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坐地起价?没那么容易!丨妖镍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如果有什么东西不正常,那一定是恶魔”。

2022年,有很多“恶魔”。第一个是“妖镍”。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这一轮“妖镍”火出了圈,不仅让我们“见证”了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期货交易的“史诗般的战争”,而且,事情发生了逆转和逆转,至今LME仍处于停盘状态。

而且,幕后人物“世界镍王”向光大也浮出水面。作为青山控股集团的掌门人,他的出手实至名归。

看看向光大对媒体的回应就知道了“外国人确实有一些动作,正在积极协调。我们接到很多电话,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都很支持青山。青山是一家优秀的中国企业,它的地位和经营都没有问题。”

很平静,容易提起。就像深海里的鲸鱼,一般都是“深入海底”,只是偶尔浮出水面喷水。这个金融圈是“史诗级”的,像外面的飓风,风暴的眼睛是平静无波的。

这次“逼空”事件也让我们一窥现实世界中的残酷杀戮。毕竟,LME已经很久没有“拔掉网线”来拯救自己了。

那么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我不禁要问,如果“妖镍”的蝴蝶效应传递出去,会发生什么?

影响没那么大。

首先需要纠正一些媒体认为恶魔镍在汽车行业“逼死XXX”的观点。

虽然期货市场镍价暴涨,但镍在汽车行业的用途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不能脱离实际。

镍是有色金属家族中的少数品种。一个是不锈钢,一个是三元锂电池。镍在三元锂电池中的作用是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目前汽车行业主要关注和影响的是电池用镍。

根据计算,以最常用的523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比例为5:2:3)计算,每只GWh电池需要正极材料约5000吨,其中镍约需要1519.5吨。当然,811电池会用更多的镍。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为154.5GWh,其中有镍需求的三元锂电池装载量为74.3GWh,合计消耗镍(以523计算)约11.3万吨。

据统计,2022年镍供应量预计增加35万吨至267万吨,供应量增速高达15%。其中,不锈钢占镍需求的80%,年增长率约为7%。那么电池用镍大概53.4万吨,足够了。

同时,这次因为镍价高,对于汽车行业,据期货分析师分析,有利于供给,挤压需求。"镍价在高位是不可持续的."近日沪镍再度开盘后跌停就是明证。

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在近期的月度产销会上也表示,“恶魔镍”近期的涨价是炒作,年底可能会回归,因为印尼等地的镍矿规模最大,之前被踢出交易的俄罗斯镍矿规模有限。所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影响不是很严重。

而且,对于镍价未来的走势,郑东期货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曹阳曾分析,“从2022年原生镍供需平衡来看,大概率将逐渐转向过剩,中性预测供需‘边际过剩’将接近20万金属吨,无论是对库存的边际变化还是对价格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此外,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和收缩的预期影响,中期来看,镍价很难持续大周期上涨。”

< img alt = "欧拉、特斯拉、比亚迪、大众、摩根" src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192549142737/3 . jpg "/>

当然,短期内“妖镍”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还是有的。

此前,摩根士丹利汽车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曾表示,“镍的价格在一天内上涨了67.2%,这意味着制造每辆电动汽车的平均投入成本增加了约1000美元。”

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镍的价格从2万美元/吨上涨到5万美元/吨,8个系列(811电池等)的镍原料成本。)自行车60KWH的新能源车增加1万元左右。

短期来看,包括电池、钢材在内的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上游赚得盆满钵满,下游车企确实压力太大。

相关数据显示,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1.7万辆,渗透率达到22%。这就挤压了上游供应链的需求。

对此,从2022年初开始,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一轮涨价,比亚迪、特斯拉、小鹏、大众、威马等公司都上调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

范围从几千元到2万元出头。一些车企甚至停止了一些“亏损”车型的订单。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比如欧拉汽车的“停止接单”事件。欧拉品牌CEO董玉栋曾对此进行过分析。据测算,每生产一只欧拉黑猫,就要损失17000元左右。不过这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涨价,和镍关系不大。

事实上,许多车企都担心今年整体市场增长将不及预期。

所以“妖镍”涨价并不是影响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个我们要区分清楚。

强制空气,反强制空气

回过头来看,这为什么令人兴奋?

