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油罐车。如果不是为了怀旧,为什么要买油车?”2021年Nio日之后,蔚来创始人李斌登上热搜,蔚来再次被置于油轮的对立面。
一直以来,蔚来的目标是让供电比加油更方便。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竞争对手不多的同时,蔚来将矛头指向燃油车市场。今年NIO Day发布的蔚来ET5也是同级别燃油车的车型。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ET5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进入主流中级车市场,分化现有主流高端品牌和领先智能电动车品牌在该市场的份额,而这部分市场份额主要来自燃油车。”在一次采访中,蔚来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毫不掩饰ET5的真实意图。他说,电动车品牌份额只有10%多,燃油车市场80%到90%。蔚来应该先把这部分市场干起来,甚至制定一个更明确的目标,就是把“BBA”改写成“NBA”,其中n代表NIO。
但是,蔚来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李斌举例说,蔚来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还不到一些奢侈品牌的十分之一,在全球更差。秦也表示,目前蔚来和传统豪华品牌还是保持差异化的竞争路径,大家还没有真正拼上一把刺刀。蔚来要做的就是专心做好自己,明白他想的,体会他说的。在他看来,做好自己比搞垮别人更重要。
目前新能源赛道已经越来越拥挤,传统豪华品牌开始加速电动化攻势,自主品牌积极布局高端新能源市场,特斯拉依然处于繁荣状态。可见蔚来后续份额提升的挑战不小。那么,在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作为一个成立仅七年的汽车品牌,蔚来是如何判断格局和趋势的?蔚来有什么发展对策?在2021年Nio日的第二天,秦接受了包括盖世汽车在内的多家媒体的采访,深入谈及蔚来战略规划背后的思考。
秦李鸿,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以下为采访主要内容(有删减):
“ET5争夺主流中级车市场”
问:昨天看新闻说蔚来APP爆炸了?
秦:就是我们的APP做的不好,出了一点点问题。
问:蔚来ET5目前订单状况如何?
秦:蔚来自2017年底接单以来,从未透露过订单数量,今天就不说数量了。ET5是我们发布的第五款汽车。从发布后的第一天来看,数量还是比较高的,挺受大家欢迎的。结果发售当晚有十几分钟的宕机时间,瞬时预订量还是比较大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还是很刺激的。
问:昨天听一个订了ET7的用户说退了ET7,想订ET5。我还发现ET5在智能驾驶和计算能力上非常高,几乎和ET7一样。如果把两款车的价格放在燃油车市场,差别其实非常明显。能分享一下这背后的逻辑吗?区别大,但是智能驾驶没有区别?
秦:对。一些ET7用户看到ET5肯定会感到兴奋。我和一些用户还是比较亲近的。有用户问我预订ET5后为什么没有HUD?他说我没有就不会有,我会得到我需要的。
在蔚来的平台路线下,ET7和ET5的差价是12万,但它们的实际差价比燃油车的12万差价要小,这更多取决于用户喜好、使用场景和自我价值应用。ET7更优雅大气,ET5年轻有活力。如果用户经常有一些商务接待需求,选择ET5有点像穿着运动服谈生意。如果用户年轻且运动,ET5更适合他。
对我们来说,是的……这两个孩子哪个好不重要。我们管不了那么多。但是很多人问我ET5出来后ET7怎么办?我们认为虽然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毕竟是两级车。ET5的配置、性能、价格与宝马3系、特斯拉Model 3对比。昨天有朋友问我ET5比特斯拉Model 3贵吗?我想说特斯拉的后轮驱动车型是单电机,所以不能拿单电机和双电机做比较。7.1.4声学方面,我们的ET5意图非常明确。进军主流中级车市场,瓜分现有主流高端品牌和领先智能电动车品牌的市场份额。这个市场份额主要来自燃油车,电动车品牌数量会在10%以上,燃油车80%。再说ET5除了logo都一样的价格,哪个不是油罐车?4.3秒加速意味着6缸8缸发动机,超跑设计,百万以上的价格。33米的刹车距离意味着什么?意思是四活塞卡钳。60万以下的燃油车连5.1音响都没有,更别说7.1.4音响了。这些都是起重机级别的配置,我就不隐瞒了。ET5的意图很明确。
问:刚才我问了ET7和ET5的取舍关系。ES6订单会受到影响吗?你预计总订单会减少吗?
