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长安汽车公布了2月销量数据。由于芯片短缺等因素,长安汽车产量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销售。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今年2月销量为138145辆,1-2月销量为415389辆。为了尽快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长安汽车全体员工努力克服困难,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零配件供应,优先生产重点车型,在传统淡季依然保持了优异的表现。2022年长安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突破30万辆,2月UNI序列继续推进。在高额订单的需求下,长安汽车不断调整生产结构,努力完成用户订单的调度和交付。主力车型市场销量呈现平稳态势。长安中国品牌1月和2月销量分别为108687辆、334703辆,长安中国品牌乘用车1月和2月销量分别为69917辆和228542辆。
其中,SUV市场,长安CS75系列2月销量13615辆,2022年累计销量47205辆。第二代CS75PLUS预售订单已突破15000辆,新品势能即将释放,将进一步巩固该系列在紧凑型SUV市场的领先地位。主打10万元市场的长安CS55系列,2月销量5183辆,1-2月累计销量达35499辆,同比增长53.6%,保持高增长态势。车市方面,长安逸动系列今年累计销量达32,069辆,月均销量超过16,000辆,继续保持“国民轿车领跑者”的市场标杆地位。
长安乘用车高端产品序列“UNI”继续呈现进阶态势,2月销量10031辆,同比增长11.6%,1-2月销量22078辆,同比增长5.3%。2月21日,长安“UNI”序列新成员UNI-V开启全球先锋预售,累计订单已突破16000辆,可见用户对长安“UNI”序列的高度认可。与近期上市的新成员UNI-K iDD一起,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在中高端市场持续破局。
在新能源市场,长安汽车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2月长安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万辆,月销量10116辆,同比增长194.1%。今年累计销量达24,721辆,同比增长232.9%,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彰显了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持续、超前的发展势头。
其他业务板块的表现也是稳中有好。长安欧尚品牌2月销量14653辆,1-2月累计47167辆。主力车型欧尚X5月销量持续突破万辆,细分市场地位稳固。长安凯诚品牌2月销量17277辆,同比增长9.8%,1-2月累计53494辆,同比增长82.7%,继续领跑商用车市场。长安汽车合资板块2月销量29458辆,同比增长26.9%,1-2月累计80686辆,同比增长8.4%,发展势头持续上升。在海外市场,长安汽车的发展继续深化。2月销量12,029辆,同比增长11.6%,1-2月销量35,853辆,同比增长96.3%。全球化之路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在全球市场不断展示中国汽车品牌的魅力。供应短缺影响了生产进度。T……很多爆品的势能亟待释放。今年2月,由于芯片等零部件短缺以及春节假期等不利因素,长安汽车订单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无论是CS75系列、CS55系列、逸动系列等爆款产品,还是第二代CS75PLUS、UNI-V等预售业绩较高的新品,都没有充分释放势能。为有效缓解产能受限,长安汽车正从多方面保障产业链供应,包括对重点供应商的“一厂一策”保障方案,采取业务、产能、技术三线并行保障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供应链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同时,长安汽车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2021年,长安汽车R&D团队通过技术替代和芯片标准化,完成了502个零部件的767个技术备选方案。未来芯片型号预计减少71%,回收资源约50万片。未来,不仅在芯片领域,长安汽车还将在更多科技创新领域继续深化企业的“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将年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全面转型为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蓝鲸NE动力平台、L3自动驾驶、APA6.0远程智能泊车、长安“智能芯”、长安超级集电体驱动、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等500多项关键技术。在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21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长安汽车以97.1分位列行业第一,全国第二。得益于多项前瞻性技术的实施,“科技长安”正在迈向新的阶段。以动力技术领域为例,搭载蓝鲸NE系列发动机的长安汽车“蓝鲸家族”2022年销量已突破19万辆,“蓝鲸动力”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接下来,长安汽车将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围绕用户需求,继续深化产品端的“爆款产品”战略,不断释放全新产品矩阵的动能,推出2022逸动等更多增长势头强劲的新车型,全力以赴实现“新车新生态”的战略目标。3月10日,长安汽车公布了2月销量数据。由于芯片短缺等因素,长安汽车产量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销售。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今年2月销量为138145辆,1-2月销量为415389辆。为了尽快满足用户的用车需求,长安汽车全体员工努力克服困难,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零配件供应,优先生产重点车型,在传统淡季依然保持了优异的表现。2022年长安中国品牌汽车销量突破30万辆,2月UNI序列继续推进。在高额订单的需求下,长安汽车不断调整生产结构,努力完成用户订单的调度和交付。主力车型市场销量呈现平稳态势。长安中国品牌1月和2月销量分别为108687辆、334703辆,长安中国品牌乘用车1月和2月销量分别为69917辆和228542辆。
