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与华为同床异梦?赛力斯品牌何去何从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刚送完就绝版了?近日,Celeste华为选择SF5停产的消息广为流传。1月8日,一群Celeste SF5(参数|询价)车主到深圳华为总部维权,声称自己是“第一批韭菜,最后一批韭菜”。

“天界品牌不会退出市场。只要用户有需求,我们就生产交付。”在与金康赛莱斯特科技中心常务副总经理、产品线总经理周林独家对话后,汽车之家得到了这个确定的答案。

面对不断发酵的舆论,赛勒斯近日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发布“赛勒斯SF5将继续接受用户订单。”尽管官方进行了澄清,但随着新品牌AITO的推出,Celeste品牌未来的发展命运令人担忧。华为的“车展”本来是赛勒斯向华为借的一把剑,但这把剑到底是刺向竞争对手还是刺向赛勒斯本人?

周林,金康赛丽斯科技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兼产品线总经理

■赛勒斯不会消失。

赛利斯SF5是小康(赛利斯母公司)与华为合作的首款机型。2021年4月问世时,盛传天界订单数多次刷新:“两天订单数破3000辆”、“一个月全国订单数突破10000辆”。但这款被外界寄予厚望的产品,在终端市场并没有被寄予厚望。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赛力士SF5 2021年(4-11月)销量仅为7080辆。据汽车之家称,部分原因是因为交货缓慢。由于华为技术要求高,双方品控的磨合对产能的爬坡有一定影响。

“资料来源:联邦;制表:汽车之家产业集团”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应用了手机和ICT领域的一些概念,提供了更多关于如何完整完成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的信息。”周林说,“大量的手机需要保证完整一致的质量标准,投放市场的数量远远超过汽车,所以华为的质量控制标准比汽车更细致。”

至于为什么会传出Celeste SF5停产的消息,周林将其归结为新品牌车型的推广需要在资源上倾斜,给外界造成了一些误解。“由于芯片短缺,出于保证用户发货及时性的考虑,几天不接受预订,避免订单周期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货,用户可能会投诉。现在,随着这个问题的解决,预订通道已经重新开放。”

汽车之家在仙界App上发现,目前仙界华为仍然可以正常下单,用户可以选择1000元意向金或者10000元。然而在华为商城,只有M5可供用户选购,塞勒斯的SF5却不见踪影。

事实上,仙界SF5用户的负面情绪源于仙界关闭直营店,以及华为品牌与SF5的“分离”。毕竟仙界SF5在亮相后一夜之间就退出了华为所有的体验中心,店内的海报已经从仙界华为智选SF5换成了AITO媒体M5。汽车之家在走访上海赛丽斯直营店时,也发现该店正在改建甚至关闭。销售说,“我们搬到了AITO用户中心,售前售后一体化。”

“汽车之家图片:上海赛莱斯特店前后的变化”

在当前智能电动车的技术迭代中,一年内完成车型变更和升级并不少见。即使是“韦小立”这种新势力,也避免不了被投诉的坑,老用户往往觉得自己被“割了韭菜”。但是,短短八个月,新成立的品牌转投另一个品牌,还是第一次。

为了安抚老用户,赛力斯1月5日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对于已经交付的用户,赛力斯承诺除了早前承诺的三电系统8年/16万公里质保外,还将升级整车和增程器终身质保,首批车主可在4年内附表权益的基础上额外获得1万元优惠。”但是,Celeste SF5的车主需要前往AITO品牌店进行售后维修。

周林也明确告诉汽车之家,“赛力士还是赛力士,AITO是华为高度协助下的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这两个品牌将继续丰富其产品矩阵,新的模式将不断出现。这是一个企业两个品牌下进化出来的产品谱系。”

预计今年2月底,M5将开始交付第一批车主。关于AITO品牌的后续车型规划,周林透露,“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推出一款全新大型SUV,今年年底可以交付。此后,将会有一款纯电动版的M5。”

■赛莱斯特和AITO品牌的内耗?

