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DM-i已经成为插电式混动市场的一块“金字招牌”。
前几天我去其位于上海星辉中心的比亚迪卓景店调研。作为真正的“王牌”,刚刚开启预售的比亚迪韩DM-i,短短10个小时订单量就超过了12000辆。正式开交后,前来接收的销售预计至少需要4个月才能提车,长的可能达到半年。
“不仅是韩DM-i,你在我们店里能看到的秦加DM-i和宋加DM-i都有唐DM-i,等待时间基本一致,都是4个月左右。在PHEV板块,现在选择比亚迪应该是最明智的,上海的新能源牌照还是今年的礼物。”
的确如他所说,综合使用成本、产品价格甚至成熟度考虑,横向与其他品牌相比,DM-i已经可以说是暂时脱颖而出了。从厂商的角度来说,DM-i更大的动力,除了技术本身,还能把整个系统的成本控制到这样的极致,这是其他品牌无法企及的。
最终体现在市场上,即使是在上个月春节假期期间,比亚迪也销售了87,473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764.1%。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为4.43万辆,贡献过半。
有了这样一个结果的加持,很多质疑被彻底反击了。在很多人心中,新的疑问出现了:比亚迪会选择“供应”DM-i吗?
有意思的是,随着一个新闻的出现,很快就有了明确的答案。
“外部供应”的含义
或许,谁也没想到,比亚迪“外供”DM-i的第一家企业竟然是创维。
3月22日,后者正式发布创维HT-i机型官图,宣布开启预售。据悉,该车将于今年8月28日上市。官方公布的新车纯电续航里程200km,综合续航里程1267km,最低油耗5.3L/ 100 km。
产品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比亚迪的DM-i插电系统。其中,晓云-插电式1.5L高效发动机热效率43.04%,最大功率81kW,峰值扭矩135n·M,采用EHS电动混合动力系统动力总成。
外观进行了一定的年轻化,尤其是前脸。至于创维HT-i的预售价格区间,虽然至今未发布,但得益于整车成本的下降,大概率低于目前在售的纯电动SUV创维EV6。
看到这里,除了创维本身,我想说说比亚迪“外供”DM-I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混改市场没有今天这么火的时候,以本田和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轻混阵营才是终端的绝对王者。技术壁垒的存在,让凯美瑞和雅阁以比传统燃油车更低的综合能耗,不断收割潜在用户。
但隐患是,“两个领域”从起步开始就从未考虑对外开放相应的混合专利局。最终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产品本身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得到更显著的跃升。换句话说,它没有利用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在中国赢得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也正因为如此,比亚迪和众多自主品牌才有机会借助插电式混动赛道,绕开“壁垒”,弯道超车。DM-i的异军突起和收获认可也是最好的佐证。
“在这个时代,任何人都可能被后来者取代。所以相对于鹤立鸡群,百花齐放才是最好的结局,大家都会把同一个东西做大做强。”
毫无疑问,上面那段话已经可以说明比亚迪“外供”DM-I的最大意义了,至于为什么首选创维,简单的猜测可能是二者……他们是深圳企业。创维的消费电子业务能否反哺比亚迪的某些订单?
