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2022,500万辆,20%,干就完了!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没有过不去的冬天,没有不来的春天。”

文章开篇,我们先把目光拉回到两年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清楚地记得,当时由于补贴、坡退等相关政策的切换,这一细分市场从2019年7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几个月的同比下滑。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我在年终盘点中也写过一段话: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式进入转型变革阶段,而“阵痛”带来的蝴蝶效应还将持续。所有的车企都必须在这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中寻求生存之道。

另一方面,在电气化改造浪潮愈演愈烈的2020年这一整年,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之后,对于这条赛道上的大多数人来说,可以称之为“破茧成蝶”的一年。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全年销售数据,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117万辆,同比增长12%;零售额达到111万辆,同比增长10%。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随着突然爆发,再次为整个市场的后续走势蒙上了不可忽视的阴影。

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2021年也在喧嚣中结束了。最终结果出来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担心都是非常多余的。补贴还在下降,核心短缺的极限压力测试越来越厉害,但这两者都已经无法阻挡中国整个新能源市场量变带来的更大质变。

一夜之间,很多参与者迅速加强了抗风险能力,学会了戴着镣铐跳舞。

2021.3万辆,15%,非常喜人。

不可否认,当传统燃油车市场还在因为各种原因而哀鸿遍野的时候,新能源市场却是越来越好,更加耀眼。年初的时候,没有多少人预测到整个市场的走势会这么疯狂的攀升。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从乘联会刚刚发布的2021年全年数据来看,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0.5万辆,同比增长138.9%,环比增长17.8%。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

1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47.5万辆,同比增长128.8%,环比增长25.4%。1-12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

同时,12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渗透率为21.3%,1-12月渗透率为15.7%,明显高于2020年5.8%的渗透率。12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更高的22.6%,1-12月渗透率为14.8%。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显然,如本段小标题所述,以零售数据为衡量标准,基本实现了“300万辆,渗透率15%”的阶段性目标。而这无疑是非常可喜的。

更让人惊喜的是,12月销量表现优异的几家车企分别是:比亚迪93338辆、特斯拉中国70847辆、上汽通用五菱60372辆、长城汽车20926辆、奇瑞汽车20501辆、吉利汽车16831辆、Xpeng汽车1.6万辆、SAIC。

毋庸置疑,主导权和话语权已经被自主品牌牢牢占据。一度引来非议的“弯道超车”概念,正在慢慢落地,成为现实。借助新能源,真正摆脱了以德系、日系为代表的合资车企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全方位的超车和逆袭。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并且在2021年,作为旁观者,我们也见证了一些“爆款”车型,进入传统燃油车腹地,壮士断腕。

特斯拉Model Y以169,853辆的累计销量位居2021年高端SUV零售排行榜首位,超越宝马X3、奥迪Q5和奔驰GLC。在第五名和第十名,我们还看到了李一和蔚来ES6。

在12月份的汽车零售排行榜上,五菱洪光MINIEV实现了50,561辆的销量,同样排名第一。特斯拉Model 3销量30102辆,排名第五,将凯美瑞、雅阁、天籁、帕萨特等竞品甩在后面。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由此,我不禁要问,那些还在看纯电没落,还在看新能源的怀疑论者,你们还认为上述车型和更多新能源车的销量只是因为所谓的绿卡助力和政策红利吗?

醒醒吧,随着终端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消费者的认知趋于完善,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产品动力已经在多个维度超越燃油车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请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正因如此,作为亲历者,我越来越期待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既然“拐点”已经到来,那就尽情的绚烂绽放吧。

2022.5万辆,20%,就搞定了。

……事实上,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车股曾有一段时间大幅下跌,进而让整个市场再次笼罩在悲观情绪中。至于原因,是多维度的。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首先,由于新能源专属保险的推出,年初新能源补贴下降,保费增加,进而导致消费者购车预算和用车成本增加,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即使对于那些真正“刚需”的用户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样本容量足够大,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冲击相应的月销量,让一些潜在客户望而却步。

其次,2022年疫情、芯片短缺、供应链紧张仍将持续。这已经成为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困境。接下来大概率会出现“订单充裕,但无车可送”,产能瓶颈也会限制各家,实现更大的量变。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而且,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点,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就在最近,根据海外媒体发布的消息,由于锂等原材料的供应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电动汽车电池的价格在经历了10年的大幅下跌后,将于2022年上涨。

基于种种不利因素,车企为了维持可观的毛利率,只能调整现有产品系列的价格。截至目前,特斯拉和小鹏已经率先“正式增长”,接下来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可能迎来集体“涨价潮”。

短期来看,痛苦是必然存在的。但放大视角,拉长时间轴,无论对于主机厂还是终端,难度都要大得多。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仅从数据维度预测,仍将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大幅提升。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已经超越同价位燃油车。另一方面,随着全社会能源补充体系的逐步完善,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好。2022年,蔚来将推出ET7等三款NT2.0产品,小鹏、Ideal和许多传统车企的200多款新产品将进入市场。这些新产品在技术上将比燃油汽车更先进。我们认为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继续快速提升。”

