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理想,一步之遥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哪个完成了从0到1的公司没有多次爬出ICU?这是对创业者最核心的考验,是很难买到的成长。”

春节前,“以春风为荣”的李想情绪高涨,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在侃侃的“创业经历”。三年时间,经历了SEV的死亡,尝到了融资的艰辛,也走过了李ONE的蜕变。这一路上,李想就像在悬崖边上跳舞,在生死边缘徘徊。

公司战略组织的初步构建,产品价值的深入发掘,技术体系的纵向发展,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这个价值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只要稍有差错,就注定要失败。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李想的理想充满了危机感。即使是赴美上市时厚厚的53页风险提示,似乎也不足以掩盖李想的“心碎”。在李斌被称为“最坏的人”的那段时间里,李湘没有尝到人间的冷暖。

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年初雄心勃勃的“内部公开信”,还是时不时出现的产品和营销事件,抑或是李想本人经常喊出的“惊人之语”,理想频频登上“热搜”,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激愤话语。

然而,即使质疑之声接踵而至,自研体系的加速布局和产能问题的及时解决,李一也是如火如荼,去年的理想布局依然抢眼。是喷涌的新能源市场中不可回避的车企。

“不要先赢,再赢”

理想的增长率可能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包括大众汽车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冯在内。“感谢推送,继续努力”。去年11月,李ONE单月突破1.3万辆,一举刷新自主豪华车型30多万辆的交付纪录。

李想不仅兑现了“单车破万”的承诺,还在社交媒体上调侃不看好增程技术路线的冯,颇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姿态。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元旦那天,李想也是第一个发文“炫耀”2021年的销售数据。12月理想共交付14,087辆Li ONE,同比增长130.0%;第四季度,李ONE共交付汽车35,221辆,同比增长143.5%;2021年,李ONE共交付90,491辆,同比增长177.4%。

细分市场方面,李ONE是目前唯一定位于30万高端SUV市场的自主品牌车,月销量过万,累计销量超过12万。单就销量而言,已经超越汉兰达、途安等传统巨头,成为众多消费者心目中的六座SUV标杆车型,在以往的竞争格局中独树一帜。

李ONE无疑是成功的,也是复杂的,有着理想的内部清晰高效的制造机制,有着对中国市场的透彻理解和分析。

“过苦日子”的理想锻炼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深入调研用户实际用车痛点后,对症下药,进行高效精准的系统整合优化。

比如经过系统的市场调查,发现7座SUV的实际市场需求并不大。最理想的是,中期改款时及时改变产品布局方向,砍掉7座车型,专注6座,为后排用户开辟宽敞的过道。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事实上,这样的产品变革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实力和工程能力,而是对一种实事求是的产品态度和快速有效的市场反应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把李一个人的各个系统都分开,可以看出电力驱动技术的智能化和营销模式的不同...每一个系统都不足以达到头部产品的实力,但正是在李ONE上整合了高于平均水平的系统,再加上理想对市场的及时反应和市场的产品结构调整,才使得李ONE成为这个“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的人”。

可以说,李ONE的热销是本土化的结果,是逻辑思维的胜利,是系统工程的结晶,是市场环境的映射。

“从0到1这个阶段,企业的专业最重要,管理者的专业特长最重要,快速成长验证是针对3%细分市场的收购。”

在李想的认知中,2021年,理想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产品价值优势,在细分市场获得3%的市场份额,还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体系,让管理者深入细节,抓大不放过小,这将有助于理想验证期的顺利完成。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而很多行业领袖在行业转型中举步维艰,就是因为不想再经历一次从0到1的阶段。“不要先赢,再赢”是理想验证期的主要战略思想,即你必须和自己的增长速度竞争,才能参与市场竞争。