秦:影响不是很大,因为这两款车都不是马上交车,大家都很珍惜自己享受的时间,早买早享受,蔚来有直接的官方二手车体系。两年后换机升级肯定划算,用户权益也能延续。此外,我们还计划为ES8、ES6和EC6升级现有的智能硬件。昨天,我们没有说太多。我们会在明年上半年这样做,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
蔚来成立七年多了。从开始运营用户到现在已经五年多了。我们做过很多不完整的事,但有一件事一直很简单。我们选择相信蔚来是早买早享,不会吃亏。我们做任何迭代都会想到更早的用户,投入资源让他们的权益更好。你可以注意到,现有用户购买ET5和ET7有折扣,我们公司将在一百年后带着它们。用户的价值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而不是某一点的价值。说了这么多,传统燃油车每年发那么多新车,老用户能换核心部件吗?你能跟上迭代吗?我们做不到,所以我想我们会尽力去做。我们也希望社会不要对我们太苛刻。这件事还是有界限的。
马林(蔚来企业传播高级总监):我补充一点,其实ES8、ES6、EC6主要是和同价位的燃油车比,而不是轿车。这个逻辑不一样。
韦小立和韦莱的野心是‘NBA’没有任何联系。
秦:目前,中国乘用车市场总量变化不大。我们估计年销量在2000万出头,市场不会有太大增长。超过1%的市场是MPV、小众车等市场,剩下98%的市场基本是轿车和SUV各半,大概是两个纺锤形的市场,重心较低。
蔚来的走法和布局就像下围棋一样。前几个玩家占了很大的空地,在东北出了一招,在西北就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有需求的用户不会做跨级别的车辆对比,大部分跨级别的对比还是由媒体来做,包括现在说的“韦小立”。其实三家公司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几乎同时在同一轨道上成立的公司而已。这三个用户就不那么重复了。我们的目标是把“BBA”改写成“NBA”。我来打个比方。我很关注前段时间EQS的发布,宝马I系,奥迪e-tron,还有传统高端品牌的巨头们。他们确实很专业,但目前我还是觉得我们在和他们保持差异化的竞争路径,大家还没有拼刺刀。
回到那句话,我们专注于自己,明白自己在想什么,体会自己在说什么,不要听外面那么多噪音。这是我们公司近年来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
“对待用户的初心不变:亲……必须持续投资cts和服务。"
问:Nioday上,蔚来联合相关设备公司开发了AR和VR眼镜。那么蔚来是如何考虑智能驾驶舱的呢?
秦:关于全景数字座舱,我想提一个往事。2017年3月,蔚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发布了概念车。当时李斌有做了一个发言,里面提到了全景驾驶舱和第二客厅的概念。只有技术和条件成熟了,我们才率先在ET5上应用,所以这是我们长期的思考,而不是generate,元宇宙这个概念擦的热。
我简单说明一下,并不是只有VR眼镜才能做出智能驾驶舱,这需要全体验。首先,车内氛围。ET5的氛围灯不是简单的概念——封闭的剧场效果,而是坐在里面的物理感受。另外,看ET5的价格和标配音响,蔚来是国内第一。7.1.4沉浸声,大部分50万的车还没实现,但是我们实现了7.1.4沉浸声,23个扬声器,杜比全景声,数据调音,是专业发烧友级别的效果。
首先,实体场景是本地的移动电影院,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计算能力和电源,这是很重要但在车上容易被忽视的。很多人说起VR都会想到眼镜。眼镜其实就像电视屏幕,背后有很多东西。蔚来二代平台拥有1016TOPS的计算能力,可以支持VR设备的计算能力分配,实现更丰富的场景。还有,车要设计好,比如接入插座,电源电缆等。这些要在ET7和ET5上做好准备,坐姿舒适,声场效果优秀,灯光合适,持续供电。这时候眼镜本身就会发挥作用,能够提供更好的全景体验。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这几年我看到很多人对智能电动车的体验停留在屏幕的数量和大小上。我们觉得最好的体验就是跟着场景走,屏幕不占空间。最终的解决方案是VR+AR。有预订ET5的用户还问我,戴VR眼镜开车不安全吗?我今天作出澄清。VR和AR不是自动驾驶辅助设备,而是车载娱乐设备,在汽车停下来的时候使用,或者在行驶中被其他乘客使用。比如全家一起出门,孩子可以透过眼镜看动画片,或者全家一起玩游戏。这是我们追求的一个场景。我们认为这是智能电动车特有的场景,是对我们未来智能驾驶舱的一个判断。
问:AR和VR眼镜需要分开安装吧?