如此自信的回答来自蔚来汽车企业传播总监马林。他提到的200多款新产品进入市场,是2022年新能源市场净增量的绝对保证。

同样,在过去的一年里,比亚迪刚刚创造了其最好的交付记录。有了充分的论据作为支撑,其董事长王传福说:“新生事物的成长从来都不是均等的,都是先低后高。即使按照等比例保守估计,今年年初也一定在20%左右。如果再增加15%,到明年年底就达到35%,远远超过原来的总体规划。”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显然,在他眼里,2022年有保障的新能源普及率将达到20%以上,如果一切顺利,甚至可能达到35%的高位。那么假设协会公布的2021年零售量为2014.6万辆,那么通过简单换算,2022年新能源的零售量将达到500万辆以上。

从另一个角度看,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295万辆,占新增注册汽车总数的11.25%,比上年增加178万辆,增长151.61%。过去五年,新能源汽车新登记数量从2017年的65万辆快速增长到2021年的295万辆。

今年,如果我们能确保这样的增长,甚至继续加快,总人数很有可能超过500万……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原本预计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480万辆,但目前应该调整到55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普及率达到25%左右。新能源汽车预计突破600万辆,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在22%左右。”

虽然数字略有偏差,但联合会对今年的预测也非常乐观。因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经达到130万辆。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市场认可度的大幅提升和政策补贴力度的稳步加大,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必然会大幅增长,并以50%以上的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综上所述,排除一些不可控因素,“500万辆,20%”似乎是2022年整个新能源市场相对安全的阶段性目标。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春天到来之后,就是盛夏,工作结束了!“没有过不去的冬天,没有不来的春天。”

文章开篇,我们先把目光拉回到两年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我们清楚地记得,当时由于补贴、坡退等相关政策的切换,这一细分市场从2019年7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几个月的同比下滑。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我在年终盘点中也写过一段话:随着后补贴时代的到来,中国新能源产业正式进入转型变革阶段,而“阵痛”带来的蝴蝶效应还将持续。所有的车企都必须在这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中寻求生存之道。

另一方面,在电气化改造浪潮愈演愈烈的2020年这一整年,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之后,对于这条赛道上的大多数人来说,可以称之为“破茧成蝶”的一年。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全年销售数据,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117万辆,同比增长12%;零售额达到111万辆,同比增长10%。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随着突然爆发,再次为整个市场的后续走势蒙上了不可忽视的阴影。

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2021年也在喧嚣中结束了。最终结果出来的时候,那些所谓的担心都是非常多余的。补贴还在下降,核心短缺的极限压力测试越来越厉害,但这两者都已经无法阻挡中国整个新能源市场量变带来的更大质变。

一夜之间,很多参与者迅速加强了抗风险能力,学会了戴着镣铐跳舞。

2021.3万辆,15%,非常喜人。

不可否认,当传统燃油车市场还在因为各种原因而哀鸿遍野的时候,新能源市场却是越来越好,更加耀眼。年初的时候,没有多少人预测到整个市场的走势会这么疯狂的攀升。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从乘联会刚刚发布的2021年全年数据来看,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50.5万辆,同比增长138.9%,环比增长17.8%。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

1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额47.5万辆,同比增长128.8%,环比增长25.4%。1-12月,新能源汽车零售额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

同时,12月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批发渗透率为21.3%,1-12月渗透率为15.7%,明显高于2020年5.8%的渗透率。12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到更高的22.6%,1-12月渗透率为14.8%。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显然,如本段小标题所述,以零售数据为衡量标准,基本实现了“300万辆,渗透率15%”的阶段性目标。而这无疑是非常可喜的。

更让人惊喜的是,12月销量表现优异的几家车企分别是:比亚迪93338辆、特斯拉中国70847辆、上汽通用五菱60372辆、长城汽车20926辆、奇瑞汽车20501辆、吉利汽车16831辆、Xpeng汽车1.6万辆、SAIC。

毋庸置疑,主导权和话语权已经被自主品牌牢牢占据。一度引来非议的“弯道超车”概念,正在慢慢落地,成为现实。借助新能源,真正摆脱了以德系、日系为代表的合资车企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全方位的超车和逆袭。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并且在2021年,作为旁观者,我们也见证了一些“爆款”车型,进入传统燃油车腹地,壮士断腕。

特斯拉Model Y以169,853辆的累计销量位居2021年高端SUV零售排行榜首位,超越宝马X3、奥迪Q5和奔驰GLC。在第五名和第十名,我们还看到了李一和蔚来ES6。

在12月份的汽车零售排行榜上,五菱洪光MINIEV实现了50,561辆的销量,同样排名第一。特斯拉Model 3销量30102辆,排名第五,将凯美瑞、雅阁、天籁、帕萨特等竞品甩在后面。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由此,我不禁要问,那些还在看纯电没落,还在看新能源的怀疑论者,你们还认为上述车型和更多新能源车的销量只是因为所谓的绿卡助力和政策红利吗?

