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市场渗透率超10%!工信部副部长透露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这一保障体系被强调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9月4日,在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汽车产业后续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新郭斌表示,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70万辆,同比增长3倍,市场渗透率超过10%,L2智能网联市场占比20%。同时,“中国品牌汽车大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锂、钴、镍保障体系;加快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软件升级备案管理,研究智能网接入规范。"

中国汽车工业有三大亮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表示,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稳步改善,有许多亮点。

一是产销平稳增长。据初步统计,今年1-8月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600万辆,同比增长10%左右;1-7月出口汽车100万辆,同比增长124%。

二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保持快速发展。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70万辆,同比增长2倍,市场渗透率超过10%,L2级智能网联市场份额达到20%。

三是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快充技术可充电5分钟,续航提升200公里,钠离子电池每公斤超过160瓦时,取得产业化突破,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

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重点企业旬报测算:今年8月,国内汽车市场销量达到171.1万辆,环比下降8.2%,同比下降21.8%;今年1-8月,国内汽车市场销量预计为1646.7万辆,同比增长13.1%。

中国汽车工业面临三大挑战。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说:“总体而言,今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工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内外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行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有老问题,也有新情况,要加强分析研判,认真研究处理。”

首先,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品牌汽车大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

新说,这主要体现在企业数量多,资源投入分散。特别是改装车数量多,管理改革不到位,一些地方和行业产能利用率低,基础器件、基础材料等产业链还存在短板和软肋;新能源汽车成本仍然较高,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不够畅通,需要持续推进。

其次,“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国家目标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表示,双碳目标将带来广泛而深刻的产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努力,促进低碳产业、低碳产品、低碳交通、低碳能源的协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也面临锂、钴、镍矿的上行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依然高发,全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也有零星暴发的可能。最近,这导致了汽车芯片和零部件供应不足的问题。部分汽车产销连续4个月同比、环比下降,后期平稳运行压力依然较大。

第三,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问题突出。

新表示,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未经授权的收集和利用等数据安全问题可能会出现。网络安全问题,如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等,如果监管措施不能及时跟上,可能会带来重大安全风险。

中国汽车工业的五个未来方向

工信部副部长新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汽车产业后续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工信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综合施策,取得新成效、见到新成效。

一是发挥部长级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持相关支持政策的持续、稳定、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锂钴镍保障体系。

第二,加强集成创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基于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和标准法规的完善,共同推动有轨电车智能化、智慧道路、通信网络、云控技术的发展。启动公共领域全电动汽车试点,组织行业组织编制发布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

第三,补齐行业短板,提升整个产业链水平。

实施强链补链行动,通过技术攻关、平台支撑、示范应用等方式着力补短板,加快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研发和产业化,引导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

第四,坚守安全底线,优化发展环境。

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标准,推动企业完善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加大产品一致性检验力度。组织企业开展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软件升级自查。加强软件升级备案管理,研究智能网接入标准。

第五,进一步规范合作,坚持全球化共识。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等领域务实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完善锂钴镍保障体系

政策方面,新能源日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的支撑能力。

其中,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加快突破关键制造装备,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循环利用的回收体系,鼓励回收渠道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储存、维护、安全检测、报废和回收等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

如锂、钴、镍矿等。都面临上行压力,长江证券研究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继续超预期,下半年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传统旺季(通常下半年产销会比上半年增长200%或更高)。展望2021年9-12月,预计锂需求将保持逐月高增长的趋势。

东北证券研究预计,短期来看,由于需求旺季到来导致供需错配,钴价可能再次上涨;中期来看,供需格局向好或推动钴价中枢逐步走高。行业景气度回升,护城河更宽的钴企受益。

“目前全球镍市场供需平衡短缺扩大,下游不锈钢、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为镍需求带来更多增量,而供给端扰动频繁。虽然产能增加存在,但产量增长有限,供应短缺格局仍将持续。”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表示。

8月份,上海镍价宽幅震荡,涨幅在1%左右。东吴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王志强告诉《新能源日报》记者,近期沪上镍仓单库存不断下降,引发投资者对国内纯镍短期短缺的担忧。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镍仓单库存持续下降。截至8月27日,仓单库存已降至2718吨。"我们仍然看好镍期货的未来走向."王志强说。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铁成看来,“供应链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下一阶段,迫切需要突破出口限制,突破技术封锁,突破产业链断点和堵点,构建完整、安全、高效的汽车供应链体系。9月4日,在第十七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汽车产业后续发展工作意义重大。

新郭斌表示,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70万辆,同比增长3倍,市场渗透率超过10%,L2智能网联市场占比20%。同时,“中国品牌汽车大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未来应进一步完善锂、钴、镍保障体系;加快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软件升级备案管理,研究智能网接入规范。"

中国汽车工业有三大亮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表示,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稳步改善,有许多亮点。

一是产销平稳增长。据初步统计,今年1-8月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600万辆,同比增长10%左右;1-7月出口汽车100万辆,同比增长124%。

二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保持快速发展。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突破170万辆,同比增长2倍,市场渗透率超过10%,L2级智能网联市场份额达到20%。

三是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快充技术可充电5分钟,续航提升200公里,钠离子电池每公斤超过160瓦时,取得产业化突破,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