就因为短短三天发生了几次波折,电视剧就不敢这么拍了。

事情的起因是青山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对冲”,做了20万吨一级镍(镍板)空单。

结果3月7日、8日,镍价连续上涨248%,突破10万美元/吨,青山被多单逼破产。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所谓“做空”镍,是指镍的价格在未来会下跌,拟定一份合约,直接按现价卖出。合同上的交货时间可以是30天,也可以是3个月,只要在到期前履行。

而如果到时候一级镍(镍板)真的跌了,青山可以有所作为。交割方式有对冲和交割两种。

套期保值就是拿市场上的等价合约平仓,交割就是现货交割。当然,送的时候也有很多门道,有缓冲的空间,很多人不知道。

至于青山某镍厂为什么要做空镍?这是业内用“对冲”交易对冲风险的通行做法。

不过青山做空的强项在于,它既生产一级镍,也生产二级镍。即使卖空失败,手里没有20万吨也可以买俄罗斯镍交割。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青山的背景。不显山不露水的青山,接连拿下不锈钢、镍铁行业世界第一。在业内话语权很大,也是期货市场的“大鳄”。

而且和华为一样,青山控股还没有上市,其控制的134家公司创始人向光大的具体财富也是保密的,难以衡量。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青山控股印尼工业园

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为俄乌战争,俄罗斯镍被踢出了交易。结果,现货渠道断了。

此外,市面上的现货也几乎被对手的“扫货”一扫而空。所谓期货交易,就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如果你有漏洞,你会……立即受到对手的攻击。

而且说先“扫货”再逼空,也不是空穴来风。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LME镍库存一直在逐月下降。2021年1月,LME镍库存为24.9万吨,之后几乎每个月都在减少。截至上周,LME镍库存再次下降3006吨,至7.68万吨。

据华创证券有色团队统计,截至3月4日,电解镍全球库存为8.13万吨,自2016年库存50万吨以来一路下滑。目前,这是自2010年LME镍业上市以来的最低库存。至少,这为这种“装逼”创造了现实条件。

两天时间,镍价突然暴涨,多单推动镍价上涨248%。过去一年的“逼空”是成功的。

很明显,多方(传说只有瑞士嘉能可有这么大的能量)针对青山的做空,明知肯定没货,然后恶意炒作镍价高,坐等收获。

这对于镍荒的青山控股来说,无异于被推到了陷阱的边缘。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伦敦金属交易所

然而,此时非常有意思的是,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宣布3月8日所有镍交易“无效”。按照网上的说法就是“拔掉网线!”

3月9日晚,青山表态已经拨够了现金,一下子把做多的对方推上了梁山。这就相当于青山送一个“种马”,多方的牌都要亮了。收到货物需要数十亿美元的现金。

网上说“国储+金川”帮忙,青山把国产金属镍板换成了自己的高锍镍(含70%镍),两天就能交货。正式宣布,摊牌。

而且青山的信心,正如一位研究员所说,即使真的亏损80亿美元,“以青山2021年营收超过3500亿元,占全球不锈钢粗钢20%的龙头地位,最多影响现金流,不会伤筋动骨。”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到现在为止,双方基本上都是赢数,只等LME协调出来了。而这波操作,作为旁观者,也算是“见证历史”,太刺激了!生态优先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LME为什么选择“拔掉网线”?

说到期货交易的具体细节,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无法详细解读,所以主要分析清楚原因。

首先,青山“妖镍”事件不是孤立的。如果联系这几天俄乌战争后美国出售挪威主权基金、中国股票退市等一系列风骚动作,“金融战”的氛围就会扑面而来。而且俄乌战争就像一战的巴尔干火药桶,把“整个晋西北搅得一塌糊涂”。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这时候自然是趁火打劫,“玩游戏”了。很明显,青山作为对手,暴露了这么大的漏洞。