创维的“救命稻草”
"今天,梅田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
去年4月,在创维汽车的品牌发布会上,创始人黄鸿升站在聚光灯下,宣布更名。
在他身后的PPT上,赫然写着“1-3-3-3”的目标:1代表创维已经投入了100亿,接下来的三个3分别代表未来再投入300亿,创维市值达到3000亿,再奋斗30年。
平心而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多的新车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轰轰烈烈地释放目标,然后在深渊中轰然倒塌,这是常有的事。所以,只要没有实实在在的成绩作为支撑,黄鸿升的“造车梦”能否实现,创维的前景,都还有疑问。
但要知道,早在2010年12月21日,已经不满足于家电业务的黄鸿升,就决定借助新成立的凯沃新能源,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不久后与厦门金龙、南京东宇汽车重组,开始发展新能源客车业务。
2019年,面对新的风口,决定转向乘用车市场,成立“梅田汽车”。从2020年8月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36批)可以得知,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凯沃汽车)作为一家纯电动乘用车企业,增加了纯电动汽车产品品种。
从此,梅田拥有了开发和生产乘用车的最终资格。一年多后,其首款量产车型——与蔚来同名的“ET5”正式开始交付。
但仅从最终结果来看,无论是品牌体量、实际产品实力、销售渠道、服务体系,横向与众多同级竞品相比,梅田ET5毫无优势可言。
整个2021年,联合会公布的投保车辆数量仅为1663辆。今年车型更名为“创维EV6”后,终端表现略有提升,1月和2月保有量分别保持在466辆和188辆。
所以比亚迪抛出的DM-i技术更像是这支造车新生力量急需的“救命稻草”。暂且不论实际效果如何,至少潜在用户已经对前者有了很高的认可度。
只要创维HT-i的定价不要太离谱,宣传重点突破DM-i本身的技术优势,最终的表现相信会优于还在20万元纯电动SUV“红海”中厮杀的创维EV6。
即便如此,摆在整个创维汽车面前的困难和挑战依然纷繁复杂。整个行业环境,留给类似弱势品牌的机会,真的不多了。毫无疑问,DM-i已经成为插电式混动市场的一块“金字招牌”。
前几天我去其位于上海星辉中心的比亚迪卓景店调研。作为真正的“王牌”,刚刚开启预售的比亚迪韩DM-i,短短10个小时订单量就超过了12000辆。正式开交后,前来接收的销售预计至少需要4个月才能提车,长的可能达到半年。
“不仅是韩DM-i,你在我们店里能看到的秦加DM-i和宋加DM-i都有唐DM-i,等待时间基本一致,都是4个月左右。在PHEV板块,现在选择比亚迪应该是最明智的,上海的新能源牌照还是今年的礼物。”
的确如他所说,综合考虑使用成本、产品价格甚至成熟度,相比……和其他品牌横向比较,DM-i已经可以说是暂时脱颖而出了。从厂商的角度来说,DM-i更大的动力,除了技术本身,还能把整个系统的成本控制到这样的极致,这是其他品牌无法企及的。
最终体现在市场上,即使是在上个月春节假期期间,比亚迪也销售了87,473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764.1%。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销量为4.43万辆,贡献过半。
有了这样一个结果的加持,很多质疑被彻底反击了。在很多人心中,新的疑问出现了:比亚迪会选择“供应”DM-i吗?
有意思的是,随着一个新闻的出现,很快就有了明确的答案。
“外部供应”的含义
或许,谁也没想到,比亚迪“外供”DM-i的第一家企业竟然是创维。
3月22日,后者正式发布创维HT-i机型官图,宣布开启预售。据悉,该车将于今年8月28日上市。官方公布的新车纯电续航里程200km,综合续航里程1267km,最低油耗5.3L/ 100 km。
产品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比亚迪的DM-i插电系统。其中,晓云-插电式1.5L高效发动机热效率43.04%,最大功率81kW,峰值扭矩135n·M,采用EHS电动混合动力系统动力总成。
外观进行了一定的年轻化,尤其是前脸。至于创维HT-i的预售价格区间,虽然至今未发布,但得益于整车成本的下降,大概率低于目前在售的纯电动SUV创维EV6。
看到这里,除了创维本身,我想说说比亚迪“外供”DM-I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混改市场没有今天这么火的时候,以本田和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轻混阵营才是终端的绝对王者。技术壁垒的存在,让凯美瑞和雅阁以比传统燃油车更低的综合能耗,不断收割潜在用户。
但隐患是,“两个领域”从起步开始就从未考虑对外开放相应的混合专利局。最终虽然赚得盆满钵满,但产品本身的市场份额并没有得到更显著的跃升。换句话说,它没有利用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在中国赢得更大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也正因为如此,比亚迪和众多自主品牌才有机会借助插电式混动赛道,绕开“壁垒”,弯道超车。DM-i的异军突起和收获认可也是最好的佐证。
“在这个时代,任何人都可能被后来者取代。所以相对于鹤立鸡群,百花齐放才是最好的结局,大家都会把同一个东西做大做强。”
毫无疑问,上面那段话已经可以说明比亚迪“外供”DM-I的最大意义了,至于为什么首选创维,简单的猜测可能是两家都是深圳企业。创维的消费电子业务能否反哺比亚迪的某些订单?
