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以“全球爱科技奇瑞”为主题的奇瑞汽车20周年高峰论坛在奇瑞公司举行。作为工信部、中汽协组织的2021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的重要一站,论坛汇聚了众多行业大咖和专家,并通过央视财经新媒体平台和200多家媒体进行直播,与全球观众实时互动。
“出海”20年的奇瑞,为何能连续18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年出口突破20万的中国乘用车品牌?为什么能成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车主喜爱的“中国名片”?为什么能连续五次获得“最佳海外形象”20强企业?答案都在论坛里揭晓。
在央视主持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鸿的主持下,尹同跃作为主持人,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与发展中心副总编辑殷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庆峰、环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映秋、中国汽车风云节评委何蓝等嘉宾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 并从技术、品牌、全球化战略等多个维度为中国品牌探索全球化之路献计献策。
技术是奇瑞通向全球市场的通行证
在行业外的认知中,“科技奇瑞”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尹同跃董事长认为,质量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敲门砖”,技术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论坛第二场,随着央视记者探访奇瑞龙山实验中心的镜头,观众近距离接触了奇瑞这个“理工男”。真金白银每年投入300多辆实车碰撞,500多辆模拟车碰撞,在技术、质量、性能上持之以恒。
技术实力不仅让奇瑞的产品更加可靠,也让奇瑞能够根据海外市场的不同环境、市场情况和消费者行为习惯,开发出“因地制宜”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法规和消费者的需求。奇瑞常年在巴西、沙特、俄罗斯等国家进行整车测试,覆盖极寒、极热等极端工况,满足不同地区全天候测试标准,满足当地用户需求。
在论坛上,尹同跃形容技术是奇瑞的“根”。奇瑞的技术创新坚持“立足”原则,把传统汽车技术做扎实、做彻底,把芯片、软件、电池等新技术做高精尖。同时,奇瑞也将作为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与包括科大讯飞在内的优秀合作伙伴合作创新,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快速到来,为客户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这也是奇瑞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不断提升国内外市场份额,让“中国名片”越来越闪亮。
奇瑞愿意为中国品牌寻找出路。
纵观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无一不是通过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品牌的。在尹同跃董事长看来,强劲的出口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标志。广阔的海外市场为中国汽车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论坛上,中汽协副总工程师徐海东表示,他通过调研得出结论,所有汽车强国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都很高,而中国汽车出口的份额仅从去年的4%上升到8%。因此,与其他相比……世界汽车发达国家中,中国汽车出口空间广阔。
奇瑞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打造世界级品牌”的目标,坚持“内不稳,外不弱”的战略。深耕海外市场20年的奇瑞,国际化经历了三步,从最初的“走出去”纯贸易到现在的“向上走”品牌,深度融入海外市场所在国家,通过本土化发展与当地政府合作共赢。
根据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际公司总经理张贵兵的经验,品牌要真正“上去”,就要真正了解海外市场的用户,了解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例如,在俄罗斯,奇瑞仅在2021年就进行了数千次面对面的客户调查和一对一的电话采访。当地市场购买新车的老客户比例达到40%,购买新车的客户有20%来自朋友的推荐。在巴西,奇瑞通过普及中国的防疫经验,开发新的网上上市、送货上门/试驾等服务,赢得了当地人的好评。
优质的产品、服务和可靠的品牌形象,让奇瑞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充分的认可。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与发展中心副总编辑殷杰展示了《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一带一路版。奇瑞全行业排名第九,汽车行业第一。多年来,奇瑞连续五次入选“中国企业海外形象20强”,成为中国汽车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20年前,一扇门开启了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也开启了奇瑞汽车海外征程的无限可能。”尹同跃董事长表示,面对充满机遇、风险和挑战的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家和自主品牌不仅要有好奇心和竞争力,更要有耐心。海外市场的机会总是提供给有准备的人。
永远不要改变你的想法,这样才能达到你的最终目标。未来,奇瑞将继续瞄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目标,深化技术和全球化运营,继续打好技术基础,助力中国汽车实现稳定繁荣,继续扬起技术的风帆,让世界看到中国汽车。11月25日,以“全球爱科技奇瑞”为主题的奇瑞汽车20周年高峰论坛在奇瑞公司举行。作为工信部、中汽协组织的2021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专项行动的重要一站,论坛汇聚了众多行业大咖和专家,并通过央视财经新媒体平台和200多家媒体进行直播,与全球观众实时互动。
