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团车CEO闻伟:即使首款车失败了,三个月内也可以迅速再推一款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Volkswagen, LI, Tesla, Tucki

来源:团车

作者|秦

编辑|李欢欢

车市已经够挤了,但是团车还是想分一杯羹。

2022年1月5日,汽车交易平台团车宣布进军造车行业。“新能源汽车市场足够大,完全不用担心。”造车消息公布后,Tuanche.com CEO文薇第一时间接受了未来汽车日报等媒体的采访。“我觉得未来两年是最后一个窗口期,可以避免新势力之前走过的坑。”

从生产研发和产品规划来看,团车走的“造车之路”不同于其他新车。

文薇表示,团车将与业内顶尖团队合作,双方将形成优势互补。团队在行业内拥有超过20年的造车经验,在造型设计、工程开发方面可以提供全流程集成方案。“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可能都在绞尽脑汁打造一个得心应手的武器。现在我们正在绞尽脑汁从军火库中挑选。”

这些现有的资源也使得团车推出产品的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公司。“我们团队的造车周期只有18-24个月。即使第一款失败,3个月后也可以推出另一款。”

根据规划,首款车定位10-20万元,2022年预售,2023年正式交付。未来三年,将推出两款不同的车型。

然而,集团造车的方法论遭到了李CEO李想的质疑。“那些指望找到超级救世主的创业者,那些指望打开任督二脉就无所不能的创业者,最后一般都是子,或者大概率都是子。”李想在微博中说,“真的刷新了企业家的底线。”

对此,停微博一年多的文薇也公开回应“谁都不要把自己当先知,不要做最讨厌自己的人。”此外,他还邀请李想出席团车的首次产品发布会。

以下是未来汽车日报等媒体与文薇的对话节选:

问:你为什么选择造车?

答:过去一年多,很多新生力量涌入,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左右会有一个窗口期。快速增长带来的增量市场,尤其是细分市场,会给新品牌更多的机会。

当我们进入汽车制造领域时,确实有一些机会。通过与相关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结合集团汽车现有的营销能力,实现整体造车战略。我们采取的策略更多的是强强联合,我们不太可能回到五六年前学习的理念,以小鹏的方式制造汽车。

问:你和哪个伙伴合作?

答:因为没有公告,具体是哪一个没办法说。请理解。但我们在谈的是行业内的顶尖团队,包括造型设计、工程开发、车辆动力系统。其整合能力非常强,这个团队几乎可以管理所有的造车流程。

基于此,我们可以做2000万以上的车,100万以上的车,甚至20万到30万以下的车。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因为我们有这个能力。

问:造车业务的中长期计划是什么?

答:新车将于2022年预售,2023年交付。计划未来三年推出两款车。长远规划,我们想在这个市场上有别于头部“韦小立”的品牌定位,既不追求豪华,也不完全针对特斯拉的科技感,更不定位于二胎家庭的七座车。我们肯定有自己的定位。

问:未来你们打算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答:目前主要可以采取三种措施。第一个是找代工生产。现在代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初期资本支出可控。第二是国内很多汽车生产线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我们会和相关企业协商整合这些资源。第三是很多地方政府也很期待和我们合作。他们……为新的生产线提供土地,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们现在正在做准备工作,后续不排除会走这条路。

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造车的想法的?

答:其实看到韦小立开始造车的时候就有一种造车的冲动,但当时对造车是敬畏的。真正的决心是在2021年下半年,我们开始打算与行业内的顶级团队合作,再加上我们用户的运营能力,我们会觉得离成功近了很多。未来的能源分配也将全部集中在汽车制造行业。

问:造车的资金来源是哪里?

a;我们将用多条腿行走。一方面,面团车是美股上市公司,我们有能力公开上市或者私募。另一方面,在中国,国资和政府都有兴趣合作。而且,我们不需要太多的钱。目前我们研发一款车到量产所花的钱,大概是一般新型造车部队的十分之一。

问:2022年再造车还来得及吗?

答:新能源车市场和燃油车市场的区别在于有很多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你不用担心拥挤。而且过去在燃油车市场开发一款车型需要48个月,但是在新能源车时代,这个周期可以缩短,我们现有的团队可以将开发周期缩短到18到24个月。

问:制造汽车会是你的最后一次冒险吗?