创维的“救命稻草”
"今天,梅田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
去年4月,在创维汽车的品牌发布会上,创始人黄鸿升站在聚光灯下,宣布更名。
在他身后的PPT上,赫然写着“1-3-3-3”的目标:1代表创维已经投入了100亿,接下来的三个3分别代表未来再投入300亿,创维市值达到3000亿,再奋斗30年。
平心而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太多的新车公司雨后春笋般涌现,轰轰烈烈地释放目标,然后在深渊中轰然倒塌,这是常有的事。因此,只要……没有实实在在的成绩作为支撑,黄鸿升的“造车梦”能否实现以及创维的前景依然存疑。
但要知道,早在2010年12月21日,已经不满足于家电业务的黄鸿升,就决定借助新成立的凯沃新能源,正式进军汽车行业。不久后与厦门金龙、南京东宇汽车重组,开始发展新能源客车业务。
2019年,面对新的风口,决定转向乘用车市场,成立“梅田汽车”。从2020年8月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36批)可以得知,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凯沃汽车)作为一家纯电动乘用车企业,增加了纯电动汽车产品品种。
从此,梅田拥有了开发和生产乘用车的最终资格。一年多后,其首款量产车型——与蔚来同名的“ET5”正式开始交付。
但仅从最终结果来看,无论是品牌体量、实际产品实力、销售渠道、服务体系,横向与众多同级竞品相比,梅田ET5毫无优势可言。
整个2021年,联合会公布的投保车辆数量仅为1663辆。今年车型更名为“创维EV6”后,终端表现略有提升,1月和2月保有量分别保持在466辆和188辆。
所以比亚迪抛出的DM-i技术更像是这支造车新生力量急需的“救命稻草”。暂且不论实际效果如何,至少潜在用户已经对前者有了很高的认可度。
只要创维HT-i的定价不要太离谱,宣传重点突破DM-i本身的技术优势,最终的表现相信会优于还在20万元纯电动SUV“红海”中厮杀的创维EV6。
即便如此,摆在整个创维汽车面前的困难和挑战依然纷繁复杂。整个行业环境,留给类似弱势品牌的机会,真的不多了。
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东风富康ES600参数询价在武汉工厂正式下线。新车采用订单式生产,瞄准全国出行市场,意在满足B端出行市场的客户需求和使用习惯。
1900/1/1 0:00:00德国柏林当地时间3月22日15点,特斯拉德国柏林工厂举行开工仪式,同时向客户移交该工厂生产的第一批ModelY汽车,共30辆。
1900/1/1 0:00:00在汽车行业,由于车企们都在进行电动化转型,换标好像成了非常普遍的事,像通用汽车、宝马、日产、比亚迪等。最近,别克品牌申请的全新LOGO也被曝光,新LOGO看起来更加简洁,更符合现代化的审美。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LG新能源将在北美地区新建两座电池工厂,年产能总计约为56GWh。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以色列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atagen宣布在B轮融资中筹集了5000万美元,使其总融资达7000万美元。
1900/1/1 0:00:00当一个新兴事物诞生时,总会面对很多质疑,就像电动汽车刚起步时,大家质疑续航、质疑充电,改变未来出行方式的自动驾驶更是如此。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