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日系,新时代的“三国杀”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发展和坚持往往隔着一道玻璃门。

今天,经历了“后戈恩时代”的亏损和调整阵痛的日产,终于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电气化转型蓝图。这是日产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转型,一次能量的释放,一次艰难的自我定义。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雄心勃勃的日产野心2030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这个来自日本的汽车巨头,在完成了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义之后,终于走出了“忍”的时代,推开了枷锁,在新四化时代下,努力前行。

不是只有日产一家有机会。

在传统燃料时代,日产、本田、丰田堪称日本汽车制造的“三巨头”,这种竞争与合作的格局已经稳定存在多年。然而,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的新时代,这三只跑赢同行几十年的日本大鳄,终于拿到了《三国杀》新的竞技剧本。

新时代的剧本远比旧时代的精彩。

是转型,是反击。

这个跨越十年的新定义的中心是电气化。

根据计划,仅未来5年,日产将投资约2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128亿元)进行电气化改造。延伸愿景的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日产将在2050年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目标。

所有的目标都是基于产品的。

日产为自己未来十年的产品布局画了一个圈。2030财年将推出23款以上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汽车),其中包括15款纯电动汽车。这个圈子的车型规划是目前设定的最基本的目标。2030财年,包括英伦和菲尼迪品牌在内的电气化车型比例将扩大至50%以上。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十年也许很遥远,但围绕未来五年的短期布局,日产也制定了更为详细的产品规划。其中,该公司计划到2026财年推出20款新的电动汽车,核心市场电动车型的销量占比如下-

欧洲:超过75%的电动汽车。

日本:超过55%的电动汽车。

中国:超过40%的电动汽车。

美国:2030财年纯电占比将超过40%。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在密集推出一波有目标数字的“弹药”后,日产在发布会上花了很长时间介绍其在全固态电池(ASSB)领域的注。首席执行官内田表示,到2028财年,日产将推出搭载内部研发的全固态电池(ASSB)电动汽车,并计划于2024财年在日本横滨建设试点工厂。

这会带来哪些变化?

一是充电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三分之一;第二,电池的成本。计划到2028财年,将全固态电池(ASSB)的成本降低到每千瓦时75美元,同时通过不断创新,降低到每千瓦时65美元,使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成本持平。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固态电池是未来,但不是全部。

在本次大会上,日产还提到了进一步开发锂离子电池技术和引入无钴技术的必要性,预计到2028财年将使电池成本降低65%。

为了建立全球电池供应体系,日产计划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在2026财年将其全球电池产能提高至52 GWh,在2030财年提高至130 GWh。

新时代的“三国杀”

在传统燃料时代,日产、本田、丰田堪称日本汽车制造的“三巨头”,这种竞争与合作的格局已经稳定存在多年。然而,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的新时代,这三只跑赢同行几十年的日本大鳄,终于拿到了《三国杀》新的竞技剧本。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真正的“三足鼎立”才刚刚开始。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我们反复强调了新四化时代日本只有“三家车企”的可能性,以及新四化时代强者依然强,未来只剩下三家日系车企的趋势,这可能是一种夸张的描述,但目前三家日系车企的联盟已经若隐若现:

丰田-大发-日野-五十铃-富士重工-铃木-马自达,雷诺-日产-三菱-伏尔加,本田-通用,虽然不涉及资本联姻,但交情很深。从当年的抱团生存,到电气化与自动驾驶转型联姻成功,日系车企携手的方向已经逐渐清晰,虽然还不知道要引向哪个终点。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另一方面,竞争的维度和底层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日产2030愿景发布会现场,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日产宣布将实现制造和采购本地化,以提高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具体而言,未来将把其独特的电动汽车制造生态系统,即“日产EV36Zero”电动汽车轮毂模式扩展到日本、中国和美国等核心市场。

这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供应链去中心化的大趋势。当然,这也是新时代“三国杀”剧里赢得竞争基本面的一个竞争维度。

从长期来看,工厂的本地化对于减少电动汽车制造的碳足迹和避免地缘风险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例如,即使在目前的困境中,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也逐渐倾向于在北美设厂,使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和组装不再跨越大半个世界,减少更多来自全球协调和复杂流程的麻烦。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这是新一轮的集体反击。

从现在大众的态度来看,本田计划到2030年,新车销量的40%为纯电动或燃料电池车型,2040年正式停产燃油车,2050年实现碳中和。主要时间节点的划定与日产高度重合,尤其是2050年的终极目标,本质上是对日本政府力争在今年将碳排放降至零的战略回应。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丰田呢?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前段时间丰田拒绝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签字,因为主办方呼吁汽车制造商团结起来,在2040年前终结燃油车。目前,丰田并没有像本田日产那样清晰地勾勒出其迈向碳中和之旅的具体时间节点,但其野心不亚于上述两大对手。