但关键是,这场多空搏杀,不止一次的“逼空”彻底搞乱了整个期货生态。

“妖镍”价格高不可攀,带动其他券商爆仓。整个生态就像“核爆”,无疑是灾难性的。因为没有人交易的期货市场毫无意义。

虽然,处理方式很简单直接,但如果青山能正常“交割”现货,不止一方要拿出炒了好几遍的真金白银才能收货,那就更惨了。但是到了最后的结果,说实话,两边都有问题。

因此,这个LME“拉开关”拉网线,其实是一个“自助”的生态之举,是绝对必要的。

这也是相关人士“五矿陈”的意思,“不在乎别人的死活,是在自救”。这不是一个奇怪的想法,HKEx花了20亿美元收购LME,这是自己的一个想法。因为,如果不收手,大家不“玩”就惨了。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业内人士分析,青山是赚是亏,取决于青山用多少钱、什么价格换来现货,多方(嘉能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你建仓时花了多少钱,收到后能卖多少钱。

因此,有观点认为“无论多少方(嘉能可?无论是违约还是收单,多方和青山下一步都会做空镍价。”

LME方面的协调努力显示,“计划在重开镍交易前注销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但多空双方均未能做出积极回应。”

尤其是持有空头头寸的人,对镍价谈判的态度存在明显分歧。我们仍在与市场一起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你看,定下来不容易。”如果有什么东西不正常,那一定是恶魔”。

2022年,有很多“恶魔”。第一个是“妖镍”。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这一轮“妖镍”火出了圈,不仅让我们“见证”了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期货交易的“史诗般的战争”,而且,事情发生了逆转和逆转,至今LME仍处于停盘状态。

而且,幕后人物“世界镍王”向光大也浮出水面。作为青山控股集团的掌门人,他的出手实至名归。

看看向光大对媒体的回应就知道了,“外国人确实有一些动作,正在积极协调。我们接到很多电话,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都很支持青山。青山是一家优秀的中国企业,它的地位和经营都没有问题。”

很平静,容易提起。就像深海里的鲸鱼,一般都是“深入海底”,只是偶尔浮出水面喷水。这个金融圈是“史诗级”的,像外面的飓风,风暴的眼睛是平静无波的。

这次“逼空”事件也让我们一窥现实世界中的残酷杀戮。毕竟,LME已经很久没有“拔掉网线”来拯救自己了。

那么作为一个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我不禁要问,如果“妖镍”的蝴蝶效应传递出去,会发生什么?

影响没那么大。

首先,有必要纠正一些媒体认为恶魔镍“势力……x死”的汽车行业。

虽然期货市场镍价暴涨,但镍在汽车行业的用途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不能脱离实际。

镍是有色金属家族中的少数品种。一个是不锈钢,一个是三元锂电池。镍在三元锂电池中的作用是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目前汽车行业主要关注和影响的是电池用镍。

根据计算,以最常用的523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比例为5:2:3)计算,每只GWh电池需要正极材料约5000吨,其中镍约需要1519.5吨。当然,811电池会用更多的镍。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为154.5GWh,其中有镍需求的三元锂电池装载量为74.3GWh,合计消耗镍(以523计算)约11.3万吨。

据统计,2022年镍供应量预计增加35万吨至267万吨,供应量增速高达15%。其中,不锈钢占镍需求的80%,年增长率约为7%。那么电池用镍大概53.4万吨,足够了。

同时,这次因为镍价高,对于汽车行业,据期货分析师分析,有利于供给,挤压需求。"镍价在高位是不可持续的."近日沪镍再度开盘后跌停就是明证。

协会秘书长崔东树在近期的月度产销会上也表示,“恶魔镍”近期的涨价是炒作,年底可能会回归,因为印尼等地的镍矿规模最大,之前被踢出交易的俄罗斯镍矿规模有限。所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影响不是很严重。

而且,对于镍价未来的走势,郑东期货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曹阳曾分析,“从2022年原生镍供需平衡来看,大概率将逐渐转向过剩,中性预测供需‘边际过剩’将接近20万金属吨,无论是对库存的边际变化还是对价格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此外,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和收缩的预期影响,中期来看,镍价很难持续大周期上涨。”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当然,短期内“妖镍”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还是有的。

此前,摩根士丹利汽车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曾表示,“镍的价格在一天内上涨了67.2%,这意味着制造每辆电动汽车的平均投入成本增加了约1000美元。”

