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芯片持续大面积短缺,疫情反复,2021年中国车市将高开低走,但不会如预期迎来更大涨幅,最终同比仅增长5%以内。
尽管如此,2021年仍然是汽车行业非常热闹的一年。科技公司、手机巨头纷纷跨过造车门槛,各种企业的代工潮越涨越高,资本也竞相在汽车行业的不同细分领域投入大量资金。
其中,新能源和智能是资本青睐的两大领域,从汽车行业一年内前10的投融资金额(不含未披露金额)的具体去向可以印证。
据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汽车行业前十大投融资金额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网约车、智能三个方面。
新能源的兴起
众所周知,在“双融合”和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的政策压力下,车企纷纷加大力度研发新能源汽车。随着“双碳”目标和节能减排理念的逐渐普及,潜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不断提高,因此2021年国内新能源销量不断攀升,尤其是6月份以来,连续数月刷新月度纪录,使得2021年新能源总销量轻松突破300万辆大关。
在新能源销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该领域也成为各大资本追逐的对象。
据企业数据研究院发布的《近十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融资披露总额首次跨过千亿元门槛,达到1292.1亿元,而仅2021年上半年就为827.1亿元。这意味着2021年新能源汽车披露的投融资金额将再次创新高,甚至有望突破2000亿元。
的确,2021年汽车行业前十大单投融资金额中,有四个属于新能源方向,这四个的投资金额之和将达到199.0亿元(其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按6.4计算)。其中,蜂巢能源、零跑汽车、威马汽车均在一年内完成一轮以上融资。
具体来看,作为电动电池的研发和制造商,蜂巢能源在2021年7月收获了最大一笔融资,为102.8亿元。而且在2021年2月和12月,蜂巢能源完成了两轮融资,分别为35亿元和60亿元,也就是一年内其融资额达到近200亿元。
虽然不能和蜂巢能源相比,但2021年,零跑汽车也完成了两轮总额88亿元的融资,其中一轮是CICC资本领投的45亿元。
不久前,宣布正式造车的自行者获得了IDG资本、Coatue等知名机构投资的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尽管羽翼未丰,自助游在常州拥有占地77万平方米的制造基地,整体设计产能18万辆/年。目前正在进行量产前的改造和校准,将于2022年3月投入使用。
榜单上另一个新的头部建设力量威马汽车在2021年10月获得了超过3亿美元的融资,并在不久后的12月完成了另一轮1.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亿元)的融资。
再次“年轻化”网约车
原来,近两年来,曾经火爆的网约车市场增速放缓,融资数量和金额逐渐下滑。
在线租车在经历了2015-2018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19年,贾等部分车企……齐集团、一汽大众、汽车、东风汽车不断涉足这一领域,但遗憾的是,部分车企只是将“旅行公司”作为清理库存的一种方式,并没有用心经营,导致以惨淡收场。
比如戴姆勒集团的car2go、宝马集团的即刻出行早已停止运营,而姜奇集团的车骑、一汽大众的摩捷出行、新特汽车的新德出行、Xpeng汽车的优朋出行已经沉寂等等。
然而,随着行业巨头滴滴进入整改期,2021年逐渐“平静”的网约车市场开始重新焕发活力。
2021年,汽车行业前十大单笔投融资金额中,有两笔与在线汽车共享有关。从融资金额来看,仅两者之和就超过100亿。
2021年10月,一汽、东风、长安合资的T3出行完成了一轮高达77亿元的融资。这是前十中金额第二高的一笔,也是2018年以来网约车公司获得的国内最大单笔融资。
T3出行CEO崔大勇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T3出行业务的规模化发展、产研智能化投入以及自动驾驶服务的商业化。与之相对应的是,T3旅行宣布2021年12月10日订单量突破300万,创下单日新纪录,也已登陆全国66个城市。
T3完成融资前一个月,吉利集团控股的曹操也完成了B轮38亿元融资..