秦:我们需要选择设备,但设备的价格还没有公布,所以我们会给业主大概率的提前预订,我们损失一些钱问题不大。
问:我想问一下辅助驾驶系统。ET5标配19项辅助驾驶技术。这些技术是在汽车交给用户的时候就已经是标配了,还是以后会结合其他方式?ET5在感知、规划、决策上做了哪些考虑?至于价格,蔚来智能驾驶系统的月充电模式是680元,特斯拉是1000元左右,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定价呢?因为是付费模式,在蔚来现有用户中,他们的付费意愿或比例是多少?
秦:这些问题相当复杂,因为他们把几个概念混在了一起。我觉得要想把这件事说好,就应该在概念上把它们分开。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我们公司的技术平台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辅助驾驶。ET5上的19项辅助驾驶是标配,车辆交付时就有了,但以后还可以继续迭代。这两者并不矛盾。
第二阶段是高级辅助驾驶,蔚来叫NOP,特斯拉叫AOP。这是一种将辅助驾驶与导航地图联系起来的功能,可用于路线规划。ET7和ET5是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打造的,所以它的NOP其实就是NOP Plus,比现有一代NOP更强,…而这个功能目前还不是标配。
第三阶段在蔚来技术路线上叫NAD-蔚来自动驾驶。我们认为,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所有权关系,以及事故由谁负责。在辅助驾驶阶段,大部分问题的主要责任在驾驶员本人,因为车辆是辅助驾驶的。自动驾驶不一样。当autopilot打开的时候,我们就出问题了。
那么问题来了,车厂要负多大的责任?如何衡量?我们对此事的回答是否定的。第三阶段,将备件销售方式转变为服务方式。月租费是服务,一年大概七千到八千,三年可能要两万多。蔚来现在辅助驾驶3.9万,够用很多年了。而且,用户还有一个自由。如果他们这个月少开车,他们就不会付钱。下个月他们要用,就继续付费,不把它当零件属性。
目前在辅助驾驶阶段,我们都是把辅助驾驶当做配置和零部件来卖,是一次性销售。在自动驾驶阶段,我觉得把它当成一项服务,让用户每月有一次选择的权利会更好。“我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还有人买油罐车。如果不是为了怀旧,为什么要买油车?”2021年Nio日之后,蔚来创始人李斌登上热搜,蔚来再次被置于油轮的对立面。
一直以来,蔚来的目标是让供电比加油更方便。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竞争对手不多的同时,蔚来将矛头指向燃油车市场。今年NIO Day发布的蔚来ET5也是同级别燃油车的车型。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ET5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进入主流中级车市场,分化现有主流高端品牌和领先智能电动车品牌在该市场的份额,而这部分市场份额主要来自燃油车。”在一次采访中,蔚来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毫不掩饰ET5的真实意图。他说,电动车品牌份额只有10%多,燃油车市场80%到90%。蔚来应该先把这部分市场干起来,甚至制定一个更明确的目标,就是把“BBA”改写成“NBA”,其中n代表NIO。
但是,蔚来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李斌举例说,蔚来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还不到一些奢侈品牌的十分之一,在全球更差。秦也表示,目前蔚来和传统豪华品牌还是保持差异化的竞争路径,大家还没有真正拼上一把刺刀。蔚来要做的就是专心做好自己,明白他想的,体会他说的。在他看来,做好自己比搞垮别人更重要。
目前新能源赛道已经越来越拥挤,传统豪华品牌开始加速电动化攻势,自主品牌积极布局高端新能源市场,特斯拉依然处于繁荣状态。可见蔚来后续份额提升的挑战不小。那么,在产业转型的关键节点,作为一个成立仅七年的汽车品牌,蔚来是如何判断格局和趋势的?蔚来有什么发展对策?在2021年Nio日的第二天,秦接受了包括盖世汽车在内的多家媒体的采访,深入谈及蔚来战略规划背后的思考。
秦李鸿,蔚来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以下为采访主要内容(有删减):
“ET5争夺主流中级车市场”
问:昨天看新闻说蔚来APP爆炸了?
秦:就是我们的APP做的不好,出了一点点问题。
问:蔚来ET5目前订单状况如何?
