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一天两起亿级融资,这次是轻舟智航和纽劢科技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继8月4日当天正式宣布融资后,昨天又有两家公司在轨,喜讯连连:

Qcraft宣布1亿美元A+轮融资,由云锋基金和盛远资本领投;

Nullmax宣布完成1亿元A1轮融资,由Sky Capital领投。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初以来,中国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行业在半年内完成了至少51起投融资事件,吸引资金近千亿元。其中,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自动驾驶公司在同一天至少7次宣布完成融资。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已经成为VCS眼中的热门炸鸡。

用机器人巴士震撼市场

在官方公布融资消息的同时,轻舟智航也召开了媒体沟通会,分享公司所做所想。

其实这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

2019年3月,轻舟智航在硅谷成立。当时公司已经定下了“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的独特技术路径。

去年7月,轻舟智航发布了首款无人驾驶小巴解决方案——龙舟一号。目前,无人巴士已在苏州、深圳、武汉、无锡等8个城市进行测试运营,覆盖8个以上车型。该团队目前有200多人,其中80%是R&D的同事。

与大多数玩家以“颠覆出行方式”或“节约驾驶者成本”为出发点不同,轻舟智航更多的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选择了无人驾驶小巴赛道。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兼CEO于谦表示,诸多数据揭示,网约车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共交通的使用,加剧城市拥堵。"微循环巴士符合中国的城市管理."

毕竟不管是汽车还是Robotaxi,都是私人出行,载客量小,长尾场景多。在高成本的压力下,可支持的面积有限。而普通公交车采用12m、32座车型,适合长途线路,列车密度低,空载率高,难以深入狭窄街区。

相比之下,无人驾驶小客车具有中低速、区域相对固定、安全性更高的特点;同时非常适合多人出行,可以很好的解决最后三公里的问题。

不过,轻舟智航也在探索一种新的无人驾驶出行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种共享的网络巴士服务,类似于“网络拼车”,乘客可以去固定的车站,在一个小的预约站上下车,最后和Robotaxi去同一条轨道。

轻舟智航也将于近期推出龙舟空间。据了解,龙船空间是一款面向未来的车型,无方向盘设计,适用于中低速短途出行场景和半开放道路场景。着陆测试目前正在进行中。

除了小巴,还有中巴和公交的智能公交相关产品,定位于辅助驾驶,提高驾驶安全性,而不是无人驾驶。

于谦认为,龙船一号和龙船空间都是增量市场,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迎来快速增长。

犁前量产乘用车

本文的另一个主角纽瓦克科技也来自硅谷,但走的是与canoe智航完全不同的路线。

2016年,牛骑科技成立,创始人兼CEO徐磊是前特斯拉Autopolit团队的早期成员,研究成果直接向埃隆·马斯克汇报。

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牛骑科技发布了MAX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获得了德赛四维的Pre-A轮产业融资。

如今,基于平台化软件架构的技术特点,纽时科技的系统方案可以根据需求适应不同的硬件和车辆平台,为量产车提供L2+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同时,Newtech还可以满足高中低不同计算能力配置下的不同功能需求,还可以根据场景快速扩展功能。

比如搭载高端配置车辆时,能满足全功能需求;再加上更全配置的传感器和更高规格的计算平台,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自动驾驶场景,甚至是L4级别的自动驾驶。

对于经济配置的车辆,新技术仍然利用视觉感知和多传感器集成,实现自主泊车、拥堵、跟车等自定义功能,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但对于成本相对较高的硬件/技术,如激光雷达、高精地图、高精度定位等,Newtech的态度是不依赖。这个概念和特斯拉差不多。

除了融资,纽约科技今年在量产方面也有不少进展。

6月23日,纽约科技宣布其软件算法已被国内某知名车厂项目指定。这个项目新平台车型规模预计达到几十万,2022年上市。纽约科技将为其提供集驾驶和停车于一体的解决方案,以及后续的OTA升级服务。

日前,牛七科技也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真正的量产需求,打造定制化的算法芯片集成解决方案。

总结

同样出身硅谷,拥有明星自动驾驶团队背景,两家公司也都获得了1亿元融资。

如今,自动驾驶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红利期——汽车动力向电动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趋势,而电动化之后,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将成为汽车的下一个进化阶段。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动驾驶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这也意味着行业正在加速进入淘汰赛阶段。

自动驾驶公司和时间做朋友很重要。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继8月4日当天正式宣布融资后,昨天又有两家公司在轨,喜讯连连:

Qcraft宣布1亿美元A+轮融资,由云锋基金和盛远资本领投;Nullmax宣布完成1亿元A1轮融资,由Sky Capital领投。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初以来,中国自动驾驶和智能汽车行业在半年内完成了至少51起投融资事件,吸引资金近千亿元。其中,有两家或两家以上的自动驾驶公司在同一天至少7次宣布完成融资。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已经成为VCS眼中的热门炸鸡。

用机器人巴士震撼市场

在官方公布融资消息的同时,轻舟智航也召开了媒体沟通会,分享公司所做所想。

其实这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

2019年3月,轻舟智航在硅谷成立。当时公司已经定下了“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的独特技术路径。

去年7月,轻舟智航发布了首款无人驾驶小巴解决方案——龙舟一号。目前,无人巴士已在苏州、深圳、武汉、无锡等8个城市进行测试运营,覆盖8个以上车型。该团队目前有200多人,其中80%是R&D的同事。

与大多数玩家以“颠覆出行方式”或“节省驾驶者成本”为出发点不同,轻舟智航更多的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选择了无人驾驶小巴赛道。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兼CEO于谦表示,诸多数据揭示,网约车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公共交通的使用,加剧城市拥堵。"微循环巴士符合中国的城市管理."

