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一通天下餐饮管理公司、美宜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绰号“孟剑客”)驾驶具有自动驾驶功能(NOP试点状态)的蔚来ES8在沈海高速汉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去世,享年31岁。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一位业内人士提到,在所谓的“自动驾驶”中,仅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很难检测到非标准的静态物体,这可能是蔚来NOP死亡的主要原因。

“技术指标和缺陷是在基层确定的。特斯拉也有很多类似的安全事故。要解决高速行驶时检测非标准静态物体的问题,就需要增加激光雷达的安全冗余。”

据了解,蔚来目前正在配合和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下一步的数据读取操作。

半个月前,一辆蔚来EC6在上海浦东新区临港大道快速路撞上隔离石墩,用户不幸遇难。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事实上,近年来“辅助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令人十分遗憾。

感性的同时,这些事故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做出了理性的思考。

昨天,李的创始人李想呼吁媒体和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术语标准,以避免夸大宣传造成的误解。

他说:“L2和L3的用户不了解,建议统一名称:L2 =辅助驾驶;L3 =自动辅助驾驶;L4=自动驾驶;L5 =无人驾驶。没有一个多余的汉字,以免夸大宣传造成误解。克制推广,投入技术,对用户、行业、企业都是长期有利的。”

威马创始人沈晖也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谈及这一现象:

1.L2级辅助驾驶功能,其中驾驶员是功能操作和责任的主体;2.具有L4级以上自动驾驶功能,车辆无人驾驶时,运营主体为车辆本身,责任主体属于主机厂;3.我们的L4级无人驾驶功能,经过N轮内部决策会议,最终选择了高频停车场景,因为环境相对封闭,速度相对较低,更安全。

新智家也提醒读者,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更不等于无人驾驶。开车时不要看报纸、睡觉、玩手机。

毕竟对于普通人来说,对某项技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这项技术不仅关系到生命安全,还能直接影响相关政策的制定,直接决定相关行业的未来走向。

在官方得出结论之前,我们无法推测这些交通事故的原因。

但是最近对于智能汽车的发展,政策确实有收紧的迹象。

日前,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其中提出:

企业生产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确保汽车产品具有事件数据记录系统和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满足相关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用于事故再现、责任判定和原因分析。

其中,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记录的数据应当包括车辆和系统的基本信息、车辆状态和动态信息、自动驾驶系统运行信息、驾驶环境信息、驾驶员和乘客操作和状态信息、故障信息等。

这些对交通事故的追溯和责任划分都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与此同时,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也得到相应的规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OTA技术召回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

生产者利用OTA对售出车辆进行技术服务活动的,应当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生产企业使用OTA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制定召回计划,并向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备案。

智能汽车行业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频繁的“辅助驾驶”事故很可能会倒逼法律法规的快速完善,包括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风险预警、规范宣传措辞等。

或者通过传感器感知车主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对驾驶员辅助功能使用不当以及拍摄炫耀等行为进行严惩。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特斯拉蔚来远程理想汽车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福田汽车与中石油合建加氢站投入运营

汽车之家获悉,近日中国石油在北京首座服务冬奥加氢站福田加氢站正式投运,为2022年冬奥会氢能源供应再添新保障。据悉福田加氢站是中国石油在北京市建成投运的首座服务冬奥加氢站。

1900/1/1 0:00:00
福特就商标侵权一事反击通用和美专利局

据外媒消息,8月13日,福特向法院提交文件,要求美国旧金山地方法院驳回通用汽车关于福特自动驾驶功能“BlueCruise”名称的诉讼。

1900/1/1 0:00:00
英飞凌和博世公司推出超低损耗二极管 可将发电机的效率提高8%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英飞凌(Infineon)和罗伯特博世公司(RobertBoschGmbH)推出一款超低损耗二极管,可用于轻型汽车发电机。

1900/1/1 0:00:00
韩国三大电池巨头纷纷开始在欧美市场扩张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来自美国和欧洲的老牌和新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订单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韩国三大电池巨头正在加紧各自的海外扩张。

1900/1/1 0:00:00
LG能源解决方案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签订镍和钴供应协议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韩国企业LG能源解决方案已经与一家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签订了一项为期6年的钴和镍供应协议,以此来确保电动汽车电池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