根据CICC的研究报告,镍的价格从2万美元/吨上涨到5万美元/吨,8个系列(811电池等)的镍原料成本。)自行车60KWH的新能源车增加1万元左右。

短期来看,包括电池、钢材在内的各种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上游赚得盆满钵满,下游车企确实压力太大。

相关数据显示,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1.7万辆,渗透率达到22%。这就挤压了上游供应链的需求。

对此,从2022年初开始,新能源汽车经历了一轮涨价,比亚迪、特斯拉、小鹏、大众、威马等公司都上调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

范围从几千元到2万元出头。一些车企甚至停止了一些“亏损”车型的订单。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比如欧拉汽车的“停止接单”事件。欧拉品牌首席执行官董玉栋分析……这个。据测算,每生产一只欧拉黑猫,就要损失17000元左右。不过这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涨价,和镍关系不大。

事实上,许多车企都担心今年整体市场增长将不及预期。

所以“妖镍”涨价并不是影响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个我们要区分清楚。

强制空气,反强制空气

回过头来看,这为什么令人兴奋?

就因为短短三天发生了几次波折,电视剧就不敢这么拍了。

事情的起因是青山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对冲”,做了20万吨一级镍(镍板)空单。

结果3月7日、8日,镍价连续上涨248%,突破10万美元/吨,青山被多单逼破产。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所谓“做空”镍,是指镍的价格在未来会下跌,拟定一份合约,直接按现价卖出。合同上的交货时间可以是30天,也可以是3个月,只要在到期前履行。

而如果到时候一级镍(镍板)真的跌了,青山可以有所作为。交割方式有对冲和交割两种。

套期保值就是拿市场上的等价合约平仓,交割就是现货交割。当然,送的时候也有很多门道,有缓冲的空间,很多人不知道。

至于青山某镍厂为什么要做空镍?这是业内用“对冲”交易对冲风险的通行做法。

不过青山做空的强项在于,它既生产一级镍,也生产二级镍。即使卖空失败,手里没有20万吨也可以买俄罗斯镍交割。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青山的背景。不显山不露水的青山,接连拿下不锈钢、镍铁行业世界第一。在业内话语权很大,也是期货市场的“大鳄”。

而且和华为一样,青山控股还没有上市,其控制的134家公司创始人向光大的具体财富也是保密的,难以衡量。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青山控股印尼工业园

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为俄乌战争,俄罗斯镍被踢出了交易。结果,现货渠道断了。

此外,市面上的现货也几乎被对手的“扫货”一扫而空。所谓期货交易,就是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如果你有漏洞,马上就会被对手攻击。

而且说先“扫货”再逼空,也不是空穴来风。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LME镍库存一直在逐月下降。2021年1月,LME镍库存为24.9万吨,之后几乎每个月都在减少。截至上周,LME镍库存再次下降3006吨,至7.68万吨。

据华创证券有色团队统计,截至3月4日,电解镍全球库存为8.13万吨,自2016年库存50万吨以来一路下滑。目前,这是自2010年LME镍业上市以来的最低库存。至少,这为这种“装逼”创造了现实条件。

两天时间,镍价突然暴涨,多单推动镍价上涨248%。过去一年的“逼空”是成功的。

很明显,多方(传说只有瑞士嘉能可有这么大的能量)针对青山的做空,明知肯定没货,然后恶意炒作镍价高,坐等收获。

这对于镍荒的青山控股来说,无异于被推到了陷阱的边缘。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伦敦金属交易所

然而,此时非常有意思的是,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宣布3月8日所有镍交易“无效”。按照网上的说法就是“拔掉网线!"

3月9日晚,青山表态已经拨够了现金,一下子把做多的对方推上了梁山。这就相当于青山送一个“种马”,多方的牌都要亮了。收到货物需要数十亿美元的现金。

网上说“国储+金川”帮忙,青山把国产金属镍板换成了自己的高锍镍(含70%镍),两天就能交货。正式宣布,摊牌。

而且青山的信心,正如一位研究员所说,即使真的亏损80亿美元,“以青山2021年营收超过3500亿元,占全球不锈钢粗钢20%的龙头地位,最多影响现金流,不会伤筋动骨。”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到现在为止,双方基本上都是赢数,只等LME协调出来了。而这波操作,作为旁观者,也算是“见证历史”,太刺激了!生态优先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LME为什么选择“拔掉网线”?