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根据重点企业旬报测算:今年8月,国内汽车市场销量达到171.1万辆,环比下降8.2%,同比下降21.8%;今年1-8月,国内汽车市场销量预计为1646.7万辆,同比增长13.1%。

中国汽车工业面临三大挑战。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新说:“总体而言,今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工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内外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行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有老问题,也有新情况,要加强分析研判,认真研究处理。”

首先,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品牌汽车大而不优的问题依然突出。

新说,这主要体现在企业数量多,资源投入分散。特别是改装车数量多,管理改革不到位,一些地方和行业产能利用率低,基础器件、基础材料等产业链还存在短板和软肋;新能源汽车成本仍然较高,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回收渠道不够畅通,需要持续推进。

其次,“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碳中和”的国家目标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表示,双碳目标将带来广泛而深刻的产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努力,促进低碳产业、低碳产品、低碳交通、低碳能源的协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也面临锂、钴、镍矿的上行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依然高发,全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也有零星暴发的可能。最近,这导致了汽车芯片和零部件供应不足的问题。部分汽车产销连续4个月同比、环比下降,后期平稳运行压力依然较大。

第三,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问题突出。

新表示,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在技术进步的同时,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未经授权的收集和利用等数据安全问题可能会出现。网络安全问题,如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等,如果监管措施不能及时跟上,可能会带来重大安全风险。

中国汽车工业的五个未来方向

工信部副部长新表示,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汽车产业后续发展工作意义重大。工信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规划、综合施策,取得新成效、见到新成效。

一是发挥部长级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持相关支持政策的持续、稳定、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锂钴镍保障体系。

第二,加强集成创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基于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同步推进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和标准法规的完善,共同推动有轨电车智能化、智慧道路、通信网络、云控技术的发展。启动公共领域全电动汽车试点,组织行业组织编制发布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

第三,补齐行业短板,提升整个产业链水平。

实施强链补链行动,通过技术攻关、平台支撑、示范应用等方式着力补短板,加快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研发和产业化,引导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提高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

第四,坚守安全底线,优化发展环境。

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标准,推动企业完善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加大产品一致性检验力度。组织企业开展汽车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软件升级自查。加强软件升级备案管理,研究智能网接入标准。

第五,进一步规范合作,坚持全球化共识。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贸易投资、技术标准等领域务实合作,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完善锂钴镍保障体系

政策方面,新能源日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的支撑能力。

其中,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加快突破关键制造装备,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循环利用的回收体系,鼓励回收渠道共建共享。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储存、维护、安全检测、报废和回收等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

如锂、钴、镍矿等。都面临上行压力,长江证券研究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继续超预期,下半年将是新能源汽车的传统旺季(通常下半年产销会比上半年增长200%或更高)。展望2021年9-12月,预计锂需求将保持逐月高增长的趋势。

东北证券研究预计,短期来看,由于需求旺季到来导致供需错配,钴价可能再次上涨;中期来看,供需格局向好或推动钴价中枢逐步走高。行业景气度回升,护城河更宽的钴企受益。

“目前全球镍市场供需平衡短缺扩大,下游不锈钢、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为镍需求带来更多增量,而供给端扰动频繁。虽然产能增加存在,但产量增长有限,供应短缺格局仍将持续。”中信建投证券研究表示。

8月份,上海镍价宽幅震荡,涨幅在1%左右。东吴期货有色金属分析师王志强告诉《新能源日报》记者,近期沪上镍仓单库存不断下降,引发投资者对国内纯镍短期短缺的担忧。上海期货交易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镍仓单库存持续下降。截至8月27日,仓单库存已降至2718吨。"我们仍然看好镍期货的未来走向."王志强说。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安铁成看来,“供应链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下一阶段,迫切需要突破出口限制,突破技术封锁,突破产业链断点和堵点,构建完整、安全、高效的汽车供应链体系。

标签:合创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安健: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2021年9月3日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报社联合主办,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特别支持,

1900/1/1 0:00:00
比亚迪汉8月热销9035辆,持续领跑中国品牌中大型轿车市场

继上市一周年累销突破10万辆后,比亚迪汉持续领跑中国品牌中大型轿车市场,2021年8月销量达到9035辆,环比增长6。其中,汉EV8月销量为6198辆,汉DM8月销量为2837辆。

1900/1/1 0:00:00
特斯拉Model S Plaid超速失控"飞"入民宅两死三重伤 Autopilot没被激活

9月5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五,一名特斯拉司机驾驶着该公司加速最快的ModelSPlaid在超速行驶的情况下失控,撞上了佛罗里达州棕榈港的一栋居民房,造成包括屋主和一名乘客在内的两人死亡,

1900/1/1 0:00:00
马斯克证实:Cybertruck投产推迟至2022年底

平心而论,纵观目前的美国汽车市场,皮卡车型无疑仍然为各家仍在全力研发,投入大量精力的“利润奶牛”,而伴随新能源转型的浪潮袭来,纯电动皮卡看似成为了新的风口。

1900/1/1 0:00:00
本田发布2021年8月国内终端汽车销量

日前,本田官方发布了2021年8月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2021年8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91694辆,受新冠疫情及零部件供应紧张的影响,同期比为617。

1900/1/1 0:00:00
征服火焰山 恒驰五车夏测规模空前

9月3日,恒驰1、3、5、6、7夏季测试圆满收官,全面验证了车辆在极端高温环境下的性能和品质,标志着恒大造车进入了新阶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