虽然天界的回应杜绝了SF5停产的传闻,但并没有完全打消外界对天界SF5乃至品牌未来走向的疑虑。

业内人士认为,华为已经将重心转移到新上市的机型M5,叫停SF5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次及时的止损。现在选择继续销售SF5,可能是赛勒斯单方面应对消费者维权的权宜之计。

M5正式上市后,由于天籁顺丰暂停销售,部分潜在消费者在销售的引导下大规模分流至M5。

汽车之家周边用户钱军(化名)在12月初购买了Celeste华为Smart Choice的SF5。因为销售承诺在一周内交付汽车,钱军在家里卖了汽油汽车。没想到,等了两个星期后,销售人员告诉他这款车已经停产,并建议他加钱买一个新品牌M5。

据官方称,M5已经上市三天,大订单已经超过2000台。威尔·塞勒斯……5被市场实质性边缘化?

从产品力来看,AITO的M5确实可圈可点。其中,华为的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是M5的最大亮点。只有随着鸿蒙系统系统的开放,这一优势才会在未来被更多搭载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的车型拉平吗?在周林看来,AITO在时间节点上占据了先发优势。

“原计划华为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产品量产时间为2022年9月。随着华为与Celeste的深度合作,这款产品可以提前一年左右量产。目前市面上朋友提到的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驾驶舱概念,类似于传统汽车Tier 1的合作模式。”

在合作模式上,华为的深度参与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汽车项目。如果说Cyrus SF5是华为的养子,那么世界M5更像是华为的亲生儿子。

如今,华为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AITO品牌的前期策划和产品设计上,甚至放在了产品营销和工厂改造上。尤其是在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的研发和适配上,华为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资源。

“从今年3月开始,华为团队逐渐介入各个车间和环节,包括R&D团队。目前有四五百人。”周林透露,“2023年或2024年推出的新AITO车型也将引入华为的高级自动驾驶。”

至于后续赛力士是否只能使用自有渠道,能否重新进入华为智能选车系统也存在不确定性。毕竟,与其他汽车公司的直营店不同,华为分配给展车的面积有限。随着今年AITO第二款新机型的发布,华为能给Celeste多少资源?在各个车企都在抢智能电动车窗口期的当下,如何避免品牌内耗是赛勒斯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们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周林坦言。“Celeste和AITO品牌会有自己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两个品牌会有所区别。目前每个品牌下只有一款,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后期会逐步完善的。”

■小康不想只做代工。

在Celeste品牌将何去何从的关注下,外界也认为华为借用了小康的工厂和资质“造车”,小康实质上成了华为的代工厂。

今天的华为,虽然口头上宣称“不要车”,但其系列布局和行动已经间接宣告了华为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不希望仅仅局限于博世。

2021年12月23日,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首次从汽车行业的幕后走到台前。余承东抱歉地说自己感冒了,但他花了三万多字介绍M5,赛勒斯却始终没有出现在台前。

余承东表示,“AITO M5整合了华为的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系统软件和鸿蒙系统的生态优势。”字里行间很少提到Selis,业内人士感觉这款车除了没有挂华为的logo,和华为的“亲儿子”无限接近。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康就成了华为代工厂。”周林强调,在华为的帮助下,AITO的第一款车型M5被制造到用户汽车的整个价值链中,塞勒斯负责R&D、制造、交付、服务和创造全生命周期的汽车体验。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质量控制和渠道销售。双方各发挥所长。

“当智能生态与汽车产业发生碰撞时,会有很多新的探索和方式。”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明确了两种模式:一是华为Inside模式。目前,华为向BAIC、长安、广汽三家合作车企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支持其打造自主子品牌;第二,华为BU业务为车企提供零部件和解决方案。

AITO M5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独立于上述两种模式:华为不仅是元器件供应商,还是华为BU的工业设计团队。

“如果有人说我们是代工厂,为什么华为自己不买工厂?”在交谈中,我能感受到周林心中的委屈。“华为本来是做手机的,但是对汽车领域了解不多。汽车的设计标准一直由我们主导,但华为在ICT领域的专长,如通信和驾驶舱信息安全,将深度主导。”

在周林看来,除了华为的赋能,赛勒斯还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更专注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制造品质(五大精品平台+核心三电技术+工业4.0智能工厂)。M5如果能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不是单一产品点的实力,而是双方共同努力为用户开启智能汽车时代,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车型的核心。