……在大家比较关心的纯电动领域,丰田已经决定在2025年之前引入35款电动新车型,丰田bZ纯电动尊享系列的7款车型中有5款计划引入中国。它的目标是到2025年,50%的电动汽车将被使用。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笔者曾用《必然》中“进入状态”的提纲来描述丰田的碳中和思想,这与丰田习惯于积累财富、寻求稳定和沉默的风格十分相似。

事实上,在今年11月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现场,丰田展台重点展示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和纯电动技术,展示了丰田在全面推进电动化过程中,为建设低碳社会所采取的所有措施。看完之后,很多和我在一起的媒体朋友都大呼过瘾。

本田的剧本

今年4月,59岁的三步洪敏接替61岁的八乡龙弘,成为本田新掌门人。从接过接力棒的那一天起,这位激进的改革者就承担了公司在新四化转型时期的艰巨任务。本田传统的工匠形象逐渐被注入了新元素。

近日,三步洪敏接受了欧洲汽车媒体的采访,与对方探讨了本田未来的电气化战略布局,自己对资本联盟的看法,以及在执掌本田的这几年如何转向固态电池。

围绕新时代日系汽车巨头如何布局,我们不妨看看本田的思路和布局,细细挖掘。我们会发现,在新时期的这场三国激战中,有太多的“战术”趋同,也有太多的“战略”。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和日产一样,本田也在押注固态电池。

“我们仍在考虑何时能够实际生产和推出配备固态电池的型号。根据我自己的判断,固态电池将成为游戏改变者。当然,我们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技术储备。”三部洪敏透露,本田可能在明年之前建立一条固态电池的试点运营线。

“本田将重点监控测试线的运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要评估一下改用固态电池的大概时间。正因为如此,我现在还无法向外界透露正式搭载动力电池的具体时间。”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本田有变革的基因,但很多人担心,这个以强大的发动机技术闻名全球的汽车制造商,在新时代能放弃自己所有的品牌资产和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吗?

在三步洪敏看来,本田在通往碳中和的赛道上最好的资产不是发动机本身,也不是技术优势,而是一直致力于技术迭代和创新的人力资源。

据悉,过去致力于发动机研发的技术从业者被重新分配到燃料电池或固态电池等新领域,本田整个人力资源政策也向新四化时代倾斜。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0

最重要的是,本田足够理性。

美国是本田最大的“摇钱树”。很长一段时间,公司近一半的营业利润都是在美国赚的。

很多读者已经知道,拜登上任后为美国汽车制造业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转型目标。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占到50%。那么,在四化新时代,本田应该如何考察美国市场?

根据Mitsuhiro的说法,美国政府和整个行业都渴望实现电气化,尤其是在拜登就任总统之后。“这还需要时间,我们不想把太多精力集中在大力推进美国的电气化改造上,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本田的电气化改造还处于初级阶段。”

< img alt = "本田、日产至……ta,大发,发现"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00609343155/12 . jpg "/>

许多固有的观念被重新考虑。

谈到全球电气化浪潮,三部洪敏强调了“联盟”的重要性。本田不应独自完成电气化改造任务,而应积极拥抱与通用汽车等合作伙伴的合作,通过量产降低成本,确保更多的业务可行性。

“也许,你会认为联盟的方式没有那么高效,但就目前而言,与通用汽车合作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作为三步洪敏的前首席执行官,田崎敬浩八乡不同意本田与其他公司在资本或交叉持股方面的深度联盟。然而,在三步洪敏看来,保持独立并不是一条不可改变的铁律。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必须推翻很多以前的观念和商业理念。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2

当我们谈论电动汽车时,仅仅谈论产品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谈谈电动汽车带来的所有价值,包括软件部分。发展和坚持往往隔着一道玻璃门。

今天,经历了“后戈恩时代”的亏损和调整阵痛的日产,终于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电气化转型蓝图。这是日产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转型,一次能量的释放,一次艰难的自我定义。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雄心勃勃的日产野心2030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这个来自日本的汽车巨头,在完成了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义之后,终于走出了“忍”的时代,推开了枷锁,在新四化时代下,努力前行。

不是只有日产一家有机会。

在传统燃料时代,日产、本田、丰田堪称日本汽车制造的“三巨头”,这种竞争与合作的格局已经稳定存在多年。然而,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的新时代,这三只跑赢同行几十年的日本大鳄,终于拿到了《三国杀》新的竞技剧本。

新时代的剧本远比旧时代的精彩。

是转型,是反击。

这个跨越十年的新定义的中心是电气化。

根据计划,仅未来5年,日产将投资约2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128亿元)进行电气化改造。延伸愿景的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日产将在2050年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目标。