说到期货交易的具体细节,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无法详细解读,所以主要分析清楚原因。

首先,青山“妖镍”事件不是孤立的。如果联系这几天俄乌战争后美国出售挪威主权基金、中国股票退市等一系列风骚动作,“金融战”的氛围就会扑面而来。而且俄乌战争就像一战的巴尔干火药桶,把“整个晋西北搅得一塌糊涂”。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这时候自然是趁火打劫,“玩游戏”了。很明显,青山作为对手,暴露了这么大的漏洞。

但关键是,这场多空搏杀,不止一次的“逼空”彻底搞乱了整个期货生态。

“妖镍”价格高不可攀,带动其他券商爆仓。整个生态就像“核爆”,无疑是灾难性的。因为没有人交易的期货市场毫无意义。

虽然,处理方式很简单直接,但如果青山能正常“交割”现货,不止一方要拿出炒了好几遍的真金白银才能收货,那就更惨了。但是到了最后的结果,说实话,两边都有问题。

因此,这个LME“拉开关”拉网线,其实是一个“自助”的生态之举,是绝对必要的。

这也是相关人士“五矿陈”的意思,“不在乎别人的死活,是在自救”。这不是一个奇怪的想法,HKEx花了20亿美元收购LME,这是自己的一个想法。因为,如果不收手,大家不“玩”就惨了。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

业内人士分析,青山是赚是亏,取决于青山用多少钱、什么价格换来现货,多方(嘉能可?盈利还是亏损,取决于你建仓时花了多少钱,收到后能卖多少钱。

因此,有观点认为“无论多少方(嘉能可?无论是违约还是收单,多方和青山下一步都会做空镍价。”

LME方面的协调努力显示,“计划在重开镍交易前注销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但多空双方均未能做出积极回应。”

尤其是持有空头头寸的人,对镍价谈判的态度存在明显分歧。我们仍在与市场一起积极探索解决方案。“看,这不容易解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这次青山从各种攻击中全身而退,“对欧美资本市场的意义可能不亚于雷曼兄弟的破产,有可能在美国发动一场超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但是,这场决战目前还不能轻易打赢。

青山AB面

更深层的是“中国市场稳定,全球市场稳定。”所以,不能让期货“大鳄”兴风作浪。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0

3月1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当前镍价已严重偏离基本面,失去了对现货价格的指导意义,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对全球镍及上下游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所以从产业的角度来说,青山的“反逼空”也促进了中国整个产业链的巩固,就像汽车公社的石杰老师说的,“有利于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加强,龙头企业的运作其实是在为下一步扩大新能源相比国外的优势做铺垫。青山俱乐部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魏超、华友等企业的良好合作伙伴。这场多空妖镍风波的内涵远不止商业炒作……和民族主义。"

有一点需要具体说明,这个“妖镍”远没有媒体说的那么简单,否则就不是期货交易了。其实是交织在一起的,“水太深了。”

青山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壮丽”。除了“A面”,青山还有拥抱民意的“B面”。

在期货市场上,青山不仅仅是套期保值的空单和对冲风险的“羊”,而是如著名经济学家叶檀所说的一条彻头彻尾的“鳄鱼”。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1

况且,业内早就有“苦山大久”的抱怨。

所以这次“逼空”事件,青山并不像很多媒体吹捧的那样完全是正面的。之前,青山在期货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一次,失去对市场的敬畏,付出一些代价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

当然,在产业方面,青山的贡献在于,2021年初,青山宣布开启“红土镍矿-镍铁-高冰镍”技术路线,并将于2021年底开始供应高冰镍,镍价暴跌。

而且随着红土镍矿制备高冰镍的产能不断增加,青山将两条相互脱节的生产技术路线重新连接起来,为汽车行业和动力电池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阻断镍价上涨空间,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

而期货市场上青山的“两面”,也就是B面,就是青山有非常狰狞的一面。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和诸多资源优势,成为大家都不敢回避的期货大鳄。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2