答:至少现在,我把它当成我最后一次创业,还没有考虑失败或者撤退。对于团车,有十几年的卖车经验,合伙人有二十几年的造车经验。我们有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源,所以在判断市场变化,推出新机型的时候,速度是很快的。退一步说,即使一辆车出现故障,我们也可以在三个月内换另一辆车。

问:有一种说法是,未来的汽车厂商会有三家甚至更少。对此你怎么看?

答:其实从造型和功能上来说,手机行业只有三四个品牌的逻辑是无法复制的。手机作为一个二维的产品,没有太多的格局,但是汽车作为一个三维的空间,可以用来定义差异。就像人们买衣服不愿意撞衫一样,买车也是如此。汽车大众市场允许差异化。

问:未来新车销售模式会采用直销吗?

答:直销是一种首选的销售模式,但在未来,我们认为只要合适就可以尝试。关键是看我们对应的用户群体,细分市场在哪里。团车网将赋能汽车销售,但团车网的业务和造车业务是完全独立的。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Volkswagen, LI, Tesla, Tucki

来源:团车

作者|秦

编辑|李欢欢

车市已经够挤了,但是团车还是想分一杯羹。

2022年1月5日,汽车交易平台团车宣布进军造车行业。“新能源汽车市场足够大,完全不用担心。”造车消息公布后,Tuanche.com CEO文薇第一时间接受了未来汽车日报等媒体的采访。“我觉得未来两年是最后一个窗口期,可以避免新势力之前走过的坑。”

从生产研发和产品规划来看,团车走的“造车之路”不同于其他新车。

文薇表示,团车将与业内顶尖团队合作,双方将形成优势互补。团队在行业内拥有超过20年的造车经验,在造型设计、工程开发方面可以提供全流程集成方案。“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可能都在绞尽脑汁打造一个得心应手的武器。现在我们正在绞尽脑汁从军火库中挑选。”

这些现有的资源也使得团车推出产品的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公司。“我们团队的造车周期只有18-24个月。即使第一款失败,3个月后也可以推出另一款。”

根据规划,首款车定位10-20万元,2022年预售,2023年正式交付。未来三年,将推出两款不同的车型。

然而,集团造车的方法论遭到了李CEO李想的质疑。“那些指望找到超级救世主的创业者,那些指望打开任督二脉就无所不能的创业者,最后一般都是子,或者大概率都是子。”李想在微博中说,“真的刷新了企业家的底线。”

对此,停微博一年多的文薇也公开回应“谁都不要把自己当先知,不要做最讨厌自己的人。”此外,他还在……特德·李想出席集团汽车的首次产品发布会。

以下是未来汽车日报等媒体与文薇的对话节选:

问:你为什么选择造车?

答:过去一年多,很多新生力量涌入,我们认为未来两年左右会有一个窗口期。快速增长带来的增量市场,尤其是细分市场,会给新品牌更多的机会。

当我们进入汽车制造领域时,确实有一些机会。通过与相关战略合作伙伴的合作,结合集团汽车现有的营销能力,实现整体造车战略。我们采取的策略更多的是强强联合,我们不太可能回到五六年前学习的理念,以小鹏的方式制造汽车。

问:你和哪个伙伴合作?

答:因为没有公告,具体是哪一个没办法说。请理解。但我们在谈的是行业内的顶尖团队,包括造型设计、工程开发、车辆动力系统。其整合能力非常强,这个团队几乎可以管理所有的造车流程。

基于此,我们可以做2000万以上的车,100万以上的车,甚至20万到30万以下的车。我们可以为所欲为,因为我们有这个能力。

问:造车业务的中长期计划是什么?

答:新车将于2022年预售,2023年交付。计划未来三年推出两款车。长远规划,我们想在这个市场上有别于头部“韦小立”的品牌定位,既不追求豪华,也不完全针对特斯拉的科技感,更不定位于二胎家庭的七座车。我们肯定有自己的定位。

问:未来你们打算采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答:目前主要可以采取三种措施。第一个是找代工生产。现在代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初期资本支出可控。第二是国内很多汽车生产线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我们会和相关企业协商整合这些资源。第三是很多地方政府也很期待和我们合作。他们为新的生产线提供土地,这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我们现在正在做准备工作,后续不排除会走这条路。

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造车的想法的?