所有的目标都是基于产品的。

日产为自己未来十年的产品布局画了一个圈。2030财年将推出23款以上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汽车),其中包括15款纯电动汽车。这个圈子的车型规划是目前设定的最基本的目标。2030财年,包括英伦和菲尼迪品牌在内的电气化车型比例将扩大至50%以上。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十年也许很遥远,但围绕未来五年的短期布局,日产也制定了更为详细的产品规划。其中,该公司计划到2026财年推出20款新的电动汽车,核心市场电动车型的销量占比如下-

欧洲:超过75%的电动汽车。

日本:超过55%的电动汽车。

中国:超过40%的电动汽车。

美国:2030财年纯电占比将超过40%。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在密集推出一波有目标数字的“弹药”后,日产在发布会上花了很长时间介绍其在全固态电池(ASSB)领域的注。首席执行官内田表示,到2028财年,日产将推出搭载内部研发的全固态电池(ASSB)电动汽车,并计划于2024财年在日本横滨建设试点工厂。

这会带来哪些变化?

一是充电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三分之一;第二,电池的成本。计划到2028财年,将全固态电池(ASSB)的成本降低到每千瓦时75美元,同时通过不断创新,降低到每千瓦时65美元,使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成本持平。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固态电池是未来,但不是全部。

在本次大会上,日产还提到了进一步开发锂离子电池技术和引入无钴技术的必要性,预计到2028财年将使电池成本降低65%。

为了建立全球电池供应体系,日产计划与其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在2026财年将其全球电池产能提高至52 GWh,在2030财年提高至130 GWh。

新时代的“三国杀”

在传统燃料时代,日产、本田、丰田堪称日本汽车制造的“三巨头”,这种竞争与合作的格局已经稳定存在多年。然而,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的新时代,这三只跑赢同行几十年的日本大鳄,终于拿到了《三国杀》新的竞技剧本。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真正的“三足鼎立”才刚刚开始。在之前的很多文章中,我们反复强调了新四化时代日本只有“三家车企”的可能性,以及新四化时代强者依然强,未来只剩下三家日系车企的趋势,这可能是一种夸张的描述,但目前三家日系车企的联盟已经若隐若现:

丰田-大发-日野-五十铃-富士重工-铃木-马自达,雷诺-日产-三菱-伏尔加,本田-通用,虽然不涉及资本联姻,但交情很深。从当年的抱团生存,到电气化与自动驾驶转型联姻成功,日系车企携手的方向已经逐渐清晰,虽然还不知道要引向哪个终点。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另一方面,竞争的维度和底层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日产2030愿景发布会现场,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日产宣布将实现制造和采购本地化,以提高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具体而言,未来将把其独特的电动汽车制造生态系统,即“日产EV36Zero”电动汽车轮毂模式扩展到日本、中国和美国等核心市场。

这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供应链去中心化的大趋势。当然,这也是新时代“三国杀”剧里赢得竞争基本面的一个竞争维度。

从长期来看,工厂的本地化对于减少电动汽车制造的碳足迹和避免地缘风险非常重要。正因为如此,例如,即使在目前的困境中,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也逐渐倾向于在北美设厂,使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和组装不再跨越大半个世界,减少更多来自全球协调和复杂流程的麻烦。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这是新一轮的集体反击。

从现在大众的态度来看,本田计划到2030年,新车销量的40%为纯电动或燃料电池车型,2040年正式停产燃油车,2050年实现碳中和。主要时间节点的划定与日产高度重合,尤其是2050年的终极目标,本质上是对日本政府力争在今年将碳排放降至零的战略回应。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丰田呢?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前段时间丰田拒绝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签字,因为主办方呼吁汽车制造商团结起来,在2040年前终结燃油车。目前,丰田并没有像本田日产那样清晰地勾勒出其迈向碳中和之旅的具体时间节点,但其野心不亚于上述两大对手。

……在大家比较关心的纯电动领域,丰田已经决定在2025年之前引入35款电动新车型,丰田bZ纯电动尊享系列的7款车型中有5款计划引入中国。它的目标是到2025年,50%的电动汽车将被使用。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笔者曾用《必然》中“进入状态”的提纲来描述丰田的碳中和思想,这与丰田习惯于积累财富、寻求稳定和沉默的风格十分相似。

事实上,在今年11月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现场,丰田展台重点展示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和纯电动技术,展示了丰田在全面推进电动化过程中,为建设低碳社会所采取的所有措施。看完之后,很多和我在一起的媒体朋友都大呼过瘾。

本田的剧本

今年4月,59岁的三步洪敏接替61岁的八乡龙弘,成为本田新掌门人。从接过接力棒的那一天起,这位激进的改革者就承担了公司在新四化转型时期的艰巨任务。本田传统的工匠形象逐渐被注入了新元素。

