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原理上看,目前增程式混动和插电式混动谁的效率高?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共享增程动力和插电的混动系统是哪个?今天因为中国品牌的强势而成为热门话题。

国产混动今年正在大面积铺货,其中长城的DHT,比亚迪的DMI,吉利的雷神系统是最好的。那么谁比李ONE、FREE等更早诞生的增程式混动车型更有效率呢?

增程式混合动力原则上是发电机发电但不参与驱动车辆,车辆一直依靠电能。

目前国内先进的混合动力技术,既可以发电驱动车辆,也可以直接驱动车辆,还可以油电联合驱动车辆。

另外,原装插电混动,纯续航一般50公里。现在国产品牌学习增程式动力车型,纯续航一般进入150-200公里,与增程式处于同一水平。在市场选择上很难区分这两种模式。

所以我们说的核心问题是,在纯电驱动效率较低的情况下,插电式混动技术能否完美弥补。

增程式的驾驶效率和纯电动车差不多。

因为是纯电驱动,所以增程的驱动效率和速度和纯电动车差不多。因为电机的特性,60km/h是经济区间,高速工况是低效区间。

电动机的动态特性与汽油发动机的完全不同。电机有一个“参考速度”的概念。在这个速度之前,电机的效率是最高的。通常这个参考转速的范围是1500 ~ 2000转,也就是说电动车在中低范围行驶时效率更高,能耗最低。

转速越高,电机转速越高,对应的能耗越高,电池寿命越短。特斯拉做过一个统计。如上图所示,平均速度越高,车辆的实际续航能力越小。60km/h也是特斯拉能达到最长续航的速度值。简单来说,电动机和汽油机的经济工作范围不同,前者集中在中低速,后者集中在中高速。

因此,直驱发动机可以在更宽的速度范围内工作。需要强调的是长城的DHT,中低速用电,高速有比其他混动技术多一档的两级变速箱,所以无论100km/h还是120 km/h都可以经济巡航。

因此,在发动机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国产新混动技术可以在中低速和高速时由发动机直接驱动,在全转速范围内保持最佳效率,比增程式更有效率。

假设1800-2700转都是高效区间,那么50-80和80-120km/h左右都可以是高效区间。50以下的电机,所需电机功率基本可以控制在15kw以内。对发电机的要求比较低,10kw的发电机就够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国产新型混动发动机也更先进,效率更高。长城说燃效也接近40%,比亚迪说43%。水再多,也和两块地差不多。非常好。

唯一剩下的缺点是高技术难度和高制造成本。所以我们也看到新势力更倾向于增加方案,老牌车企更倾向于新一代混动技术。

可以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实现内燃机+电机“1+1 > 2”的动力输出(恒扭矩特性),加速和操控体验出色,满足了年轻人对车辆的需求;扩展程序放弃了内燃机的性能,等于“1+0 = 1”,性能相差很大。

电车为什么不能装变速器?

有人说,给扩展程序装个变速器就好了。

那不是因为没有传输而选择的扩展程序吗?装个变速器就是插电式混动。

所以我们把问题改成,电车为什么不能装变速器?