答:其实看到韦小立开始造车的时候就有一种造车的冲动,但当时对造车是敬畏的。真正的决心是在2021年下半年,我们开始打算与行业内的顶级团队合作,再加上我们用户的运营能力,我们会觉得离成功近了很多。未来的能源分配也将全部集中在汽车制造行业。

问:造车的资金来源是哪里?

a;我们将用多条腿行走。一方面,面团车是美股上市公司,我们有能力公开上市或者私募。另一方面,在中国,国资和政府都有兴趣合作。而且,我们不需要太多的钱。目前我们研发一款车到量产所花的钱,大概是一般新型造车部队的十分之一。

问:2022年再造车还来得及吗?

答:新能源车市场和燃油车市场的区别在于有很多差异化的细分市场,你不用担心拥挤。而且过去在燃油车市场开发一款车型需要48个月,但是在新能源车时代,这个周期可以缩短,我们现有的团队可以将开发周期缩短到18到24个月。

问:制造汽车会是你的最后一次冒险吗?

答:至少现在,我把它当成我最后一次创业,还没有考虑失败或者撤退。对于团车,有十几年的卖车经验,合伙人有二十几年的造车经验。我们有可以直接利用的资源,所以在判断市场变化,推出新机型的时候,速度是很快的。退一步说,即使一辆车出现故障,我们也可以在三个月内换另一辆车。

问:有一种说法是,未来的汽车厂商会有三家甚至更少。对此你怎么看?

答:其实从造型和功能上来说,手机行业只有三四个品牌的逻辑是无法复制的。手机作为一个二维的产品,没有太多的格局,但是汽车作为一个三维的空间,可以用来定义差异。就像人们买衣服不愿意撞衫一样,买车也是如此。汽车大众市场允许差异化。

问:未来新车销售模式会采用直销吗?

答:直销是一种首选的销售模式,但在未来,我们认为只要合适就可以尝试。关键是看我们对应的用户群体,细分市场在哪里。团车网将赋能汽车销售,但团车网的业务和造车业务是完全独立的。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

标签:大众理想汽车特斯拉小鹏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smart携手宝腾开拓东南亚新能源车市场

1月19日smart品牌官方宣布,将与马来西亚宝腾汽车正式签署区域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精诚合作,共同开拓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

1900/1/1 0:00:00
罗森伯格扩大在华投资,常州基地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作为国际知名的无线射频、光纤通信和高压连接制造商,罗森伯格紧跟市场步伐,进一步加大了在华投资。罗森伯格常州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国常州隆重举行,这也必将成为罗森伯格发展史上又一重大里程碑。

1900/1/1 0:00:00
LG新能源IPO认购或达1000亿美元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散户对LG新能源首次公开募股IPO的狂热程度不亚于机构投资者,LG新能源IPO的认购保证金预计达到1000亿美元,而韩国Kospi指数和Kosdaq市场则出现了下跌。

1900/1/1 0:00:00
寒冬,新能源车不再“焦虑”

“如果是你,现在还会选择传统燃油车吗?”“在你心中,一部好的新能源车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近来,总被身边的友人问及上述两个问题,而我给出的答案也非常简单直接。

1900/1/1 0:00:00
本田频繁投资电池产业 继三星之后又与SES达成合作

SES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电动汽车高性能可充电混合锂金属电池开发者及制造商,在材料、电芯、模块、基于人工智能学习的电池安全算法和电池回收再利用方面都有涉猎。

1900/1/1 0:00:00
特斯拉启动新年公益活动 “特温暖”七城义捐传递爱心

2022年新年伊始,特斯拉在北京、上海、无锡、杭州、广州、成都、长沙等七座城市,启动了“特温暖”暖冬关爱传递的公益义捐活动,活动当天特斯拉员工即捐赠了5000多件暖冬关爱的物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