其中,SUV市场,长安CS75系列2月销量13615辆,2022年累计销量47205辆。第二代CS75PLUS预售订单已突破15000辆,新品势能即将释放,将进一步巩固该系列在紧凑型SUV市场的领先地位。主打10万元市场的长安CS55系列,2月销量5183辆,1-2月累计销量达35499辆,同比增长53.6%,保持高增长态势。在汽车市场,t……长安逸动系列今年累计销量达到32,069辆,月均销量超过16,000辆,继续保持“国民轿车领跑者”的市场标杆地位。
长安乘用车高端产品序列“UNI”继续呈现进阶态势,2月销量10031辆,同比增长11.6%,1-2月销量22078辆,同比增长5.3%。2月21日,长安“UNI”序列新成员UNI-V开启全球先锋预售,累计订单已突破16000辆,可见用户对长安“UNI”序列的高度认可。与近期上市的新成员UNI-K iDD一起,助力中国汽车品牌在中高端市场持续破局。
在新能源市场,长安汽车加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2月长安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万辆,月销量10116辆,同比增长194.1%。今年累计销量达24,721辆,同比增长232.9%,领先于行业平均水平,彰显了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持续、超前的发展势头。
其他业务板块的表现也是稳中有好。长安欧尚品牌2月销量14653辆,1-2月累计47167辆。主力车型欧尚X5月销量持续突破万辆,细分市场地位稳固。长安凯诚品牌2月销量17277辆,同比增长9.8%,1-2月累计53494辆,同比增长82.7%,继续领跑商用车市场。长安汽车合资板块2月销量29458辆,同比增长26.9%,1-2月累计80686辆,同比增长8.4%,发展势头持续上升。在海外市场,长安汽车的发展继续深化。2月销量12,029辆,同比增长11.6%,1-2月销量35,853辆,同比增长96.3%。全球化之路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在全球市场不断展示中国汽车品牌的魅力。供应短缺影响了生产进度。很多爆品的势能亟待释放。今年2月,由于芯片等零部件短缺以及春节假期等不利因素,长安汽车订单生产受到一定影响。无论是CS75系列、CS55系列、逸动系列等爆款产品,还是第二代CS75PLUS、UNI-V等预售业绩较高的新品,都没有充分释放势能。为有效缓解产能受限,长安汽车正从多方面保障产业链供应,包括对重点供应商的“一厂一策”保障方案,采取业务、产能、技术三线并行保障模式,最大限度减少供应链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同时,长安汽车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2021年,长安汽车R&D团队通过技术替代和芯片标准化,完成了502个零部件的767个技术备选方案。未来芯片型号预计减少71%,回收资源约50万片。未来,不仅在芯片领域,长安汽车还将在更多科技创新领域继续深化企业的“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将年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全面转型为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目前,长安汽车已掌握蓝鲸NE动力平台、L3自动驾驶、APA6.0远程智能泊车、长安“智能芯”、长安超级集电体驱动、蓝鲸iDD混合动力系统等500多项关键技术。在2021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估中……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长安汽车以97.1分位列行业第一,全国第二。得益于多项前瞻性技术的实施,“科技长安”正在迈向新的阶段。以动力技术领域为例,搭载蓝鲸NE系列发动机的长安汽车“蓝鲸家族”2022年销量已突破19万辆,“蓝鲸动力”的形象越来越深入人心。接下来,长安汽车将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围绕用户需求,继续深化产品端的“爆款产品”战略,不断释放全新产品矩阵的动能,推出2022逸动等更多增长势头强劲的新车型,全力以赴实现“新车新生态”的战略目标。
“加一箱油将多花40元。”在大多数车主的印象中,油价上调基本上加一箱油多花1020元,没想到的是,这次油价的上调,来得非常狠。
1900/1/1 0:00:003月10日晚间,长安汽车公布了2月销量。受春节假期以及芯片短缺等的影响,2月长安汽车共计销售新车138145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62708辆,下跌1510。
1900/1/1 0:00:00分享从1月20日全国上市起,卡罗拉锐放迅速点燃市场热情。近日,实车已陆续抵达全国各个经销商,消费着已可以在店内鉴赏体验。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小鹏汽车已经在欧洲四国接受P5车型的预定。具体来看,从3月10日起,丹麦、荷兰、挪威和瑞典的消费者可以在小鹏汽车APP和官网预定该款车型。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月10日,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供应链问题,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净亏损近25亿美元。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月10日,电动汽车制造商Rivian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上升和供应链问题,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净亏损近25亿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