所以要辩证的看待这件事。青山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惊动了国家层面,这在“上国运”的战略层面是正确的。但从“灰度”来看,青山很多东西外人很难判断。

汽车“镍王”崛起?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中的“王宁”,一个新的汽车行业“镍王”正在诞生。

这里,有两个先前的事件:

首先,法国政府计划筹集10亿欧元,以确保动力电池的原材料(镍、钴和锂)供应,并希望减少对欧盟以外供应的依赖。同时,它呼吁私营部门设计能够得到投资基金支持的项目,旨在加强金属供应链。

第二,特斯拉与金属公司Talon签署协议,在未来6年内购买7.5万吨镍,还将从Talon购买钴和铁矿石。马斯克也长期受镍之苦。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3

显然,我们很幸运青山控股是一家中国公司。但向光大拥有世界第一的镍资源,不会闲着。

瑞普能源的子公司瑞普能源进入电池制造和供应链,现在和未来对整个行业的电池和镍的价格有很大的发言权。

瑞普能源在2020年取得了成功,锂电池装机容量进入中国前五,出货量超过松下和LG化学。

当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LG化学、松下、三星等全球电池巨头还在苦战的时候,他们悄然入局。在股权结构上,瑞普的母公司是永清科技,永清的母公司是青山控股集团。

青山于2018年9月通过合作成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一家供应商。当时,青山控股联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梅格成立合资公司,总投资约18.5亿元,计划年产高镍动力用前驱体材料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2万吨。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4

今年2月,瑞普能源完成22亿元的产业轮融资,SAIC成为……瑞普能源最大的战略投资者。

“从瑞普到永清再到青山,仅三家母公司就打通了从上游镍原料到电池前驱体,从电池制造到下游车企的全链条,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不可回避的存在。”

“避不开”的青山、向光大,野心很大。未来应该能看到更多汽车行业的企业合作,以及镍的控价操作。

2020年12月底,青山控股、徐工集团投资55亿元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

当然,这个整车项目的细节还不清楚,似乎商用车项目的可能性更大。但无论如何,青山都在扩大自己在汽车行业的“触角”。

“这么多美丽的青山”,会吸引无数车企来竞争。没有他,青山在行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这次青山从各种攻击中全身而退,“对欧美资本市场的意义可能不亚于雷曼兄弟的破产,有可能在美国发动一场超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但是,这场决战目前还不能轻易打赢。

青山AB面

更深层的是“中国市场稳定,全球市场稳定。”所以,不能让期货“大鳄”兴风作浪。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0

3月1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当前镍价已严重偏离基本面,失去了对现货价格的指导意义,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对全球镍及上下游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

所以从产业的角度来说,青山的“反逼空”也促进了中国整个产业链的巩固,就像汽车公社的石杰老师说的,“有利于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加强,龙头企业的运作其实是在为下一步扩大新能源相比国外的优势做铺垫。青山俱乐部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魏超、华友等企业的良好合作伙伴。这场多空妖镍风波的内涵远不止商业投机和民族主义。”

有一点需要具体说明,这个“妖镍”远没有媒体说的那么简单,否则就不是期货交易了。其实是交织在一起的,“水太深了。”

青山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壮丽”。除了“A面”,青山还有拥抱民意的“B面”。

在期货市场上,青山不仅仅是套期保值的空单和对冲风险的“羊”,而是如著名经济学家叶檀所说的一条彻头彻尾的“鳄鱼”。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1

况且,业内早就有“苦山大久”的抱怨。

所以这次“逼空”事件,青山并不像很多媒体吹捧的那样完全是正面的。之前,青山在期货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一次,失去对市场的敬畏,付出一些代价是必然的,但更重要的是从国家战略利益出发。

当然,在产业方面,青山的贡献在于,2021年初,青山宣布开启“红土镍矿-镍铁-高冰镍”技术路线,并将于2021年底开始供应高冰镍,镍价暴跌。

而且随着红土镍矿制备高冰镍的产能不断增加,青山将两条相互脱节的生产技术路线重新连接起来,为汽车行业和动力电池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阻断镍价上涨空间,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

