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涨价已经开始,并持续发酵。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近20家汽车企业宣布提价,涉及车型超过40款。不仅如此,价格涨幅也在扩大,最高涨幅已经超过3万元。
从几千元到几万元,车企涨价越来越猛。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很多车企/品牌如威马汽车、Xpeng汽车、哪吒汽车、比亚迪、几何汽车、长城汽车、广汽爱安、SAIC荣威等都不同程度的宣布涨价。
至于涨幅,要分两个阶段来看。第一轮涨价集中在1月初和2月,涨幅相对较小。大多提价3000-5000元,甚至有的车企只对部分车型提价1000元。比如ER6全系车型价格只涨了1000元。第二轮涨价集中在3月份。从涨幅来看,这次显然不是“小打小闹”。
比如广汽阿亚恩3月初正式宣布涨价,其中AION S Plus涨了4000元,AION V Plus除了最贵的70超快充版和90长续航版外,其他都涨了5000元。AION Y涨得更高,全系涨价1万元。
事实上,涨幅超过1万元的车型不在少数,有的车型涨幅超过3万元。
3月19日,威马汽车宣布调整在售车型价格。综合补贴后涨价7000-26000元不等。这并不是威马汽车今年第一次提价。3月初,威马汽车宣布其2022款EX5-Z PRO全能版售价15.48万元,领先版售价16.38万元,价格分别上涨3000元和4000元。
3月18日,Xpeng Motors宣布调整在售车型价格,补贴前价格的上调幅度为1.01万-2万元。根据其前几天发布的新售价,其车型的补贴售价实际上涨了1.01-3.26万元。
Xpeng Motors正式宣布涨价;图片来源:Xpeng Motors公告截图
当天,官方宣布对零售运营的该车进行价格调整。调价后,零售运营C11豪华版国家指导价为17.98万元,尊享版国家指导价为20.98万元,性能版国家指导价为22.98万元。从涨价前后对比来看,这款车型豪华版和尊享版增加了2万,性能版增加了3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哪吒汽车和比亚迪的新一轮涨幅都没有超过1万元,但结合上一轮的价格调整,今年部分车型的累计涨幅已经达到了1万元左右。
具体来看,3月18日哪吒汽车宣布对在售车型进行价格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5000元。据盖世汽车消息,今年1月,哪吒汽车宣布上调哪吒U和哪吒V的官方厂商指导价,其中哪吒部分U车型上调3000 ~ 5000元,哪吒部分V车型上调2000元。
此外,3月15日,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调整Wangchao.com、Haiyang.com相关新能源汽车官方指导价,上调幅度在3000-6000元不等。这也是比亚迪今年第二次提价。今年1月,比亚迪宣布旗下新能源汽车提价1000-7000元。
欧拉好猫GT版今年也经历了两次调价。3月19日,欧拉汽车表示调整2022款欧拉好猫(含GT版)全系车型价格,补贴后综合指导价上调6000-7000元。3月初,欧拉汽车宣布将欧拉好猫GT版官方指导价调整为14.7万元,涨价1.2万元。
在众多车企中,特斯拉是涨价幅度最高的车企。从3月份开始,已经调价3次,每次提价都在万元以上。不少网友调侃,特斯拉涨价幅度堪比油价。
原材料涨价“离谱”,车企涨价合理。
新能源汽车涨价的势头很猛,上图可见一斑。至于涨价的原因,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综合来看,无非是补贴,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今年年初的新能源汽车涨价更多的是受补贴退坡因素的影响,那么新一轮的涨价更多的是因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车企的相关公告来看,都将此轮涨价的源头指向“原材料价格上涨”。
比如比亚迪和Xpeng汽车的最新提价公告中,并未提及补贴衰退的影响,只是指出“受到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哪吒汽车和威马汽车也是如此。据他们介绍,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紧张的影响。虽然广汽爱安之前的公告提到了补贴衰退的影响,但首先提到的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可见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那么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形势有多严峻呢?