毫无疑问,赛勒斯的初心是想利用华为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在与华为合作之前,业界对赛勒斯知之甚少。坐上华为的“快车”后,赛勒斯小康母公司股价从2020年初的17元/股飙升至最高的83元/股。

然而,M5发布后,小康股份很快被资本“拒之门外”,当天跌逾7%,连续两天下跌,之后继续下跌,1月7日收于52.56元/股。然而,华为仍然在AITO品牌新车的推出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而塞勒斯却在忙于处理SF5的停产和售后问题。

赛勒斯会重新考虑与华为的合作吗?好像很难。从业绩来看,小康股份的盈利能力并不好。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24%,但归母净利润为-10.83亿元,同比下降49%。

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几乎可以说是赛勒斯目前唯一的选择。小康在1月7日的投资交流会上也强调,“公司与华为的跨界合作是深入的、成功的,双方投入巨大,没有不合作的理由。”

目前赛勒斯与华为合作好,努力打磨产品,做好交付,是当务之急。在AITO品牌发布会上,赛利斯官方提出了一个现在看来有点困难的口号――五年内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TOP3。在周林看来,借助双方的优势,加上新产品体系的不断优化,可以达到销售模式的突破性水平。“让一切去时间吧!“(文/汽车之家彭飞)刚送完就绝版了?近日,Celeste华为选择SF5停产的消息广为流传。1月8日,一群Celeste SF5(参数|询价)车主到深圳华为总部维权,声称自己是“第一批韭菜,最后一批韭菜”。

“天界品牌不会退出市场。只要用户有需求,我们就生产交付。”在与金康赛莱斯特科技中心常务副总经理、产品线总经理周林独家对话后,汽车之家得到了这个确定的答案。

面对不断发酵的舆论,赛勒斯近日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发布“赛勒斯SF5将继续接受用户订单。”尽管官方进行了澄清,但随着新品牌AITO的推出,Celeste品牌未来的发展命运令人担忧。华为的“车展”本来是赛勒斯向华为借的一把剑,但这把剑到底是刺向竞争对手还是赛勒斯本人?

周林,金康赛丽斯科技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兼产品线总经理

■赛勒斯不会消失。

赛利斯SF5是小康(赛利斯母公司)与华为合作的首款机型。2021年4月问世时,盛传天界订单数多次刷新:“两天订单数破3000辆”、“一个月全国订单数突破10000辆”。但这款被外界寄予厚望的产品,在终端市场并没有被寄予厚望。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赛力士SF5 2021年(4-11月)销量仅为7080辆。据汽车之家称,部分原因是因为交货缓慢。由于华为技术要求高,双方品控的磨合对产能的爬坡有一定影响。

“资料来源:联邦;制表:汽车之家产业集团”

“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应用了手机和ICT领域的一些概念,提供了更多关于如何完整完成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的信息。”周林说,“大量的手机需要保证完整一致的质量标准,投放市场的数量远远超过汽车,所以华为的质量控制标准比汽车更细致。”

至于为什么会传出Celeste SF5停产的消息,周林将其归结为新品牌车型的推广需要在资源上倾斜,给外界造成了一些误解。“由于芯片短缺,出于保证用户发货及时性的考虑,几天不接受预订,避免订单周期需要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货,用户可能会投诉。现在,随着这个问题的解决,预订通道已经重新开放。”

汽车之家在仙界App上发现,目前仙界华为仍然可以正常下单,用户可以选择1000元意向金或者10000元。然而在华为商城,只有M5可供用户选购,塞勒斯的SF5却不见踪影。

事实上,仙界SF5用户的负面情绪源于仙界关闭直营店,以及华为品牌与SF5的“分离”。毕竟仙界SF5在亮相后一夜之间就退出了华为所有的体验中心,店内的海报已经从仙界华为智选SF5换成了AITO媒体M5。汽车之家在走访上海赛丽斯直营店时,也发现该店正在改建甚至关闭。销售说,“我们搬到了AITO用户中心,售前售后一体化。”

“汽车之家图片:上海赛莱斯特店前后的变化”

在当前智能电动车的技术迭代中,一年内完成车型变更和升级并不少见。即使是“韦小立”这种新势力,也避免不了被投诉的坑,老用户往往觉得自己被“割了韭菜”。但是,短短八个月,新成立的品牌转投另一个品牌,还是第一次。