成为众矢之的

是的,传统势力的转型无疑是痛苦的,是长期依赖一条路径后变轨的痛苦,也是在固有优势与重构体系之间寻求平衡发展的痛苦。

但是,当以理想为代表的新生力量轻装上阵,以灵活有效的产品运营策略不断强化自身的价值属性,度过验证期,即使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传统车企也在改变之前的“妥协”转型模式。

“如果你死了,你就得改变。如果你不改变,你就得死。死了也不犹豫。”魏建军的破釜沉舟的讲话,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传统车企在转型过程中的彻底觉醒。

原本“孤独”的李一个人,会在不经意间转身,发现自己的身边已经站满了蓄势待发的竞争对手。传统车企“全面混”的呼声已经响亮而惊天动地,新势力迅速重兵布局,李一家赖以生存的技术路线和土壤都在遭受打击。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尤其是传统品牌,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找到了清晰的发展方向……opment track,瞄准高端市场,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手段,在雄厚的资金储备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的保驾护航下,generate翻出了所有初创企业都无法企及的转型加速度。

柯灵09、摩卡DHT-PHEV、G9、自助游NV等车型蓄势待发,奔向李一,细分市场顶端的风越来越冷。当传统势力庞大的身躯开始转向,新生力量猛烈的产品攻势产生了自身的惯性,那么李一个人势必成为众矢之的。

此时此刻,即将推出的新旗舰机型X01能否继续保持和扩大从0到1的验证期内建立的系统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在产品力上,相比李ONE,X01在整车尺寸和质感、动力系统的创新、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迭代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作为一款理想的旗舰车型,X01的使命是以一己之力突破奔驰等顶级豪华车型的市场防线,与李ONE高效配合,带来1+1 > 2的市场效应,进一步展现理想的核心价值优势,磨砺品牌形象,实现品牌溢价,成为最坚实的桥头堡。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在之前的招股书中,Ideality对X01的重要性描述如下:“由于其高度依赖单一产品,如果该产品未被市场很好地接受,销量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对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关键是,由于定位的趋同,一旦X01和李ONE之间没有有效的价格和价值划分,在从1走向10的过程中,这两大支柱产品不仅会同时面临外敌入侵,甚至会“自相残杀”,这对于“2025年实现160万销量”的理想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当然,肉搏战的痛苦,对于蔚来这样的新生力量来说,同样不可避免。相对于“噎食”,他们更在意的是有节奏地拓展产品线,从而有序提升品牌市场份额。

从1到10,如何补齐短板?

这也带来了两个直接的问题。一个是理想的后续产品布局是否已经滞后;二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有效完成系统补充。

按照理想车型规划,2023年才推出高电压纯电动汽车比较理想。但两年后,蔚来和小鹏已经在纯电领域的轿车和SUV两大核心市场构建了密不透风的产品矩阵,发挥产品间的协同优势,不断探索和渗透。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不仅如此,这两年,丰田、福特、大众等传统巨头的新能源攻势将会不绝于耳,而且一浪比一浪大。氪、莎伦、奥伊塔以及那些突然闯入的“野蛮人”也会被布局。失去了增程式这个略讨人喜欢的差异化竞争点,四面楚歌的理想将面临这个纯电市场的步步谋杀,补上纯电的短板并不容易。

“与肖鹏相比,Ideality正在加强自动驾驶方面的辅导班。”李想曾经坦言自己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落后现状。

也可以看出,目前的理想是吸引技术人才,尝试实现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全栈自研,包括自动驾驶的软硬件、感知、规划和决策算法的自研,以及自动驾驶实时操作系统Li OS和工具链的开发。

理想的“精打细算”商业模式是成功的,也是阶段性有效的,但为了弥补R&D的不足,在理想的后期加大投入是必然的。

检验理想资源有效配置的不仅仅是R&D和制造业投资。目前理想正在加速拓展渠道。截至12月底,理想拥有206家零售中心,覆盖102个城市,278家售后维修中心和授权车身喷漆中心,覆盖204个城市。渠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同时,销售费用必然会增加。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而且,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布局,蔚来和小鹏之前遇到的系统问题也将被经历,他们在理想初期试图回避的一系列问题也将一同浮现,如渠道能力的补充、服务体系的构建、能量补充机制的完善等。