据悉,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钴、镍等都有较大幅度的涨价,涨幅甚至可以用“离谱”来形容。Wind数据显示,3月17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价格在48万元/吨至52.2万元/吨之间,而去年年初的碳酸锂价格仅为5万元/吨。与此同时,钴的价格也从去年初的不到30万元/吨上涨到56.8万元/吨,上涨近一倍。此外,受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等因素影响,镍价飙升。据央视财经报道,仅硫酸镍的价格变动就使三元材料价格每吨上涨16-25万元,三元锂电池对应价格每千瓦时上涨31-47元,70kWh电池成本上涨2000-33……袁。
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图片来源:吉利王瑞平演讲PPT内容
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动力电池厂商成本上升。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郭萱高科、福能科技等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都提高了产品价格。近日,据第一财经报道,某新能源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该平台采访时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价格已经两次上涨。按一辆新能源车的电池成本来算,上次涨了一万,前不久涨了一万。对此,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应称,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对部分电池产品价格进行了相应的动态调整。
就下游车企而言,不止一家车企直言原材料上涨的影响。此前,长城汽车欧拉品牌CEO董玉栋撰文指出,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欧拉品牌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以黑猫为例。2022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单只黑猫的损失已经超过万元。
由此看来,车企涨价显然不是“胆大”,更多的是无奈。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目前由于供应链原材料短缺,价格大幅上涨,海外通胀压力叠加传导至整车,涨价相对合理。”
该协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电动汽车的价格上涨是相对理性的。“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涨价,动力电池价格上涨速度远超业界预期。此前很多车企和电池供应商的年度供货协议价格被锁定在较低水平,车企压力并不突出。但今年部分电池企业改变了价格谈判规则,每季度谈判一次价格,有价格开口。所以动力电池涨价后新签订单的车企压力很大,只能通过涨价来缓解成本压力。”
更多车企将加入“涨价大军”,势必影响销量。
目前仍有部分新能源车企/品牌未宣布涨价。以新能源汽车公司为例。特斯拉、Xpeng Motors、威马涨价,蔚来汽车没有涨价。据相关媒体报道,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近日回应称“蔚来不会涨价,至少目前不会”。
对此,加斯帕尔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目前其他没有提价的车企未来会提价,而部分车企目前还没有提价。一方面,他们可能正在与供应商谈判支持成本,或者他们仍然在评估盈利能力和销量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原材料上涨对30万以下的车辆成本影响更为突出,尤其是A00和A级经济型车。所以很多新势力都先提价,以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损失。
李的CEO李想最近也通过微博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目前,已经与电池厂商签约确定第二季度电池涨价的品牌,基本上都宣布立即涨价。没涨价的大部分还没谈妥,一般谈完会马上涨价。”
李想关于电池涨价的言论;图片来源:李想微博截图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受到影响吗?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比去年同期增长1.8倍。由此看来,第一轮涨价的影响似乎微乎其微。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根据订单和交货周期,涨价的影响可能在3、4月份才会真正体现出来。在新一轮物价上涨浪潮中,物价上涨的广度和幅度都进一步扩大,影响进一步显现。
在加斯帕最近进行的行业调查中,面对“如果你打算购买的车型价格上涨,你还会买吗?”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只有17%的参与者表示“会,他们看重的车会坚决买”,另有50%的人表示“用钱观望,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买”,另有30%的人表示“不会,他们会转向其他品牌和价格更优惠的同类车型”。
加斯帕尔汽车研究所的分析师承认,价格上涨将导致一些消费者转向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或持币观望。另外,同级别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价格差会加大,对新能源车的推广并不友好。
崔东树还表示:“客观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涨价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因为当前俄乌冲突的风险远超预期,给汽车生产的各种资源带来了涨价的压力。如果未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我们可能会根据实际市场情况调整新能源汽车的年度预测销量。”