而期货市场上青山的“两面”,也就是B面,就是青山有非常狰狞的一面。凭借自身强大的实力和诸多资源优势,成为大家都不敢回避的期货大鳄。

< img alt = "欧拉、特斯拉、比亚迪、大众、摩根" src = "/e……mg/{ HostI }/img/20230303192549142737/13 . jpg "/>

所以要辩证的看待这件事。青山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惊动了国家层面,这在“上国运”的战略层面是正确的。但从“灰度”来看,青山很多东西外人很难判断。

汽车“镍王”崛起?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中的“王宁”,一个新的汽车行业“镍王”正在诞生。

这里,有两个先前的事件:

首先,法国政府计划筹集10亿欧元,以确保动力电池的原材料(镍、钴和锂)供应,并希望减少对欧盟以外供应的依赖。同时,它呼吁私营部门设计能够得到投资基金支持的项目,旨在加强金属供应链。

第二,特斯拉与金属公司Talon签署协议,在未来6年内购买7.5万吨镍,还将从Talon购买钴和铁矿石。马斯克也长期受镍之苦。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3

显然,我们很幸运青山控股是一家中国公司。但向光大拥有世界第一的镍资源,不会闲着。

瑞普能源的子公司瑞普能源进入电池制造和供应链,现在和未来对整个行业的电池和镍的价格有很大的发言权。

瑞普能源在2020年取得了成功,锂电池装机容量进入中国前五,出货量超过松下和LG化学。

当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LG化学、松下、三星等全球电池巨头还在苦战的时候,他们悄然入局。在股权结构上,瑞普的母公司是永清科技,永清的母公司是青山控股集团。

青山于2018年9月通过合作成为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一家供应商。当时,青山控股联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梅格成立合资公司,总投资约18.5亿元,计划年产高镍动力用前驱体材料5万吨、三元正极材料2万吨。

Euler, Tesla, BYD, Volkswagen, Morgan4

今年2月,瑞普能源完成22亿元的产业轮融资,SAIC成为瑞普能源最大的战略投资者。

“从瑞普到永清再到青山,仅三家母公司就打通了从上游镍原料到电池前驱体,从电池制造到下游车企的全链条,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不可回避的存在。”

“避不开”的青山、向光大,野心很大。未来应该能看到更多汽车行业的企业合作,以及镍的控价操作。

2020年12月底,青山控股、徐工集团投资55亿元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

当然,这个整车项目的细节还不清楚,似乎商用车项目的可能性更大。但无论如何,青山都在扩大自己在汽车行业的“触角”。

“这么多美丽的青山”,会吸引无数车企来竞争。没有他,青山在行动。

标签:欧拉特斯拉比亚迪大众摩根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全新设计 五菱全新纯电动车谍照曝光

日前,有国内媒体曝出一组五菱全新纯电动车的谍照,从尾标来看,新车或被命名为AirEV。另外有消息称,该车定位或高于宏光MINIEV参数询价,且配备快充、提供长轴版、短轴版两种选择。

1900/1/1 0:00:00
奥迪内卡苏尔姆工厂因供应中断暂停生产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奥迪发言人对媒体表示,本周初其位于德国内卡苏尔姆(Neckarsulm)的工厂已经被迫停产。

1900/1/1 0:00:00
Stellantis与福特分别召回数十万辆汽车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Stellantis将在美国市场上召回370437辆Ram和道奇品牌的汽车,原因是车辆的电子稳定控制警告灯存在问题,可能增加碰撞的风险。

1900/1/1 0:00:00
福特申请新专利:配备远程停车辅助功能的车钥匙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公司已经为其具有远程停车辅助功能的车钥匙申请了一项专利。该专利于2019年4月1日申请,于当地时间2022年3月15日公布,序号为11275368。

1900/1/1 0:00:00
美的集团投产MCU芯片 或为汽车产业开路

近日,美的集团对外表示,2020年至2021年主要投产MCU芯片,并于2021年开始量产,全年量产规模约1000万颗。2024年,美的可实现汽车芯片的量产,并首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水泵的控制。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传图森未来出售中国业务;特斯拉暂停发行超10亿美元的债券;AvtoVAZ恢复部分生产

传图森未来出售中国业务知情人士称,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图森未来正寻求出售其在中国的业务,并将专注于美国市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