按照何的说法,造车新势力竞争格局进入‘战国时代’后,每个公司都致力于储存更多的‘粮草’。新造车企业在发展初期(0~1阶段)需要200亿元左右,企业在长期发展阶段(1~100阶段)需要300亿元以上。这样,理想的手就有了足够的弹药,接下来就看它如何摆脱“总是落后一步”的被动局面了

李想是一个好胜的人。“我不喜欢,但我必须是这个领域的第一,因为常年做老三很痛苦。”规则都是老板定的。“从一开始,李就想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否则就丢掉饭碗,破釜沉舟。

从0到1,说的是变革来临时,先发优势重要,但笑到最后才是王道。从目前来看,李湘似乎离笑到最后只有一步之遥,但从浪尖滑向深渊底部也不过一步之遥。有时候,一步之遥是很短的距离,却是天壤之别。

至于结果,理想的前进道路已经铺就了无数种可能,是花还是砖,市场还需等待。“哪个完成了从0到1的公司没有多次爬出ICU?这是对创业者最核心的考验,是很难买到的成长。”

春节前,“以春风为荣”的李想情绪高涨,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在侃侃的“创业经历”。三年时间,经历了SEV的死亡,尝到了融资的艰辛,也走过了李ONE的蜕变。这一路上,李想就像在悬崖边上跳舞,在生死边缘徘徊。

公司战略组织的初步构建,p……管道价值,技术体系的纵向发展,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这个价值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只要稍有差错,就注定要失败。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李想的理想充满了危机感。即使是赴美上市时厚厚的53页风险提示,似乎也不足以掩盖李想的“心碎”。在李斌被称为“最坏的人”的那段时间里,李湘没有尝到人间的冷暖。

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年初雄心勃勃的“内部公开信”,还是时不时出现的产品和营销事件,抑或是李想本人经常喊出的“惊人之语”,理想频频登上“热搜”,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激愤话语。

然而,即使质疑之声接踵而至,自研体系的加速布局和产能问题的及时解决,李一也是如火如荼,去年的理想布局依然抢眼。是喷涌的新能源市场中不可回避的车企。

“不要先赢,再赢”

理想的增长率可能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包括大众汽车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冯在内。“感谢推送,继续努力”。去年11月,李ONE单月突破1.3万辆,一举刷新自主豪华车型30多万辆的交付纪录。

李想不仅兑现了“单车破万”的承诺,还在社交媒体上调侃不看好增程技术路线的冯,颇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姿态。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元旦那天,李想也是第一个发文“炫耀”2021年的销售数据。12月理想共交付14,087辆Li ONE,同比增长130.0%;第四季度,李ONE共交付汽车35,221辆,同比增长143.5%;2021年,李ONE共交付90,491辆,同比增长177.4%。

细分市场方面,李ONE是目前唯一定位于30万高端SUV市场的自主品牌车,月销量过万,累计销量超过12万。单就销量而言,已经超越汉兰达、途安等传统巨头,成为众多消费者心目中的六座SUV标杆车型,在以往的竞争格局中独树一帜。

李ONE无疑是成功的,也是复杂的,有着理想的内部清晰高效的制造机制,有着对中国市场的透彻理解和分析。

“过苦日子”的理想锻炼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能力。深入调研用户实际用车痛点后,对症下药,进行高效精准的系统整合优化。

比如经过系统的市场调查,发现7座SUV的实际市场需求并不大。最理想的是,中期改款时及时改变产品布局方向,砍掉7座车型,专注6座,为后排用户开辟宽敞的过道。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事实上,这样的产品变革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实力和工程能力,而是对一种实事求是的产品态度和快速有效的市场反应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把李一个人的各个系统都分开,可以看出电力驱动技术的智能化和营销模式的不同...每一个系统都不足以达到头部产品的实力,但正是在李ONE上整合了高于平均水平的系统,再加上理想对市场的及时反应和市场的产品结构调整,才使得李ONE成为这个“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的人”。