这两笔大额投资体现了资本对网约车市场巨大增长空间的看好,也反映了国内网约车市场新的竞争格局。
事实上,不仅T3出行和曹操出行,美团、高德、香岛等网约车平台都加大了投入,希望通过补贴的方式来分享滴滴在中国的出行市场。的确,只要滴滴一天不能上架,其订单量和订单规模就会持续下降,这是其他网约车平台发展壮大的机会。
智力的蓬勃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智能网联和人工智能的进步,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自动驾驶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百度、阿里、腾讯甚至华为等巨头纷纷加入该领域,自动驾驶市场也因此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模式。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9年,新注册的国内自动驾驶相关车企数量不断增加,2019年甚至达到1667家。2020年因疫情等因素减少至1437家,2021年第一季度新增285家,同比增长17.8%。
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也持续攀升,在2019年突破千亿门槛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尤其是当百度Apollo研发的自动驾驶车辆开始面向大众运营试点服务,自动驾驶公司文远智行研发的Robotaxi和无人驾驶小巴进入试运营阶段,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正式开始商业运营。在这个过程中,资本起着绝对的推动作用。
从2021年汽车行业前十大个人投融资金额来看,有三家与自动驾驶行业相关,三家公司都在年内完成了又一轮融资。
这四家中,金额最大的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menta的C+轮融资,11月超过5亿美元(约合32亿人民币)。不仅广为人知……淡马锡和云峰基金等投资机构,以及SAIC、通用汽车和丰田汽车等巨头也参与了投资。加上2021年3月的5亿美元C轮融资,Momenta的C轮累计融资金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是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
仅次于Momenta,文远知行在5月份获得了3.1亿美元(约合19.84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距离上次融资不到4个月。今年1月,文远知行以1.1亿美元(约合7.04亿人民币)完成B+轮融资。
不仅如此,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文远之星还获得了广汽集团的战略融资。双方将共同推进Robotaxi前置量产车型的R&D和制造,但具体融资金额并未透露。
6月,专注于激光雷达领域的何塞科技完成了超过3亿美元的融资。11月,何塞科技获得小米集团7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48亿元)额外融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属于自动驾驶行业,但与之密切相关的斑马智行也榜上有名,融资金额为30亿元人民币。由于芯片持续大面积短缺,疫情反复,2021年中国车市将高开低走,但不会如预期迎来更大涨幅,最终同比仅增长5%以内。
尽管如此,2021年仍然是汽车行业非常热闹的一年。科技公司、手机巨头纷纷跨过造车门槛,各种企业的代工潮越涨越高,资本也竞相在汽车行业的不同细分领域投入大量资金。
其中,新能源和智能是资本青睐的两大领域,从汽车行业一年内前10的投融资金额(不含未披露金额)的具体去向可以印证。
据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内汽车行业前十大投融资金额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网约车、智能三个方面。
新能源的兴起
众所周知,在“双融合”和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的政策压力下,车企纷纷加大力度研发新能源汽车。随着“双碳”目标和节能减排理念的逐渐普及,潜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不断提高,因此2021年国内新能源销量不断攀升,尤其是6月份以来,连续数月刷新月度纪录,使得2021年新能源总销量轻松突破300万辆大关。
在新能源销量不断攀升的同时,该领域也成为各大资本追逐的对象。
据企业数据研究院发布的《近十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融资披露总额首次跨过千亿元门槛,达到1292.1亿元,而仅2021年上半年就为827.1亿元。这意味着2021年新能源汽车披露的投融资金额将再次创新高,甚至有望突破2000亿元。
的确,2021年汽车行业前十大单投融资金额中,有四个属于新能源方向,这四个的投资金额之和将达到199.0亿元(其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按6.4计算)。其中,蜂巢能源、零跑汽车、威马汽车均在一年内完成一轮以上融资。
具体来看,作为电动电池的研发和制造商,蜂巢能源在2021年7月收获了最大一笔融资,为102.8亿元。此外,2021年2月和12月,蜂巢能源完成了两次ro……融资的ds,分别为35亿元和60亿元,即其一年内融资额达到近200亿元。
虽然不能和蜂巢能源相比,但2021年,零跑汽车也完成了两轮总额88亿元的融资,其中一轮是CICC资本领投的45亿元。
不久前,宣布正式造车的自行者获得了IDG资本、Coatue等知名机构投资的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亿元)。尽管羽翼未丰,自助游在常州拥有占地77万平方米的制造基地,整体设计产能18万辆/年。目前正在进行量产前的改造和校准,将于2022年3月投入使用。
榜单上另一个新的头部建设力量威马汽车在2021年10月获得了超过3亿美元的融资,并在不久后的12月完成了另一轮1.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亿元)的融资。
再次“年轻化”网约车
原来,近两年来,曾经火爆的网约车市场增速放缓,融资数量和金额逐渐下滑。
在线租车在经历了2015-2018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19年,姜奇集团、一汽-大众、小鹏汽车、东风汽车等部分车企不断涉足这一领域,但遗憾的是,部分车企只是将“出行公司”作为清理库存的一种方式,并没有用心经营,导致以惨淡收场。
比如戴姆勒集团的car2go、宝马集团的即刻出行早已停止运营,而姜奇集团的车骑、一汽大众的摩捷出行、新特汽车的新德出行、Xpeng汽车的优朋出行已经沉寂等等。
然而,随着行业巨头滴滴进入整改期,2021年逐渐“平静”的网约车市场开始重新焕发活力。
2021年,汽车行业前十大单笔投融资金额中,有两笔与在线汽车共享有关。从融资金额来看,仅两者之和就超过100亿。
2021年10月,一汽、东风、长安合资的T3出行完成了一轮高达77亿元的融资。这是前十中金额第二高的一笔,也是2018年以来网约车公司获得的国内最大单笔融资。
T3出行CEO崔大勇表示,这笔资金将用于T3出行业务的规模化发展、产研智能化投入以及自动驾驶服务的商业化。与之相对应的是,T3旅行宣布2021年12月10日订单量突破300万,创下单日新纪录,也已登陆全国66个城市。
T3完成融资前一个月,吉利集团控股的曹操也完成了B轮38亿元融资..