秦:蔚来自2017年底接单以来,从未透露过订单数量,今天就不说数量了。ET5是我们发布的第五款汽车。从发行后第一天来看,数量还是比较高的,挺受eve欢迎的……一个。结果发售当晚有十几分钟的宕机时间,瞬时预订量还是比较大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还是很刺激的。
问:昨天听一个订了ET7的用户说退了ET7,想订ET5。我还发现ET5在智能驾驶和计算能力上非常高,几乎和ET7一样。如果把两款车的价格放在燃油车市场,差别其实非常明显。能分享一下这背后的逻辑吗?区别大,但是智能驾驶没有区别?
秦:对。一些ET7用户看到ET5肯定会感到兴奋。我和一些用户还是比较亲近的。有用户问我预订ET5后为什么没有HUD?他说我没有就不会有,我会得到我需要的。
在蔚来的平台路线下,ET7和ET5的差价是12万,但它们的实际差价比燃油车的12万差价要小,这更多取决于用户喜好、使用场景和自我价值应用。ET7更优雅大气,ET5年轻有活力。如果用户经常有一些商务接待需求,选择ET5有点像穿着运动服谈生意。如果用户年轻且运动,ET5更适合他。
对我们来说,两个孩子哪个好并不重要。我们管不了那么多。但是很多人问我ET5出来后ET7怎么办?我们认为虽然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毕竟是两级车。ET5的配置、性能、价格与宝马3系、特斯拉Model 3对比。昨天有朋友问我ET5比特斯拉Model 3贵吗?我想说特斯拉的后轮驱动车型是单电机,所以不能拿单电机和双电机做比较。7.1.4声学方面,我们的ET5意图非常明确。进军主流中级车市场,瓜分现有主流高端品牌和领先智能电动车品牌的市场份额。这个市场份额主要来自燃油车,电动车品牌数量会在10%以上,燃油车80%。再说ET5除了logo都一样的价格,哪个不是油罐车?4.3秒加速意味着6缸8缸发动机,超跑设计,百万以上的价格。33米的刹车距离意味着什么?意思是四活塞卡钳。60万以下的燃油车连5.1音响都没有,更别说7.1.4音响了。这些都是起重机级别的配置,我就不隐瞒了。ET5的意图很明确。
问:刚才我问了ET7和ET5的取舍关系。ES6订单会受到影响吗?你预计总订单会减少吗?
秦:影响不是很大,因为这两款车都不是马上交车,大家都很珍惜自己享受的时间,早买早享受,蔚来有直接的官方二手车体系。两年后换机升级肯定划算,用户权益也能延续。此外,我们还计划为ES8、ES6和EC6升级现有的智能硬件。昨天,我们没有说太多。我们会在明年上半年这样做,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
蔚来成立七年多了。从开始运营用户到现在已经五年多了。我们做过很多不完整的事,但有一件事一直很简单。我们选择相信蔚来是早买早享,不会吃亏。我们做任何迭代都会想到更早的用户,投入资源让他们的权益更好。你可以注意到,现有用户购买ET5和ET7有折扣,我们公司将在一百年后带着它们。用户的价值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价值,而不是某一点的价值。说了这么多,传统燃油车每年发那么多新车,老用户能换核心部件吗?你能跟上迭代吗?我们做不到,所以我想我们会尽力去做。我们也希望社会不要对我们太苛刻。这件事还是有界限的。
马林(蔚来企业传播高级总监):我补充一点,其实ES8、ES6、EC6主要是和同价位的燃油车比,而不是轿车。这个逻辑不一样。
韦小立和韦莱的野心是‘NBA’没有任何联系。
秦:目前,中国乘用车市场总量变化不大。我们估计年销售量在2000万左右,而马克……不会增加多少。超过1%的市场是MPV、小众车等市场,剩下98%的市场基本是轿车和SUV各半,大概是两个纺锤形的市场,重心较低。
蔚来的走法和布局就像下围棋一样。前几个玩家占了很大的空地,在东北出了一招,在西北就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有需求的用户不会做跨级别的车辆对比,大部分跨级别的对比还是由媒体来做,包括现在说的“韦小立”。其实三家公司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几乎同时在同一轨道上成立的公司而已。这三个用户就不那么重复了。我们的目标是把“BBA”改写成“NBA”。我来打个比方。我很关注前段时间EQS的发布,宝马I系,奥迪e-tron,还有传统高端品牌的巨头们。他们确实很专业,但目前我还是觉得我们在和他们保持差异化的竞争路径,大家还没有拼刺刀。
回到那句话,我们专注于自己,明白自己在想什么,体会自己在说什么,不要听外面那么多噪音。这是我们公司近年来一直坚持的一个原则。
“对待用户的初心不变:产品和服务必须持续投入。”
问:Nioday上,蔚来联合相关设备公司开发了AR和VR眼镜。那么蔚来是如何考虑智能驾驶舱的呢?