“出海”20年的奇瑞,为何能连续18年保持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年出口突破20万的中国乘用车品牌?为什么能成为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车主喜爱的“中国名片”?为什么能连续五次获得“最佳海外形象”20强企业?答案都在论坛里揭晓。
在央视主持人陈伟鸿的主持下,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作为主持人,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中国外文局国际交流与发展中心副总编辑殷杰、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庆峰、环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映秋、中国汽车风云节评委何蓝等嘉宾进行了推心置腹的对话,从多个方面为中国品牌探索全球化之路建言献策……技术、品牌和全球化战略等维度。
技术是奇瑞通向全球市场的通行证
在行业外的认知中,“科技奇瑞”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尹同跃董事长认为,质量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敲门砖”,技术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论坛第二场,随着央视记者探访奇瑞龙山实验中心的镜头,观众近距离接触了奇瑞这个“理工男”。真金白银每年投入300多辆实车碰撞,500多辆模拟车碰撞,在技术、质量、性能上持之以恒。
技术实力不仅让奇瑞的产品更加可靠,也让奇瑞能够根据海外市场的不同环境、市场情况和消费者行为习惯,开发出“因地制宜”的产品,更好地满足当地市场、法规和消费者的需求。奇瑞常年在巴西、沙特、俄罗斯等国家进行整车测试,覆盖极寒、极热等极端工况,满足不同地区全天候测试标准,满足当地用户需求。
在论坛上,尹同跃形容技术是奇瑞的“根”。奇瑞的技术创新坚持“立足”原则,把传统汽车技术做扎实、做彻底,把芯片、软件、电池等新技术做高精尖。同时,奇瑞也将作为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与包括科大讯飞在内的优秀合作伙伴合作创新,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快速到来,为客户开发更多的应用场景。这也是奇瑞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不断提升国内外市场份额,让“中国名片”越来越闪亮。
奇瑞愿意为中国品牌寻找出路。
纵观世界著名汽车品牌,无一不是通过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品牌的。在尹同跃董事长看来,强劲的出口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标志。广阔的海外市场为中国汽车品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论坛上,中汽协副总工程师徐海东表示,他通过调研得出结论,所有汽车强国在海外市场的占有率都很高,而中国汽车出口的份额仅从去年的4%上升到8%。因此,与世界其他汽车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汽车出口空间广阔。
奇瑞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打造世界级品牌”的目标,坚持“内不稳,外不弱”的战略。深耕海外市场20年的奇瑞,国际化经历了三步,从最初的“走出去”纯贸易到现在的“向上走”品牌,深度融入海外市场所在国家,通过本土化发展与当地政府合作共赢。
根据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国际公司总经理张贵兵的经验,品牌要真正“上去”,就要真正了解海外市场的用户,了解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例如,在俄罗斯,奇瑞仅在2021年就进行了数千次面对面的客户调查和一对一的电话采访。当地市场购买新车的老客户比例达到40%,购买新车的客户有20%来自朋友的推荐。在巴西,奇瑞通过普及中国的防疫经验,开发新的网上上市、送货上门/试驾等服务,赢得了当地人的好评。
优质的产品、服务和可靠的品牌形象,让奇瑞在海外市场获得了充分的认可。殷杰,国际交流与发展中心副总编……中国外文局耳鼻喉科发布了《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形象调查报告》一带一路版。奇瑞全行业排名第九,汽车行业第一。多年来,奇瑞连续五次入选“中国企业海外形象20强”,成为中国汽车走出去的一张名片。
“20年前,一扇门开启了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也开启了奇瑞汽车海外征程的无限可能。”尹同跃董事长表示,面对充满机遇、风险和挑战的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家和自主品牌不仅要有好奇心和竞争力,更要有耐心。海外市场的机会总是提供给有准备的人。
永远不要改变你的想法,这样才能达到你的最终目标。未来,奇瑞将继续瞄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目标,深化技术和全球化运营,继续打好技术基础,助力中国汽车实现稳定繁荣,继续扬起技术的风帆,让世界看到中国汽车。
标签:奇瑞
在11月19日开幕的广州车展上,广汽集团公布了“绿净计划”的具体目标:将于2050年前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1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推特上说,ModelSPlaid“可能”会在明年3月左右在中国交付。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德国特种化学品制造商朗盛集团(Lanxess)开发了一种新着色剂,可用于永久着色聚酰胺PA和其他塑料,其色调为RAL2003橙色。
1900/1/1 0:00:0011月19日上午,2021年广州国际车展如期开幕。哪吒汽车群访间,有媒体向哪吒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张勇提问了关于哪吒汽车市场中2C和2B比例的问题。张勇表示,回头数据每一个人都发一下。
1900/1/1 0:00:00汽车之家获悉,沙龙汽车与京东达成合作,未来二者将在渠道、金融保险、软硬件等方面达成合作,具体内容如下:1京东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为沙龙提供行业调研。
1900/1/1 0:00:00美国银行表示,全球范围的电气化可能引发长达三年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浪潮,电动汽车领域在2023年底之前可能筹集约1000亿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