为了安抚老用户,赛力斯1月5日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对于已经交付的用户,赛力斯承诺除了早前承诺的三电系统8年/16万公里质保外,还将升级整车和增程器终身质保,首批车主可在4年内附表权益的基础上额外获得1万元优惠。”但是,Celeste SF5的车主需要前往AITO品牌店进行售后维修。

周林也明确告诉汽车之家,“赛力士还是赛力士,AITO是华为高度协助下的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这两个品牌将继续丰富其产品矩阵,新的模式将不断出现。这是一个企业两个品牌下进化出来的产品谱系。”

预计今年2月底,M5将开始交付第一批车主。关于AITO品牌的后续车型规划,周林透露,“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推出一款全新大型SUV,今年年底可以交付。此后,将会有一款纯电动版的M5。”

■赛莱斯特和AITO品牌的内耗?

虽然天界的回应杜绝了SF5停产的传闻,但并没有完全打消外界对天界SF5乃至品牌未来走向的疑虑。

业内人士认为,华为已经将重心转移到新上市的机型M5,叫停SF5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次及时的止损。现在选择继续销售SF5,可能是赛勒斯单方面应对消费者维权的权宜之计。

M5正式上市后,由于天籁顺丰暂停销售,部分潜在消费者在销售的引导下大规模分流至M5。

汽车之家周边用户钱军(化名)在12月初购买了Celeste华为Smart Choice的SF5。因为销售承诺在一周内交付汽车,钱军在家里卖了汽油汽车。没想到,等了两个星期后,销售人员告诉他这款车已经停产,并建议他加钱买一个新品牌M5。

据官方称,M5已经上市三天,大订单已经超过2000台。威尔·塞勒斯……5被市场实质性边缘化?

从产品力来看,AITO的M5确实可圈可点。其中,华为的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是M5的最大亮点。只有随着鸿蒙系统系统的开放,这一优势才会在未来被更多搭载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的车型拉平吗?在周林看来,AITO在时间节点上占据了先发优势。

“原计划华为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产品量产时间为2022年9月。随着华为与Celeste的深度合作,这款产品可以提前一年左右量产。目前市面上朋友提到的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并不是一个完整的驾驶舱概念,类似于传统汽车Tier 1的合作模式。”

在合作模式上,华为的深度参与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汽车项目。如果说Cyrus SF5是华为的养子,那么世界M5更像是华为的亲生儿子。

如今,华为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AITO品牌的前期策划和产品设计上,甚至放在了产品营销和工厂改造上。尤其是在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的研发和适配上,华为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资源。

“从今年3月开始,华为团队逐渐介入各个车间和环节,包括R&D团队。目前有四五百人。”周林透露,“2023年或2024年推出的新AITO车型也将引入华为的高级自动驾驶。”

至于后续赛力士是否只能使用自有渠道,能否重新进入华为智能选车系统也存在不确定性。毕竟,与其他汽车公司的直营店不同,华为分配给展车的面积有限。随着今年AITO第二款新机型的发布,华为能给Celeste多少资源?在各个车企都在抢智能电动车窗口期的当下,如何避免品牌内耗是赛勒斯必须思考的问题。

“我们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周林坦言。“Celeste和AITO品牌会有自己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客户群,两个品牌会有所区别。目前每个品牌下只有一款,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后期会逐步完善的。”

■小康不想只做代工。

在Celeste品牌将何去何从的关注下,外界也认为华为借用了小康的工厂和资质“造车”,小康实质上成了华为的代工厂。

今天的华为,虽然口头上宣称“不要车”,但其系列布局和行动已经间接宣告了华为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不希望仅仅局限于博世。

2021年12月23日,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华为首次从汽车行业的幕后走到台前。余承东抱歉地说自己感冒了,但他花了三万多字介绍M5,赛勒斯却始终没有出现在台前。

余承东表示,“AITO M5整合了华为的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系统软件和鸿蒙系统的生态优势。”字里行间很少提到Selis,业内人士感觉这款车除了没有挂华为的logo,和华为的“亲儿子”无限接近。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康就成了华为代工厂。”周林强调,在华为的帮助下,AITO的第一款车型M5被制造到用户汽车的整个价值链中,塞勒斯负责R&D、制造、交付、服务和创造全生命周期的汽车体验。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质量控制和渠道销售。双方各发挥所长。