要多维度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稳定供应链。
从这个角度来看,解决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促进原材料价格的理性回归,已经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当务之急。事实上,业界一直在不断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很多车企都对此建言献策。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SAIC董事长陈虹表示,要加强产业链布局和低碳技术研发创新,有效整合和管控锂钴等上游资源,确保产业链安全;推动产学研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孵化和项目示范,加快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技术的落地和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政协委员、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也建议,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勘探开发,确保供应链安全,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已制定政策,将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管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采购国外电池材料资源,保障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安全。
当然,正如近期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的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和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座谈会上提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共同努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
目前,国内不少汽车企业已经开始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与上游动力电池企业联手,稳定供应链,如大众入股郭萱高科、吉利与福能合资建电池厂、戴姆勒入股福能科技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底,欣旺达汽车电池母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增资公告。共有19家企业向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24.3亿元,包括蔚来、小鹏、理想、东风、SAIC、广汽等整车企业。
欣旺达发布增资公告;图片来源:欣旺达增资公告截图
但这显然是不够的。崔东树认为,价格上涨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提升技术、降低成本、优化设计的重要表现。“建议车企通过提高产品技术指标、增加自行车销量和降低成本、改善电池供应商结构来应对成本上升。”
加斯帕尔汽车研究所的分析师表示,上游原材料具有全球区域性,容易受到地缘和贸易摩擦的影响。因此,车企未来需要加强原材料的产业链布局,实现部分自主和控制。同时,国内动力电池零部件企业也可以通过并购、长期协议、深度合作等方式深化国际原材料业务的战略布局。新能源汽车涨价已经开始,并持续发酵。
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已有近20家汽车企业宣布提价,涉及车型超过40款。不仅如此,价格涨幅也在扩大,最高涨幅已经超过3万元。
从几千元到几万元,车企涨价越来越猛。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很多车企/品牌如威马汽车、Xpeng汽车、哪吒汽车、比亚迪、几何汽车、长城汽车、广汽爱安、SAIC荣威等都不同程度的宣布涨价。
至于涨幅,要分两个阶段来看。第一轮涨价集中在1月初和2月,涨幅相对较小。大多提价3000-5000元,甚至有的车企只对部分车型提价1000元。比如ER6全系车型价格只涨了1000元。第二轮涨价集中在3月份。从涨幅来看,这次显然不是“小打小闹”。
比如广汽阿亚恩3月初正式宣布涨价,其中AION S Plus涨了4000元,AION V Plus除了最贵的70超快充版和90长续航版外,其他都涨了5000元。AION Y涨得更高,全系涨价1万元。
事实上,涨幅超过1万元的车型不在少数,有的车型涨幅超过3万元。
3月19日,威马汽车宣布调整在售车型价格。综合补贴后涨价7000-26000元不等。这并不是威马汽车今年第一次提价。3月初,威马汽车宣布其2022款EX5-Z PRO全能版售价15.48万元,领先版售价16.38万元,价格分别上涨3000元和4000元。
3月18日,Xpeng Motors宣布调整在售车型价格,补贴前价格的上调幅度为1.01万-2万元。根据其前几天发布的新售价,其车型的补贴售价实际上涨了1.01-3.26万元。
Xpeng Motors正式宣布涨价;图片来源:Xpeng Motors公告截图
当天,官方宣布对零售运营的该车进行价格调整。调价后,零售运营C11豪华版国家指导价为17.98万元,尊享版国家指导价为20.98万元,性能版国家指导价为22.98万元。从涨价前后对比来看,这款车型豪华版和尊享版增加了2万,性能版增加了3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哪吒汽车和比亚迪的新一轮涨幅都没有超过1万元,但结合上一轮的价格调整,今年部分车型的累计涨幅已经达到了1万元左右。
具体来看,3月18日哪吒汽车宣布对在售车型进行价格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5000元。据盖世汽车消息,今年1月,哪吒汽车宣布上调哪吒U和哪吒V的官方厂商指导价,其中哪吒部分U车型上调3000 ~ 5000元,哪吒部分V车型上调2000元。
此外,3月15日,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调整Wangchao.com、Haiyang.com相关新能源汽车官方指导价,上调幅度在3000-6000元不等。这也是比亚迪今年第二次提价。今年1月,比亚迪宣布旗下新能源汽车提价1000-7000元。