秦:关于全景数字座舱,我想提一个往事。2017年3月,蔚来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发布了概念车。当时李斌有做了一个发言,里面提到了全景驾驶舱和第二客厅的概念。只有技术和条件成熟了,我们才率先在ET5上应用,所以这是我们长期的思考,而不是generate,元宇宙这个概念擦的热。
我简单说明一下,并不是只有VR眼镜才能做出智能驾驶舱,这需要全体验。首先,车内氛围。ET5的氛围灯不是简单的概念——封闭的剧场效果,而是坐在里面的物理感受。另外,看ET5的价格和标配音响,蔚来是国内第一。7.1.4沉浸声,大部分50万的车还没实现,但是我们实现了7.1.4沉浸声,23个扬声器,杜比全景声,数据调音,是专业发烧友级别的效果。
首先,实体场景是本地的移动电影院,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计算能力和电源,这是很重要但在车上容易被忽视的。很多人说起VR都会想到眼镜。眼镜其实就像电视屏幕,背后有很多东西。蔚来二代平台拥有1016TOPS的计算能力,可以支持VR设备的计算能力分配,实现更丰富的场景。还有,车要设计好,比如接入插座,电源电缆等。这些要在ET7和ET5上做好准备,坐姿舒适,声场效果优秀,灯光合适,持续供电。这时候眼镜本身就会发挥作用,能够提供更好的全景体验。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这几年我看到很多人对智能电动车的体验停留在屏幕的数量和大小上。我们觉得最好的体验就是跟着场景走,屏幕不占空间。最终的解决方案是VR+AR。有预订ET5的用户还问我,戴VR眼镜开车不安全吗?我今天作出澄清。VR和AR不是自动驾驶辅助设备,而是车载娱乐设备,在汽车停下来的时候使用,或者在行驶中被其他乘客使用。比如全家一起出门,孩子可以透过眼镜看动画片,或者全家一起玩游戏。这是我们追求的一个场景。我们认为这是智能电动车特有的场景,是对我们未来智能驾驶舱的一个判断。
问:AR和VR眼镜需要分开安装吧?
秦:我们需要选择设备,但设备的价格还没有公布,所以我们会给业主大概率的提前预订,我们损失一些钱问题不大。
问:我想问一下辅助驾驶系统。ET5标配19辅助dri……ng技术公司。这些技术是在汽车交给用户的时候就已经是标配了,还是以后会结合其他方式?ET5在感知、规划、决策上做了哪些考虑?至于价格,蔚来智能驾驶系统的月充电模式是680元,特斯拉是1000元左右,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定价呢?因为是付费模式,在蔚来现有用户中,他们的付费意愿或比例是多少?
秦:这些问题相当复杂,因为他们把几个概念混在了一起。我觉得要想把这件事说好,就应该在概念上把它们分开。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我们公司的技术平台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这个时代应该有的辅助驾驶。ET5上的19项辅助驾驶是标配,车辆交付时就有了,但以后还可以继续迭代。这两者并不矛盾。
第二阶段是高级辅助驾驶,蔚来叫NOP,特斯拉叫AOP。这是一种将辅助驾驶与导航地图联系起来的功能,可用于路线规划。ET7和ET5是蔚来第二代技术平台打造的,所以它的NOP其实就是NOP Plus,比现有一代的NOP更强,而且这个功能目前还不是标配。
第三阶段在蔚来技术路线上叫NAD-蔚来自动驾驶。我们认为,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最大的区别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所有权关系,以及事故由谁负责。在辅助驾驶阶段,大部分问题的主要责任在驾驶员本人,因为车辆是辅助驾驶的。自动驾驶不一样。当autopilot打开的时候,我们就出问题了。
那么问题来了,车厂要负多大的责任?如何衡量?我们对此事的回答是否定的。第三阶段,将备件销售方式转变为服务方式。月租费是服务,一年大概七千到八千,三年可能要两万多。蔚来现在辅助驾驶3.9万,够用很多年了。而且,用户还有一个自由。如果他们这个月少开车,他们就不会付钱。下个月他们要用,就继续付费,不把它当零件属性。
目前在辅助驾驶阶段,我们都是把辅助驾驶当做配置和零部件来卖,是一次性销售。在自动驾驶阶段,我觉得把它当成一项服务,让用户每月有一次选择的权利会更好。据外媒报道,上周末在巴黎发生致命事故的特斯拉出租车司机通过律师表示,他驾驶的特斯拉Model 3在事故发生时刹车失灵,车辆自行加速。
12月11日晚,一辆Model 3出租车在巴黎发生事故,导致1死20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事故发生后,巴黎出租车公司G7暂停其车队中共37辆Model 3出租车的运营,等待调查事故原因。