“当智能生态与汽车产业发生碰撞时,会有很多新的探索和方式。”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明确了两种模式:一是华为Inside模式。目前,华为向BAIC、长安、广汽三家合作车企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支持其打造自主子品牌;第二,华为BU业务为车企提供零部件和解决方案。

AITO M5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独立于上述两种模式:华为不仅是元器件供应商,还是华为BU的工业设计团队。

“如果有人说我们是代工厂,为什么华为自己不买工厂?”在交谈中,我能感受到周林心中的委屈。“华为本来是做手机的,但是对汽车领域了解不多。汽车的设计标准一直由我们主导,但华为在ICT领域的专长,如通信和驾驶舱信息安全,将深度主导。”

在周林看来,除了华为的赋能,赛勒斯还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更专注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制造品质(五大精品平台+核心三电技术+工业4.0智能工厂)。M5如果能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不是单一产品点的实力,而是双方共同努力为用户开启智能汽车时代,这是其区别于其他车型的核心。

毫无疑问,赛勒斯的初心是想利用华为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在与华为合作之前,业界对赛勒斯知之甚少。坐上华为的“快车”后,赛勒斯小康母公司股价从2020年初的17元/股飙升至最高的83元/股。

然而,M5发布后,小康股份很快被资本“拒之门外”,当天跌逾7%,连续两天下跌,之后继续下跌,1月7日收于52.56元/股。然而,华为仍然在AITO品牌新车的推出上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而塞勒斯却在忙于处理SF5的停产和售后问题。

赛勒斯会重新考虑与华为的合作吗?好像很难。从业绩来看,小康股份的盈利能力并不好。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24%,但归母净利润为-10.83亿元,同比下降49%。

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几乎可以说是赛勒斯目前唯一的选择。小康在1月7日的投资交流会上也强调,“公司与华为的跨界合作是深入的、成功的,双方投入巨大,没有不合作的理由。”

目前赛勒斯与华为合作好,努力打磨产品,做好交付,是当务之急。在AITO品牌发布会上,赛利斯官方提出了一个现在看来有点困难的口号――五年内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TOP3。在周林看来,借助双方的优势,加上新产品体系的不断优化,可以达到销售模式的突破性水平。“一切让时间去吧!”(文/汽车之家彭飞)

标签:问界M5AITO赛力斯SF5发现长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又一锂电设备企业创业板IPO获受理!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亿纬锂能等25家锂电池企业,合计新增规划产能达到1894GWh。新增电池产能,就需要用到锂电设备。

1900/1/1 0:00:00
EV晨报 | 哪吒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宁德时代未来能源研究院正式入驻上海;元动新能源以电动重卡入局新能源市场

1、用时42个月哪吒汽车第10万台量产车下线1月8日,我们从哪吒汽车官方获悉,哪吒汽车今日迎来第10万台量产车的下线,从第1台到第10万台下线,哪吒汽车仅用了42个月。

1900/1/1 0:00:00
恩捷股份与亿纬锂能合建电池隔膜项目完成项目备案

1月6日,恩捷股份披露拟与亿纬锂能设立合资公司建设湿法锂电池隔离膜项目的进展。公告称,项目公司已于近日完成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由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1900/1/1 0:00:00
2022新车展望:TA们能打消里程焦虑么?

电动车与燃油车之间的战争,从前者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曾停歇。围绕着电动车好还是燃油车好的讨论,不绝于耳。

1900/1/1 0:00:00
领潮大使郁可唯献唱凡尔赛大会 C5 X领潮共创之夜 共享“不定义 自发光”的态度

1月8日,2022年的第一个周末,东风雪铁龙开启新年花式“宠车主”第一弹:兑现承诺邀请情感歌后郁可唯助阵凡尔赛大会C5X领潮共创之夜的音乐party,和三百余位车主们嗨在一起。

1900/1/1 0:00:00
【一周车话】回来了,都回来了

自从去年7月份,面对愈演愈烈的水银事件,李想在网上一顿痛骂之后,不知是自觉发言不妥,还是公关部门压力太大,他似乎有意开始收敛起自己的“暴躁脾气”,远离了网络世界但到了去年12月份,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