这两笔大额投资体现了资本对网约车市场巨大增长空间的看好,也反映了国内网约车市场新的竞争格局。
事实上,不仅T3出行和曹操出行,美团、高德、香岛等网约车平台都加大了投入,希望通过补贴的方式来分享滴滴在中国的出行市场。的确,只要滴滴一天不能上架,其订单量和订单规模就会持续下降,这是其他网约车平台发展壮大的机会。
智力的蓬勃发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智能网联和人工智能的进步,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自动驾驶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百度、阿里、腾讯甚至华为等巨头纷纷加入该领域,自动驾驶市场也因此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模式。
< img alt = "一汽、大众、东风、零车、小鹏" src = "/eeimg/jndp/im……2023030319491092964/7.jpg"/>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9年,新注册的国内自动驾驶相关车企数量不断增加,2019年甚至达到1667家。2020年因疫情等因素减少至1437家,2021年第一季度新增285家,同比增长17.8%。
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也持续攀升,在2019年突破千亿门槛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尤其是当百度Apollo研发的自动驾驶车辆开始面向大众运营试点服务,自动驾驶公司文远智行研发的Robotaxi和无人驾驶小巴进入试运营阶段,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正式开始商业运营。在这个过程中,资本起着绝对的推动作用。
从2021年汽车行业前十大个人投融资金额来看,有三家与自动驾驶行业相关,三家公司都在年内完成了又一轮融资。
这四家中,金额最大的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menta的C+轮融资,11月超过5亿美元(约合32亿人民币)。不仅淡马锡、云峰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SAIC、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等巨头也参与了投资。加上2021年3月的5亿美元C轮融资,Momenta的C轮累计融资金额已经超过10亿美元,是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最大的一笔融资。
仅次于Momenta,文远知行在5月份获得了3.1亿美元(约合19.84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距离上次融资不到4个月。今年1月,文远知行以1.1亿美元(约合7.04亿人民币)完成B+轮融资。
不仅如此,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12月,文远之星还获得了广汽集团的战略融资。双方将共同推进Robotaxi前置量产车型的R&D和制造,但具体融资金额并未透露。
6月,专注于激光雷达领域的何塞科技完成了超过3亿美元的融资。11月,何塞科技获得小米集团7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48亿元)额外融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属于自动驾驶行业,但与之密切相关的斑马智行也榜上有名,融资金额为30亿元人民币。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汽车电池生产商柯锐世(Clarios)宣布将在未来两到三年内推出用于电动汽车的新型安全关键电池ClariosSmartAGM(absorbentglassmat,
1900/1/1 0:00:00在特斯拉实现了创纪录的第四季度交付后,本周一高盛(GoldmanSachs)分析师MarkDelaney将该公司的股票加入了其2022年“首选股票”名单。特斯拉股价周一收盘上涨逾3。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为了使电动汽车成为主流产品,需要更具成本效益、更安全、寿命更长的电池,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爆炸或危害环境。
1900/1/1 0:00:00人生在世,永远有翻不过去的高山?少年心里说:我不认电影《雄狮少年》此刻的场景,像极了从缝隙中寻找生存空间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
1900/1/1 0:00:002021年以来,伴随新能源汽车发展东风,比亚迪持续高歌猛涨。尤其是混动车型,受到消费者青睐。不过不同的车型市场表现不一,以下将以宋PLUSDM和汉DM为代表,一起来看下销量表现及卖向何处。
1900/1/1 0:00:00相对于蔚来、小鹏,理想汽车交付相对较晚,不过在销量上很快进入造车新势力三强之列。尤其是2021年以来,月度持续增长,单月销量已破万。具体卖到哪儿了,一起来看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