事实上,很多高端电动汽车已经配备了变速器。保时捷的Taycan配备的是双速变速箱,不过很可惜,这个变速箱是用来提高汽车性能的,与效率无关。

原则上,电动车在限速范围内不需要变速箱。

与内燃机相比,电机转速范围宽,不需要怠速。

如果内燃机是普通人,跑步速度只有十几公里每小时,刚开始加速比较慢,跑完不能马上坐下,应该会头晕。

电机不仅跑得比Bolt快,加速过程也非常短,想停就能马上停,不用喘一口气。

目前市面上内燃机的红线转速基本都在5、6千转,柴油机的红线转速相对更低。

相比之下,电机的转速范围要宽得多,市面上电动车装配的电机基本都超过10000转。特斯拉甚至可以轻松突破15000转,是内燃机的2到3倍。

以S型为例:减速器减速比为9.73。你简单理解为:它只有一个档位,传动比是9.73。

理论上来说,车速等于电机转速除以减速比再乘以车轮周长。

简单算一下,电机在8000转的时候,转速接近110km/h,日常使用不需要那么多前进挡。

电机自然有其最有效的工作范围。正因为运行时没有阻力,电机通常会有90%以上的效率输出,也比汽油发动机有更广的高效范围。例如,在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电机在3200 rpm到9000 rpm的速度范围内可以有大约92%的运行效率。即使在极高转速和高功率需求的情况下,电机的运行效率仍在90%左右。

无论是高转速低扭矩输出,还是低转速高扭矩输出,都能有至少70%的效率转换性能。同时,广泛的高效范围完全否定了使用一堆齿轮来帮助它提高效率。

所以对于电动车来说,变速器对效率的提升不大,极速性能的提升是有作用的,但并没有使用。

考虑到传动的成本,大部分厂家都采用单速传动。

或许在新技术突破之前,多挡大电池的插电式混动技术成为了效率和行驶成本的最优解,而增程技术也降低了成本,降低了门槛,迎来了理念不同的新玩家。两条路线各有利弊,但最终考验的是厂商对效率的追求,但原则上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在全速域更高效。共享增程动力和插电的混动系统是哪个?今天因为中国品牌的强势而成为热门话题。

国产混动今年正在大面积铺货,其中长城的DHT,比亚迪的DMI,吉利的雷神系统是最好的。那么谁比李ONE、FREE等更早诞生的增程式混动车型更有效率呢?

增程式混合动力原则上是发电机发电但不参与驱动车辆,车辆一直依靠电能。

目前国内先进的混合动力技术,既可以发电驱动车辆,也可以直接驱动车辆,还可以油电联合驱动车辆。

另外,原装插电混动,纯续航一般50公里。现在国产品牌学习增程式动力车型,纯续航一般进入150-200公里,而……与增程车型处于同一水平。在市场选择上很难区分这两种模式。

所以我们说的核心问题是,在纯电驱动效率较低的情况下,插电式混动技术能否完美弥补。

增程式的驾驶效率和纯电动车差不多。

因为是纯电驱动,所以增程的驱动效率和速度和纯电动车差不多。因为电机的特性,60km/h是经济区间,高速工况是低效区间。

电动机的动态特性与汽油发动机的完全不同。电机有一个“参考速度”的概念。在这个速度之前,电机的效率是最高的。通常这个参考转速的范围是1500 ~ 2000转,也就是说电动车在中低范围行驶时效率更高,能耗最低。

转速越高,电机转速越高,对应的能耗越高,电池寿命越短。特斯拉做过一个统计。如上图所示,平均速度越高,车辆的实际续航能力越小。60km/h也是特斯拉能达到最长续航的速度值。简单来说,电动机和汽油机的经济工作范围不同,前者集中在中低速,后者集中在中高速。

因此,直驱发动机可以在更宽的速度范围内工作。需要强调的是长城的DHT,中低速用电,高速有比其他混动技术多一档的两级变速箱,所以无论100km/h还是120 km/h都可以经济巡航。

因此,在发动机效率相同的情况下,国产新混动技术可以在中低速和高速时由发动机直接驱动,在全转速范围内保持最佳效率,比增程式更有效率。

假设1800-2700转都是高效区间,那么50-80和80-120km/h左右都可以是高效区间。50以下的电机,所需电机功率基本可以控制在15kw以内。对发电机的要求比较低,10kw的发电机就够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国产新型混动发动机也更先进,效率更高。长城说燃效也接近40%,比亚迪说43%。水再多,也和两块地差不多。非常好。

唯一剩下的缺点是高技术难度和高制造成本。所以我们也看到新势力更倾向于增加方案,老牌车企更倾向于新一代混动技术。

可以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实现内燃机+电机“1+1 > 2”的动力输出(恒扭矩特性),加速和操控体验出色,满足了年轻人对车辆的需求;扩展程序放弃了内燃机的性能,等于“1+0 = 1”,性能相差很大。

电车为什么不能装变速器?