欧拉好猫GT版今年也经历了两次调价。3月19日,欧拉汽车表示调整2022款欧拉好猫(含GT版)全系车型价格,补贴后综合指导价上调6000-7000元。3月初,欧拉汽车宣布将欧拉好猫GT版官方指导价调整为14.7万元,涨价1.2万元。
在众多车企中,特斯拉是涨价幅度最高的车企。从3月份开始,已经调价3次,每次提价都在万元以上。不少网友调侃,特斯拉涨价幅度堪比油价。
原材料涨价“离谱”,车企涨价合理。
新能源汽车涨价的势头很猛,上图可见一斑。至于涨价的原因,我想大家都已经明白了。综合来看,无非是补贴,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说今年年初的新能源汽车涨价更多的是受补贴退坡因素的影响,那么新一轮的涨价更多的是因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从车企的相关公告来看,都将此轮涨价的源头指向“原材料价格上涨”。
比如比亚迪和Xpeng汽车的最新提价公告中,并未提及补贴衰退的影响,只是指出“受到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影响”。哪吒汽车和威马汽车也是如此。据他们介绍,价格上涨主要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紧张的影响。虽然广汽爱安之前的公告提到了补贴衰退的影响,但首先提到的是“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可见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那么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形势有多严峻呢?
据悉,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钴、镍等都有较大幅度的涨价,涨幅甚至可以用“离谱”来形容。Wind数据显示,3月17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价格在48万元/吨至52.2万元/吨之间,而去年年初的碳酸锂价格仅为5万元/吨。与此同时,钴的价格也从去年初的不到30万元/吨上涨到56.8万元/吨,上涨近一倍。此外,受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等因素影响,镍价飙升。据央视财经报道,仅硫酸镍的价格变动就使三元材料价格每吨上涨16-25万元,三元锂电池对应价格每千瓦时上涨31-47元,70kWh电池成本上涨2000-33……袁。
电池级碳酸锂报价;图片来源:吉利王瑞平演讲PPT内容
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动力电池厂商成本上升。目前,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郭萱高科、福能科技等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都提高了产品价格。近日,据第一财经报道,某新能源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该平台采访时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价格已经两次上涨。按一辆新能源车的电池成本来算,上次涨了一万,前不久涨了一万。对此,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应称,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对部分电池产品价格进行了相应的动态调整。
就下游车企而言,不止一家车企直言原材料上涨的影响。此前,长城汽车欧拉品牌CEO董玉栋撰文指出,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欧拉品牌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以黑猫为例。2022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单只黑猫的损失已经超过万元。
由此看来,车企涨价显然不是“胆大”,更多的是无奈。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目前由于供应链原材料短缺,价格大幅上涨,海外通胀压力叠加传导至整车,涨价相对合理。”
该协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电动汽车的价格上涨是相对理性的。“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涨价,动力电池价格上涨速度远超业界预期。此前很多车企和电池供应商的年度供货协议价格被锁定在较低水平,车企压力并不突出。但今年部分电池企业改变了价格谈判规则,每季度谈判一次价格,有价格开口。所以动力电池涨价后新签订单的车企压力很大,只能通过涨价来缓解成本压力。”
更多车企将加入“涨价大军”,势必影响销量。
目前仍有部分新能源车企/品牌未宣布涨价。以新能源汽车公司为例。特斯拉、Xpeng Motors、威马涨价,蔚来汽车没有涨价。据相关媒体报道,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近日回应称“蔚来不会涨价,至少目前不会”。
对此,加斯帕尔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目前其他没有提价的车企未来会提价,而部分车企目前还没有提价。一方面,他们可能正在与供应商谈判支持成本,或者他们仍然在评估盈利能力和销量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原材料上涨对30万以下的车辆成本影响更为突出,尤其是A00和A级经济型车。所以很多新势力都先提价,以弥补成本上涨带来的损失。
李的CEO李想最近也通过微博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目前,已经与电池厂商签约确定第二季度电池涨价的品牌,基本上都宣布立即涨价。没涨价的大部分还没谈妥,一般谈完会马上涨价。”