特斯拉巴黎事故现场(图源:Electrek)
此前,法国政府发言人表示,特斯拉已向其澄清,没有迹象表明事故是由Model 3的技术故障引起的。然而,Model 3的司机告诉警察,“事故发生时,汽车自行加速,刹车失灵。他尽了最大努力,也没能启动刹车。”
司机因轻伤被短暂住院,然后被拘留48小时。12月15日,司机因过失杀人被正式调查。根据法国法律,开启正式调查意味着有“严重或一致的证据”证明嫌疑人可能犯了罪,但这样的调查也可能被撤销。
据律师介绍,司机出生于1964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出租车司机。自他受雇以来,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故。另外,司机三个月前刚买了Model 3。还表示,测试显示,司机当时没有受到酒精、药物或的影响。目前,正在调查汽车残骸。他们在汽车的仪表板里发现了一个USB钥匙,用来记录汽车的活动。
去年,美国汽车安全监管机构正式审查了200多起关于……的投诉特斯拉汽车突然加速,但监管机构后来宣布,特斯拉的车辆系统没有缺陷,称事故是由“踏板使用不当”造成的。
那么,巴黎事故到底是车主误踩油门还是特斯拉刹车失灵导致的呢?还有为什么特斯拉总是刹车失灵?戳链接了解一下~据外媒报道,上周末在巴黎发生致命事故的特斯拉出租车司机通过律师表示,事故发生时他驾驶的特斯拉Model 3刹车失灵,车辆自行加速。
12月11日晚,一辆Model 3出租车在巴黎发生事故,导致1死20伤,其中3人伤势严重。事故发生后,巴黎出租车公司G7暂停其车队中共37辆Model 3出租车的运营,等待调查事故原因。
特斯拉巴黎事故现场(图源:Electrek)
此前,法国政府发言人表示,特斯拉已向其澄清,没有迹象表明事故是由Model 3的技术故障引起的。然而,Model 3的司机告诉警察,“事故发生时,汽车自行加速,刹车失灵。他尽了最大努力,也没能启动刹车。”
司机因轻伤被短暂住院,然后被拘留48小时。12月15日,司机因过失杀人被正式调查。根据法国法律,开启正式调查意味着有“严重或一致的证据”证明嫌疑人可能犯了罪,但这样的调查也可能被撤销。
据律师介绍,司机出生于1964年,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是出租车司机。自他受雇以来,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故。另外,司机三个月前刚买了Model 3。还表示,测试显示司机当时没有受到酒精、或的影响。目前,正在调查汽车残骸。他们在汽车的仪表板里发现了一个USB钥匙,用来记录汽车的活动。
去年,美国汽车安全监管机构正式审查了200多起关于特斯拉汽车突然加速的投诉,但监管机构后来宣布,特斯拉的车辆系统不存在缺陷,称事故是由“踏板使用不当”造成的。
那么,巴黎事故到底是车主误踩油门还是特斯拉刹车失灵导致的呢?还有为什么特斯拉总是刹车失灵?戳链接了解一下~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乐声响,歌舞升平。
1900/1/1 0:00:00企查查显示,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于12月20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由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朱江明任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12月23日,澳大利亚矿业公司SyrahResources表示,该公司已与特斯拉签订了一份为期四年的供应协议,将从其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工厂向特斯拉供应石墨阳极材料,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道达尔能源(TotalEnergies)与法国汽车供应商PlasticOmnium达成战略合作,为汽车行业设计和开发由回收聚丙烯制成的新型塑料材料。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BlueBiofuels(BIOF)公司和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USDAARS)合作提升Pennisetumhybridum(俗称王草,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对话式人工智能(AI)服务供应商赛轮思与梅赛德斯奔驰公司(MercedesBenzAG)达成合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