有人说,给扩展程序装个变速器就好了。

那不是因为没有传输而选择的扩展程序吗?装个变速器就是插电式混动。

所以我们把问题改成,电车为什么不能装变速器?

事实上,很多高端电动汽车已经配备了变速器。保时捷的Taycan配备的是双速变速箱,不过很可惜,这个变速箱是用来提高汽车性能的,与效率无关。

原则上,电动车在限速范围内不需要变速箱。

与内燃机相比,电机转速范围宽,不需要怠速。

如果内燃机是普通人,跑步速度只有十几公里每小时,刚开始加速比较慢,跑完不能马上坐下,应该会头晕。

电机不仅跑得比Bolt快,加速过程也非常短,想停就能马上停,不用喘一口气。

目前市面上内燃机的红线转速基本都在5、6千转,柴油机的红线转速相对更低。

相比之下,电机的转速范围要宽得多,市面上电动车装配的电机基本都超过10000转。特斯拉甚至可以轻松突破15000转,是内燃机的2到3倍。

以S型为例:减速器减速比为9.73。你简单理解为:它只有一个档位,传动比是9.73。

理论上来说,车速等于电机转速除以减速比再乘以车轮周长。

简单算一下,电机在8000转的时候,转速接近110km/h,日常使用不需要那么多前进挡。

电机自然有其最有效的工作范围。正因为运行时没有阻力,电机通常会有90%以上的效率输出,也比汽油发动机有更广的高效范围。例如,在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电机在3200 rpm到9000 rpm的速度范围内可以有大约92%的运行效率。即使在极高转速和高功率需求的情况下,电机的运行效率仍在90%左右。

无论是高转速低扭矩输出,还是低转速高扭矩输出,都能有至少70%的效率转换性能。同时,广泛的高效范围完全否定了使用一堆齿轮来帮助它提高效率。

所以对于电动车来说,变速器对效率的提升不大,极速性能的提升是有作用的,但并没有使用。

考虑到传动的成本,大部分厂家都采用单速传动。

或许在新技术突破之前,多挡大电池的插电式混动技术成为了效率和行驶成本的最优解,而增程技术也降低了成本,降低了门槛,迎来了理念不同的新玩家。两条路线各有利弊,但最终考验的是厂商对效率的追求,但原则上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在全速域更高效。

标签:长城特斯拉比亚迪保时捷Taycan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建成投运

日前,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全面建成投运,这一项目的投产运行将加速促进氢能产业项目落地发展。另外,示范区南区计划今年内竣工。

1900/1/1 0:00:00
为什么P7是首个破十万新势力纯电车型

3月23日,第十万辆小鹏P7参数询价正式下线,小鹏P7也成为了首个突破十万台量产记录的纯电新势力车型。

1900/1/1 0:00:00
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

2022年3月,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颁发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

1900/1/1 0:00:00
梅赛德斯-奔驰:全力以赴在2039年底前完成新车阵容碳中和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发布了《梅赛德斯奔驰2021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其中提到,为加速迈向零排放及软件驱动的未来,奔驰计划在2022年之2026年投资超过600亿欧元支持研发工作。

1900/1/1 0:00:00
三花智控2021年净利同比增长32%至160亿

3月24日,三花智控公布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30至16021亿元;营业利润同比上升1674至1987亿元;净利润为1684亿元,增幅达到1518。

1900/1/1 0:00:00
Uhnder推出新型4D数字成像雷达 提升ADAS和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汽车和下一代移动出行应用数字成像雷达技术开发商Uhnder将推出新型雷达芯片,可进行4D数字成像并进行量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