可以说,李ONE的热销是本土化的结果,是逻辑思维的胜利,是系统工程的结晶,是市场环境的映射。

“从0到1这个阶段,企业的专业最重要,管理者的专业特长最重要,快速成长验证是针对3%细分市场的收购。”

在李想的认知中,2021年,理想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产品价值优势,在细分市场获得3%的市场份额,还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体系,让管理者深入细节,抓大不放过小,这将有助于理想验证期的顺利完成。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而很多行业领袖在行业转型中举步维艰,就是因为不想再经历一次从0到1的阶段。“不要先赢,再赢”是理想验证期的主要战略思想,即你必须和自己的增长速度竞争,才能参与市场竞争。

成为众矢之的

是的,传统势力的转型无疑是痛苦的,是长期依赖一条路径后变轨的痛苦,也是在固有优势与重构体系之间寻求平衡发展的痛苦。

但是,当以理想为代表的新生力量轻装上阵,以灵活有效的产品运营策略不断强化自身的价值属性,度过验证期,即使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传统车企也在改变之前的“妥协”转型模式。

“如果你死了,你就得改变。如果你不改变,你就得死。死了也不犹豫。”魏建军的破釜沉舟的讲话,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传统车企在转型过程中的彻底觉醒。

原本“孤独”的李一个人,会在不经意间转身,发现自己的身边已经站满了蓄势待发的竞争对手。传统车企“全面混”的呼声已经响亮而惊天动地,新势力迅速重兵布局,李一家赖以生存的技术路线和土壤都在遭受打击。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尤其是传统品牌,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渐找到了清晰的发展方向……opment track,瞄准高端市场,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手段,在雄厚的资金储备和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的保驾护航下,generate翻出了所有初创企业都无法企及的转型加速度。

柯灵09、摩卡DHT-PHEV、G9、自助游NV等车型蓄势待发,奔向李一,细分市场顶端的风越来越冷。当传统势力庞大的身躯开始转向,新生力量猛烈的产品攻势产生了自身的惯性,那么李一个人势必成为众矢之的。

此时此刻,即将推出的新旗舰机型X01能否继续保持和扩大从0到1的验证期内建立的系统优势显得尤为重要。

在产品力上,相比李ONE,X01在整车尺寸和质感、动力系统的创新、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迭代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作为一款理想的旗舰车型,X01的使命是以一己之力突破奔驰等顶级豪华车型的市场防线,与李ONE高效配合,带来1+1 > 2的市场效应,进一步展现理想的核心价值优势,磨砺品牌形象,实现品牌溢价,成为最坚实的桥头堡。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在之前的招股书中,Ideality对X01的重要性描述如下:“由于其高度依赖单一产品,如果该产品未被市场很好地接受,销量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对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关键是,由于定位的趋同,一旦X01和李ONE之间没有有效的价格和价值划分,在从1走向10的过程中,这两大支柱产品不仅会同时面临外敌入侵,甚至会“自相残杀”,这对于“2025年实现160万销量”的理想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当然,肉搏战的痛苦,对于蔚来这样的新生力量来说,同样不可避免。相对于“噎食”,他们更在意的是有节奏地拓展产品线,从而有序提升品牌市场份额。

从1到10,如何补齐短板?