近日,三步洪敏接受了欧洲汽车媒体的采访,与对方探讨了本田未来的电气化战略布局,自己对资本联盟的看法,以及在执掌本田的这几年如何转向固态电池。

围绕新时代日系汽车巨头如何布局,我们不妨看看本田的思路和布局,细细挖掘。我们会发现,在新时期的这场三国激战中,有太多的“战术”趋同,也有太多的“战略”。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和日产一样,本田也在押注固态电池。

“我们仍在考虑何时能够实际生产和推出配备固态电池的型号。根据我自己的判断,固态电池将成为游戏改变者。当然,我们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技术储备。”三部洪敏透露,本田可能在明年之前建立一条固态电池的试点运营线。

“本田将重点监控测试线的运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要评估一下改用固态电池的大概时间。正因为如此,我现在还无法向外界透露正式搭载动力电池的具体时间。”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

本田有变革的基因,但很多人担心,这个以强大的发动机技术闻名全球的汽车制造商,在新时代能放弃自己所有的品牌资产和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吗?

在三步洪敏看来,本田在通往碳中和的赛道上最好的资产不是发动机本身,也不是技术优势,而是一直致力于技术迭代和创新的人力资源。

据悉,过去致力于发动机研发的技术从业者被重新分配到燃料电池或固态电池等新领域,本田整个人力资源政策也向新四化时代倾斜。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0

最重要的是,本田足够理性。

美国是本田最大的“摇钱树”。很长一段时间,公司近一半的营业利润都是在美国赚的。

很多读者已经知道,拜登上任后为美国汽车制造业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转型目标。到2030年,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占到50%。那么,在四化新时代,本田应该如何考察美国市场?

根据Mitsuhiro的说法,美国政府和整个行业都渴望实现电气化,尤其是在拜登就任总统之后。“这还需要时间,我们不想把太多精力集中在大力推进美国的电气化改造上,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本田的电气化改造还处于初级阶段。”

< img alt = "本田、日产至……ta,大发,发现"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00609343155/12 . jpg "/>

许多固有的观念被重新考虑。

谈到全球电气化浪潮,三部洪敏强调了“联盟”的重要性。本田不应独自完成电气化改造任务,而应积极拥抱与通用汽车等合作伙伴的合作,通过量产降低成本,确保更多的业务可行性。

“也许,你会认为联盟的方式没有那么高效,但就目前而言,与通用汽车合作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作为三步洪敏的前首席执行官,田崎敬浩八乡不同意本田与其他公司在资本或交叉持股方面的深度联盟。然而,在三步洪敏看来,保持独立并不是一条不可改变的铁律。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必须推翻很多以前的观念和商业理念。

Honda, Nissan, Toyota, Daihatsu, Discovery2

当我们谈论电动汽车时,仅仅谈论产品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谈谈电动汽车带来的所有价值,包括软件部分。"

-“我们必须改变商业模式本身。”

三步洪敏在接受欧洲汽车媒体采访时,也在发言中体现了他的前瞻性大局观。这是他为新时代的本田草拟的第一份转型剧本,却也是整个日本汽车巨头与过去挥手,走向下一辆工业列车的最真实写照。

新时代的日本“三国杀”一定会比传统燃料时代更精彩。"

-“我们必须改变商业模式本身。”

三步洪敏在接受欧洲汽车媒体采访时,也在发言中体现了他的前瞻性大局观。这是他为新时代的本田草拟的第一份转型剧本,却也是整个日本汽车巨头与过去挥手,走向下一辆工业列车的最真实写照。

新时代的日本“三国杀”一定会比传统燃料时代更精彩。

标签:本田日产丰田大发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背靠中国,三菱才有希望

对待中国,借助SUV市场的东风乘势而起也好,或是构建圈层文化来增强品牌粘度,三菱汽车一向有着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但在双积分政策落地的这几年里,这个小众的日系品牌还是到了不得不乖乖求变的地步。

1900/1/1 0:00:00
再创交付纪录!蔚来11月交付10878台

12月1日,蔚来公布2021年11月交付量,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10878台,同比增长1056,创月度交付纪录。111月,蔚来共交付新车80940台,同比增长1204。

1900/1/1 0:00:00
小米造车最新进展:投资埃泰克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埃泰克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关联公司海南极目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

1900/1/1 0:00:00
龙佰集团拟投35亿元加码新能源板块,将建年产2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

11月29日晚间,龙佰集团发布公告称,为抓住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公司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的布局,

1900/1/1 0:00:00
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建厂审批延迟,或于12月获得许可

盖世汽车讯据Automobilwoche11月29日报道,奥迪表示,由于有关部门的审批延迟,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公司在华合作生产电动汽车的计划已经晚于原定的计划。

1900/1/1 0:00:00
华为1.88亿元东莞拿地 造智能汽车部件

11月26日,华为以188亿元竞得东莞松山湖26万平方米工业用地,产业类型为智能汽车部件制造。这是华为近两个月来第二次竞得产业用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