李想关于电池涨价的言论;图片来源:李想微博截图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受到影响吗?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比去年同期增长1.8倍。由此看来,第一轮涨价的影响似乎微乎其微。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根据订单和交货周期,涨价的影响可能在3、4月份才会真正体现出来。在新一轮物价上涨浪潮中,物价上涨的广度和幅度都进一步扩大,影响进一步显现。
在加斯帕最近进行的行业调查中,面对“如果你打算购买的车型价格上涨,你还会买吗?”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只有17%的参与者表示“会,他们看重的车会坚决买”,另有50%的人表示“用钱观望,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买”,另有30%的人表示“不会,他们会转向其他品牌和价格更优惠的同类车型”。
加斯帕尔汽车研究所的分析师承认,价格上涨将导致一些消费者转向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或持币观望。另外,同级别电动车和燃油车的价格差会加大,对新能源车的推广并不友好。
崔东树还表示:“客观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涨价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因为当前俄乌冲突的风险远超预期,给汽车生产的各种资源带来了涨价的压力。如果未来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我们可能会根据实际市场情况调整新能源汽车的年度预测销量。”
要多维度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稳定供应链。
从这个角度来看,解决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促进原材料价格的理性回归,已经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当务之急。事实上,业界一直在不断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很多车企都对此建言献策。
例如,全国人大代表、SAIC董事长陈虹表示,要加强产业链布局和低碳技术研发创新,有效整合和管控锂钴等上游资源,确保产业链安全;推动产学研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孵化和项目示范,加快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等技术的落地和原材料的循环利用。
政协委员、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也建议,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勘探开发,确保供应链安全,同时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提高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已制定政策,将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管理,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采购国外电池材料资源,保障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安全。
当然,正如近期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组织的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和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座谈会上提到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共同努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
目前,国内不少汽车企业已经开始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与上游动力电池企业联手,稳定供应链,如大众入股郭萱高科、吉利与福能合资建电池厂、戴姆勒入股福能科技等。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底,欣旺达汽车电池母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增资公告。共有19家企业向欣旺达汽车电池增资24.3亿元,包括蔚来、小鹏、理想、东风、SAIC、广汽等整车企业。
欣旺达发布增资公告;图片来源:欣旺达增资公告截图
但这显然是不够的。崔东树认为,价格上涨给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是提升技术、降低成本、优化设计的重要表现。“建议车企通过提高产品技术指标、增加自行车销量和降低成本、改善电池供应商结构来应对成本上升。”
加斯帕尔汽车研究所的分析师表示,上游原材料具有全球区域性,容易受到地缘和贸易摩擦的影响。因此,车企未来需要加强原材料的产业链布局,实现部分自主和控制。同时,国内动力电池零部件企业也可以通过并购、长期协议、深度合作等方式深化国际原材料业务的战略布局。
日前,特斯拉柏林工厂正式投产交付,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如同当年在上海那样献出了一段“热舞”,同时还现场一次性交付了30辆首批下线的ModelY参数询价。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玛莎拉蒂即将发布该公司第二款SUV车型Grecale,以此来挑战保时捷Macan和宝马X3等竞品。
1900/1/1 0:00:003月23日,据理想汽车官方消息,自2022年4月1日起,理想ONE参数询价的全国统一零售价将由目前的338万元上调至3498万元,涨幅达118万元。
1900/1/1 0:00:00周二(3月22日),埃隆马斯克正式宣布特斯拉在欧洲的第一家制造工厂开业。特斯拉向这家位于德国柏林郊区的超级工厂投资了近50亿欧元。
1900/1/1 0:00:00Alphabet旗下Waymo当地时间周一3月21日表示,该公司已准备在旧金山取消自动驾驶汽车上的安全驾驶员,但没有详细说明推出完全无人驾驶服务的时间表。
1900/1/1 0:00:00日前,全球知名轮胎公司韩泰轮胎成为英菲尼迪全新2022款QX60的原装轮胎配套供应商。
1900/1/1 0:00:00