这也带来了两个直接的问题。一个是理想的后续产品布局是否已经滞后;二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有效完成系统补充。

按照理想车型规划,2023年才推出高电压纯电动汽车比较理想。但两年后,蔚来和小鹏已经在纯电领域的轿车和SUV两大核心市场构建了密不透风的产品矩阵,发挥产品间的协同优势,不断探索和渗透。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不仅如此,这两年,丰田、福特、大众等传统巨头的新能源攻势将会不绝于耳,而且一浪比一浪大。氪、莎伦、奥伊塔以及那些突然闯入的“野蛮人”也会被布局。失去了增程式这个略讨人喜欢的差异化竞争点,四面楚歌的理想将面临这个纯电市场的步步谋杀,补上纯电的短板并不容易。

“与肖鹏相比,Ideality正在加强自动驾驶方面的辅导班。”李想曾经坦言自己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落后现状。

也可以看出,目前的理想是吸引技术人才,尝试实现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全栈自研,包括自动驾驶的软硬件、感知、规划和决策算法的自研,以及自动驾驶实时操作系统Li OS和工具链的开发。

理想的“精打细算”商业模式是成功的,也是阶段性有效的,但为了弥补R&D的不足,在理想的后期加大投入是必然的。

检验理想资源有效配置的不仅仅是R&D和制造业投资。目前理想正在加速拓展渠道。截至12月底,理想拥有206家零售中心,覆盖102个城市,278家售后维修中心和授权车身喷漆中心,覆盖204个城市。渠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同时,销售费用必然会增加。

Li ONE, Tucki, Weilai, Volkswagen, discovered

而且,随着纯电动汽车的布局,蔚来和小鹏之前遇到的系统问题也将被经历,他们在理想初期试图回避的一系列问题也将一同浮现,如渠道能力的补充、服务体系的构建、能量补充机制的完善等。

按照何的说法,造车新势力竞争格局进入‘战国时代’后,每个公司都致力于储存更多的‘粮草’。新造车企业在发展初期(0~1阶段)需要200亿元左右,企业在长期发展阶段(1~100阶段)需要300亿元以上。这样,理想的手就有了足够的弹药,接下来就看它如何摆脱“总是落后一步”的被动局面了

李想是一个好胜的人。“我不喜欢,但我必须是这个领域的第一,因为常年做老三很痛苦。”规则都是老板定的。“从一开始,李就想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否则就丢掉饭碗,破釜沉舟。

从0到1,说的是变革来临时,先发优势重要,但笑到最后才是王道。从目前来看,李湘似乎离笑到最后只有一步之遥,但从浪尖滑向深渊底部也不过一步之遥。有时候,一步之遥是很短的距离,却是天壤之别。

至于结果,理想的前进道路已经铺就了无数种可能,是花还是砖,市场还需等待。

标签:理想ONE小鹏蔚来大众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传祺影豹累计订单突破7万,连续月销过万!

2022年如期而至,回顾2021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广汽传祺品牌焕新元年。

1900/1/1 0:00:00
EV晨报 | 蔚来ET7开启锁单 3月28日首批交付;宝能新车预告图曝光 将于1月22日亮相;高合汽车发布商标保护声明

1蔚来7kW11kW直流桩1月20日开售3月初交付我们从蔚来汽车官方获悉,蔚来7kW家用直流桩、11kW直流桩将在1月20日上线车商城,预计3月初开启交付。

1900/1/1 0:00:00
特斯拉发数十亿美元摄像头模组招标公告 用于今明两年车型 LG、三星参与竞标

据韩国媒体TheElec报道,特斯拉近期发布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摄像头模组招标公告,计划用于今明两年的车型,包括ModelS、Model3、ModelX和ModelY,

1900/1/1 0:00:00
一汽丰田卡罗拉 锐放正式登场,12.98-16.98万元起售

分享以“锐放”之名,卡罗拉正式迈入SUV市场。1月20日,一汽丰田2022开年力作、多功能都市SUV卡罗拉锐放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为12981698万元。

1900/1/1 0:00:00
盘点2021|涨不停 造车新势力年度成绩单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回顾总结时间,汽车之家继续推出《盘点2021》系列内容,深度拆解各大品牌的年度答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