毕竟不管是汽车还是Robotaxi,都是私人出行,载客量小,长尾场景多。在高成本的压力下,可支持的面积有限。而普通公交车采用12m、32座车型,适合长途线路,列车密度低,空载率高,难以深入狭窄街区。

相比之下,无人驾驶小型客车具有中低速、区域相对固定、安全性更高的特点;同时非常适合多人出行,可以很好的解决最后三公里的问题。

不过,轻舟智航也在探索一种新的无人驾驶出行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种共享的网络巴士服务,类似于“网络拼车”,乘客可以去固定的车站,在一个小的预约站上下车,最后和Robotaxi去同一条轨道。

轻舟智航也将于近期推出龙舟空间。据了解,龙船空间是一款面向未来的车型,无方向盘设计,适用于中低速短途出行场景和半开放道路场景。着陆测试目前正在进行中。

除了小巴,还有中巴和公交的智能公交相关产品,定位于辅助驾驶,提高驾驶安全性,而不是无人驾驶。

于谦认为,龙船一号和龙船空间都是增量市场,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迎来快速增长。

犁前量产乘用车

本文的另一个主角纽瓦克科技也来自硅谷,但走的是与canoe智航完全不同的路线。

2016年,牛骑科技成立,创始人兼CEO徐磊是前特斯拉Autopolit团队的早期成员,研究成果直接向埃隆·马斯克汇报。

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牛骑科技发布了MAX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获得了德赛四维的Pre-A轮产业融资。

如今,基于平台化软件架构的技术特点,纽时科技的系统方案可以根据需求适应不同的硬件和车辆平台,为量产车提供L2+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同时,Newtech还可以满足高中低不同计算能力配置下的不同功能需求,还可以根据场景快速扩展功能。

比如搭载高端配置车辆时,能满足全功能需求;再加上更全配置的传感器和更高规格的计算平台,可以实现更复杂的自动驾驶场景,甚至是L4级别的自动驾驶。

对于经济配置的车辆,新技术仍然利用视觉感知和多传感器集成,实现自主泊车、拥堵、跟车等自定义功能,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但对于成本相对较高的硬件/技术,如激光雷达、高精地图、高精度定位等,Newtech的态度是不依赖。这个概念和特斯拉差不多。

除了融资,纽约科技今年在量产方面也有不少进展。

6月23日,纽约科技宣布其软件算法已被国内某知名车厂项目指定。这个项目新平台车型规模预计达到几十万,2022年上市。纽约科技将为其提供集驾驶和停车于一体的解决方案,以及后续的OTA升级服务。

日前,牛七科技也与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真正的量产需求,打造定制化的算法芯片集成解决方案。

总结

同样出身硅谷,拥有明星自动驾驶团队背景,两家公司也都获得了1亿元融资。

如今,自动驾驶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红利期——汽车动力向电动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趋势,而电动化之后,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将成为汽车的下一个进化阶段。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动驾驶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这也意味着行业正在加速进入淘汰赛阶段。

自动驾驶公司和时间做朋友很重要。

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特斯拉合创理念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LG能源解决方案与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签订镍和钴供应协议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韩国企业LG能源解决方案已经与一家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签订了一项为期6年的钴和镍供应协议,以此来确保电动汽车电池关键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1900/1/1 0:00:00
韩国UNIST取得技术突破 可将氨无缝转化为绿色氢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由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UNIST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GuntaeKim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宣布取得技术突破,可将液态氨有效转化为氢气。

1900/1/1 0:00:00
马斯克无意复职?特斯拉董事长有望留任

特斯拉现任董事长罗宾德霍姆(RobynDenholm)的任期将于今年11月结束,谁将接任这一职位成为了特斯拉近期最大的话题之一。

1900/1/1 0:00:00
汉高2021上半年表现强劲,有机销售额与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继2021财年的强劲开局之后,汉高在上半年再次实现加速增长,对汇率影响进行调整后,已经超过了2019年危机前的水平。

1900/1/1 0:00:00
新型?KODA FABIA搭载高效EVO发动机 可降低油耗并提升续航里程

盖世汽车记据外媒报道,斯科达汽车公司将推出第四代KODAFABIA车型,并搭载大众集团最新一代的五款EVO高效发动机。

1900/1/1 0:00:00
林文钦亲友质疑蔚来声明:有人看到蔚来工作人员给事故车接线充电

8月12日,知名品牌创始人驾驶蔚来ES8不幸身亡事故引发了网络热议。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