醒醒吧,随着终端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消费者的认知趋于完善,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产品动力已经在多个维度超越燃油车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请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正因如此,作为亲历者,我越来越期待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既然“拐点”已经到来,那就尽情的绚烂绽放吧。

2022.5万辆,20%,就搞定了。

……事实上,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车股曾有一段时间大幅下跌,进而让整个市场再次笼罩在悲观情绪中。至于原因,是多维度的。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首先,由于新能源专属保险的推出,年初新能源补贴下降,保费增加,进而导致消费者购车预算和用车成本增加,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即使对于那些真正“刚需”的用户来说,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样本容量足够大,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冲击相应的月销量,让一些潜在客户望而却步。

其次,2022年疫情、芯片短缺、供应链紧张仍将持续。这已经成为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必须共同面对的困境。接下来大概率会出现“订单充裕,但无车可送”,产能瓶颈也会限制各家,实现更大的量变。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而且,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点,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就在最近,根据海外媒体发布的消息,由于锂等原材料的供应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需求,电动汽车电池的价格在经历了10年的大幅下跌后,将于2022年上涨。

基于种种不利因素,车企为了维持可观的毛利率,只能调整现有产品系列的价格。截至目前,特斯拉和小鹏已经率先“正式增长”,接下来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可能迎来集体“涨价潮”。

短期来看,痛苦是必然存在的。但放大视角,拉长时间轴,无论对于主机厂还是终端,难度都要大得多。可以肯定的是,2022年仅从数据维度预测,仍将是里程碑式的一年。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大幅提升。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已经超越同价位燃油车。另一方面,随着全社会能源补充体系的逐步完善,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好。2022年,蔚来将推出ET7等三款NT2.0产品,小鹏、Ideal和许多传统车企的200多款新产品将进入市场。这些新产品在技术上将比燃油汽车更先进。我们认为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继续快速提升。”

如此自信的回答来自蔚来汽车企业传播总监马林。他提到的200多款新产品进入市场,是2022年新能源市场净增量的绝对保证。

同样,在过去的一年里,比亚迪刚刚创造了其最好的交付记录。有了充分的论据作为支撑,其董事长王传福说:“新生事物的成长从来都不是均等的,都是先低后高。即使按照等比例保守估计,今年年初也一定在20%左右。如果再增加15%,到明年年底就达到35%,远远超过原来的总体规划。”

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显然,在他眼里,2022年有保障的新能源普及率将达到20%以上,如果一切顺利,甚至可能达到35%的高位。那么假设协会公布的2021年零售量为2014.6万辆,那么通过简单换算,2022年新能源的零售量将达到500万辆以上。

从另一个角度看,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295万辆,占新增注册汽车总数的11.25%,比上年增加178万辆,增长151.61%。过去五年,新能源汽车新登记数量从2017年的65万辆快速增长到2021年的295万辆。

今年,如果我们能确保这样的增长,甚至继续加快,总人数很有可能超过500万……Tesla, Weilai, Tucki, BYD, Audi

“原本预计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480万辆,但目前应该调整到55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普及率达到25%左右。新能源汽车预计突破600万辆,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在22%左右。”

虽然数字略有偏差,但联合会对今年的预测也非常乐观。因为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已经达到130万辆。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市场认可度的大幅提升和政策补贴力度的稳步加大,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必然会大幅增长,并以50%以上的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综上所述,排除一些不可控因素,“500万辆,20%”似乎是2022年整个新能源市场相对安全的阶段性目标。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春天到来之后,就是盛夏,工作结束了!

标签:特斯拉蔚来小鹏比亚迪奥迪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智驾开箱 | 全新型格入华,为广汽本田年轻态注入新活力

分享全新型格(INTEGRA)的加入,弥补了广汽本田在A级轿车市场的空白,也为广汽本田增添了更多年轻色彩。长久以来,雅阁和飞度都是广汽本田旗下的主力轿车车型。

1900/1/1 0:00:00
再超大众,丰田蝉联2021年销量冠军

在年度销量冠军的争夺战里,丰田汽车将再次击败老对手大众,连续第二年位居全球新车销量榜首位。一天前,大众汽车公布了全年销量数据,8882万辆的累计销量较2020年同比下滑了5。

1900/1/1 0:00:00
本田将在美国新建电动汽车厂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本田汽车将在不久后宣布在美国新建一家电动汽车厂,预计将很快宣布该工厂的选址。不过,该公司对美国市场对电动汽车和电动皮卡的需求有多大仍存在疑问。

1900/1/1 0:00:00
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TOP30:宏光MINIEV一骑绝尘 比亚迪秦宋汉破10万辆

2021年,宏光MINI销量近40万辆问鼎冠军,比亚迪秦销量破18万辆夺得亚军,特斯拉ModelY销量近17万辆获得季军。

1900/1/1 0:00:00
GVTM2022第九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业大会邀您4月相聚上海

会议背景:GVTM作为国内汽车热管理行业举办历史悠久的行业盛会,至2021年,已经成功举办8届,累计有超过5000位业界同仁出席。

1900/1/1 0:00:00
跻身A级新能源销量三强,该重新认识几何了

“没牌照,我也只能看看电车了。”这是过去大多数电车消费者的心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